我叫卫青,我想打匈奴 第231章

作者:豆蔻

所以这艘船想要改变航行,必须慎之又慎!

哪怕一个政策九成九的概率成功,朝廷内部都要为那零点一成的可能,考虑到各种政策失败后的补救。

你觉得朝廷反应慢?

那是你太快了!

既然你这么快,就好好的做这块试验田。

倘若你这块试验田有了成果,有个收获,告诉其他人,这样干也没问题。

朝廷才会投入更多的力量,去弄更多的试验田,最后才全民推广。”

卫青听到吕禄这一通说教,心理已经忍不住开骂了。

你自己都说了,道理我都懂,还要跟这跟我大谈特谈,也不嫌费唾沫。

只是卫青内心吐槽归吐槽,但还是要承认,吕禄这番话说的还是有道理的。

对于汉王朝这种庞然大物,任何一个决策,都不是百丈高楼凭空而起。

通过牺牲一部分的效率和利益,换取稳定性是必然的结果,这也是人族统治者千百年来的共识,也正凭借着这份共识,人族才能延续至今。

如果一个王朝到了朝廷拍拍脑袋做决定,下面的人就开始风风火火的干起来时,那么这个朝廷恐怕是要玩完。

卫青道:“上将军教诲,卫青谨记在心。”

“没必要恭维,指不定你心里怎么埋汰老夫呢。”

吕禄最没有架子,也不介意卫青的想法,只是他还是板起脸来,看着卫青说:“别想着闭门造车,让朝廷看到你的价值,看到你所坚持的,才是正确的。只有这样,你才能得到越来越多的人认可。

不如就从太学院开始吧,在一年之内,把太学院内的匈奴蛮族全都车翻,让这些匈奴蛮族的学子,再无所谓的骄傲可言。彻底改变太学院内部重匈奴蛮族,轻人族的概念。

只有这样,庙堂之上的那些人,才会对你有所改观,对你所坚持的事情,给予支持!”

第六章:虎贲营

吕禄离开了,他与卫青第一次见面时,就对卫青给予了极大的期待,也相信卫青肯定能够做到。

只是他担心卫青因为成长的太过迅速,以至于忽略了那些最应该去关注,也最容易忽略的人与事。

人考虑问题的时候,往往容易走极端,考虑问题也是非黑即白。

不同意我的提议,那就是反对。

不反对我的提议,那就是同意。

中间往往没有一个缓冲的地带。

《吕氏春秋》中便指出过物极必反。

实际上大多数情况下,都要讲究一个度。

关键是这个度该如何把握。

吕禄唯一怕的,就是卫青太年轻,以至于拿捏不住这个度,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不过目前看来,似乎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

毕竟卫青现在已经不在是一个人,他身边有了许许多多的强而有力的伙伴,哪怕有一天他误入歧途,身边的人也会及时的伸手把他重新拽回正规。

吕禄离开后,卫青立刻叫上了刘晔、通知了刘彻和曹英,前往长安王城的北边军营校场,去验收那艘梦寐以求的长平号。

北边的军营校场驻扎着汉军中最著名军队之一,虎贲军。

长安王城中有三支最有名的军队,分别是:虎贲军,羽林军,以及负责长安安危的禁军。

其实把这三支军队放在一起,多少有点不太合适。

羽林军和虎贲军都是遗孤组建而成的军队,人数相对而言不算多,主要是听领域吕后个人,加起来也不过几万人而已。

但禁军不同,作为拱卫长安王城的军队,禁军的数量超过百万。

皇宫内的禁军由九卿之一的卫尉统领,又因为有些宫殿设置在长安王城外,所有卫尉之下又会继续细分,如甘泉卫尉,长乐卫尉等等。

除此之外长安王城有南、北禁卫军,这些则由卫将军统治。

卫将军也是防卫部队的统帅,与车骑将军皆开府(即设将军府),拥有提前得知朝廷决策动向的权利。

也就是说,倘若汉王朝决定对匈奴蛮族动兵,基本都要提前通知卫将军、车骑将军。

相对而言车骑将军的官职要大一点。

如果来进行一个排序,大概就是大将军毋庸置疑的是第一,但汉王朝非战时基本是不会设立大将军,且战时结束后也会回收掉大将军的头衔。

其次便是车骑将军,再之后就是卫将军,以及前后左右四位将军,再然后才是四征四镇。

吕禄的这个上将军,差不多就是大将军,只不过换了个说法而已。

像周亚夫现任太尉,也就是三公之一。

理论上周亚夫这个太尉,最高军事长官,最主要是坐镇中央,上将军才是负责带兵征战的那个。

所以周亚夫的官职是太尉,实际上做的是上将军的活。

反观吕禄的官职是上将军,实际上就是汉王朝的太尉。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的原因还是,军权的归属问题。

太尉是无擅自调动军队的权利,但是上将军受皇帝直接委托调动部分军队,节制相关军队。

换句话说,吕禄需要牢牢的握住军队的调动权,这才是关键中的关键。

周亚夫姓周,吕禄姓吕,吕后自然更加相信自己的侄子,这点不言而喻。

卫青从虚空中走出来时,周围已经围满了军队,一位全身披挂长得凶神恶煞的将军,挥了挥手让士卒让出条路来,走到卫青等人的面前道:“来者何人,报上名来。”

卫青出现的地点是在军营门口前五百米左右,但即便如此,虎贲军内部也已经提前做好了防备预警的工作,由此也可以看出虎贲军确实担得起精英二字。

当然这也跟卫青此次带来的人比较多有关,除了刘晔、曹英、刘彻外,外甥霍去病听说有战船可以看,也争着吵着过来看看。除此之外还有陈阿娇也要凑个热闹,那怎么办?肯定带上呗。

带着这些多人,自然不太容易隐藏气息,被发现也只能说是理所当然。

曹英刚准备开口打招呼,他来过这里,甚至说认识虎贲军的一位将军,不过刚准备开口,又赶忙闭上了。

卫青明白曹英的意思,公是公私是私,曹英与那位将军估计是有私交,这时候拿出来不太合适。

于是卫青便道:“太学院学子卫青,奉上将军吕禄之命,前来验收战船长平号,上将军想必应该已经通知虎贲营了吧?”

吕禄如果没通知的话,卫青现在就联系周鹏,把那些接手百兵阁顶楼的家伙全都赶出去。

果然那位将军听到卫青自报家门,虽然脸上还是一副万年寒冰不化的表情,但态度显然要和蔼了不少,他抱拳拱手道:“原来是卫公子,久仰久仰。

在下是虎贲营的百夫长牛门,早就得到上将军的军令,在此等候多时了。这几位是...”

卫青指着背后的几个人介绍说:“这位是平阳侯曹英,两位姑娘分别是代王的孙女刘彻,以及堂邑侯的曾孙女陈阿娇,以及我军团中首席机关师刘晔,这是我的外甥霍去病。

借此机会,也想参观一下虎贲营,不知道这位将军方不方便。”

牛门闻言道:“虎贲军乃是军队,平阳侯、与这位机关师刘晔随卫公子进去自然可以,但这两位姑娘和孩子有些不方便,不如在外面等着如何?”

霍去病一听不让自己进去,顿时就不开心了,他奶声奶气的质问说:“凭什么不让我进去。”

牛门见霍去病一副鼻孔朝天的架势,顿时笑了。

他还是第一次见到不怕自己的孩子,寻常的孩子来到虎贲军营门口,就吓得哭鼻子。

别说进去了,看一眼怕睡觉的时候都会做噩梦,结果这小娃娃非但不怕,反而跟自己吹胡子瞪眼,还真有趣。

牛门笑道:“卫公子,倒不是咱不让你外甥进,就怕他进了军营看到某些东西,吓出点事儿来,那就不太好了。”

卫青一挥手道:“将军放心,倘若我外甥可不是被吓大的。至于这两位姑娘,虽然身为女儿身,但非吟诗作对,赏月品花之流。

将军可能有所不知,汉军团在太学院中备受匈奴蛮族与其他勋贵挤兑,卫青惭愧,过去三年受牢狱之灾,未能为军团遮风挡雨,全赖这位副军团长,才使得汉军团走到今天这一步。此二人皆心怀热血,不输我等男儿。”

牛门闻言这才重新打量起刘彻和陈阿娇。

他听说过卫青,三年前卫青杀入匈奴蛮界之事,闹得沸沸扬扬。

别看当时卫青被贬了,当初跟卫青一起杀入匈奴蛮界的那一千弟兄,全都连升五阶。

从最开始的二阶上造,直接升到七阶的公大夫。

以后整个家族都得意免税,就算见了县令、丞揖,也可以不行礼。

除此之外短短几个月内,不少人都被提拔到了百夫长的位置,混的次一点的也能混个什长当当。

虎贲营的将士们听说以后,简直眼红的不要不要的。

恨不得自己也跑去匈奴蛮界浪一圈,当然这种事情基本等同于痴人说梦,根本不现实。

但卫青的大名,自然也从军中传开了。

可是所谓的太学院...在虎贲营这种由将士的遗孤组成的军队内,完全没人当回事。

汉军团?更没人听说过了。

可能在他们眼里,太学院的军团,就跟一群孩子过家家差不多。

如果不是卫青有战绩傍身,估计这群人听到卫青创建了汉军团之后,只会嗤之以鼻,当做个笑话来看。

但既然现在卫青这样说了,再加上吕禄那边也打过招呼,如果卫青带人过来,也一律放行,想了想也就没有再做为难。

别的不说,只要一个女人敢上战场,就算再怎么看不起,私底下再怎么调侃,但真当她奋勇杀敌的时候,也得敬她是条汉子!

刘彻虽然没有上过战场,但按照卫青的意思,以后肯定也会上,那不妨一并放行吧。

牛门道:“既然如此,那诸位跟我来吧。不过有句话要提醒诸位,虎贲军里有些不太受规矩的杀胚,倘若有出言不逊的事情出现,还请见谅。”

这种事儿曹英很熟,偷偷摸摸的凑到卫青身边小声的说:“虎贲军和羽林军的这群杀胚,基本都是孤儿出身,父辈们为汉王朝流血丧命,所以对那些尸餐素位的勋贵们没半点好态度。

想要得到这群人的认可,就得狠狠地揍他们,揍得他们服软才行。”

卫青不是很理解的问:“道理是这个道理,但我又不是勋贵。我出身是奴隶子,他们不知道吗?”

曹英耸了耸肩膀说:“知道也没用,谁让你跟我嫂子走那么近,在他们眼里你就是勋贵,不信看看你身边的那些人,有几个不是勋贵的?”

卫青无语了,这特么也行?

勋贵认为自己是低贱的奴隶子,这群遗孤又认为自己是万恶的勋贵,合着自己里外不是人?

卫青低头看着腿边的霍去病说:“去病,你说这种人该怎么办?”

霍去病摩拳擦掌龇牙咧嘴的说:“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