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卫青,我想打匈奴 第10章

作者:豆蔻

越是只会虚张声势、狐假虎威的人,越是想靠外力得到这些能够彰显功绩的“勋章”。

反倒年纪轻轻就砍死七八位羊头萨满的卫青,对此不屑一顾。

能卖的卖了,不能卖的送,反正留在身边也没什么用。

真要到了需要的时候,再砍死几个萨满,多大点事儿呀。

刘阳信从汝阴侯府离开,踏上凤撵之后,终于显露出内心对夏侯赐的鄙夷。

都说虎父无犬子,这才过去几代,汉王朝的勋贵们竟然都腐烂到了这种程度,还不如远在偏僻平阳郡的奴隶,简直是讽刺。

偌大的人界真要交到这群人手里,兴许再过不了几百年,真就要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殿下,是要回府吗?”

刘阳信思索片刻道:“再去趟公输家那边吧。”

既然后天安排入太学,至少得在此之前,把卫青的那根断指处理好。

......

傍晚时分,卫青抱着两柄破旧刀剑,坐在琼楼飞檐处,居高临下的望着长安王城,感到陌生又熟悉。

王城中的建筑设计,跟梦中的长安,既然别无二致。

那真的是梦吗?

如果是梦的话,为何梦中的建筑,与现实中完美的契合?

倘若不是梦的话,又是什么?

是即将要经历的未来?

还是未来现实的走向?

恍惚间,背后传来一股淡淡的幽香,同时还有刘阳信那清脆悦耳的声音:“如果我从这里掉下去的话,能接住我吗?”

卫青看了看屁股下面的飞檐,这也能掉下去吗?你不要骗我?

难不成长安的建筑,都是豆腐渣工程?

他想了想,还是小心翼翼的从飞檐处站起来,走到屋顶的位置,心想这地方总不会还塌了吧?

刘阳信看到卫青的动作,以及脸上略带狐疑的表情,又是好气又是好笑。

真是看不懂他,万界兴衰侃侃而谈,日常交流木讷寡言。

这是智商太高,还是情商太低?

刘阳信干脆的坐到卫青旁边,看已经换了身干爽洁净衣裳的少年郎,更显俊朗潇洒。

刘阳信见卫青跟哑巴了似得,也没有开口的意思,只好强行找了个话题。

“想家了?”

卫青:???

听到这句问话,卫青扭头看刘阳信的眼神中,带着几分关爱智障的神情。

想家?你特么在逗我?

还不如问句吃了吗您呢。

我想家,我也得有家呀。

平阳郡那是家吗?

被鄙夷了,刘阳信心理很受伤,甚至有些恼羞成怒。

这种时候,难道不应该你主动找话题,来跟我这位公主殿下聊天吗?

不解风情,木衲呆板、榆木疙瘩!

卫青似乎也感觉,自己毕竟是住在殿下的府上,又是有求于殿下。

不能就这样把殿下晾着,显得太不礼貌。

于是卫青认真摇头回答说:“不想家。”

这次轮到刘阳信满头问号了。

excause me?

没办法,刘阳信只能继续找话题说:“夕阳下的长安,被披上了一层金黄的衣裳,越看越是感觉瑰丽壮阔。”

卫青反驳说:“建筑设计有问题,两府间隔过大、序列排布不合理,倘若敌人从外面打进来,既不利于防守,也不利于即时组织军队反扑。”

你脑子里装的都是些什么呀,刘阳信有种对牛弹琴的错觉:“匈奴蛮族打不进长安的。”

卫青瞥了一眼刘阳信,也觉得这女人真的笨到无可救药了。

我有说敌人是匈奴吗?

没办法,只能再补充了一句:“诸王可以。”

刘阳信傻了,这也行?

哎...好像还真行。

汉王朝的藩王,大部分都在自己的封地。

这些王不仅有独立的军队、政权,甚至还有铸币权。

依然跟小王朝没太大区别。

他们是汉王朝的中流砥柱,正因为有他们在,吕后即便手握皇权,对刘氏皇族依旧只能钝刀子割肉,能割一点是一点。

但如果皇帝换成了刘氏自己,那这些藩王也顺理成章的,成为汉王朝的定时炸弹。

刘阳信幽怨的看了眼卫青,她这一刻想拿把刀,把卫青的脑袋切开,看看里面装的究竟都是些什么东西:“其实,你没必要搬到前院来的,我在外面的名声,早就声名狼藉。”

今天是吕后掌权,自然要打压刘恒这一脉。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别说卫青今天进了阳信府,就算抵达长安后俩人就分道扬镳,此事传到有心人嘴里,也会变得污秽不堪。

变成那种老百姓们争相催促“再写五块钱的,再写五块钱”的龌龊剧情。

卫青叹了口气,傻妞,你就不能多想想吗?

外人信不信无所谓,但你自己人如果信了某些谣言,那问题就大了呀。

团队往往是从内部开始瓦解的。

倘若你爹,你爷爷,你阵营的这些人信了,就不只是名声那么简单了。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在卫青想办法尽量跟刘阳信维持一条红线时,因为许神相的预言,某些利益相关的人士,心理已经开始打起了小九九。

卫青敷衍的回答说:“没事儿,前院也挺好的,我以前都是住在深山老林里面,这地方比我以前住的地儿强太多了。”

这话说的也确实不假,这地方住的比他以前风餐露宿可是强太多了,最起码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

到是刘阳信听得心里一酸,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

“兵家那边确定了,后天过去走个流程,顺便再些手续就成了。”

太学院一年招收四批学生,没有固定的人数,有时多有时少,全看举荐学员的数量。

太学院的教育也属于开放式的,每天都有先生开坛讲课,学生可以去自己喜欢的先生那边听课、求学。

寻常学子三年毕业,优秀的学子在校六年,天才学子在校十二年。

到达相应年限后,还想继续留在太学院,或是交钱,或是参加相应考核,亦或者完成相应的任务。

这也导致能在太学院里呆的越久,往往就越强。

这里的强,不仅是能力,还有财力、权力、势力!

第十五章:公输家来人

卫青不认为自己在太学院能待多久,估摸着最多三五年,不是被砍死,就是被开除,顺利毕业的可能性不大。

再说他也没打算在太学院里面安家,从此就不出来了,那多么意思?

跟一群没见过世面的学生谈经论道,还不如跑到匈奴蛮界大杀四方来的爽。

“我需要准备些什么吗?”

“不用,又不是第一次弄了。”

一年四次,再加上几百年过去,早就轻车熟路了。

说到这里,刘阳信又道:“明天暂时不要出去,可能会有客人来。”

“客人?”

“是,公输家的人或许会来。”

“跟我有关?”

“断指总是有些不太好看,公输家有解决的办法。”

卫青不在说什么,继续看着坐在屋顶,眺望着远方。

刘阳信也没有继续找话题聊,而是坐在卫青身边,顺着他的视线看向远方。

长安真的很美。

翌日,卫青早早的起床。

洗漱完用过早餐,不久侍女乔兰便走过来问候说:“不知公子,昨日在府里可还习惯?”

“还好,就是床太软。”

乔兰掩唇轻笑说:“公子在长安久居些时日就习惯了,不知公子现在是否方便,公输家那边来人了。”

不大会儿的功夫,卫青跟随乔兰来到东院,来到一间房屋前。

“公子,公输家做事时,不希望外人打扰,奴婢就在门口等候,若是公子有什么需要,对外轻唤一声即可。”

“晓得了。”

卫青说罢刚想要推开门,恍惚间一股危机感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