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界武侠大冒险 第115章

作者:江海横流

他来到笑傲世界之时,并没有携带铁枪,这杆长枪还是让平一指找人为他打造的,镔铁打就,轻重长短颇为趁手,因此就成了他这几天的随身兵器。

他这段时间沿途杀人,从来不用刀剑,与人交手,从来都是胯下马掌中枪,对敌只是一枪,敌人若是逃走,便会以弯弓搭箭,将敌人射杀,这种武功完全不是江湖手段,反倒是一名征战沙场的无敌猛将一般。

前面嵩山派的十几名高手见杨行舟抄枪在手,全都脸上变色,各自抽出兵刃严阵以待,有几人的长剑远比寻常铁剑为阔,两侧并不开锋,只有剑尖处又尖又细,正是嵩山派惯用的大剑。

为首大汉喝道:“我们嵩山剑法威震武林,可不稀罕什么辟邪剑谱,只是杨行舟你行事卑鄙,抢夺人家的剑谱不说,还杀了那么多的武林同道,作恶多端,一看就是魔教中人,我们今天是除魔卫道,为武林同道报仇!”

“哦?这位兄台怎么称呼?”

杨行舟胯下马儿依旧“哒哒哒”迈开四蹄向前轻快前行,手中铁枪被他缓缓举起,枪尖对准与马头平齐,神态轻松,毫无与人动手的严肃模样。

那大汉见杨行舟策马不停,连下马都懒得下,脸色怒气一闪,道:“我是嵩山袁天鹰!杨行舟,你还不下马!”

杨行舟双腿一夹马背,胯下马儿发出一声嘶鸣,陡然前冲,瞬间到了袁天鹰面前,对准了袁天鹰的胸口,手中铁枪倏然前刺。

他这一下突兀之极,对面的袁天鹰即便是长剑在手如临大敌,也大吃了一惊,不及阻挡之下,手中大剑横档在前,在间不容发之际,以剑脊挡住了杨行舟的铁枪枪尖。

砰!

巨响声中,袁天鹰手中长剑爆散成十几截碎片,整个人被一股巨力震的离地而起,人在空中鲜血狂喷,还未落地,便即昏迷。

于此同时,十几名男子在暴喝声中,齐齐扑向杨行舟,一名手持流星锤的男子在杨行舟催马前来之时,便已经将流星锤舞动起来,待到杨行舟向袁天鹰出手,此人流星锤便已经脱手飞出,砸向杨行舟胯下白马,另有一名矮子在地上一个翻滚,准备冲到马腹下面,一柄单刀斩向马腿,其余之人有攻击马儿的,也有攻击杨行舟的,在刹那间杨行舟四面八方都有敌人出手。

杨行舟一声长笑,铁抢陡然后撤,枪攥一闪,已将马后凌空扑来之人的咽喉捅破,随后长枪下沉,一枪将冲向马腹之人钉在了地上,张口吐气,一道劲气吐出,将飞来的流星锤吹的偏离方向,砸向另一名飞跃而来的持剑青年,同时左掌前拍,劈空掌力打出,“咔嚓嚓”声中,一名老者胸口猛然塌陷,本来前冲之势变为凌空倒飞,口鼻喷血,眼珠凸出,眼见不活。

这些出手极快,但是败亡更快,除了手持流星锤的男子不曾受伤之外,其余之人在顷刻之间或死或伤,直到杨行舟催马冲出三四丈远,被他打飞的几人方才落地,喷出的鲜血还在空中不曾消散。

“痛快!”

这些自称嵩山派的几个人,实力比之前遇到的抢夺剑谱的人要强上不少,令杨行舟颇为欣喜,兜转马头看向身后几名嵩山派弟子,笑道:“不错,不错,竟然有人能挡我一招不死,嵩山派的本领倒是有点门道!”

他现在已经将龙象波若功修炼到了十二层,力气大的惊人,简直有四象不过之力,为首男子袁天鹰能接他一招不死,已经是很了不起。

残存下来的几名弟子人人面露惧色,一人喃喃道:“他……他怎么这般了得?袁师叔竟然也不能接他一招。”

杨行舟此时出手对敌,从来只是一招的事情已经在江湖上传播开来,这些嵩山派弟子原以为杨行舟再厉害,面对他们这些人时,也绝不至于也是一招打败他们。可是刚才杨行舟长枪转折如电,瞬间便杀了他们几个高手,便是武功最高的袁天鹰也被杨行舟一枪打的生死不知。

到了此时,众人方始心惊,眼看杨行舟兜转马头,几个人齐齐后退,眼中流露出恐惧之色。

“今天我不杀你们!”

杨行舟见他们如此,哈哈大笑:“五岳剑派的弟子说不定日后还有大用,暂且饶过你们,若是我身上顽疾未消,说不定还要你们为我打天下出一份力。嗯,先留你们一命罢!”

这嵩山派果然不愧为五岳剑派之首,门下收拢的弟子实力当真不俗,青城派的弟子跟这些人相比,可是差了太多,寻常江湖好手与这些人相比,也大有不如。

杨行舟一路杀人,数这一群人实力最强,他不知道这次上少林到底能不能化解体内剑意,因此不想杀死太多的人,免得日后真要杀进朝廷的时,没有那么多的高手可用。

在这些人的惊惧眼神中,杨行舟催马前行,到了登封地界,少室山已经遥遥在望。

万界武侠大冒险

第二百四十六章 少室山上,少林寺内

少林寺。

这少林寺杨行舟已经来过许多次,便是前世也来过此多次旅游,对少林寺的位置以及附近的景区都十分的熟悉,在神雕世界更是在少室山下结庐而居,住了差不多一年时光,将少林寺的七十二绝技都给偷偷录制了副本,易筋经也被他抄录了一份。

只是他没时间精研佛门经文,以至于对佛门中一些隐喻难以理解,是故虽然早就将易筋经拿在手中,却一直不敢强行修炼,生恐出现什么不好的后果,当初大轮明王鸠摩智就因为强练易筋经,以至于体内真气暴走,若不是段誉吸光了他的内力,他少不了一命呜呼的下场。

杨行舟虽然自认为现在已经有了超出鸠摩智的实力,但还是不敢轻易尝试修炼易筋经上面的武功,他在神雕世界的时候,贵为一国帝王,自然不好意思拿着易筋经向少林寺请教其中的修炼方法,也不可能召集天下英雄共同参悟其中的武学道理。

尤其是他修为高深,自忖以自己的修为手段,这易筋经对他来说有没有都区别不大,有固然能开拓一下自己的眼界,若是没有的话,自己也不会因此实力消减,这易筋经对他来说,就是一个鸡肋一般的东西,再加上有诸多事情操劳,竟然一直都没有机会好好参悟。

也就是受了高手剑气侵袭之后,来到这个世界里,方才重新对易筋经动了心思,将治愈自己内伤的希望放在了易筋经上面,而此时少林寺里的方丈方证大师,精研易筋经多年,一身修为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天下少有匹敌之辈,若是又他跟杨行舟讲解易筋经中的武学道理,必然能令杨行舟少走不少歪路,毕竟是正宗嫡传,品质有保证。

骑马到了少室山下,杨行舟大为遗憾,他胯下的白马乃是抢的林平之的马儿,与他的赤焰火龙驹相比,可是差的太多了,连爬山都不会。

当下将马儿寄存到山下的一个小村里,给了农家一两银子,让他们好生照看,之后方才背负长弓,踏上少室山,来到少林寺前。

少林寺立寺千年,一直都是执武林之牛耳,五岳剑派闹腾的再欢,日月神教再猖狂,也轻易不敢招惹少林,这是打出来的威名,也是千年修行的底气,自从达摩老祖之后,少林寺内高手辈出,几乎就没有衰弱过,传承久远,弟子门人遍布天下,声望之高,实力之强,唯有武当还可以相抗衡,其余门派都差了不少。

即便是日月神教异军突起,也无法撼动少林寺的地位,武学源流,禅宗祖地,毕竟非同小可。

杨行舟缓步前行,刚走到半山腰,便惊动了整个少林寺,一名黄衣僧人快步从山上走下,远远的便双手合十,躬身问道:“可是杨行舟杨施主?”

杨行舟笑道:“是我,大和尚,你是专门来迎接我的么?”

黄衣僧人看年纪有四十上下,长得浓眉大眼,相貌平平,但双目莹然生光,可见内力不俗,对杨行舟道:“阿弥陀佛,今日我寺得嵩山的朋友传讯,说杨施主有可能来拜访少林,因此方丈特命小僧在山道相候。”

杨行舟笑道:“嵩山派说我要拜访少林?他们会说的这么客气?估计会说我要来少林生事吧?”

中年僧人低头道:“阿弥陀佛,杨施主既然来了,还请上山。”

杨行舟笑了笑,负手前行,当先往山上走去,边走边道:“大和尚怎么称呼?”

中年僧人道:“不敢,小僧凌国能。”

杨行舟知道少林寺国字辈的弟子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高手了,与五岳剑派各家掌门平辈论交,有些和尚修为完全不逊色于五岳剑派的掌门高手,甚至犹有过之,这凌国能既然是国字辈的和尚,有点修为也是正常。

两人来到少林寺大门前时,凌国能对杨行舟道:“杨施主,且在门外稍等,容小僧去禀报方丈来客。”

杨行舟挥手笑道:“去罢!”

凌国能进入寺内不久,少林寺内忽然有钟声响起,随后院内脚步声传来,一名身材矮小的老僧率领几名僧人迎了出来,笑道:“不想杨施主今日来我少林,老衲迎接来迟,恕罪恕罪!”

杨行舟见这老僧容颜瘦削,神色慈和,但是体内真气绵绵不绝,真气充盈全身,一双眼睛清亮无比,虽然看着无甚气势,可却比昔日铁掌帮裘千仞都要强横的多。

裘千仞也是身材矮小削瘦,但一身霸气张扬无比,在杨行舟座下效力,官拜扫东大将军,平定高丽,扫平琉球,在杨行舟的大明朝中立下过赫赫战功,最后辞官归野,侍奉一灯大师而去。

面前这和尚比裘千仞高明不少,杨行舟一路行来,见识的高手之中,以此僧为最。

杨行舟此来少林,主要就是想学习易筋经,已经做好了跟少林翻脸的准备,现在这少林上下以礼相待,如此隆重的前来迎接,倒是大大的出乎杨行舟所料,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也不知这些和尚抽哪门子疯,竟然对自己如此礼遇。

杨行舟看了看面前的老僧,笑道:“可是方证大师?”

老僧笑道:“不敢,老衲正是方证。杨施主,老衲近日才听到你在江湖上的事情,不知来我少林有何见教?”

他说话问询之时,伸手虚引,道:“还请入座奉茶。”

杨行舟迈步进入寺内,笑道:“方证大师,我来少林别无他图,乃是想要求一个医治伤势的法儿,相信大师慈悲为怀,不会见死不救吧?”

方证一愣:“杨施主受了伤?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若是寺内上下能治杨施主的伤势,老僧自然会尽力救治。”

他说到这里,踌躇道:“杨施主,老僧也略懂岐黄,不若让老僧为施主把把脉。”

两人进入厢房之后,方证伸手在杨行舟左手脉搏上号了号,微微皱眉道:“杨施主,依老衲看来,你除了稍有虚弱之外,并无大碍啊,便是这等虚弱,好像只是房事过多所致,只要静心修养,顷刻便能痊愈,怎么会有生命危险?”

杨行舟:“……”

他最近手指滴血不断,精血流失之下,倒是与房事过度颇有几分相似,除非像平一指那种绝代医者才能分辨出细微的差别,方证和尚武功虽然高明,但在医道上却远不及平一指,才会闹出这种笑话来。

就在方证这句话刚刚说出口,杨行舟左手食指指尖便有一滴鲜血滴落,此时杨行舟的手掌正横放在八仙桌上,鲜血滴下之后,无声无息间便将桌面打出一个小洞,穿破桌面,片刻间又打穿铺地青砖,发出轻微响声,一路钻入地底。

方证面露惊容,惊疑不定的看向杨行舟:“杨施主,这是……你一滴血中竟然蕴含如此惊人力道?”

杨行舟叹道:“这滴血是我的,真气也是我的,但是血液中蕴含的剑气却是别人的。老和尚,我体内中了高手一道剑气,想了好多办法,无论如何消磨不掉,最后只能来少林寺,向大和尚请教易筋经,看易筋经能否将我体内剑意化掉。”

他说到这里,探手入怀,拿出一本小册子,递给方证:“易筋经的修行功法我也有,只是其中有些佛门隐喻,我有点拿捏不准,因此才来少林寺内,请教你这一位精研易筋经多年的老和尚。”

方证吃了一惊,伸手接过杨行舟递来的小册子,仔细翻阅了两页,越看越是心惊,身子缓缓站起,道:“杨施主,你如何会有我少林易筋经?这件事非同小可,还请施主说个明白。”

易筋经是少林寺镇门神功,乃是少林寺的根本功法,少林七十二绝技虽然了得,但根源还是来自易筋经,因此这易筋经才会被少林历代高僧重视,不敢轻易传授弟子,整个少林寺内两千多僧人,有机缘学会易筋经的人,也不过一掌之数,由此可见少林寺对这门心法的看重。

而现在这门神功竟然出现在杨行舟这么一个非少林弟子手中,这如何不令方证吃惊?此事极为重大,关系少林一脉根源,即便方证修行多年,早已经心如止水,此时也不由得面色大变,要向杨行舟询问清楚。

杨行舟嘿嘿笑道:“自然是我偷偷抄录下来的,你们少林和尚把这门经文宝贵的很,我昔日为了盗取这门经书,耗费了不少时间,只是这么多以来,一直难以揣摩通透,这一次受伤之下,不得已前来少林拜山,还请老和尚慈悲,给我讲解一下这易筋经中的修行法门,若是真能化去我体内高手的剑意,我绝不会亏待少林一脉。”

方证脸色郑重道:“阿弥陀佛,杨施主,还请你把盗经的事情说清楚,事关少林传承,还请如实相告。这易筋经你是什么时候抄录的?当时看守经书的又是何人?这件事非同小可,还需施主给老衲一一讲明。”

第二百四十七章 投桃报李

“此事说来话长,老和尚还是不要问了。”

杨行舟无法向方证解释易筋经的事情,也不想解释,见方证向自己问询如何偷录了易筋经,当下伸手向前虚抓,门外三丈远处的一株枣树上此时已经结满了枣子,被杨行舟遥遥一抓,立时便有几颗枣子脱落,凌空飞过三丈多的距离,到了杨行舟手中。

杨行舟将几枚枣子放在八仙桌上,叹道:“那是一百多年前的事情了,你还是不要问的好,以我此时的修为,只要想观阅你们少林寺的武功绝学,你们少林对我来说,几乎是不设防的。”

方证见他伸手虚抓,几丈外的枣子竟然能遥控摄取,这等神功当真是可惊可怖,惊的站起身来,道:“阿弥陀佛,杨施主的武功竟然高明若此,老衲既惊且佩。不错,以你的修为,真想要抄录少林武学秘籍的话,确实算不得难事。”

在武林中曾经有过隔空出手的武技,传说中的擒龙功,控鹤功,都属于遥击之术,非功力登峰造极之辈不能修行,若是功力不够,即便是有修行之法,也难以修成,这是实实在在的修为,容不得半点取巧,但凡能练成如此神功者,必定是超一流高手。

昔日乔峰便以一手擒龙功震的王语嫣花容失色,使得风波恶、包不同扭头就走,不敢与之为敌,由此可以看出这真气外放的厉害。

方证大师也只是在少林典籍中看到过这种记载,却从来没有见别人施展过,直到今天杨行舟在他面前露了这么一手。

这是传说中的高深武学,比劈空掌力都要高明许多,在见识到杨行舟如此功力之后,方证瞬间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少林寺内无一是杨行舟的对手!

这种人即便是集合所有少林的高手,也绝不是杨行舟的对手,恐怕杨行舟一个人就能挑了少林寺。

识时务者为俊杰,方证老和尚倒也干脆,见杨行舟如此修为,刚才露出这一手明显就是震慑自己,偏偏还真管用。

老和尚心中迅速衡量了一番,道:“杨施主,这易筋经是我少林不传之秘,非有缘者不传,便是我寺内街持戒多年,精修佛法的师弟们,也很少有缘修习这门功法。”

杨行舟笑道:“哦?那我有缘还是无缘?”

方证道:“施主却是有缘。”

杨行舟身子微微前倾:“愿闻其详。”

方证道:“杨施主身有内伤,非易筋经不能医治,此其一,易筋经这门心法机缘巧合被杨施主得到,这说明此功法确实与杨施主有缘,此其二。”

杨行舟目光闪动,问道:“第三点呢?”

方证叹了口气,道:“第三点,若是老衲不将易筋经传给杨施主,怕是我少林日后将会风波不断,麻烦结接踵而至,以你的修为,老衲等人是抵挡不住的,为了少林安危,老衲也得将这门心法与你探讨一番。”

他不敢说传授而是说探讨,可见对杨行舟的忌惮。

杨行舟大为满意,笑道:“大和尚果然慈悲心肠,若是这易筋经真的能化解我体内剑意,这门功法我不白要,我会留下几门功法与少林交换,就威力而言,绝不逊色易筋经。”

方证道:“如此多谢杨施主了!”

杨行舟笑道:“好说,好说!”

当下便在少林寺内住了下来,方证大师每日里便前来为他讲解易筋经中的种种难题,将那内功心法一句句的详加剖析,又指点种种呼吸、运气、吐纳、搬运之法。

这易筋经拢共也就一千多句,但是字字珠玑,每一句口诀之中。都包含着无数精奥的道理,杨行舟功力高深,悟性也强,可即便如此,这些内功的精要每一句都足供他思索片刻方才能霍然贯通,明了其中含义。

其实这易筋经早就被他熟记心中,其中很多句子都已经揣摩了很多遍,只是越是简练的语句,就越是包含了诸多含义,往往一句话就能有好几种解释,甚至不同人得出的结果还有可能截然相反。

因此杨行舟揣摩良久,都不敢贸然修行,事关传承秘法,还真不是单靠悟性和时间能参悟透彻的,有时候很简单一个道理,可是对方不说出来,你怎么也想不到,一旦说破,其实发现也不过如此。

可这种“不过如此”,再没有说破之前,却能难住无数人。

不过易筋经却与别的心法不同,方证一直将这门心法讲解了一天,才让杨行舟完全明白了其中的武学道理,发现这易筋经果然非同小可,绝非寻常武功心法可比,就威力而言,恐怕只有九阳神功才能比拟,但博大精深之处,又超过了九阳真经。

上一篇:万界修炼城

下一篇:我不是大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