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卫青,我想打匈奴 第174章

作者:豆蔻

不过今天我看到你的成就后,觉得反正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只让你做只领头羊的话,未免有些太浪费了。”

.........

两更,没还账,依旧欠五章

这章有点云里雾绕的,不过也是为了补充设定。

至于为什么不直接把设定贴出来,主要是还有很多细节没写。

直接把设定都写出来,估计大家会有种,啥啥啥的感觉。

还不如弄点谜语人...大家也能猜猜,这个养猪是怎么个养法。

绝不是那种烂大街的那种外星人养猪,毕竟是爹和儿子的关系。

而且我可以保证,逻辑肯定自洽。

第二十五章:把你嫁给卫青,愿意吗?

皇宫内的寿宴已经结束了,各族前来为吕后祝寿的小辈们陆续的离开,只有刘彻始终坐在那个偏僻的角落,是吕后吩咐的。

当大殿内空荡荡,只剩下一片狼藉时,吕后才再次回到大殿内。

刘彻见到吕后,急忙起身行礼。

虽然不知道吕后让自己留下是何用意,但她知道该说的话说,该问的事问,至于不该说不该问的,乖乖闭嘴就好了。

“你们都下去吧。”

“是...”

负责打扫清理的宫女和公公应声鱼贯而出,只留下了吕后与刘彻二人。

“过来。”

“诺。”

刘彻说完,小心翼翼的走到吕后面前。

“抬起头来。”

“刘彻不敢。”

吕后罕见的露出一份笑意,看得出来她今天的心情却是不是一般的好。

“有什么不敢的,从辈分来讲,吾是你曾祖母,曾祖母见曾孙女唠唠家常而已。”

“是。”

刘彻缓缓抬起头,她往日习惯了穿劲装、袍服,很少像今天这样换成襦裙飞带。

吕后细细打量了一番,点点头道:“到是长得俊俏,就是这神态不像你爹,也不像你祖父,到是有几分陛下认真时的神韵。

别看陛下平时说话像个泼皮流氓似得,但认真对待某些大事时,就跟现在的你一样,喜怒不形于色,惧怒不表于言。

既看不到唯唯诺诺,也没有阿谀奉承。

举手投足,处处是帝王之大气。

当初汉王朝还没建立的时候,有人说陛下没有天子相,只是运气好靠着几个能臣干将,屡败屡战在垓下一战胜了项羽,才侥幸得了这大汉王朝。

但那些蠢货也不想想,倘若陛下只是泼皮小人,那些能臣干将,凭什么愿意死心塌地的追随他,为他所驱使?”

刘彻沉默不语,这话不好接。

敢妄议刘邦的,这天下之大也找不出几个来。

吕后是一位,但刘彻显然不是。

其次吕后说刘彻像刘邦,这话更不好接,容易接出事儿来。

吕后拉着刘彻来到主位:“来,陪曾祖母聊聊最近有什么趣事吧。”

她坐下后,拍拍旁边的软塌,示意刘彻也别站着,坐下。

刘彻再次道不敢,杵在那里,挑了几件最近有趣的事情说了遍。

吕后也不开口,刘彻就只能不停的说,最后等说到最后,实在想不起有什么趣事了,就只能把上个月初,卫青的事情也拿出来说。

听刘彻提到卫青,吕后突然抬头盯着刘彻问道:“你觉得卫青怎么样?”

面对吕后突如其来的提问,刘彻愣了几秒,然后才说:“天赋异禀,非常人所能及。”

吕后道:“这些吾也看到了,吾想问些吾不知道,不了解的事情。”

刘彻沉默片刻道:“胆大心细,进退有度。”

吕后又道:“这些寻常人看不出来,吾难道看不出来吗?”

连执法部的部长都看出来的事情,吕后自然只需一眼就能看出来了。

胆不大,敢潜入匈奴蛮界?对龙城下手?

心不细,能在永恒无敌的追杀下,活着回来?

不知退,今晚也不会明明献上寿礼,反而被罚以后,能心甘情愿的领命。

不知进,更不会当着所有人的面说出那句:汉王朝不要他,还有人族要。

某些时候,少年郎有点脾气有时候反而是对的。

年纪轻轻立有大功,居然还忍气吞声的,反而会让人有些不敢用。

刘彻这次真不知道吕后想问什么了,她冥思苦想了良久才说:“除此之外,彻真不知道别的了。”

“那吾来问你,你觉得他作为伴侣如何?”

刘彻:嗯?

这是什么意思?

这话不是应该问我姐姐吗?

问我干什么?

我对他又没这方面的意思。

再说吕后应该也不会让卫青娶刘家的姑娘吧?

刘彻说:“这...彻与他接触的不多,倒不是很清楚。不过据说韩神相似乎对他有这方面的意思,而且太学院有位名叫义妁的姑娘,似乎与他走的也比较近。除此之外,家姐也认定卫青是自己的命中人。”

吕后沉默了几秒后说:“如果招他入咱刘家为婿,你觉得阳信那丫头,合适吗?”

刘彻表面不动声色,内心却警惕起来。

她不懂吕后这是什么意思。

不会真打算把姐姐嫁给卫青吧?

虽然刘彻不反对这门亲事,但吕后没道理把这样一位天才,直接推到祖父这一边呀。

还是说只是试探?

刘彻猜不透吕后的想法,不过她还是遵循本心说:“彻到是觉得挺合适的,只是...卫青并非彻候,按照咱汉王朝的礼仪,没有资格娶公主。”

吕后点点头说:“这倒也是,按理说卫青今天献上的这份寿礼,足够封侯拜将,可惜还在还不是跟匈奴蛮族撕破脸的时候,这份功劳反而成为他封侯的绊脚石。”

非侯不嫁这规矩,如果吕后想改也不是不可以。

但正如她刚才所说的,现在还不是跟匈奴蛮族撕破脸的时候,嫁公主这么大的事情,是有政治倾向在里面的。

没封侯,都嫁了公主,那透露出的政治倾向也太明显了。

刘彻心道果然,吕后就没打算把姐姐嫁给卫青。

而且理由也确实无法反驳,这关乎到国策,跟汉王朝的礼仪反而关系不大。

吕后说完又看了眼刘彻说:“那你呢?如果把你嫁给卫青,你愿意吗?”

我当然不愿意了!

刘彻心理都骂娘了,这是乱点的什么鸳鸯谱。

刘彻道:“这...彻觉得,刘姓王女更合适的比比皆是,彻非良配。”

吕后摇摇头说:“吾到不觉得,刘姓王女虽多,但没有嫁出去的到是不多了。至于那些辈分太小的,也不好嫁,估计卫青也不愿意娶。”

虽说卫青娶不了公主,但如果愿意的话,那些重臣谁家没有年轻貌美的嫡系孙女、曾孙女的。

汉王朝现在有个很尴尬的问题,那就是刘邦没死,结果四百年没回汉王朝,也没有新的王子公主诞生。

更尴尬的是,刘盈死的也早...

虽说不用担心没有继承人的问题,但...辈分差的太远了。

公主、王可以封,但封了公主,就不能嫁给卫青。

不封公主,那些重臣家里的嫡亲孙女,曾孙女的,哪个不比刘盈十八代以后的孙女地位高?

至于那些被封为王的刘盈后代,也是有女儿,孙女的,但只要一天没被立为太子,就一天得不到认可。

立太子?

如果刘邦死了,吕后自己就能做主,可惜刘邦没死。

吕后说把刘彻嫁给卫青,还真有那么点,无将可用的意思在里面。

当然吕后可能也只是说说而已,并不见得真打算这样做。

见刘彻神情还是显得有些拒绝,吕后便道:“要不你回去问问代王再做决定如何?”

“彻认为还是要看卫青怎么想的。”

刘彻还是继续转移话题,她知道如果这事儿去问祖父,祖父那边百分百一口答应下来。

甚至不会去考虑刘阳信是怎么想的。

因为这几乎等同于把卫青绑在了自己的战车上。

刘恒之前不去争取卫青,是不希望他在刘吕之间站队。

但如果吕后强行把卫青推过来,刘恒除非脑袋进水了,否则怎么都不可能拒绝。

吕后见状点点头笑道:“算了,此事也不急,卫青有三年牢狱之灾要受,婚嫁之事还是等三年以后再说吧。倒是你...卫青任命你为汉军团的副军团长,虽说跟你姓刘不无关系,但肯定也并非只有这一层关系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