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卫青,我想打匈奴 第214章

作者:豆蔻

虽然知道你现在很缺钱,但为了钱出卖自己的名声,落得一个欺骗粉丝的口碑,这样不值得。

卫青一脸淡然的表示:“两万金那还是重新开店的情况下,给出的折扣价格,以后顶楼的兵刃一把刀,起码也得两万五千金,觉得亏就别买,百兵阁走的是你情我愿的路线,既不会强买强卖,也不会店大欺客,一句话童叟无欺。”

曹英听卫青这样说完,一副信誓旦旦的表情说:“哼,那谁买谁傻逼。”

卫青补充道:“另外送一门匈奴蛮族的绝技。”

“傻逼就傻逼!”

曹英态度瞬间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不敢置信的凑到卫青面前道:“你这是打算卖匈奴蛮族的绝技?”

“不能卖吗?”

曹英想了想说:“肯定会有麻烦。”

卫青看了一眼他问:“那你觉得我怕麻烦吗?”

“说的也是。”

曹英也笑了,确实,卫青如果是那种怕麻烦的人,就不会来太学院了。

卫青指着那些水晶柱说:“在顶楼选购任意的一柄兵刃,都送一门匈奴蛮族的绝技。”

“那如果匈奴蛮族的人来买呢?毕竟匈奴蛮族中,能使用本族绝技的也不算多,能使用两族绝技的则少之又少。”

“他来买,我就卖!”

卫青也随手从水晶柱里面取出一柄兵刃,拿在手里掂量了会儿说:“匈奴蛮族的绝技不是什么不传之秘,我猜测匈奴蛮族的大单于肯定也会使用所有匈奴蛮族的绝技,只不过他不愿意传授给其他部落罢了。”

“为什么?不想给自己添加竞争对手?没道理呀,有谁还能影响到冒顿的地位吗?”

“因为没必要,顺便还能保持各族之间的特色。”

“特色?”

曹英不明白,这特色有什么用?

卫青见曹英还是不理解,将兵刃放回去后解释说:“匈奴蛮族和我们人族不同,人族经历了大一统之后,便直接摒弃了周王朝时期的分封制度。

但匈奴蛮族不同,他们其实更像是有各种部落凑在一起形成的种族,部落与部落之间其实没有太多的认同感。”

“所以保持特色有什么用吗?方便统一管理的模式,有什么不好的吗?”

“好,但对于匈奴蛮族来说有些不适合。”

“不适合?”

“说串了还是资源问题,匈奴蛮界的资源少,部落彼此之间经常要相互掠夺。

这是匈奴蛮界的不可调节的问题,不是说努努力就可以克服的,天时地利人和,匈奴蛮界不占地利。

缺少资源紧接着要面临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是如果统一之后,这些部落怎么管理?

匈奴蛮族以放牧为生,这导致他们肯定不能像汉王朝这样集中在城市里,任何一个部落的人口都有上限。

再加上他们是流动的,所以想要做到汉王朝这种大一统的集权中央是不太现实的。

部落的王对部落内部有高度自治,最多也就是大事情上听匈奴单于的。

保持各族之间的特色,对于他们来说其实是有好处的,比如说匈奴蛮族有这样的战斗力,就是靠内部相互厮杀,优胜略汰适者生存,才有了强盛不衰的匈奴蛮族。

其次相互厮杀,还能保持人口数量维持在一定规模,人数不会太多,也不会太少。

倘若没有了对内战争,那人口在短时间内必然会出现暴增的情况。”

听到这里的曹英反驳说:“那可以对外进行掠夺战争呀。”

“对外掠夺?掠夺谁?异族小界就那么点油水,至于说入侵人界...

匈奴蛮族入侵人界,靠的是人海战术吗?

再说掠夺也不是你想掠夺就能掠夺的,没有开辟通道,想要掠夺人界得走万界之上。

你想想从匈奴蛮界走万界之上,避开长城守卫军再入侵人界,得多远的距离?这一路上就不需要消耗了吗?

匈奴蛮族很少大规模的对人界掠夺,就是因为大规模的掠夺,往往可能掠夺的资源,甚至无法弥补路上消耗的资源。

最后你觉得对于匈奴蛮族那些底层勇士来说,掌握一种绝技,和掌握十种绝技,有什么区别吗?

实际上没太大区别,大多数人能掌握一种绝技,就已经不错了,哪有精力掌握十种八种的,你以为是个人都是我吗?

除此之外还有个好处,那就是维持各大部落的数量,避免再次合并出现一个可以和王庭掰腕子的部落,或者说不接受王庭统治的部落。

两个拥有不同传承的匈奴蛮族的部落或许能凑到一起,但三五个、十几个拥有不同匈奴蛮族传承的部落,凑到一起后真的可以和平共处吗?不见得吧?”

曹英简单的过了一遍脑子,发现卫青说的似乎还真有那么一点道理。

说的直白一点,无非就是匈奴蛮族的文化,以及地缘情况,导致王庭一方面希望保持种族的战斗力,另外一方面又希望维持自己的统治力,最后还要维持一个人口数量。

至于通知下的匈奴蛮族生活如何?

这反到不是冒顿单于考虑的事情,或许匈奴蛮族的百姓从刚出生时,就被灌输了弱肉强食的概念,为了资源争斗厮杀在他们眼里是再理所应当的事情了。

.......

这章只有两千,先睡了

最近精神不佳,每个月都有那么几天,感觉跟大姨妈似得,好好调整下

第二十八章:百兵阁重新开业

百战阁重新开业了,这在每天都充斥着各种爆炸消息的长安王城来说,根本没引起任何的波澜。

甚至说连百兵阁原先的那些竞争对手,听说此事之后也没当回事儿。

关了近乎三年的门,百兵阁的名气都臭了,谁还会去你那里交智商税?

你开你的业,我挣我的钱。

都是有官方背景的,不少人知道熊德的身份。

当然熊德不代表熊氏的态度,百兵阁也不是朝廷的产业,只是熊德自己利用特殊的背景,搞出来捞钱的产业,当然捞的钱不可避免的要上交一部分给朝廷。

倘若熊德真是给朝廷打工,也不可能把百兵阁送给卫青,更不会有人敢对百兵阁下手?

但不管怎么说大家本质上都不是商人,至少不是纯粹的商人,所谓商场如战场在他们之间不太适用。

真要到了你死我活的份,以熊德的背景,狗急跳墙跟自己来个一换一,谁也不好受。

所以得知百兵阁重新开业之后,甚至一些原先商业上的死对头,并没有打算落井下石,反而特意派人去捧场。

至于说这捧场有没有冷嘲热讽的意思?

这就得看当事人怎么想了,反正周鹏是来者不拒,只要过来了那都是客人,好茶好水的招待。

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吸引来了不少凑热闹的,可惜这次开业没有大酬宾,更没有万把兵刃免费送的活动,所以凑热闹看优伶的看客们不少,但走进百兵阁选购兵刃的,却是寥寥无几。

里面其他几家的管事,坐在五楼靠近窗台的位置,边喝着茶边看着下面表演的优伶。

这优伶团队据说是长安王城里,最好的优伶班子,头牌便是王城中的音律大家李延年,能歌善舞,容貌喜人。

是给吕后表演过的,不是你给钱就能请的动的,平日里也只是给王侯将相宴宾客时表演。

像这种开业,还是重新开业能请动这优伶班子的,还是第一次出现。

所以哪怕是一些勋贵子们,路过时都忍不住停下脚步围观。

一家兵刃店的管事,看着搭建起来的舞台中,李延年弹唱着自创的《佳人曲》感慨万千道:“这李延年世代为倡,又因为犯了法受了腐型,原本应该低贱若玩物,但凭借这份音乐造诣,承认王侯勋贵争相追捧的对象。

如今非是关内侯想请他入府表演,根本没可能。

真不知道熊阁主用了什么手段,今日却是心甘情愿的来为百兵阁重新开业,在这大庭广众之下登台表演。”

旁边的一位其他店的管事也颇为好奇,究竟是什么人,能有这般本事,让李延年放下架子,跑来站台表演。

还有这直接把舞台搭在街道中央,再加上围观的人群越来越多,几乎把整条街都围得水泄不通,这百兵阁就不怕监察部门的人过来找茬吗?

周鹏心想你问我,我怎么知道?这事儿你得问李延年。

站在舞台中央刚弹唱完一曲《佳人曲》,听着下面百姓勋贵们的叫好,那紧张要死的心总算松了一口气。

还好还好,没把这场表演给搞砸了。

他发誓,自己给吕后表演的时候,都没现在这么紧张。

毕竟给吕后表演时,如果出了点小失误,吕后大人有大量不会斤斤计较。

可今天这表演如果演砸了,他怕自己今后天天只能站在这里登台演出。

要说李延年为何今天会在这里表演,这就说来话长了。

首先卫青刚找到李延年,请他去百兵阁前面表演时,李延年是拒绝的。

你让我在大街上抛头露面,我就去表演?那我岂不是很没面子?

我李延年虽说是倡人,又受了腐刑,但请我李延年表演的王侯贵胄,从月初排到月尾,能不能预约上还得看咱的心情如何。

你卫青区区一个平民,也配让咱跑去百兵阁前,给一群贱民表演?

再说给贱民表演只会拉低自己的逼格,这才是最要不得的。

那些王侯贵胄为什么喜欢自己给他们表演?

不还是因为自己是给吕后表演的嘛,这叫上流。

但如果给贱民表演过,那之前上流的标签必然要被撕掉,以后王侯贵胄还会不会请他入府表演,那就不好说了。

卫青觉得李延年的思想出了些问题,有点偏离了人民群众,这种高人一等的想法要不得。

于是双方为此便陷入了一场思想上的辩论,卫青阐述了表演要到人民群众里面去,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以人为本的大国情怀。

不能因为自己现在有名气就开始飘了,认不清自己是为人民服务的。

甚至蔑视平民更不得,这样未来只会遭到百姓唾弃。

李延年当然表示,我不听我不听我不听。

卫青眼看以理服人是没办法说服李延年,只好选择以力服人!

沙包大的道理,见没见过?

双方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谈,双方坦率交谈,充分交换了意见,双方增进了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