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物被杀就会死 第1421章

作者:阴天神隐

层层叠叠宛如宝石一般的灵气结晶闪耀着青紫色的光辉,逆反重力的符文阵法在这艘足足数千米高的巨舰周边明灭不定,虽然月表没有空气,但因为灵气被吞噬而产生的真空,灵界中仍在传递着剧烈的轰鸣。

所有的树根都在拔出月球地壳,喷射光流,宛如火箭喷口;而所有枝干都垂落,成为装甲,覆盖在树干的表层。

古朴又未来,玄幻又科幻的外表,令现在的苏昼,显得非常烛昼。

准备防震!

月背处,全球各大势力的月球基地都已经做好了防震措施,一艘艘正在近月轨道悬浮的飞船和侦查卫星开始聚焦镜头,锁定了苏昼,不放过战舰神木上的每一丝细节。

每一个有着自己相关战舰设计构思的势力,现在都睁大眼睛,激动地从苏昼身上寻找可以模仿借鉴的部分。

苏昼的战舰形态,意义并不仅仅是他的烛昼真身又多出了一个全新的战斗形态。

它真正的意义,在于测试。

帮助整个地球文明,测试所有试验性质的战舰技术。

就在苏昼自完美世界归来,并向全地球表明了自己的战舰神木形态后,四大常任理事国便直接在联合国际大会上通过了相关决议,令各国官方合作,帮助苏昼统合众多外星飞船的技术,设计他的战舰形态。

与此同时,作为随时随地都能进行测试和修改,无需建造相关生产线,更不用几个月才能测试一次的不朽天仙,苏昼可以用自己的力量模拟各种尖端技术,一日反馈十几次完全不同技术的数据。

在过去,这些数据可能需要以飞船坠毁,精锐的驾驶员牺牲,生产线从头大改,建设各式各样的配套工厂,至少数万人的相关工作,乃至于在大学书院中开设专门的科系,付出这样的代价,才能得到。

而现在,这些珍稀无比的数据,不过是苏昼随意用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模拟一下,便可轻松获取。

是的。

苏昼得到了整个地球文明的技术支持。

而整个地球文明,也得到了苏昼亲身验证出的实证回馈。

就在苏昼凝结出自己高达数千米的巨型神木战舰形态09先行版之时。

地球上的各大势力,也都从苏昼身上得到了从大到小,各式各类战舰相关的技术资料,以及详实无比的确切数据。

对于军工行业,星际工程和材料学来说,这种数据是真正意义上的无价之宝!

仔细想想吧,就在其他文明还在一板一眼的建设生产线,收集原材料,测试相关合金比例,测试飞船外壳究竟什么形状比较合适的时候。

某位可变形巨型生物战舰已经在一个下午测试了他们五年,甚至是十年的量了!

单单就发动机这玩意,寻常文明整一个全新的实验,起步就是用年算,而苏昼又不怕发动机爆炸,有什么奇思妙想直接自我制造,速度更是快捷无比。

尤其是苏昼的战舰形态之大,令原本宇宙巡洋舰级都很难造出来的地球文明,提前就点出了大型战列舰乃至于泰坦巨舰的科技选项。

只要硬条件能跟上,地球文明便可以直接跨过漫长的发展期,直接以最先进的战舰技术制造自己的舰队!

这是寻常有极灵能者的文明都难以复制的福利

毕竟,有什么强大的灵能者,可以和烛昼一样变成火箭,变成战舰吗?

就算能,他们能变得这么大,这么快速吗?

他们是烛昼吗?

显然是不能的。

这就是强者和文明之间的相辅相成。

甚至,不仅仅是地球文明。

瑟诺斯提亚人,对于地球人捣鼓出的计划也非常感兴趣:苏昼的战舰形态,灵感就源自于他们的战舰殖装,这内核让他们也能理解一部分苏昼的力量本质,而苏昼独有的神木,神龙和神鸟相关的超凡部件,也是瑟洛斯提雅人完全未曾接触过的技术。

双方根据这方面进行了一波技术互换,两个文明还有苏昼都很满意。

至于塔林人和克洛人,他们对于这种大型战舰没有建造经验。

但是必须要注意的是,他们才是和地球文明类似的,正常体型的科技文明。

瑟诺斯提亚人的技术固然发达,但是他们的战舰和殖装显然都无法被地球人普及学习,那是他们独有的技术当然,最重要的原因是,瑟诺斯提亚人的体型,实在是太大了。

众所周知,体型差距,是少数很难用毅力,勇气,意志,决心和爱迈过的坎儿。

所以在战舰通常化方面,这两个文明的技术人员也发挥了极大的价值。

而他们,也因此可以共享一部分地球文明和瑟诺斯提亚文明的高精端技术。

这样一来,所有参与合作的文明,都得到了进步和好处。

真正的共赢,莫过于此。

这便是苏昼的信条。

“汇聚众生之力,再反馈众生。”

在归来,和偃圣交流后,苏昼一直都在思考强者和文明的关系如今的场面,便是就是他初步思考出的答案。

文明孕育出了强者,而强者反馈文明。

文明强大起来,对于强者而言总是有方便之处的。

即便是一体等种族,一心等文明的仙神,也并非无所不知,无所不能。

知见障,灵感,以及各式各样不同的思路,对于强者来说,也是非常值得注意和学习的。

同理,强者在相关方面,也足以带领文明飞速进步,就像是今日的苏昼那样,他几乎是以一己之力,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让地球文明跨越了其他文明十年乃至于更长时间的进度。

虽然说,后续的进步幅度就会小很多,但是倘若地球文明再多出几位霸主地仙,再多出几位不同领域的不朽天仙,那地球文明的技术发展,又该加速到什么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