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界武侠大冒险 第438章

作者:江海横流

她满心欢喜的亲了自己孩子一口,抬眼就看到了一脸呆滞的许仙,登时心中一乱:“相公,你听我解释!”

许仙失魂落魄:“娘子,你真的是蛇妖?”

又看向小青:“你也是蛇妖?”

他喃喃道:“你们骗的我好惨!”

第八百六十七章 见性成佛

许仙自从与白素贞相识之后,就一直念念不忘,后来在钱塘县“阴差阳错”再次“偶遇”白素贞主仆二人,经过一连串巧合的事情,双方慢慢熟悉起来,最后让人做媒,两人成就了姻缘。

当初成亲之前,李公甫就对许仙言讲,说这白素贞主仆很不对劲,像是江湖中的女飞贼,身份来历透着一股子诡异气息。

李公甫身为公门中人,长期缉捕盗贼罪犯,练就了一双远超常人的眼睛和感觉,稍微有一点不对劲的地方,都难逃他的感知。

只是许仙贪恋白素贞的美色,再加上白素贞也确实没有做出过什么违法乱纪的事情,又真的对许仙好,李公甫虽然心中警惕,却也不好硬生生的拆散他们。

毕竟许仙家穷,无有父母,只有一个姐姐,能有女人看上他,就已经是不错了,更何况白素贞还这般貌美,人又温柔,换成是李公甫,李公甫怕是也会做出像许仙一样的决定。

两人婚后恩恩爱爱,相敬如宾,日子倒也幸福,只是端午节那天生了一场变故,白素贞误饮雄黄酒,现了真身,将许仙硬生生的吓死,之后魂魄被抓紧幽冥界酆都城,经历了一番奇幻之事,方才魂魄重新回归肉身,还阳而生。

他醒后,白素贞像他解释,说是当初屋内的白蛇已经被她斩杀,日后必定不会再有大蛇进入家门,对于这个解释,许仙将信将疑。

他当初是亲眼目睹白素贞喝了雄黄酒后,在床上辗转反复,化为了一条巨大的白蛇,这才被当场吓死。

其实他胆子本来不这么小,真要是见到一条巨蛇,也不至于被吓死,可是当变成白蛇的人是自己的妻子时,这种惊悚的感觉要比正常情况下强烈了十倍不止,是以这才被吓掉了魂魄,死于非命。

这种情形许仙印象极其深刻,即便是白素贞再三解释,这件事还是在他心中留下了一道隐隐的阴影,平日里无人提及还好,若是不经意间想起,还是会生出毛骨悚然之感。

不过当初那冰冷白蛇的样子,与自己的娇妻毫无半点相似之处,许仙实在难以将蛇精和自家娘子联想到一起,因此这件事虽然成了心头刺,却也没有影响他们夫妻间的关系。

后来孩子生下来后,并无任何异常,昔日的事情也就慢慢过去了,许仙也已然淡忘了许多,很少再想当时的情形。

不成想,这次法海禅师到来,毫不留情的揭穿了白素贞和小青的根脚来历,使得许仙惊愕非常,到现在才发现原来以前的事情都是真的,自家妻子和丫鬟,一直都在欺骗自己,又是吃惊,又是伤心,又感恐惧。

“你们……”

他手指白素和小青二人:“既是异类,为何要纠缠我这么一个穷酸书生?”

白素贞焦急道:“相公,这里面有很多事情你不明白,妾身现在全都给你讲解清楚,你先不要生气。”

她虽然是千年蛇妖,道行不低,真要是争斗起来,面前的许仙她一指头都能碾死,但面对许仙这么一个凡人,她却因为许仙的生气而感到害怕自责,生恐自家相公不自己了。

此时情根深种,不可自拔,许仙是她是丈夫,也是她的魔障,她不可能对许仙生出不利的念头来,从开始到现在,都在许仙面前保持了一个柔弱贤惠的妻子形象。

现在见许仙生出嫌弃之心,当真是慌了神,不知如何是好。

小青倒是硬气的很,对许仙道:“相公,姐姐这是为了报答你前世对她的恩情,她才委身下嫁,助你开设了保和堂,成为一代名医,治病救人,功德无量。这么多年来,姐姐对你怎么样,你也看在眼里。我姐姐若是有心害你,你早就死了十七八遍了!”

许仙双目发直,道:“就算是为了报答我,那也有很多种方法,为何要选择嫁给我?人与妖怪怎么可能结合在一起?这简直滑天下之大稽!”

就在院内三人各有心思之时,脚步声响起,李公甫的身影出现在院内:“哎哎哎,你们这是怎么了?刚才法海禅师来了?他都说什么了?”

许仙见李公甫过来,急忙跑过去,躲在其身后:“姐夫,刚才法海说你弟妹和小青都是蛇妖,你弟妹她们也亲口承认了!”

李公甫脸色一凝:“我早就说过,你家的娘子来历有问题,你偏偏不信!还说什么就算是妖怪你也认了,现在好了,人家亲口承认自己是妖怪了,你反而不能接受了!”

许仙道:“姐夫,我现在心乱的很,还请给我出出主意。”

李公甫哼道:“弟妹并没有对不起你,还为你生了一个大胖小子,对老许家非但无罪,反而有功。她即便是一个妖怪,那也是好妖怪,否则的话,你觉得杨先生会放过她么?”

许仙心神恍惚,虽然知道自己的神情态度,定然会让自家娘子伤心,可一想到昔日那条巨大的白蛇以及白蛇冰冷的眼神,都不由自主的生出颤栗之感,这种恐惧之心,却也难以掩饰。

他们纠结暂且不提,且说法海离开保和堂后,来到金山寺内,对李修缘与普照道:“两位师兄,我如今尘缘已了,心生大自在之感,待我闭关三日,便去西湖岸请杨先生授记,助我成佛。两位师兄若在这里有什么不便的话,尽管吩咐寺内弟子便是。”

普照与李修缘对视一眼,都感骇然。

李修缘道:“法海,你说你要成佛?成佛哪能这般容易?不经历几多劫难,苦修苦参,才能得大机缘,大造化,才能成佛。你才修行多长时间,就要成佛了?须知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你该不会被天魔侵占灵台,开始胡言乱语起来了!”

法海笑道:“阿弥陀佛,两位师兄,我曾得杨先生传法,以无上禅功,参悟禅道,明了前世今生,再向前跨出一步,便能成就正果功德。”

他说到这里,从怀里掏出一本书册,递给李修缘两人:“这是我最近写的禅功修行感悟,这便送于二位了。”

李修缘脸上终于变色:“你连经文都写了出来?”

要知道自从佛法东传之后,历史上佛门弟子众多,但却只有一人成佛,而佛经千万卷,却也只有一本经书是中土本国经文,别的都是天竺所传。

历史上唯一成佛的人,便是慧能和尚,唯一的一本中土经文便是他留下的《坛经》,因此六祖慧能非但在禅宗内是佛陀地位,便是在整个中土佛门中,都是一座难以绕行的丰碑。

而今法海竟然自己整理了修行心得,编撰成文,如此以来,还真有成佛的迹象,不由得李修缘与普照心惊。

如果法海成佛,那么他将是中土佛门举足轻重的存在,一步登天,荣登极乐,成就正果。

“他竟然成佛了,我们两个还是罗汉果位!”

李修缘大为不解,似乎又有几分明白:“真的是胸怀气度,才导致了我们慢他一步?”

第八百六十八章 大势

当初济颠僧疯疯癫癫,选择解救寻常百姓苦难,累积功德之时,金山寺的法海禅师便流露出几分不以为然之色。

法海也修功德,也降妖除魔,镇压妖邪,但很少像济颠那样四处本走,解救具体的某一个人,他常做之事乃是教化众生,施舍粥米,同时培养寺内武僧和俗家弟子,用以维护地方平安。

同时宣扬佛法,每过三月,都芒鞋破钵,带领一群弟子化缘度日,顺便了解具体的民间疾苦,能救则救,救不了也就算了。

他能医治病患,能降妖除魔,但对有些民众饥寒交迫的情形,自己也帮不了他们,这是朝廷需要做的事情,他金山寺能在冬天赊粥就已经算得上尽力了,对于做不到的,也不强行去做。

这看着有悖于出家人的慈悲心肠,可却是法海行事的一贯宗旨。

整个镇江方圆百里,民众少贪少戾,官员也少有穷凶极恶之徒,这里面都与金山寺的教化有着极大的关系。

按道理来说,单从法海的做法上来看,他远不如济颠那么近人情,可是从惠及民众以及佛法的推广之上,济颠远远不如。

别看济颠整天忙忙活活,今天救这个,明天救那个,但就算是给他十年时间,他救不了几个人,但法海却惠及众生,活人无数,自然而然令人心生崇敬之意,潜移默化,度化群迷,这一点,比济颠强了不是一点半点。

更何况济颠身为出家之人,显露神通,给人造成“此僧神通广大,定然是罗汉下凡”的心理暗示,又故意结交当朝权相,成为宰相替僧,以此扩大自己的威名,同时还收江湖匪类为徒,在武林中也让人大肆宣扬济公活佛的厉害。

从他的所作所为,就可以看出私心极大,有悖佛理,以至于成为罗汉多年,还是一个罗汉,而法海修行的时间比他还短,现在却隐然触及佛陀果位,这里面的差距之大,不可以道里计。

“两位师兄,我给你们的乃是我修行多年的心得,你们若是不弃,还请用心参悟,应当有点用处。”

法海禅师与李修缘和普照说了几句,对两人点了点头,径直进入禅房闭关。

三日之后,便即出关,将青龙禅杖、大红袈裟、紫金钵盂、念珠等法器全都留在寺内,自己换了一身灰色麻衣,赤脚芒鞋,与寺内众弟子作别之后,迈开大步,直奔杭州城。

他这番行走,不用任何神通,饿了化缘讨吃,渴饮山泉河水,兼吃些野果度日,如此缓缓行走,七日之后,方才到了杨行舟的府邸门口,恭恭敬敬行礼,道:“法海拜见老师!”

杨行舟哈哈大笑,让其进入府内,为其摩顶授记:“汝修持千年,本性如一,一朝顿悟,终成正果。日后量劫,当为恒亮庄严佛,为未来第一佛,度化弥勒,另发一枝,光大沙门。”

法海五体投地行礼:“多谢上师授记!还请老师赐言。”

杨行舟微微沉吟,道:“未来无穷变数,多是物欲横流。昨日过江弃轻舟,但见大河西走。心性光明无暗,不沾红尘烦忧。我见花开多筹谋,花开见我自由。”

法海心中欣喜,道:“多谢上师赐言。”

杨行舟道:“你去罢。”

法海乃离开杭州,奔赴酆都城,在酆都城内走了一圈,大念往生咒,协同酆都大帝,镇压邪魔,涤荡幽冥。

一番忙碌之后,得了酆都大帝祝福,于是直奔天庭,参拜玉皇,得其封赏,之后这才来到灵山脚下,一步一攀登,撤去浑身法力神通,一直爬了十七天,方才爬到了山上,衣衫褴褛,蓬头垢面。

早有金顶大仙前来迎接,笑道:“师弟,随我来!”

法海便随金顶大仙来到八宝功德池旁,跳进池内,洗涤身心,待到出来水池,来到大雷音寺时,寺内万佛颂唱,地涌金莲,为法海祝福。

到了此时,天地间又多了一名佛陀,是名恒亮庄严佛。

杨行舟授记度化未来佛,这第一个就是法海。

他这分身因为与佛有缘,自然而然的就做出了度化之举,倒也对得起他这虚空自在光王佛的称号。

从法海离开杨府,到他在灵山成佛,这在人间已经过了三年多,在这三年里,张元定北伐中原,一路攻城拔寨,直逼临安。

法海成佛之时,正是张元定攻破临安城之时,西方灵山之上礼赞法海,临安城中却是愁云掺淡,人人惊惧。

李公甫率领家人来到杨府之内,向杨行舟请教道:“先生,如今逆贼造反,围攻临安,弟子身为临安城总捕头,该当如何抉择?”

杨行舟道:“你是临安城总捕头,负责一地治安,能令百姓平安,不遭受叛军欺凌,便是功德一场。”

李公甫道:“弟子身负皇恩,当此之时,为国尽忠可否?”

杨行舟笑道:“为国尽忠?你是为赵家人尽忠,怎么能是为国尽忠?岳飞为国尽忠,最后落得个什么下场?”

李公甫道:“若是义军前来,欲要祸害百姓,那将如何?”

杨行舟道:“你放心,我那元定儿的队伍进城,绝不敢扰乱地方,他若是敢放任不管,且看我的手段。”

李公甫心中恍然:“世传张元定是先生爱徒,果然是真的。有先生在,张元定的义军,确实不敢过分。只是我身为故国老臣,他将如何处置我等?”

杨行舟道:“自然是查清生平历历,当罚则罚,当杀则杀。你是临安城总捕头,修为高深,威震天下,便是我那元定儿也对你钦佩的很。”

几年前张元定率众来临安城刺王杀驾,曾与李公甫过了几招,未曾分出胜负,但都对对方生出钦佩之情。

这次张元定攻打临安城,更是私下祷告杨行舟,想要让杨行舟居中说合,让李公甫归顺义军,日后定然给李公甫留一个好的位置。

李公甫道:“我也对张大王的身手钦佩的紧。当初若非先生授我武功,我还真难以在他手下活命。”

当初张元定刺王杀驾,出手极狠,拦截他的大内高手和御林军,几乎没有一个活命之辈,直到李公甫出现身之后,才挽住颓势,将张元定一行人挡住,再加上有修行人护住皇宫与宰相府,这才使得张元定逃出临安城。

第八百六十八章 缴旨

李公甫也就是与张元定一战成名,被当今武林中人誉为官府高手第一人,无论朝野还是神仙妖怪,都对李公甫十分的忌惮。

临安城中一开始有不少妖邪作乱,这几年却被李公甫扫荡了一遍,连千年蜈蚣精和蛤蟆精都死在了他的手里,大妖金拔法王也被李公甫斩杀,躯体送给了杨行舟做药材,至今还存放在杨行舟的药葫芦里面。

有他坐镇临安城,张元定也大为头疼,杨行舟派遣去的十二仆人中,都与李公甫是旧相识,都不可能因为张元定的原因与李公甫为敌,而万花山和北邙山派遣去的一帮修士,也不与李公甫这等强人为敌。

毕竟李公甫得到过杨行舟传法,躯体强横,真气雄浑,等闲陆地游仙都不是他的对手,北邙山的鬼修、阴修面对李公甫的纯阳之体,都不敢招惹,而万花山的一群弟子也心生忌惮,不想与李公甫为敌。

放眼天下,当今红尘之内,也就张元定有资格做李公甫的对手,但张元定此时位高权重,自然不能轻易涉险,因此义军高手虽多,却找不到一个与张元定作战的对手。

若是发动人马,合击李公甫,拿人命来填,自然能将李公甫杀死,但李公甫又是杨行舟的记名弟子,打死张元定也不敢这么做,是以在攻打临安城之前,特意焚香沐浴,请示杨行舟。

恰好此时李公甫来问,杨行舟便为李公甫指了一条明路,让他只管城中百姓安危,坐镇临安城,至于两国交战,双方攻伐,他不要参与便是。

李公甫凛然受教,在张元定攻城之时,果然只是负责城内治安,对于城内一切犯罪行为都给予极其严重的惩罚,什么妖邪鬼怪,都脱不了他的手掌心。

后来临安城破,张元定率领义军打入临安城,有个别士兵进入城内,私欲膨胀,难耐春心,竟然做出扰乱百姓之举,被李公甫发现之后,当即斩杀当场,书写血书,悬挂头颅在城门之上,写明自己杀他原因,昭告全城。

张元定闻之大怒,连夜彻查军中,当场诛杀军中乱纪之人两百多人,斩下头颅,堆在城门旁,警示所有义军将领,由此三军皆惊,军纪又严肃了几分。

赵家人早在城门被张元定攻破之前,便已经携家带口,逃亡别处,张元定已经命人去追,自己却悄悄换了便装,拜见杨行舟,前来交旨。

上一篇:万界修炼城

下一篇:我不是大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