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无双贵子 第137章

作者:月下人不寐

知道王熙凤心里不大痛快了,秦可卿柔柔笑了笑,挽着王熙凤的手,细声说着什么,然后贾蓉就见两女人聊的火热,完全忽视了他。

贾蓉摸了摸鼻子,女人的话题他是插不进去,得,还是去看看贾宝玉他们在干些什么玩意。

“林姐姐,你这诗作的当真是极好。”探春看着林黛玉写的诗,笑着称赞道。

林黛玉眉眼微低,抿嘴一笑,“就你会哄得人开心。”

贾宝玉在一旁看林黛玉和探春聊的开心,有心想凑过去,又因着昨个儿的话,抹不开脸。

薛宝钗放下笔,眸子在贾宝玉和林黛玉间转了转,知道这两人又闹起了脾性。

“宝兄弟,你的诗可是作好了。”宝钗侧头问着贾宝玉。

贾宝玉见薛宝钗叫他,少不得收起心里的烦闷,“已作好了,我拿来给宝姐姐瞧瞧。”

说话的同时,贾宝玉朝林黛玉那边看去一眼,指望林黛玉会看过来,但林黛玉连个眼尾都没扫过去。

失落的贾宝玉从桌子上拿来诗稿,递给薛宝钗,明明同薛宝钗站在一处说着话,贾宝玉目光却飘忽不定,不时就朝林黛玉那里瞧去。

探春见了,碰了碰林黛玉,“林姐姐真不打算理理二哥哥,他可是往这里瞧几次了。”

林黛玉闻言,黛眉微蹙,“理他作甚,他爱瞧让他瞧也就是了。”

看样子这回林姐姐是真生了二哥哥的气了,探春没有再说及贾宝玉,林姐姐心里正恼着,越是这个时候,越不能劝和,何况这两人也不是旁人能插的上手的。

“我原以为会很热闹,怎的这般安静。”

贾蓉向众人走来,扬声笑道,把众人的目光都吸引了过去。

“蓉哥儿,你也是来作诗的吗?”第一个热切迎接贾蓉的,毫无疑问是惜春。

小妮子朝着贾蓉扑去,在贾蓉和秦可卿的宠溺下,完全没了红楼描述里那个清冷疏离的模样。

“蓉哥儿要是作诗,我们这些人还是快将自己写的诗藏好了,别叫他看了笑话。”林黛玉看着贾蓉,小嘴轻启。

贾蓉听了就是一笑,不亏是她,一张利嘴说的你不知道怎么回好。

“难得蓉哥儿过来,我们还不快抓着他做一首,这可是旁人求都求不到的机会。”探春眸子眨了眨,鼓动着众人。

迎春在一旁微笑看着,这种场合,她向来不多话,于诗词上,她资质平庸,往日姐妹们吟诗作对,她就是个凑数的。

是以,尽管气氛热闹了起来,她也仅仅是同贾蓉见了个礼,闲话是一句也没说。

薛宝钗是第一次瞧见贾蓉,神情有些微愣,她也不是没见过相貌好的,像贾宝玉就是个好模样,但贾蓉偏生与旁个不同。

旁人止于形,而他由内而外,让人瞧了,目光不自觉的就放在他身上。

这就是薛宝钗了吧,在薛宝钗打量贾蓉的同时,贾蓉也朝她看去了一眼。

作为金陵十二钗之一,薛宝钗长的无疑是极美的,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瞧着极易让人心生好感。

对于薛宝钗,红楼里用这么一句话概括,任是无情也动人。

但她的这种无情,却并非没有感情,而是她不会去做浪费感情这种无谓的事。

这是一个活的很清醒透彻的人,她要做的事,往往具有实际意义和价值。

简而言之,这个人,理性远远大于感性,别指望她会伤春悲秋,怜花惜月,这在她身上没可能出现。

看过红楼的人,对她褒贬不一,有说她明里一把火,暗里一把刀,也有说她宽厚仁爱,冷静聪慧,极具争议性的一个人物。

但要贾蓉说,一个花季少女,咱能不能不把人想的那么坏,曹公描述薛宝钗的用词那可是赞赏的,而后四十回由高鹗续写,到底不能较真。

朝薛宝钗点了点头,贾蓉牵起惜春的手,嘴角勾起一抹笑意“这作诗自是没有问题的,只是,你们也知道,我作诗一贯都要彩头,这没彩头,我可作不出来。”

“蓉哥儿你这不是欺负人,我们哪里拿的出什么好彩头来。”探春瞅着贾蓉,撇了撇嘴。

林黛玉黛眉微挑,“你且说说要什么彩头。”

面对众人看向自己的目光,贾蓉也没卖关子,笑着开口:“银钱呢,我肯定不要你们的,我可不想晚间歇息还被人念叨。

这样吧,我若作出一首佳作,你们就每人给我绣个香囊。”

好家伙,明晃晃的找她们要香囊,林黛玉瞥了一眼贾蓉,问过探春、迎春、薛宝钗的意见,轻哼一声,“我们应了,你就以菊为题,须在七步之内作完,不然彩头可不作数。”

林黛玉眸子灵动,内里闪过一丝狡黠,尽管知道贾蓉可以步步皆诗,但没亲眼瞧过不是。

这个妮子,贾蓉失笑,这全天下最难不倒他的事就是作诗了,毕竟前人栽好了树,他抄就行了。

看了看娇媚的林黛玉,贾蓉不由起了坏心思,捉弄林黛玉,应该会极有意思。

“不若这样,我七步之内做两首,要是成了,你须得应我一个条件。”

“什么条件?”林黛玉眼神戒备的看着贾蓉。

“嗯,暂时没想好,你敢还是不敢?”贾蓉眸子里带着些许玩味,其实他想好了,只是现在说出来,林黛玉肯定不干。

那可就失了意趣了,所以贾蓉要慢慢把林黛玉引进来,能逗弄林妹妹的机会可是不多,贾蓉表示很期待。

“你这葫芦里不提卖什么药,哪个敢应你。”林黛玉显然不是那么好坑的。

不过,忽悠人贾蓉可是专业的。

只见他嘴巴微张,说道……

第229章 我的条件就是……

“林妹……”

就在贾蓉要叫出林妹妹的时候,他立马反应过来,辈分是硬伤,以他的辈分,得叫林黛玉姑姑。

这,还是能免则免吧。

“你放心,我这个条件定然是不难做到的,何况,我要是过了,老太太也饶不了我。”贾蓉望着林黛玉,笑的温和,一脸无害的模样。

林黛玉瞅着贾蓉,总觉得这人藏着什么坏心思。

但纵观贾蓉往日的行事,都极为沉稳,应该不会捉弄自己玩。

见林黛玉还是有些不放心,贾蓉开口道:“这样,若是我之后提的条件,大家都觉得不合礼数,你也不必履行。”

话已至此,若是再不答应,倒显得自己畏畏缩缩了。

就在林黛玉红唇微启,要说话的时候,贾宝玉不甘被忽视,跳了出来。

“你耽搁了这么许久,指不定借着和林妹妹说话的时间,已经想好了菊花诗,这如何还能作数,须得另起诗名。”

贾蓉嘴角轻挑,看了一眼贾宝玉,他有必要那样?

“既然宝二叔这样觉得,那就另起诗名吧。”懒得和贾宝玉争辩,贾蓉风轻云淡的说道。

任它是什么诗名,还能难倒自己不成。

眼底的轻蔑一闪而逝,贾蓉还真不将这种场面放在眼里。

若不是为了见识见识这些钟灵毓秀的女孩子,贾蓉都不稀得搭理贾宝玉。

“就以菊为题,蓉哥儿你开始吧,你说的,我应下了。”

就在有些冷场的时候,林黛玉的声音响起。

外面皆说蓉哥儿步步皆诗,那些诗集被人整理成册,林黛玉还收藏了一份。

她是个喜爱诗词之人,在诗词上,也自有一番见解,贾蓉的诗词,她如何能品不出来,都是绝佳之作。

旁人一两首都难,贾蓉却随口就来,这样的人,又如何会刻意与她搭话,计算这点时间。

她们之所以想看贾蓉作诗,无非是想亲眼目睹一下贾蓉步步皆诗的风采。

换不换诗名,有什么紧要的,反而显得她们小家子气。

贾蓉望着林黛玉笑了笑,瞧瞧,人家姑娘家心胸多敞亮。

没有故作深沉的装上一会,贾蓉直接走到案桌前,略一沉吟,就将笔浸了墨,笔走龙蛇,没有丝毫停顿。

不过一会,两首诗就被贾蓉写在了纸上。

林黛玉,薛宝钗,贾宝玉,探春,迎春,惜春见贾蓉停了笔,都凑了上前。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林黛玉看着纸上写的诗句,喃喃出声。

那边薛宝钗也将另一首念了出来,“飒飒西风满院栽,芯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几人看完诗后,都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惊叹。

传闻不虚,蓉哥儿之才,举世难寻第二人。

“颦儿,看来这香囊我们是非做不可了。”薛宝钗侧头看向林黛玉,感叹道。

自她来到贾府,也没少听人提起这位宁国府蓉大爷,薛宝钗清楚记得她对贾蓉最初的印象是不务正业,就和她哥哥一般无二。

生活优渥,不思进取,满满的纨绔子弟习性。

可不知从何时起,再听到关于贾蓉的消息,已经完全不同了。

起初,薛宝钗不以为然,只当传闻有误,可随着贾蓉的诗词流传开来,就是再不敢置信,薛宝钗也知道宁国府的蓉大爷真的不一样了。

再后来,贾蓉从县试一路考到乡试,最后更是中了解元,薛宝钗对贾蓉固有的印象彻底被打破了。

一个人怎么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有这么大的变化?

怀揣着一点好奇,薛宝钗随母亲来到了京城,可那会,贾蓉已经外出游学去了。

薛宝钗本以为自己怕是无缘得见这位惊才绝艳之人,不曾想,今日竟瞧见了。

真切的现场感受,薛宝钗才知道什么叫才气逼人,第一面,贾蓉就给薛宝钗留下来难以磨灭的印象。

“香囊倒不是难事,左右不过花个几天时间,也不值当什么。”

林黛玉说着微叹了一口气,难的是蓉哥儿的那个条件,罢了,且看看他会提什么。

“蓉哥儿,这两首诗,便是我昧着良心,也挑不出个不好来,你可以说你的条件了。”

“须在礼数之内。”

林黛玉特意交代一句,以防贾蓉失了分寸,说出什么不合适的来。

“蓉哥儿,不可为难林妹妹,你随意说个简单的,也就了事了。”护花使者贾宝玉在一旁觑着贾蓉,眼里带着不悦之意。

自从贾蓉考科举,贾宝玉对贾蓉便彻底没了好感,往日见了也只当陌生人。

今日他们热闹,也不知他过来凑什么热闹,还要林妹妹应他一个条件,这让被林黛玉冷落的贾宝玉心里极不舒服。

这个二五衰仔,真是时刻不忘刷他的存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