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世界学才艺 第28章

作者:寸夕日

“是。”副官满口答应,却并未将一个普通女学生放在心上。

相比起王佳芝,副官倒是更为关心四行仓库里的情况:“主任,谢团座执意要悬挂国旗,那明日鬼子的攻势肯定会愈发猛烈,这是何必呢。”

“确实不必。”徐多艺眼眸半闭,“但这可能就是军人的家国情感吧。”

徐多艺之前不是没考虑过国旗的事情,但他终究是个实用主义者,如果悬挂国旗会让更多的士兵丢掉性命,那这国旗不挂也罢。

故而徐多艺在给守军们准备的物资中,并不包括国旗这一项。

却不想今日电话接通后,谢团座主动提出希望有一面国旗悬挂在四行仓库顶上,以振国威军威。

徐多艺亦明白,战至此时,士气尤为重要,竖起国旗,也便是竖起将士们的决心!

所以尽管他心底并不赞同这种行为,却也没插手制止。

老董司令部中。

“立仁,你怎么来了?租界都待不下去了?”老董看到徐多艺到来,很是惊讶。

徐多艺当即将四行仓库保卫战的事情给老董陈述了一遍。

听罢,老董沉默了,良久才道:“都是英雄啊,八百壮士,名留青史!”

“校长不过是要给让国际社会看看,中国军人还在抵抗,以便争取英美列强的支持,这场战斗打不长了。”

“不过你这边的战斗却即将开始,国际会议召开在即,必须要加紧防守,日军很有可能在会议之前,提前发动进攻。”徐多艺道。

“这个不靠谱的老蒋,仗都打到这个份上了,他居然还对那帮西方国家抱有幻想!”老董吹胡子瞪眼道,“你是不知道,他见金山卫迟迟没有动静,居然动了调走炮兵团的心思。”

“那就是自掘坟墓!”徐多艺拍案道。

“是啊,被我给顶回去了。你放心,我肯定尽全力防守金山卫。”老董道。

“如果我们占得先机,能不能吃掉对方一个师团?”徐多艺问道。

“想什么呢,能吃掉半个旅团就该谢天谢地了。”老董没好气地瞪了徐多艺一眼。

……

11月5日拂晓,日本新组建第10军在柳川平助指挥下,由舰队护送在杭州湾金山卫附近之漕泾镇、全公亭、金丝娘桥等处突然登陆,包抄淞沪中国军队防线南方的背后。

由于金山卫附近的守军提前做好了伏击准备,打了日军一个措手不及。

有着重炮火力支持,他们硬生生啃下了日军的大半个整编先锋旅团,老董一语成谶。

淞沪会战打到现在,这算是最大的一场胜仗,徐多艺和老董还因此受到了金陵方面的表彰。

可是徐多艺却一点也开心不起来,因为老董东拼西凑的那些杂牌军以及张治中的一个重炮团,在日军强大的火力面前根本没能坚守太久。

不到一天时间,金山卫防线便被日军强行突破。

日军第6、第18师团随即分别向松江、沪杭铁路扑去。

直到此时,老蒋方才捶胸顿足,后悔当初没听从徐多艺的建议,在金山卫防线上部署更多的部队。

陈诚虽急令右翼军的东北军67军前往增援松江,可惜为时已晚,67军非但没能退敌,反倒被日军凭借强大火力从东、南、西三面突入松江城,最终落得个全军覆没的下场。

日军进而切断了沪杭铁路及公路,与此同时,日第16师团在中岛今朝吾指挥下在太仓境内登陆成功,前锋直指京沪铁路和公路。

合围之势已成!

###第43章 迁都###

金陵,立华家里。

“国民政府从今天起,迁都山城。”立华神情沉重地对家里人道。

“我知道,已经广播了。”杨廷鹤点点头,“既然沪上已经沦陷,金陵肯定也保不住。”

立华没接杨廷鹤的话,有条不紊地安排着搬家的事宜:“家里得收拾收拾,我也在第一批撤离名单里。姨,你和保姆挑一些紧要的用物,船票非常紧俏,咱家人又多,大件东西就别带了。”

“怎么会这样呢,不是调来好多好多军队?还打不赢!不是前几天你们还说,立仁和老董打了一场漂亮仗吗?”梅姨小声嘀咕道。

“你懂什么,一脑门的妇人之见!”杨廷鹤呵斥道,“一场胜仗,能扭转整个战局吗?会战打到结尾,才打出一场大胜。虎头蛇尾固然不妥,蛇头虎尾又有何用?”

“爹,你少说两句吧。”立华有些不爱听,徐多艺和老董通力合作取得大胜,她内心是极为开心的。

“好,不说沪上的事,就说这次迁都的事。”杨廷鹤立马妥协道。

“迁都好,明智之举。日本人胁迫我们要在金陵作城下之盟,咱们能顺着他的意思?跟他速战速决?不!他小日本拖不起,越是想快点决胜,我就越要事事相反,跟他慢,跟他拖,跟他耗,看谁能熬得过谁?”

杨廷鹤早年间追随果党元老陈其美上过日本陆军士官学校,言谈之间显露出老军人的通达。

“看看地图你们就知道了,迁都山城,诱敌西上,就变成敌人难攻而我们易守了。我们愈向内地迁移,敌人财力人力的损失也将愈大,以空间换时间,是对抗敌人精劲武器的唯一办法……”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可是实行起来谈何容易,说的倒是轻巧。”立华嘟囔道。

“所有的工业要西迁,政府机关、所有的学校都要西迁,金融、商业、公共交通、医疗卫生等,一大堆的国计民生都得西迁,还有数以千万计的难民,半个国家都要迁往西部,不容易啊!”

立华作为监察委员,对这些工作自是如数家珍,迁都之事,确实困难重重,十分棘手。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但在中国地理上,川蜀是复兴民族最好的根据地。西迁难,唯其难你做到了,你才配作为一个国家的存在。倘若这样的困难都不能克服,还有什么生存下去的理由?”杨廷鹤对西迁充满信心。

“要不是立仁有先见之明,提前把沪上的工业和金融业迁出,事情就更麻烦了。”立华叹道。

“立仁这次做的真不错。”杨廷鹤露出欣慰的笑容,“只可惜啊,他是一介书生,无法带兵打仗。”

“对了立华,立仁呢?他不和我们一起走吗?”梅姨问道。

“楚材说立仁要先留在沪上,不跟我们一起走。”立华道。

“沪上不都沦陷了吗,立仁留在沪上,多危险啊。”梅姨道。

“总要有人留在敌后,立仁倒也合适。”杨廷鹤苦苦一笑,“立仁立青,一南一北,深入敌后,都是栋梁之才,栋梁之才啊……”

立华心中同样哀叹一声,立青还好,他是领兵的将领,身边有士兵拥簇,而且华北那么大,随便钻到哪个山沟里打游击都成.

相比而言,留在沪上的徐多艺的处境要危险太多了。

徐多艺当然同样知晓此时的沪上危机四伏,不过他也听过“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这句话。

运用此般逆向思维,徐多艺于沪上市长俞鸿钧宣告沪上沦陷的当天,秘密潜回了英美租界之中。

由于中统、军统常出叛徒,徐多艺这次连副官都没带,知晓他具体行踪的绝不超过一掌之数,而且这其中还包括一个正忙着迁都的楚材。

运用自身技能改头换面后,徐多艺化名厉冰雪,以商人的身份,重新活跃在依旧纸醉金迷的租界富人区。

厉冰雪取自文天祥的《正气歌》,“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乃是原剧中杨立仁所用的化名,如今被取名无力的徐多艺顺手拿过来用用。

安顿下来之后,徐多艺第一个约见的便是他手下目前最得力的间谍周宇浩,周浩宇是我党同志,自然更受他信任一些。

“日本人对你作何安排?”徐多艺问。

“日方拟在沪上成立特战总部,这个机构表面上隶属于沪上警察局,可实际上是由特高课直接指挥,主要工作是搜捕租界内的抗日分子,重点是中统、军统以及共党的谍报人员。我应该会被派到那里去任指挥官。”周宇浩道。

“意料之中。”徐多艺点点头,又问,“那你的上司是谁?”

“青木武重被您抓了之后,新到任的特高科科长从关外调来的仙道枫,而我的直属上司则是一个叫南田洋子的日本女人。”周宇浩道。

“南田洋子……”徐多艺陷入沉思,很快想到了此人的身份,《伪装者》中的特高课课长。

‘看来现在还没到南田洋子上位的时候,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在死间计划开始之前,周宇浩跟着她混好像也还不错。’徐多艺斟酌着。

“好好潜伏,在你能做到的情况下,尽可能多保全一些抗日义士吧。战争方面的动向也要关注,情报传递的方式一定要隐秘。”徐多艺随即将一个中统秘密联络点以及新的接头方式告诉给周宇浩。

“是,主任。”周宇浩敬礼道。

12月,金陵陷落,那场惨绝人寰的屠杀还是发生了。

徐多艺早便将此事上报老蒋,可是作为金陵保卫战的战败一方,他们又能做什么呢?

即便老蒋提前将此事披露给了国际社会,希望以舆论的方式,让日方有所顾忌,放弃疯狂血腥的屠杀计划。

但是奈何丧心病狂的鬼子们并不吃这一套,所谓的舆论,在枪炮面前,那是一文不值。

老蒋此举除了收获到了国际社会的同情之外,并无任何效用。

但是同情没法当饭吃,更没法当枪使。

只有赤果果的利益,才能让英美等列强插手其中。

除此之外,老蒋留下的战地记者拍摄到了不容鬼子狡辩的如山铁证,算是他为数不多的贡献了。

沪上与金陵的接连沦陷,使得徐多艺的心情极为糟糕,再加上此时果党叛徒频出,更是让他杀意冲霄。

心中愤懑难平的徐多艺操控着手下的行动队,进行大规模的锄奸行动。

一时间杀的沪上汉奸人头滚滚,风声鹤唳。

就在徐多艺指挥手下杀的昏天黑地的时候,延安方面传来的一个消息,如同一束阳光,照亮了身处黑暗的他。

林娥已检查出有近三个月的身孕。

不过喜悦是短暂的,更多的是首为人父的忐忑,以及对林娥和孩子的担忧。

两人远隔数千里,徐多艺什么忙也帮不上,只能相信无条件党组织对林娥的安排。

紧接着,徐多艺便再次投入到繁重的工作之中。

锄奸的计划依旧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徐多艺都不得不承认,在这方面比,军统的行动组比他手下的中统特务们强多了。

故而明明是徐多艺在暗中指挥,最终反倒是成全了他军统戴老板的威名。

不过对于徐多艺来说,这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毕竟枪打出头鸟,就让老戴替他多吸引点鬼子的仇恨,让他能够更安心的在沪上指挥行动。

徐多艺作为此时沪上的最高指挥官,整个东南地区谍报网的幕后掌舵者,当然不需要抛头露面去做任务。

他要做的便是深入简出,减少露面,尽可能为各大战区提供最有价值的军事情报。

###第44章 尴尬的王天风###

1938年。

由于不满这一年来特战总部的成绩,日本军部重新扶植起一个汉奸特工机构,中央执行委员会特务工作总指挥部,也就是后来令人提及而色变的魔窟76号。

原本的特战总部整体编入了76号之中,由大汉奸丁默邨领导。

周宇浩倒是在这次改组中得了些好处,凭着他以前军事委员会参谋的身份,受到了丁的赏识,升任76号情报处处长。

不过对于徐多艺手下的其他特务来说,这可就不是一件好事了。

在有着屠夫之称的丁默邨领导下,76号的鹰犬们对果共两党的特工,进行了规模空前搜捕与屠杀。

另外,受到打击残害的还有各界、各党派的抗日爱国志士,近乎每天都有流血事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