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巫的诱惑 第76章

作者:霍老大

八爷:“六哥。”便凑过去端起一碗酒喝了。

一点节操都没有。

祝云台莞尔,微笑道:“我现在不宜饮酒,你们吃吧。”

三只鬼便开怀痛饮起来,有说有笑,祝云台出门去散步。

这也算是避嫌,他若在场,恐怕王六郎还是有些戒备,不能尽兴,反而真的糟蹋了竹筒酒。

此时丫鬟和仆人们忙着点燃院中的灯笼,见祝云台走过,纷纷恭敬行礼,口称祝少卿。

不多时在一个亭子里坐下,却见一身穿苗服手持鬼幡的中年女子走进亭来,微微躬身致意道:“祝少卿,在下史玉珠,可否叨扰几句?”

原来史玉珠也住进了府衙后院。

祝云台:“史前辈请坐。”

史玉珠落座,半响才愧然道:“祝少卿一定是在怪我不祁雨吧?”

云台倒没想到她这么坦白,淡然道:“前辈还是唤我云台吧,祁不祁雨都是前辈的自由,我没有资格怪你。”

史玉珠长长叹息,也不多做辩解,问道:“你不打算去太常寺履职?”

云台:“不去。”

“恐怕你不去也不成。”

祝云台默然,史玉珠便接着说道:“司马良吉等人好不容易赢了张子陵一回,断然不会轻易放弃这战果。”见祝云台毫无表示,又道:“这朝廷啊,远比你我想的复杂,你可知举荐你的张知府如何了?”

“自然不知。”

“他升官了,今天早上下的调令,着他去担任青云、铁海两州布政使,呵,北蛮苦寒之地比南疆厉瘴更可怕得多,而青云州和铁海州纳入大夏不过十余年,纷乱无比,实际掌权者是大夏战神窦开山,张益林去了那地方只能闲养,去一个不太平的地方养老,你说这是升官还是贬谪?”

“前辈想说什么?”

史玉珠叹道:“张益林举荐你是有功的,却遭到这般对待,是因为他帮了苍雷王,不经意间挑起了一场朝堂上的对决,而这场对决的重心,早已一点一点地落在你身上,你便是结果,也将是下一场对决的开端。”

祝云台看了一眼史玉珠,“前辈又是为了谁来说这一番话?”

史玉珠坦然道:“说这话也许别有用心,但对你也是个提醒,莫要轻易被人利用,朝堂之上,立功并一定是好事。”

“多谢。”云台说完便起身离开,没走多远便遇见夏惜惜。

夏惜惜出门施粥此时才回来,见祝云台已经出门走动,颇为惊喜道:“祝主持身体大好,不若明日便进京吧?”

祝云台:“正要向郡主告辞,我明日便南下。”

他只是接了诏书,还没有去履职,也就是没有正式授官,连辞呈都不用写,就此一走了之最多也就被人说几句闲话而已,不在乎。

夏惜惜苦涩道:“我也略知你性情,但此时……恐怕你走不了,去京中继续休养或许能得清净,若留在此地或者远去,反而会有诸多麻烦。”

第65章 人间最美祝少卿?

雨后的秋夜很清爽,微风吹拂,天空如洗。

残月爬上天空时,河内郡府衙四周接连飞出十数只鸽子,大部分都往禹京去了。

司马良吉府上,正聚集着一群同僚或幕僚商量着追击天师道的详细事务。

国师的行动比儒生们想象的还快,已经抢先一步调运粮食去河内赈灾,还有道士免费为难民家的死者做法事,当然,过程中会向难民们说国师之所以不求雨是因为被仲孙明打伤了,难民们对国师的埋怨自然急剧下降,天师道的信誉正在迅速恢复。

儒生们笼络民心的行动便远远没有道士那么好的效果,他们也派了国子监和部分明圣书院的学生去施粥,趁机对难民们宣扬国师的不作为,但民众反响平平。

司马良吉等人正在商议对策,便见府中管家前来禀告说收到了鸽子飞信。

司马良吉连忙打开纸条,微叹道:“祝云台果然要走。”这声叹息里有不满,也有钦佩。

旁边仲孙明急道:“不能让他走,如今我们在民间依然不是天师道的对手,好不容易在太常寺取得些成绩,绝不能功亏一篑啊!”

众人纷纷附和,阚安民当即表示愿去河内阻拦祝云台,慷慨激昂道:“哪怕是死在她面前,也要劝她入京履职。”

众人无不面露钦敬,司马良吉微笑道:“安民拳拳报国之心令我欣慰,但你去求祝云台却是落了下乘,恐怕不会有效果。”

阚安民:“还请大人指点。”

司马良吉轻轻捻须,感怀道:“人间最美,不过六千里慈悲,燕阁部虽然任事敷衍,但看人的眼光还是有的,这不是为我们道出办法了吗?”

仲孙明双眼一亮,击掌喜道:“妙极,妙极!”

屋中诸人也缓缓回过味儿来,却也不说破,各自心照不宣,暂时也顾不得对付天师道了,便纷纷前去安排。

没多久,皇宫大内也得到了同样的消息,大内统领顾飞白将纸条呈给夏同皇帝,皇帝感慨道:“祝少卿真名士也!”

小雨公公不舍道:“皇爷,祝少卿实有经天纬地之才,如此离开实在是朝廷的损失啊。”

夏同笑道:“朕自然希望她留下,但这事不用朕操心,内阁那边,议出对祝少卿的封赏了吗?”

小雨公公:“诸位大人在赏赐财物和封爵之间有些分歧,尚没有定论。”

夏同冷哼道:“恐怕心思也不在此事之上吧?”

小雨公公和顾飞白都不敢搭这话,低头扮木头。

另一边,国师府邸同样收到了飞鸽传信,宋玉成看了纸条便喜道:“掌门,祝云台果然要走!”

张子陵却叹气道:“他走不成的。”

宋玉成:“我们何不助他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