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大神 第217章

作者:一碗杜康

始皇帝,秦王嬴政。

“骊山陵和阿房宫都是陛下的意思。”

挥下的利剑僵住了。

“公子扶苏早就知道这件事情,他才是陛下挑选的接班人……呸!”

像是想起了什么事情,老迈的王翦狠狠地瞪了一眼赵高,甚至还吐了一口唾沫。

“至于你的话……以前你不配知道。不过现在的话,你干的确实不错,所以有些事你也应该知道了。”

老迈的王翦努力站起了身子,随后无视了近在咫尺的锋刃,拍了拍楚难的肩膀。

“跟老夫们去骊山看看吧。”

第二百八十五章 骊山陵(一)

来到骊山附近对于张良来说是一件相当麻烦的事情。

虽然距离那场发生在博浪沙的刺杀已经过去很久了,就连始皇帝也已经去世,但对于张良的通缉却是始终都没有撤销过的——律法森严的秦人觉不允许这种敢于行刺一国之君的恐怖份子活下来,哪怕过了再久也不行。

当然,如今的秦国早已不复当年始皇帝时期的威风了。由陈胜吴广开头,那些遍布大江南北的六国遗民又或者各路豪强都看到了机会,而那支黄巾军一路打出的威风更是捅破了最后一层窗户纸,彻底让那些野心家们看到了秦国虚弱的真面目。

一时间烽烟遍地,战火连天,反旗接连不断地被举了起来,整个函谷关以东虽然名义上还有着各种郡县,但实际上却早已沦陷于各路乱军之手——而这也导致张良一路走来几乎都没遭遇过什么盘查,那些乱军对于抓捕他根本没有任何兴趣。

但这不代表他也能在函谷关的西方顺利通过。

和函谷关以东的乱战不休相比,函谷关以西的老秦地简直就像是另一个世界——没有战争,没有乱军,没有盗匪,就连小偷小摸的人都见不到几个。即使张良和秦国有着国破家亡之仇,但他仍旧没办法否定这片土地上的政绩。那些在六国遗民们看来极为严苛的律法束缚了他们的自由,原来却也算是在某种程度上保证了他们的安全?

但在装成秦地口音随便打听了一下之后,张良心里刚刚升起的那点对法家的好感便荡然无踪。

并不是没有乱军和盗匪,也不是不存在什么小偷小摸,只是这些人都被抓了起来,送到骊山做工去了。

身为旧韩贵族,张良只是听到这个说法便明白了过来——什么森严的秦法不过都是借口,都是实行统治的工具而已。秦国并不是为了提升治安才大肆抓捕那些盗匪和小偷,秦军只是想要一批青壮劳力而已。

并且张良可以肯定,这中间绝对会有相当一部分人是被冤枉成盗匪的,毕竟就这个搜刮力度来看,骊山那边的人里缺口估计有点大。

所以说,骊山那里,到底有什么?

如果说在来到秦地之前,张良还会以为黄石公消失时所说的那句“骊山”是在指始皇帝的陵墓,那他现在可就不敢保证这种猜测的正确性了——仅仅只是修建一个陵墓根本就用不了这么多的人,加上阿房宫也用不了这么多人。

所以,骊山里到底有什么?居然值得投入这么多的人力?

张良不知道。

但是他很想知道。

混着松脂烧了一些草木灰,张良将这些黑灰涂抹在自己的身上——这是用来遮掩气味的法子,能让自己闻起来像是烧过的火把。还要把衣服的袍袖都用带子扎紧,防止宽大的袖子刮到什么不该刮到的东西。龙渊剑被佩在了腰际左侧而非右侧,这样过更适合第一时间拔剑。鞋子也换成了软底的牛皮靴子,这样走路不会发出声音。

这些都是他在多年的逃亡生涯中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如果没点本事他也不可能一直都躲过秦军的盘查。

当然,有些时候他也不是完全靠躲的。

“那边那个谁!说你了!”

有三个持着戈矛的秦军士卒一脸不善地向着张良围了过来。

“你是干什么的!”

“我……”

张良做出一副吞吞吐吐的样子,心底却暗自点头。

他刚刚亲眼看到了有载满了废料的马车从不远处的一条甬道中狂奔而出,不出意外的话那条甬道基本能够通往陵墓内部了——就是眼前这些守卫们相当麻烦,必须要先想办法搞定他们才行。

即使只是一个向外运送废料的入口,这里也把守了足足五个人。三个秦军已经拿着武器过来了,还有一个秦军正在不远处拿着铜铃准备随时召唤援军。

布置简陋,但却极其有效。

这让张良愈发地确定了,骊山里面肯定有不对劲的地方。

“我就是想……”

话音未落,龙渊剑瞬间出鞘,切开一个秦军的脖颈。

“有刺……”

不远处那个手持铜铃的军士第一时间反应了过来,但他还没喊出来,便已经说不出话了。

飞掷而来的利剑钉穿了他的喉咙。

“嘘……”

没等面前的两个秦军发出喊杀声,张良便接住了那个死掉的秦军刚刚拿在手里的戈矛。

“嗤!嗤!”

两声轻响过后,最后的两个秦军的脖颈上多了两个血洞。

“啪。”

那枚向着地面坠落的铜铃最终还是落在了张良的掌心,不偏不倚。

有些时候他并不是完全靠躲的,躲不过去的话他也会选择正面硬拼。

好在他的身手还没有退步太多。

将秦军们的尸体搬到一边隐藏起来之后,张良便扒下了一个秦军身上的衣物,换到了自己的身上——张良本就身材高大,旧韩又离着秦地不算太远,因此他换上秦军的衣服之后倒也像是一个正规的秦军了。

但张良可不觉得自己就这么闯进去会是什么好主意,秦军之间肯定会互相认识的,贸然闯入怕不是会被将计就计直接杀死。

不过好在张良也不是没有应对这种情况的办法。

“嗤——”

随便用龙渊剑在胳膊上划了一个浅浅的血口子,张良咬着牙强忍着疼痛,随后直接一路飞奔进运送废料的通道里。

“有刺客!有刺客!”

一边奔跑,张良一边放声大喊着。

“来人!需要支援!”

张良的声音在空荡的甬道中回荡着,他自己也不敢确定自己是不是说中了秦军们约定的暗号,但这样至少能为守卫这里的秦军制造一些混乱,只要有混乱他就能有可乘之机。

说到底,规则再怎么完善,执行规则的都还是人,只要是人就会有七情六欲,就会情绪波动,就会慌乱,就会犯错误。

逃亡了那么多年,张良对这一点再清楚不过。所以……

“呃。”

张良的声音卡在了喉咙里。

只因为,在他的面前,出现了眼睛。

密密麻麻的眼睛。

第二百八十六章 骊山陵(二)

楚难这还是第一次来到骊山。

事实上在进入这个任务世界之后,楚难的活动范围压根都没有出过咸阳城——最远也就到少府跑了一趟,那里离着宫城也不是很远。如果不是每天都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没空瞎想,楚难甚至感觉自己像是在自闭。

楚难突然有点理解为什么历史上那些皇帝们哪怕明知道会遇到刺客,仍旧喜欢作死出巡了。毕竟但凡有可以公费旅游的机会,谁愿意闷在家里天天上班。

“所以你们到底想要说什么?”

斜眼打量着眼前的老头,楚难的手已经按在了腰间的剑柄之上。

楚难这次没有携带护卫,只因为普通的护卫在面对这些老头的时候根本就没有出手的欲望,甚至还可能倒戈相向——他倒是有心想带赵高过来,奈何那些老头们都看赵高很不顺眼,根本不给赵高来到这里的机会。

就像他们所说的那样,公子扶苏才是始皇帝钦定的接班人。至于设计坑死公子扶苏的赵高……他们没有杀了赵高就已经算是顾全大局了。

负责接待他的老头并不是王翦,而是尉缭。比起王翦那种老迈中透着豁达的玩世不恭,曾经做过一任国尉的尉缭却显得更古板一些。

“先去阿房宫。”

尉缭简短地解释了一句。

“那里有东西。”

“有什么东西直接说不就好了吗啊?”

楚难眯起了眼睛,他仅有的耐心已经快被消磨殆尽了。

然而尉缭并没有理会楚难的意思,只是自顾自的引领着道路。先是穿过磁石门,随后又经兰池宫走到了祭地坛,最后在祭祀天神的上天台之前停下了脚步。

“我们到了。”

尉缭指了指上天台的入口。

“这里就是阿房宫。”

“……???”

打量着眼前的上天台,楚难的眉头皱了起来。

比起印象中的那种土台,眼前的上天台明显被称作塔楼更合适一点——周围看不到什么攀登的阶梯,塔楼的脚下是一扇大门——看来应该是从塔楼内部才能登上去了。可刚才那老头叫这里什么地方?阿房宫?

他们现在不是已经在阿房宫里了吗?

“进来吧。”

尉缭向前一步,直接推开了塔楼的大门,黑洞洞的入口仿佛某种凶兽的大口,几欲择人而噬。

但尉缭却直接一步踏了进去,消失在阴影之中。

“快来。”

阴影中响起了尉缭的声音,带着回声,如同九幽地狱之中传来的呢喃。

“……”

楚难迟疑了一下,最终还是把心一横,闷头走了进去。

怕什么,大不了就是挂回去而已,正好还能当bug报上去,看看“门之钥制作组”会不会真的给他一笔钱——哪怕只有几块钱也是好事,至少够他吃点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