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卫青,我想打匈奴 第202章

作者:豆蔻

时间长河奔流不息,只有那些浪花永恒存在。

随着韩妃自报家门,越姝身边的那些学子几乎全都手脚冰凉,神色也开始变得慌张。

他们瞪大着眼睛,看着韩妃那双幽绿色的瞳孔,有种自己被彻底看穿了的感觉。

据说韩神相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

倘若传言为真,那岂不是...

韩妃的眼眸逐渐恢复原状,她得意看向卫青,毫不避讳他人的问道:“兄长不妨猜猜,刚才那些人里面,有几个说了真话?”

几个?

越姝茫然的看向周围,站在她身边,为她声援的起码有上百位学子!

韩妃居然说只有几个?

怎么可能?

“我猜,一个都没有!即便真取过边塞,那也只是取过边塞的郡县,根本没去过边塞的乡镇村庄。”

韩妃拍手笑着赞道:“兄长聪慧过人,一语中的!”

她说完又看向越姝身边的那些人道:“是给自己留最后一点面子?还是选择继续留下来自取其辱?让我把你们一一拆穿?

又或者说...你们可以找位相士,来证明我韩妃也是招摇撞骗之辈?

如果是最后一种可能的话,我劝你们可以在匈奴蛮族那边试试,起码长安王城的相士,还不存在敢质疑我韩妃的存在!”

说到最后一句话时,韩妃空灵的声音中,夹杂着无比的自信!

这是她身为神相的威严!

在长安王城,只有她质疑别人,不存在别人质疑她!

一阵窃窃私语过后,原本站在越姝身边的人,大半都在众人鄙夷的目光下,羞愧的钻入人群之中,不敢再出现。

还死咬着牙关站在越姝身边的那些人,此时心虚无比,只是他们清楚,这时候自己绝对不能离开。

因为...他们就是曹英口中那些指责卫青的边塞人!

越姝目光中带着几分渴求的看向那些边塞学子,仿佛溺水之人,抓住的最后一根稻草。

如果这些人再背他而去,那自己仗义执言的这件事已经不是在笑柄,而是一个笑话!

同时因为她的愚昧无知,甚至会连累到越宛九卿的位置。

汉王朝讲究“子不教父之过”,父母是要为孩子的过错买单的。

其实越姝也不能算蠢的无可救药,只是她千算万算也没想到,韩妃这样一位存在。

倘若不是因为韩妃,哪怕卫青把天说破也没用。

最开始站在越姝身边的那些学子,只要一口咬定自己说的都是真话,卫青就没办法在话语方面掌握主动权。

这样自己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但是谁也没想到,韩妃的出现,让原本看似不明朗的战局,瞬间清明。

韩妃看到那几个留下来的少年郎,刚准备开口,却被卫青拦下来了。

他特地留意过这几个人,从这些人的体表特征,就能看得出来是边塞居民,而且出身应该不算好。

他算半个边塞人,对此还是很了解的。

卫青盯着这五位边塞学子道:“都出来了?可惜出来的方式很难看,被人扒了底裤扔到太阳底下,丢人。”

被嘲讽的五位边塞学子表情阴狠,目光中的恨意即便远隔数丈都能清楚的感受到。

跟其他学子不同,这五位来自边塞的学子,的的确确在边塞生活过很多年。

“你们恨我?”

五位学子异口同声的道:“恨!”

卫青点点头道:“可以理解,毕竟因为我的行为,间接造成了你们父母的惨死,但我似乎听说...你们认为我卫青有罪?我只是想问何罪之有?”

边塞学子的其中一人应道:“挑起两族之间的战争,这罪还不够吗!?”

卫青摇摇头说:“这点你们不应该来找我,应该去找圣后。”

说完卫青又指了指越姝道:“包括你在内,如果认为在这件事上我有罪,大可以请圣后重判我卫青。当然如果你们认为圣后昏庸,没有明白是非的能力,那我也只能是爱莫能助。毕竟劝你们做陈胜吴广,你们也没这个胆子。”

这次没有人接话,哪怕汉王朝不以言论治罪,也不是谁都有胆子敢在太学院门口,宣扬圣后昏庸愚昧的。

但越姝仍旧不服气道:“圣后仁心,念你年少无知,初因又是为圣后准备寿礼,所以才迟迟没有治你的罪。莫不是你认为这样,就可以撇清身上的罪过了?”

“罪过?我什么承认过自己有罪?”

卫青这时候伸出一根手指道:“第一:我从头到尾都没承认过,在这件事情上我做错了什么,至于罪过之类的更是无稽之谈;

第二:有仇报仇、有怨报怨,恨我卫青的千千万,其实想杀我根本不需要理由,直接动手便可以,更没必要给我卫青泼脏水。

最后:圣后没治我罪,那只是因为,我卫青无罪!”

........

这章本来应该早就写出来的,但是来来回回修改了很久。

关于还账的事情,还是别算多少章了。

我上个月欠了1.8W字。

这个月30天,直接更新26w字完事儿。

第十九章:卫青的反击

“战争打仗,不死人是不可能的。死的可能是我,也可能是你们,更有可能是那些你们并未听说过的底层士卒和百姓。再跑来指责我卫青的过错时,先搞清楚一件事,杀他们父母是匈奴蛮族吧?

即便是报仇,难道不应该找匈奴蛮族?偏偏要找我卫青?

是因为我卫青好欺负,还是说匈奴蛮族过于残暴?你们知道不是对手?

还有什么两族之间并未爆发战争?谁告诉你们的?

是三公九卿,还是王孙贵胄!?

是边塞的那些将士,还是生活在边塞的平民百姓?

谁告诉你们的,让他来见我,当着我的面再说一遍!”

卫青说到这里的时候,猛然指向一位边塞学子:“你!既然你出生在边塞,那你来说,十年间匈奴蛮族仅仅是入侵你所在的郡县,便有多少次?

在场的相士并非只有韩妃一人,这些相士算不出你的过去未来,但至少能算的出你有没有说谎!

说!你听说过的,甚至是经历过的匈奴蛮族入侵,便有多少回!?”

被卫青点名的那位匈奴蛮族顿时慌了,他支支吾吾的看向人群中的一位勋贵。

是那位勋贵派人带他从边塞来到了长安王城,帮他进入了太学院,甚至给了他更加豪华奢侈的衣食住行还有女人。

也是他,让自己出面指责卫青的罪过。

现在,众目睽睽之下,在无数相士的眼睛中,这位从未经历过这般阵仗的边塞学子,彻底的陷入了手足无措的处境。

旁边的越姝看到这一幕出现,只觉得那根救命稻草,此时也被她拉入了深海之中。

绝望,笼罩心头。

“我...我不知道,我只是个山村的孩子,没出去过,也没听人提起过匈奴...我...”

慌张的那位边塞学子口不择言,人群中不少的相士,此时都皱起了眉头。

都不用推演,就知道此人说谎了。

他的神态,他的语气都出卖了他。

卫青的目光又看向另一位边塞学子,那位也支支吾吾的摇头摆手。

他们确实只是亲身经历过一次匈奴蛮族的入侵,但出生在边塞,耳濡目染没少听家里长辈谈及那个村子遭了殃,哪天匈奴蛮族又在隔壁县溜了一圈。

每当匈奴蛮族入侵时,附近的几个村庄,都会把人集中到一起,方便应对小股匈奴蛮族的入侵。

等匈奴蛮族离开之后,再各回各家,继续在土地里抛食讨生活。

没办法,民以食为天。

为食需要土地耕种。

如果一直把人集中到一起,土地是不够耕种的。

所以只能这样分分合合,合合分分。

这些来自边塞的学子们,从小就开始跟着父母往返于几个村落之间。

他们也想过,为什么不搬家,搬到更南边的地方生活。

那样远离边塞的情况下,就不用受到匈奴蛮族的骚扰了。

他的父母们没说,只知道人离乡贱。

五位来自边塞的学子,面对卫青的这番质问,没有一个人敢正面回答。

卫青行走在新生广场,所到之处是无论是人族,还是匈奴蛮族都后退避让。

“是!就像在太学院里面,匈奴蛮族欺压那些异族小界的学子,但很少真会杀人,因为太学院有太学院的规则。匈奴蛮族和人族之间已经很久没有爆发大战了,双方都比较克制,但大战虽然没有爆发,可小战从未停止过!

我卫青来太学院之前,杀过数位匈奴蛮族的萨满,匈奴蛮族的士卒更是上百,试问如果不是匈奴蛮族借助通道杀入人界,我卫青如何能杀得了这些匈奴蛮族!?

你们在质疑我卫青的时候,就没有动过脑子想想,为什么我卫青这位来自边塞的学子,会如此的痛恨匈奴蛮族?为什么!”

卫青指着惊慌失措的越姝喝问道:“我说你蠢,说错了什么吗?你爹身为九卿之一,不过是靠着溜须拍马,阴谋算计爬上去的,靠着你越氏祖上曾有过封侯的余荫。

他只会告诉你,因为卫青导致他现在的位置不稳,因为卫青两族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剧恶化,因为卫青,所以种种不对。

但他告诉过你,边塞的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的地步吗?

真以为万界之上的长城驻扎着百万将士,就能守卫人界?

是你们疯了?还是这个世界疯了!?

将士是人,不是机关傀儡!

人就要吃喝拉撒,得要衣食住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