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卫青,我想打匈奴 第205章

作者:豆蔻

换做是自己,自己会放任这么好的机会白白在手中溜走?

更何况冒顿单于可是匈奴蛮族中,千年来最伟大的雄主!

与其期待这样的雄主放弃如此天赐良机,还不如想想如何提前做出应对之策。

之前问卫青为何现在打的人族学子,此时此刻还是硬着头皮反驳说:“都讲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前辈们倒下代表我们后辈们不能撑起一片天吧?”

卫青打了一个响指,转身看向开口说话的那人露出了一个会心的微笑说:“没错,你说得对,这就涉及到第二个理由了,因为这位引领下一个时代的人,他叫卫青!”

第二十一章:约战,百团大战

卫青看着那些瞅向自己的学子们,很坦然的说道:“你们很幸运,跟我生在了同一个时代,生在了这个变数的时代。大丈夫生于乱世,当佩三尺之剑,立不世之功!这大乱之世,正是你我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

你们也很不幸,跟我生在了同一个时代,生在这场充满变数的时代中。只要是打仗就会死人,死的可能是你们,也可能是我,更可能是那些千千万万我们并不知道姓名的路人,在这场变数中,有人会失去父亲,有人会失去了丈夫,有人会失去儿子。

我知道目前汉王朝的主和派里面,很多其实并不反感我的存在,甚至说如果我真的彻底离开人界,最先阻拦的,就是这批人。

这些人希望我像周亚夫那样,做一个勤勤恳恳的守护者,没事儿的时候让我卸甲归田,出了事以后便让我挡在前面。

可惜我卫青从小到大都不识抬举,只要我卫青掌权,那便意味着人族与匈奴蛮族这二百多年来的和亲,彻底走向了终结。你们可以期待,期待第二位,第三位,第四位周亚夫的出现,但希望你们弄清楚一点,我卫青不是周亚夫,我姓卫!”

这就是卫青的态度,所谓的主和派可以不让我上位,也可以压制我,甚至逼得我在人界无立身之地,但只要我卫青掌权,那么你们期待中的那种继续维持和平共处的时代,便一去不复返了。

卫青不介意把话说的直白点,说的坦诚些。

倘若卫青从始至终都伪装成中立派,或者主和派,等真正掌权之时,再摇身一变成为主战派,这看似可行,实际上操作起来只会平添麻烦。

理由正如那些学子想的,早晚有一战,那这一战是什么时候?

十年后,二十年后,一百年后?

还是等着匈奴蛮族抓住最佳时期,入侵人界的时候再打?

吕后知道要打,吕禄也知道得打,刘恒同样知道,但他们不清楚什么时候该打。

卫青所要做的,就是告诉他们,因为自己,这个时机已经来临了。

或许现在不是最好的机会,但也绝对不是最坏的机会。

起码现在动手,还能做到御敌于界外,不至于让战火席卷整个人界。

“为什么?为什么你就一定想着爆发两族大战?既然匈奴蛮族可以通过通道,绕过长城骚扰边塞的人族,为什么我们不能巩固防守,不给那些匈奴蛮族有机可乘?

甚至说可以在万界之上跟匈奴蛮族争锋,逼迫他们不敢入侵人界,为什么一定就非要不死不休?一定要将千万无辜的百姓卷入这场战乱?匈奴蛮界对我们来说,又没有任何价值,耗费无数人力物力财力,去攻打匈奴蛮界不是蠢得可以吗?”

“蠢吗?如果你们会算账话,就知道只要能打赢,就一点不蠢。”

卫青轻叹道:“你们知道汉王朝每年在长城花费多少钱吗?你们知道这些年,汉王朝为了提升战力,每年要砸进去过多财力人力吗?你们知道无法自由在万界之上行走,汉王朝每年要少赚多少钱吗?

你们不知道,我建议你们去查查相关的资料和数据,相信我,那个数字会大到你们不敢相信。

记住,匈奴蛮族威胁的不是我们这一代人,而是世世代代的人族。

我们这一代人的浴血厮杀,为的只不过是后代能有个舒适安心的生活,即便没有及冠,也都是大老爷们的,不少人都有孩子了,咱们不拼命,难道要咱们的孩子去战场上厮杀?

我知道,你们这里面肯定有不少人再想,反正边塞的百姓还能再死个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几百年,但只要两族之间爆发大战,必然会有成千上万的无辜百姓在这场战争中丧生。

这就好比有两批人被匈奴蛮族抓了,一边只有十个人,一边则有一千人。

匈奴蛮族让我做出选择,我现在可以带着一边安然无恙的离开,但另一边人要被杀掉。

而我卫青...明明可以选择带着那一千人安然离开,但却选择了带着这一千人,冒着生命危险去救那少数的那十个人。

你们恨我,怨我,觉得都是我卫青的错。

是我卫青,让这一千人陷入了危险。

但在此之前,请看看是谁把刀架在了你们脖子上的是匈奴蛮族,不是我卫青!

在恨我之前,还请先恨匈奴蛮族。

还是那句话,我卫青倘若真的只是渴望所谓的荣华富贵,无论是在匈奴蛮族,还是在万界之上,都可以称王称霸。

但是我...放弃了。

没办法,身为人族,我很无奈。

三年前我在这里,通过武力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挡在我面前的人。

三年后我在这里,通过跟在你们计较这些口舌之争,看来我还真是进步了不少。

毕竟三年前,连真正愿意听我这个出身奴隶的平民,说句话的人都没有。”

说到这里,卫青竟多少感到有些欣慰。

三年前没有人把他当做一回事儿,所以他只能靠拳头,把那些不听他说话的人打服,打怕。

只有这样,那些人才把他当个人看待。

三年后即便是再怎么嘴硬,都必须承认,卫青现在是个人物了,最起码不能把他当做三年前,初入太学院时的那个奴隶子对待。

所以才会给卫青扣帽子,所以才会跟卫青讲道理。

讲道理,那是双方的地位对等时,才会出现的奇怪现象。

勋贵是不会跟奴隶讲道理的,勋贵只会用鄙夷的目光看待那些奴隶。

“啪啪啪啪。”

卫青拍了拍手道:“好了,话讲的也差不多了,我知道靠语言想说服一个人难如登天。哪怕你们心理认同我说的话,但你们的立场,你们的利益,你们的私心,都会让你们继续坚定的站在主和派的立场上。

就像飞蛾扑火一样,有些人明知道那是取死之道,但为了维护自身的权益,为了维护现有的秩序,依旧会选择死不悔改。

所以还是手底下,见真章吧。

汉军团从今天开始,接受所有军团的挑战,无论排名高低,无论有多少人。

不需要军团再拆拆合合了,伊稚斜还有於单,如果你们有能力的话,可以把所有的匈奴蛮族都集中在一起,到时候我所率领的汉军团打一场大的,旷日持久的大战。

到时候你也可以在人族学子中,争取一部分盟友,也可以整合那些异族小界。

总之...既然要打,那就放开了打,一战定胜负。”

伊稚斜和於单对视了一眼,他们没想到卫青刚归来,便要打大决战。

是不是有点快了?

没有任何前(和谐)戏,就要高潮?

这次两个人到没有反对,当着所有人的面,应下了卫青的邀战,只是时间还没确定。

不能不应,不应就是怯了。

至于时间没定反倒是很正常,这样的大战,光是准备工作,就得需要足够的时日。

其次真打起来以后,也不是一时半刻就能分出结果的。

按照卫青的提议,到时候真打起来时,双方的参战人员,恐怕会超过数千人,甚至更多。

可能要十几天,甚至几十天。

演武战争参与的人数越多,演武世界的时间流速,就越是趋于现实的流速。

“卫青,既然你提议,我等自然不会拒绝,到时候我们演武世界见。”

伊稚斜和於单撂下这句话,带着人离开了。

他们现在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处理,阙嘉福。

卫青之前的提议,或许只是随口一说,但阙嘉福是不是随口一听,那可就不好说了。

万一阙嘉福真的把消息传回了匈奴蛮界,那自己这些人,岂不是有生命危险?

谁也不会把自己的命来赌,卫青敢赌,那是因为他知道自己肯定会赢。

但凡有一点输的可能,他都不会参与这个赌约。

之前卫青敢跟溪鲜打赌,倒不是他赌溪鲜不敢自杀,而是哪怕溪鲜自杀,卫青他也不会傻傻的自杀。

想屁吃呢,说说而已,还当真了?

太学院已经不是当初的那个太学院了,而卫青也不是当初的那个卫青了。

终究还是没打起来。

曹英似乎有些遗憾,他快走了几步,来到卫青身边道:“这群傻逼今天怎么这么老实,也没几个人凑上来找茬?”

“那个越姝不是凑上来了吗?”

“她?她这种脑袋有坑的家伙,就是给人当枪使的。”

“所以我没弄死她。”

卫青说着又道:“我看,汉军团的处境,似乎也没你说的那么糟糕嘛。”

“可算了吧,你没回来的时候,这群匈奴蛮族和主和派要多凶有多凶,恨不得逼的汉军团全体解散。现在你回来了,那些人自然不敢再逼的太狠,怕被你报复。

别看那些主和派和匈奴蛮族嘴上说不怕你,实际上一个个对你怕的要死。

真要不怕你的话,也不会用那种歪门邪道的勾当来污蔑你了。

你知道的,我如果看谁不爽,没实力解决的话只能嚷嚷两句,有实力解决的话,都是上去就是一刀。”

曹英抱怨着,他想过这些匈奴蛮族和主和派会怂一波,但没想到怂的这么彻底。

还有那个溪鲜什么的,之前还大言不惭的说不把卫青放在眼里,现在见了人以后,顿时怂的只会打嘴炮。

没劲。

还想着看卫青大杀四方呢。

不过想想其实也能理解,卫青从匈奴蛮界出来的那一刻起,就不再单单是普通的学子,他已经一只脚迈入了朝堂之上。

已经不再局限于太学院这一亩三分地。

只不过卫青迈入的方式有些特殊,古往今来应该是独一份。

再说三年前卫青只有十六岁,在很多人眼里只是个乳臭未干的臭小子,只是凭借着天赋胡作非为罢了。

但三年之后的卫青依旧十九岁了,距离二十岁及冠,也只有一年而已。

如今的卫青无论是长相还是气质,亦或者言谈举止,都更加的成熟和稳重。

只要站在那里,就如同一座山岳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