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直播间 第114章

作者:不会飞的笔

当初和吴理签约的时候,双方就明确了一点:吴理对拍摄地点,拜访的人物都是有话语权的。

现在随着节目越来越火爆,齐市电视台也越来越重视吴理,因为傻子都能看出来,这个节目能成功,九成的功劳都是吴理的,为此,其余电视台不知道暗地里酸溜溜地说了多少次齐市电视台走了狗屎运。

所以吴理现在的话语权可以说已经超过了节目组的导演,他的意见别说是陈刚,就算是肖庆这些电视台的领导都必须重视。

吴理想了想:“我一直在看之前节目组收集的一些国内练传武的资料,从资料上看,我暂时还没看出有谁的实力特别强。”

肖庆试探着问道:“如果国内暂时找不到什么人的话,不妨考虑一下国外?”

吴理点头:“我当初和你们签约的时候就说过后续会考虑去国外,只不过我想着先在国内找一遍,再去国外。”

肖庆:“咱们一开始定的是拍摄十期,现在也拍到第五期了,拍了一半,我觉得是时候考虑去拜访国外的那些武术家了。”

吴理当然没什么意见:“可以啊,你们有什么推荐?”

肖庆笑道:“这个主要还是先征求你的意见,毕竟武术圈你更熟悉。”

吴理想了想,开口道:“我目前知道的有两个:一个是南国,练咏春的严白礼师傅曾经给我说过,他的师承就来自南国,那里有咏春先辈阮济云先生留下的武馆,我们可以通过严师傅的介绍,过去拜访。”

“还有一个就是坚国,我之前去理市拜访的那位练八卦的顾清顾前辈,他认识坚国洪门的人,我们可以通过这个关系去拜访。”

吴理提出两个地点,在场众人立刻开始讨论。

最终,几名领导统一了意见,打算第一站先去南国,下一期再去坚国。

“南国距离更近,另外东南亚一带受我们文化影响也多一些,民众比较尚武,要文化输出的话,先去东南亚会更容易一些。”这是几名领导给出的理由。

吴理注意到一个词:“文化输出?”

肖庆解释道:“不瞒你说,第四期的节目送到WH部去过审,没想到引起了大领导的注意,WH部的领导们认为咱们这个节目立意很好,主题也很正能量,最重要的是在弘扬民族文化,他们希望我们后面能够走出国门,去国外弘扬我们的传统武术。”

吴理问道:“走出国门容易,你们打算怎么宣传传统武术?”

肖庆:“我们商量了一下,初步的计划是希望你能去挑战国外的一些搏击高手,这样能迅速打出名气,让外国人知道我们华国功夫的厉害。”

“当然了,还是要征求你的意见,你觉得如何?”肖庆又补充道。

挑战外国的搏击高手?吴理其实一直都有这个想法,只不过真正的高手不是那么容易挑战的,因为涉及到名气和出场费的问题。

出场费好解决,但是名气却不是一时半会可以达到的。

吴理现在的名气,在国内算是到达了一个顶点,他现在想公开挑战国内任何一位搏击高手,都不会有人觉得他不配,反而会非常期待,但是他如果挑战国外的高手就未必有这个待遇了。

毕竟吴理现在并没有在一些高水平的比赛中拿过名次,对国外的搏击圈而言,他还是个无名小卒,想挑战真正的搏击高手,人家肯定不会搭理他。

比如UFC的冠军,要拿到冠军挑战权,必须在对应的量级里打出很好的战绩,有很高的排名,才有机会和资格去挑战冠军,吴理暂时都没拿到UFC的入场券,要挑战高手,就算选手答应了,他背后的团队和UFC官方也不会同意。

而如果挑战一些民间的高手,恐怕很难有说服力,就像传武之前在国内的处境一样,你要想证明自己是高手,那就去擂台上走一圈,民众只相信实打实的战绩,民间的高手吹得再厉害,也少有人信服。

“南国那边流行地下黑拳,民间高手相对更多,也更有名气,这么一想,先去南国倒是不错的选择。”吴理说道。

眼看吴理同意了,肖庆等人大喜。

“那就这么定了,下一期去南国!”

第一百五十七章 武馆一条街

吴理在齐市待了半个月,一边养伤,一边教导许川,顺带和董云飞,郭东阳等人讨论改良武术的事。

7月9日,吴理和寻武节目组出发去南国,坐飞机到了河内,之后坐车前往玉河市。

根据严白礼的介绍,他师父学艺的武馆就位于玉河市,是阮济云这一脉的传人开的武馆。

阮济云是南国咏春拳门派的师祖,1939年到1954年,他在河内收徒,教授华人和南国人咏春拳,后来,他的一些弟子也各自开班教授咏春拳,所以咏春拳是在南国流传相对较广的一种拳术。

到晚上8点左右,一行人才抵达玉河市。

南国的经济并不发达,国内经济最好的城市相当于华国的三四线城市,而玉河市在南国也算不上一线,所以城市看上去并不繁华。

吴理等人很多都是第一次出国,所以到了玉河市以后,全都选择下车步行,走在大街上,慢慢感受异国的风情。

没多少高楼大厦,大街小巷的墙壁上有各种涂鸦,街上的姑娘们大多穿着类似于华国旗袍的奥黛,这是南国的传统服饰,许多骑着摩托车的人在街上呼啸而过,周围的独栋小屋上画着五彩斑斓的画。

“穿过这条街,前面就是玉河市的武馆一条街,也叫武街。”

节目组请的一名女导游为众人介绍道,她叫王萱,父亲是华国人,母亲是南国人,从小在南国长大。

“为什么叫武馆一条街?”有人问道。

王萱:“其实一开始那条街上只有一家武馆开在那里,叫济云馆,是华国的拳师在那里教咏春拳。”

吴理点点头,济云馆就是他们这次要拜访的那家武馆。

“后来随着去学拳的人变多,济云馆名气大了以后,又有很多别的华人拳师专门去那里开馆教拳,因为当时很多当地人都觉得华国功夫很厉害。”王萱继续说道。

南国有100多万华侨,大多数人的祖籍都是广东和福建,而广东和福建以前练武之人很多,所以南国的拳师数量也不少。

“随着那条街上的武馆数量变多,渐渐的,只要是来玉河市开武馆的,都会去那里开;不仅仅是华国武术,泰拳,空手道、柔道、拳击等等,那条街上都有人教。”王萱介绍道。

“这么多武馆,各种拳术都有,没起冲突?”吴理问道。

王萱忍不住多看了吴理几眼,笑道:“当然有冲突,而且几乎每天都有。”

“大家都在一条街上开武馆,肯定有利益冲突,踢馆是很常见的事,最火爆那会儿,一天有十几场架可以看。这边踢馆有一个规矩,就是会在街面上公开打斗,让其余人都看到,所以输了的武馆会很丢脸,如果不能很快找回场子,那就没脸开下去,学员也会很快走光,所以没两把刷子是没法在武街立足的。”

“本地人去武街学拳,都喜欢找那些开馆时间久的,如果有新馆开业,本地人会先观察,直到新馆开门撑一个月还没被人踢倒,才会有人去学拳。”

王萱一边介绍,一边看着吴理。

“王导,你怎么一直盯着我们吴师傅看啊?”有工作人员调笑道。

“是啊,下车以后就一直在看我们吴师傅,我们吴师傅那么好看吗?”

“哈哈,王导你要专心给我们讲解啊。”

相处久了之后,节目组的人都知道吴理虽然和人动手的时候非常暴力,但是平时脾气其实很好,所以都开起了他的玩笑。

王萱今年21岁,有着小麦色的皮肤,笑容很甜美,是个青春靓丽的小姑娘,穿着打扮很时尚,走在街上回头率还是很高的。

她听见众人的玩笑,也不羞涩,落落大方地笑道:“那吴师傅确实很好看啊。”

她见到众人的第一眼就从人群中看到了吴理,不管是外貌还是气质,吴理简直就是鹤立鸡群,想不注意到都难,她人在南国,平时很少关注华国的新闻,并不知道吴理在国内是个名人,不过不妨碍她多看吴理几眼,因为小哥哥确实太好看,也太有气质了。

吴理自己都没察觉,自从那晚他初步摸到了拳意的门槛,他身上的气质已经在悄悄发生变化。

“哦~”众人起哄。

吴理笑了笑,没有理会众人,接着问王萱:“济云馆是不是武街开的时间最长的武馆?”

王萱眼睛亮晶晶地看着吴理,甜甜一笑:“对啊,济云馆是武街历史最悠久的武馆,从这里还走出去过一位特别有名的高手。”

“哦?”

听到有名的高手这几个字,吴理和导演陈刚都心中一动,陈刚连忙问道:“是什么样的高手,现在还在这儿吗?”

王萱说道:“那个高手叫胡山,网上搜不到他的资料,不过你们随便找一位玉河市的人打听,对方应该都知道胡山,他被誉为东南亚第一实战高手。”

“实战高手。”吴理重复这四个字,搏击界的高手很少有人会特意强调实战。

“东南亚第一?”

陈刚听到这个,顿时眼前一亮,他们这次来,除了去济云馆拜访华人拳师,还有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让吴理去挑战当地的搏击高手,现在竟然听到有号称东南亚第一的高手,实在是意外之喜,不过他也有疑惑:“既然网上搜不到资料,说明这个胡山没有打过公开的比赛,那怎么还被称为东南亚第一?自封的?”

王萱摇头:“具体的我不太清楚,不过南国有好几位搏击冠军都去拜访过胡山,私下切磋过,事后都公开宣称自己不是胡山的对手。”

“既然这么厉害,为什么不出来打比赛?”有工作人员问道。

王萱:“那我就不知道了,不过我知道东南亚第一实战高手不是他自封的,是很多人都承认的。我们这个地方,别说东南亚第一,就算是自称玉河市第一,每天都会有很多人去挑战,所以没点本事是不敢说大话的。”

吴理点点头:“这个倒是真的,陈导,看来我们运气不错,一来就打听到一位高手。”

正说着,王萱突然指着前方:“看,武街到了。”

第一百五十八章 拆迁,街头比赛

王萱话音落下,众人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了过去。

不远处的街道两边挂着各种招牌,街道中间站了两帮人在对峙,许多人在外面指指点点。

“那是在干嘛啊?”有人问道。

王萱看了看,说道:“应该是因为拆迁的事在对峙。”

“拆迁?”

“对,有开发商打算将这片区域建成玉河市的商业中心,最近几个月在陆续收购土地,附近很多店铺都被收购了,就剩下这条武街,谈得很不顺利。”

“哈,一群练武的,当然谈不顺利了。”有人笑道。

拆迁嘛,关了灯全都一个样……一方拼命压价,一方拼命提价,至于那些打死不愿意拆的,绝大多数都是因为钱没给够。

一般来说,如果谈到最后没谈拢,保不齐就会发生一些摩擦,普通人家经不住吓,或许很快就妥协了,但是武街全都是一帮练武的,想吓到他们,难度很大,所以众人一听拆迁谈得不顺利,大致都能猜到是怎么一回事。

一边聊,一边靠近了武街。

走近以后,吴理看清了正在对峙的双方:左边是一群穿着各色练功服的人,红的,白的,黑的都有,一个个义愤填膺;而右边那群人几乎人人都有纹身,凶神恶煞,一脸不怀好意地看着对面。

双方都在大声喊着什么,不过是南国话,吴理等人听不懂。

“左边那些几乎都是华人拳师,在叫右边那些人滚出这条街。”

王萱走到吴理身边,轻声对他说道。

吴理看了她一眼,点点头,“闹这么大,警察不管吗?”

王萱摇头:“我也不太了解武街的事,都是听别人闲聊的时候说的。”

前方,对峙的双方情绪越来越激动,眼看着有要动手的趋势,这个时候一个声音传来,顿时让场面安静了下来。

左边的武馆拳师们纷纷让开,一个穿着白色练功服的男子走了出来。

他在一众华人拳师中年纪不算大,是个年轻人,但是众人却隐隐以他为首。

吴理眼力很好,一眼看清了对方练功服胸口上绣的两个字:济云。

看样子是济云馆的人,吴理用系统检测看了对方,系统显示对方的咏春拳是精通级,不过综合评分不低,是B(27%)。

周围那些拳师人人都拥有一门或者几门精通级的武术,不过综合评分却没几个达到B级的。

毕竟综合评分B级意味着职业拳手的水平,这需要每天保持大量的训练,还要有丰富的比赛经验,一般在拳馆当教练的,大多都是年轻时候有这个水平,年纪大了以后,训练量减少,体能和身体素质也就跟不上了。

上一篇:死而替生

下一篇:名侦探柯南之缺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