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巫的诱惑 第64章

作者:霍老大

片刻后,王经历匆匆赶来,忧心忡忡地指挥搜寻祝云台的工作,但上千官兵历经大半天将山道清理出来后也不见祝云台和袭击者的身影。

沙雕使者姚经纶被诡异指法封脉,万崇关内也无人可解,王经历只得硬着头皮禀奏朝廷,“岭南道都指挥使司经历王奇逸禀,二十一日晨,朝廷新辟太常寺祝少卿行车至万崇关外六十里,遇袭,山崩地裂,祝少卿不知所踪。”

此奏章以千里加急发出,日夜不缀,三天后抵达禹京,直入皇宫,最先到了皇帝夏同的手上。

这个等级的军事消息,必然先送到皇帝手上。

只是信使一路入宫时已极为引人注目,千里加急,王国已经有三年未曾见过这样的军事消息了。

难道边境有变?

千里加急的到来同样吓了夏同皇帝一跳,当看清楚上面的内容后,既庆幸又愤怒。

边境失守和祝云台失踪孰轻孰重,眼下还真不好说,但绝对都是惨事。

夏同眦目片刻,对神色担忧的小雨公公说道:“着内阁诸位大人立即入宫。”

公公应喏而去,未到门口又听皇帝说道:“朕的行辕可以着手准备了,不,明日之前便要整理完毕。”

公公神色再变,距离皇上说的半月之期明明还有三天啊,这是最后一搏,原本需不需要准备行辕都在两可之间,摆出姿态让大人们看见便够了。

但如今皇上要求明日之前备好行辕,这意味着什么?

第56章 你好,我叫祝云台

夏王朝广政六年,九月二十五日,河内持续干旱,赤地如火,十室九空。

偌大的知府衙门也只剩五六十人留守,因为府中那口古井里的水只够这几十人维持饮食。

但最近几天,还在顽强挣扎的人们慢慢恢复了些精神,因为那个人很快就来到了。

汝阳郡主前几天亲自对河东郡城外的难民说过,那个巫女祁雨之事千真万确,而且巫女博学多才、心有慈悲,“她”一定会来祁雨的,一定能给大家带来雨水的。

捐尽家财用于赈灾的汝阳郡主自然是个大大的好人,好人的话是当然值得相信的。

另一个好消息是,皇帝也在赶来河内的路上,他要亲自绝食祁雨。

皇帝是多么尊贵的人啊,他愿意绝食求雨,一定能感动上苍。

午后,浩浩荡荡的朝廷队伍在上万灾民的痛哭朝拜中进入河东郡城。

行撵里的夏同看着一片瘦骨嶙峋的子民用他们仅剩的力量在欢呼,他们的眼里满是获得救赎的喜悦光芒,夏同只觉得五内如焚,羞愧、惊惧、愤怒……

夏王朝近三百年江山,到他这个皇帝竟是如此的窝囊。

护国三大派的门人弟子充斥朝堂,充斥于官僚体制的每一个角落,虽然能彼此制衡,但面对皇权时,又隐约有联合的趋势,每每令夏同内心惊惧。

他自问做得还算不错,兢兢业业,努力平衡各方。

如今天师道势大,他也寄望于司马良吉和仲孙明等人能挫一挫天师道的锐气,是他默许了还小小推动了一下司马良吉等人的行为,没想到竟令局面糜烂至此。

不能再拖了,真的不能再拖了!

便让司马良吉那群人认输吧,便将好处都给了天师道吧,当务之急是救灾。

灾民们高呼皇上圣明,却不知皇上其实带来了令他们绝望的消息。

行辕没有停留,穿城而过,急急往河内郡去。

只是出城时捎带上了汝阳郡主的队伍,夏同传召夏惜惜到行撵上,看着面貌成熟不少的侄女,感慨道:“惜惜受苦了。”

夏惜惜摇头,“惜惜所受,不及外面这些灾民的百分之一。”

夏同默然,长长叹一口气才道:“惜惜,你那位重生覆雪姬很可能来不了了。”

夏惜惜神色微变,紧张道:“发生何事?”

“四天前他在万崇关外遇袭,生死不知,至今下落不明。”

夏惜惜娥眉深蹙,良久才问道:“当日可是祝主持亲自接诏、亲口答应来祁雨?”

夏同:“是。”

夏惜惜:“那她便一定会来。”

夏同看着目光坚定的侄女,越发的好奇那个祝云台到底有什么魔力,为何见过“她”的人都对“她”赞不绝口?

夏启、张益林、玉门郡众多官吏和巫司这些不说,还有老太医李圣杰,还有名满天下的慧空和尚。

似乎不满“她”的人都被杀了,比如黎巫司和沙院正。

夏同的注意力很快又回到眼前的灾情上,掀起帘子,看着车窗外干裂的大地,喃喃道:“朕也希望她能来。”

河内郡各地早在一个多月前便纷纷搭建了祁雨祭坛,但只有最初那半个月,来了几个野道士声称能祁雨,但骗吃骗喝几天后便都溜掉了,此后便一直无人登临过任何一个祭坛。

如今,夏王朝天子要登临郡城东边河滩上的祭坛。

夏同一刻钟也不愿耽搁,不入城,直接来到河滩上登上那三丈余高的简陋祭坛,一屁股坐下便宣布以绝食求雨。

随行的数百官吏和两千将士山呼海啸喊了一轮“皇上圣明”之后,也纷纷坐在地上祈祷。

此时夜幕降临,天空上半点云雾也没有,群星璀璨,倒是极美的星空。

夏惜惜在自己的队伍里,拿起腰间的水袋珍而重之地小喝了一口清水,然后就着清水吃了两片烧饼,旁边的小红等人不由得暗松一口气。

她们都担心夏惜惜会跟着皇帝一起绝食,那样的话,要不了三天她便得香消玉殒了。

燕华藏作为内阁首辅,身先士卒,看样子是作为内阁代表来的,因为内阁五大辅臣只有他一个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