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卫青,我想打匈奴 第23章

作者:豆蔻

刘阳信临走之前,还在拼命的给卫青使眼色,可惜这时候的卫青根本没去理,他脑海里只有几个问题在徘徊。

等人都走后,卫青才对夏侯婴问道:“敢问这个人是否还活着。”

夏侯婴心中轻叹了一声,还是猜到了,他没有骗卫青坦然道:“活着。”

“在太学院?”

“在。”

“我如果见了他,吕后和萧相国会杀我吗?”

夏侯婴考虑了片刻说:“不知道,或许会,或许不会。你应该知道,这里面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别说是我,恐怕是吕后和萧相国自己都无法回答你这个问题。”

卫青相信,上升到这个高度,往往牵扯到太多厉害在里面。

哪怕自己只是一个无名小卒,一个随手就能掐死的蚂蚁,但连那个男人都还没死,为何就一定会掐死自己这只小蚂蚁?

反过来说如果吕后和萧相国真打定主意让自己死,那自己恐怕真如蚂蚁般,被随手掐死。

卫青又问道:“假如我见到那个人,能得到什么吗?”

“不知道,要看他,也得看你。”

看来只能赌,赌赢了或许什么都没有,赌输了万劫不复。

卫青问完这三个问题,最后才缓缓的抬起头,与夏侯婴对视着问:“最后一个问题,如果夏侯叔不掺杂进私人感情,只谈利害关系,您希望我将这柄剑留下吗?”

夏侯婴完全没想到,卫青的最后一个问题,竟然是询问自己的建议。

他愣住了。

可是站在原地,思考了良久,看着卫青那双清澈如镜的眸子,良久之后才说道:“不希望...这把剑曹参没有留给自己,也没有留给我,没有留给他的子嗣,甚至没有给周亚夫...”

卫青懂了,他再次恭敬的像夏侯婴行礼:“多谢夏侯叔解惑,青出身卑贱,却总想着做点什么,也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此次前来长安已经抱有死志,既然曹叔将这把剑交给了青,那青想去试试。”

夏侯婴长叹一声,不在多说什么。

他能看得出来,卫青绝不是那种做事冲动之辈,他既然决定去拼一把,必然做好失败的准备。

或许也正是因为这份坚持和执著,曹参最后才会选择他吧。

试试,试试也好。

这大汉王朝亿兆儿郎,就是像这种敢于尝试的人太少了。

习惯了安于享乐,习惯了浑浑噩噩,失去了最初那一辈的拼搏精神。

该找回来了。

不然等自己这辈人都死去,等周亚夫这跟支柱再无法撑起汉王朝这片天,到那时候天塌下来,就再也没人能站着了。

罢了,去吧。

夏侯婴见卫青意已决,也不在劝,最后说道:“老夫不会给你进太学院的推荐信,那只能成为你的催命符,但想进入太学院也不是只能靠外力才行。

太学院最初设立时,是为了招揽天下英才而育之,换句话说只要有能力,有天赋,哪怕你出身再低贱,也有资格进入太学院。

至今太学院的性质已经一变再变,不过唯独这一条规定从未变过,因为这条规定是太学院的根。如果根都没了,那太学院早就应该改成大学院了。”

卫青听到这里,总感觉哪里不对劲。

太没了根,就是大?

夏侯叔,您一把年纪了,还这么为老不尊?

夏侯婴不知道卫青满脑子想的什么,只是继续说道:“几日后太学院招生,你可以毛遂自荐,到时候无论太学院肯定会用尽各种办法赶你走,但只要你肯坚持,最后闹大之后也必然会给你一个测试的资格。

只要你能把握住,便可以进入太学院。

另外,你可以跟刘氏皇室关系亲密,也可以频频针对吕氏一脉,但有一点你必须贯彻到底,这也将是你的保命符。”

卫青恭敬的道:“还请夏侯叔解惑。”

“屠匈奴!”

此刻之前一直表现出和蔼可亲的夏侯婴,语气间也是止不住的杀意。

第三十四章:看看看,你看

卫青懂了夏侯婴的意思,暂且不论吕后那边是怎么想的,至少萧相国当初建立太学院,就是为了培养人才对抗匈奴蛮族。

哪怕现在太学院的性质变了,但萧相国的目标却未曾改变。

至少能体现出足够符合萧相国认可的价值,哪怕吕后那边要对卫青动手,萧相国这边也不会坐视不理的。

汉王朝丞相的权利极大,即便萧何如今不在担任丞相之位,但只要他还活着,抱一个小辈还是没问题的。

再说卫青即便是天才,但距离威胁到吕后、萧相国的距离,还有十万八千里远呢。

只要你带来的利益,远远大于对方要承担的损失,就不用担心安全问题。

当然也备不住吕后或是萧相国哪天喝多了,又或者早晨起来起床气太大,随便拿个人撒气,而卫青这时候又好巧不巧的撞枪口上,直接捐了。

总之,危险肯定是有的,但实际上绝对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

否则曹参也不会让卫青带着这把剑来长安了。

夏侯婴说的让人毛骨悚然,其实也是为了劝退卫青。

可惜卫青并不是那种会因为对方三言两语而退缩的人。

危险?

他这些年遇到的危险还少吗?

卫青拜别了夏侯婴,走出演武场时,门口只剩下刘阳信和夏侯赐了。

至于那些勋贵们已经回去了,举荐信以及相应的流程,在卫青进入演武世界时,已经处理好了。

看到卫青出来时,手里还紧握着那把柄剑,夏侯赐和刘阳信都明白了卫青的选择。

其实刘阳信从演武场出来的那一刹那,就猜到卫青会这么选。

他是一个极为骄傲的少年,比汉王朝所有的少年郎都要骄傲。

只不过他的骄傲,并不体现于对弱者欺凌鄙夷,而是对自我选择的坚持。

夏侯赐没有再说太学院的情况,已经没有意义了,从卫青唤出军魂,从夏侯婴出现,这件事就已经超出了他能处理的范围。

“稍后我会帮你掩盖演武世界的信息,至于以后你如何打算,是你自己的选择。”

夏侯赐丢下这句话,便独自进入了演武场。

卫青看着刘阳信,略带歉意的说:“殿下,辜负您一片好意了。”

刘阳信只能叹声,还能说什么,选都选了,世上还有后悔药不成?

“先回去吧。”

俩人并肩一路无言,走出汝阴侯府踏上凤撵,不大会儿的功夫,回到了阳信公主府。

进入府内,刘阳信带着卫青来到后院的一间书房,这是不仅是刘阳信看书的地方,更是她接待贵宾的场合,因此书房的隔音效果极佳,在里面无论发出多大的声音,外面人都不会听到。

当然这次刘阳信带卫青进来,并不是为了做些什么怕被人看到的事情,只是有些话传出去的话,总归是不太好。

“坐吧,我这书房不允许外人、下人进入,自然也就没人伺候了。”

刘阳信说着,从书架上寻摸了一会儿,然后取出一卷玉简,简头写着《口口兵法》,显然是卷兵法。

刘阳信把兵书递给卫青说:“这卷玉简你收起来吧,应该是跟你那把剑是配套的。

这部兵书里面的内容,有许多地方与传统兵法异同,昔日不少英年才俊学习这部兵法,结果不是学废了,就是踏入战场后,落得一个死无全尸的下场。以至于不少人认为,这兵书的著作者没按好心,故意写错的,为的就是报复后来者。

但还有一部分人坚持认为,只是学习的英年才俊不得要领而已。

据说当初周亚夫也曾解读过此卷,最后也是说兵法没问题,但很可惜不适合自己。

你手里的这卷是初本,是那人个男人亲手著写的,当年吕后封我为公主时,特意把这卷赠与我,估计是想借我之手,送给祖父和父亲。

结果祖父和父亲看都没看,直接让我留着吧,没想到留来留去,最后居然等来了你。”

卫青闻言有些好奇,取过这卷兵法,打开随意看了两眼说:“那个男人叫什么?他很厉害吗?”

“我也不知道,只知道有这么一个人,他很厉害,非常非常的厉害,倘若他没有背叛汉王朝,匈奴蛮族也不会嚣张到现在。”

卫青目不转睛的看着兵法里面的内容,里面总共只有三篇,他一目十行看的津津入味:“汉王朝?你是说他背叛的是汉王朝,不是人族?”

“是,他从来没有背叛过人族。”

“嗯。”

卫青敷衍的嗯了一声,继续读下去。

他从来没有读过兵法,以前怎么打,都是靠自己摸索的,这是他看过的第一本兵书。

所以里面所谓的跟兵法大相径庭的内容,他根本看不出来。

刘阳信看卫青居然看入迷了,急忙一把夺过兵书说:“别看了,我给你兵书,是让你带着去太学院的,以后说不定什么时候会用的到,不是让你学里面的兵法的。”

“为什么不学?”

“你没听我说吗?以前那些英年才俊学到最后,都把自己学废了。”

“但你不也说,周亚夫看过这兵法,认为兵书没问题吗?”

卫青不理解,既然兵书没问题,看看又怎么啦嘛。

刘阳信有些无奈,她这才想起来,自己面前这位爷,向来不走寻常路的。

刘阳信只得又一把将兵书塞进卫青怀里:“看看看看,拿去看!随你怎么看!”

结果卫青还真又打开兵书,无视旁边的刘阳信,继续看了起来,把刘阳信气的胸口不断的起伏。

“别看了,兵书都送给你了,以后想什么时候看没人碍着你。”

卫青一脸的无辜:“可是我现在就想看呀。”

你现在就碍着我了。

只是怕把刘阳信气坏了,最后这句憋着,没说出来。

“看看看,你看,我陪着你,你看,你看!”

“那我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