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绘画开始的东京生活 第4章

作者:和风遇月

  真要收费地摊卖画,那就得去专门的东京摆地摊特色街或者当地举行的特色节才行。

  也是东野司本来就是老油条了,凭着出色的画技以及自己这身好皮囊,在外卖笑……画……赚了不少钱。

  可这也就是朝不保夕的活计,因此东野司就想到了画漫画。

  至于东野司为何不走前世走过的传统画家路线?

  这就别扯了。

  东野司确实有把握出名。

  毕竟他前世就有过做画家的经验,身上还带了个系统,天生就比别人多跨一大步,怎么都饿不死……

  但是——传统画家出名太慢,太需要时间了!

  这玩意儿需要时间慢慢沉淀的。

  虽然由前画家东野司说这话不太好,但底层、中层职业画家大部分吃的是名气。

  要不然天朝怎么有那么多‘射墨’、‘喷墨’甚至用‘拖把’画画的‘大师’?

  那不叫画画,那叫耍把戏。

  但外行人就喜欢看耍把戏,有什么办法?

  你画得东西再好?那又怎样?你本人碌碌无名,那么就毫无商业价值,这画就是一张废纸!

  更何况日本比中国更过分,是个上下级分明的资本主义社会。

  这就更加吃学历与资历了。

  自己目前又只是高中生,凭啥和别人东京五大美院毕业出身的高材生打?

  拿头打?

  搞创作可以,但搞创作的前提是先要把肚子吃饱。让东野司去从传统画家开始?

  那还不如让东野司闭着眼睛从顶楼往下跳,试试能不能再穿越一次更稳妥。

  出去打小工都比这靠谱!

  再加上东野千早也没有那么多时间等,因此东野司思来想去就只有一条路能发挥他绘画方面的技艺了。

  漫画!

  这并不是随便得出的结论。

  东野司做过详细的调查。

  首先,漫画这东西其实门槛很低。

  只要是个人,有手都能画,而且画了还可以直接投稿,投稿过了就能直接从出版社那里拿钱。

  其次是画漫画成本不大。

  要从传统画家开始,光是各种专业画具就能把东野司吃穷了——画画一直都是贵族专业。

  再加上2003年正值日本漫画产业阵痛期,漫画产业因为缺少优秀的原作、剧本而处于整体萎靡不振的状态中。

  这对东野司来说是个绝佳机会。

  如前面所说,东野司是个穿越者,他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来适应2003年的日本社会。

  经过第一天茫然诧异,东野司很快便走出来,并且动手调查了日本当今状况。

  日本当然还是那个日本,整体来说没有多大改变。但又可能是冥冥中自有天意,这个世界的日本少了很多前世的优秀作品。

  不止是漫画。

  从文学、画作、电视剧、电影开始,各行各业都少了许多东野司耳熟能详的名字。

  没了夏目漱石的文艺表白月色真美,没了川端康成的伊豆舞女、雪国,同样也没有《午夜凶铃》、《咒怨》等优秀日本恐怖电影。

  但可惜的是——

  东野司有点无奈。

  前世他作为美院毕业生,接触的也就是各国有名的画作,至于文学、通俗漫画这些玩意儿……?

  老实说,东野司还真不太清楚。

  有些有名的日本漫画,诸如海贼王、柯南这些……设定倒是听过,个人也有点印象,画个一话、两话出来倒没问题,但根本不可能长篇连载。

  所以东野司还真挺羡慕起点网文那些主角的。

  他们随手能从脑子里面‘打印’出自己想要的漫画、小说等东西然后拿出去卖钱。

  要是自己有这人形打印机能力还愁吃饭?

  不过还好,东野司上一世作为小有名气的画家,虽说没看过多少漫画,但日剧、电影那些却刷过不少。

  在画室里画画,无聊了就夹着手机看。

  什么《午夜凶铃》、《咒怨》、《非自然死亡》、《白色巨塔》、《孤独的美食家》等等剧情,都记得挺明白,少有回忆不起来的地方。

  可东野司不是影视专业的,系统加成是在画画这一方面,总不能让他舍长取短,去做电视剧本去电视台碰狗屎运吧?

  隔行如隔山!

  真要让东野司写东西碰运气?那肯定是逼着张飞写兵书——狗屁不通。

  他没必要舍长取短。

  且东野司本身画工不差,又有系统加成,再加上脑中的前世日本及很多地区都火过的名电影、名电视剧的精彩剧本的大概印象。

  把它们改编成漫画,这必然能从如今陷入低谷的日本漫画产业卷出一笔巨款来……

  人总不能被钱难死嘛。

  种种学习、回忆、推敲。

  花了两三个星期的时间,这份名叫《午夜凶铃》漫画紧赶慢赶,终于在东野司手下诞生了。

第0004章 午夜凶铃

  一提到日本恐怖电影,大部分人就会想到《午夜凶铃》。

  而想到《午夜凶铃》,很多人或许就会想到一个场景。

  阴冷的日式房屋室内,放置在角落的电视机,闪烁着鬼影的录像带。

  冷意攀爬上脊背。

  电视机内,白衣赤脚,身形纤细、肤色苍白的怨灵贞子,以诡异扭曲的姿态地爬出电视……

  没错,《午夜凶铃》。

  这绝对是日本恐怖电影史绕不开的经典,甚至可以说是2000年到2010年日本恐怖电影爬不过去的巅峰。

  一个非常直观的数据。

  《午夜凶铃》在本土上实现了六连拍的壮举。

  第一部《午夜凶铃》、第二部《贞子缠身》、第三部《凶铃再现》、第四部《贞相大白》,第五、六部《贞子3D》、《贞子3D2》——甚至海外都还有翻拍。

  姑且不论《午夜凶铃》后面几部电影剧情如何,单就六部连拍的壮举,除了少部分外,就已经是许多日本电影无法超越的巨大鸿沟。

  毫不夸张的说,那个时代的日本人被爬出电视机的怨灵贞子整整支配了一个时代。

  坊间当时流传着各种谣言。

  什么因为《午夜凶铃》太过恐怖,所以刚开映就紧急返厂加工的谣言。还有什么……看了电影的人用铁链把电视机绑起来一个星期都不敢去开电视的谣言。

  在这种种谣言中,最离谱的莫过于是有人在电影院中看《午夜凶铃》的时候被吓得心脏病发猝死这条谣言了。

  抛开这些谣言来看。

  《午夜凶铃》恐不恐怖、吓不吓得死人确实是两说,但它的影响力确实很大。

  这影响力甚至在东野司前世生活的2020年的天朝都还存在——推特上有关于贞子形象的漫画图片遍地都是,各种爬出电视机的女鬼——来自世界各个国家的自由创作者,都对这个经典日式女鬼形象爱不释手。

  可这个时代没有《午夜凶铃》了。

  于是东野司左思右想,然后一拍桌子,拿定主意,决定把《午夜凶铃》画出来祸害日本友人。

  是的!让日本人瑟瑟发抖的日子要来了。

  不过虽说《午夜凶铃》在外的谣言很玄乎,但其实这部片子的剧情结构很简单。

  放到以后的角度来看,无非就是死人、主角调查,主角作死、发现问题、寻找惨剧背后的真相。

  这套故事讲述方式一环扣一环,而且剧情分明,十分紧凑,全程都在推进主线,是标准的日式叙事套路。

  特别是下方还有日期提示,如果到了时间没有了解到事情的真相,主人公就会被怨灵杀死……这种直观到几乎直接拍到观众脸上的紧迫感与急切感,充分揪住了观众的心。

  剧情顺其自然,恐惧感爬上人的心头,层层递进……所有人都在好奇到了时间后,究竟有什么东西等待着主角。

  最后结尾,贞子从电视屏幕中爬出,前面一直埋下的伏笔与自然的恐怖感瞬间化作立体。

  无数日本人瑟瑟发抖,活在其阴影之下。

  没有血浆糊糊的场景。

  也没有一惊一乍的音乐。

  恐惧只是慢慢地……侵蚀着人的心脏。

  《午夜凶铃》的剧本、拍摄、配乐无疑都是优秀的。

  但《午夜凶铃》终究是电影。

  而漫画是没有拍摄、配乐这么一说的。

  少了背景音乐与能够活动的角色,《午夜凶铃》精彩程度肯定会减色,因为会缺少代入感。

  但这对东野司却完全不是问题。

  他看了一眼视野中的系统页面。

  跳过姓名以及身体素质等等项目,他的目光停留在主技能一栏。

  主技能:移情别意(欣赏者能从你饱满情绪的笔触中感受到画中人物的喜怒哀乐)

  简单来讲其实就是使用这一技能后,旁人看东野司的画,便能从画中人物举止体会到紧张、哀愁、欢乐等等情绪。

  这就是最强的代入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