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巫的诱惑 第221章

作者:霍老大

祝云台可以更加安心地去闯那条凶险无比的黄泉之路。

午后时分回到庙里,天上下起了骤雨,圣子庆邀功似的在二楼阳台上向曹琅等人展示身上的泥巴,强调自己干活十分认真,满脸都写着两个字——夸我!

祝老师打发他去洗澡,曹琅便笑道:“老师给师弟布置的功课尽是用智不用力的题目,如今他已习惯以智力解决问题为先,都快要忘记自己是个化神境的妖怪了吧。”

祝老师眨巴眨巴大眼睛,颇为意外道:“我倒没想过这层用意,曹琅你很适合做老师嘛。”

曹琅愕然道:“那老师布置那些功课的用意是?”

祝老师抬头看天花板,良久才道:“大概是觉得好玩。”

曹琅:“……”

转念一想,正因为老师是有大智慧的人,他的一举一行都贯彻着他的智慧结晶,做饭时显智慧,练功时显智慧,传道授业自然也处处皆显智慧,所以便无需刻意去关注结果。

老师的境界真是高啊,圣人也不外如是了吧,曹琅如此想道。

面对曹琅的星星眼,云台莫名有点心慌,自去实验室整理以前的实验报告。

云台以前的实验报告其实写得颇为详细,毕竟很多东西都得自己命名,新名词一大堆,不记录得详细些恐怕自己都会混淆,但即便如此,曹琅等人看起来还是像看天书一般。

如今他决定传授曹琅等人微观世界的学问,便将一大箱子的实验报告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整理一遍。

曹琅和童小山这两年虽然没有跟在他身边学习,但也将两年前的宏观学问消化得很不错,不知不觉中以自然生态学培养了相对严谨的逻辑思维,看待事物的眼光和角度已比一般巫女高明许多。

如此,已经可以尝试着去理解更为繁复而具体的微观世界了。

祝云台一心追赶巫婆婆的脚步,并不打算在庙里留多久,所以即便那些知识对曹琅等人依然吃力,他也不想等了,也许只能做到带学生们入门。

雨停时,去凤凰湖玩耍的疫小牛回来了,却不见花枝雪和老白。

原来小牛是回来传递消息的,说凤凰湖那边出现了一条尸鲲,吸引了好些巫女和道士,小牛的意思是让曹琅和雨霖铃去将尸鲲捉了。

尸鲲是颇为罕见的水鬼,乃水中尸气凝聚而成,巨能吃,所以成长极快,而且在水里吃的都是鱼虾蟹之类没有灵识的生物,故而不会变成混沌巨鬼,值得培养。

曹琅闻言果然颇为雀跃,她身为共工巫女,在庙里如今和雨霖铃气场相合,但这个师妹比她厉害多了,她也不好支使师妹啊,如果能自己养一个水鬼自然是大大的好事。

她至今还记得两年多前在宝树寨祈雨时的滑稽经历,神鬼没召来却被吴巫司的神侍捉去了,如果那时自己能有个水鬼,好歹也可以在小范围内缓缓布雨,便不用那么冒险。

祝老师将学生的神色看在眼里,说道:“那便去吧,小雨也一起去。”

曹琅答应一声便去收拾封印卡等事物,雨霖铃更是喜极而泣——可以暂时摆脱抄写经书的惩罚了啊!

临行前,云台又将一条小小的红缎递给曹琅,“这发带本来便是给你做的,以九阴血蚕丝所织,上绣巫文三百六十五字,攻防兼备,你可在路上自行体会其玄妙。”

曹琅感动,珍而重之接过发带,疫小牛在旁介绍道:“猪猪在安芸鬼城可是花了六两鬼相金才换来的这些九阴血蚕丝哦,不过完全展开之后有三尺宽,长一丈六尺。”

曹琅朝老师深深一拜。

此时童小山扯了扯祝云台的裙子,可怜巴巴地“啊”了一声。

云台可不会再被那老实巴交的模样骗了,笑道:“想要装备啊?”

山童重重点头,忽然跳下楼去,片刻后拿着一叠钱票回来递给祝云台。

众人:“……”

这大师兄贪墨的香油钱比查出来的还多!

祝老师倒是不太意外,这小山童当初便是拿着银裸子来换三鲜汤和竹筒酒的,显然深知金钱的能量,会贪财是挺自然的事情,也怪女娲庙那边的土豪塞钱塞得太多,曹琅都懒得管了。

角落里的黄油鸡痛心疾首地在地板上打滚。

祝云台拍着钱票问道:“还有呢?”

山童将脑袋摇的像个拨浪鼓一样。

“去抄十遍《悟真篇》。”云台拍拍它的额头。

小家伙倒是会卖乖,便去抄写经文,但众人都知它的目的已经达成。

圣子庆见状,高呼道:“老师,我的呢?”

云台揉了揉他的脑袋,微笑道:“都有,到时候还得辛苦小庆你摇风箱呢。”毕竟这个学生是化神至尊,是庙里唯一可以代替巫婆婆的人工动力。

圣子庆不知社会险恶,大笑道:“摇风箱啊,太容易啦,尽管交给我!”

但疫小牛和曹琅的都朝他投去了同情的目光。

第183章 裙底的学问

曹琅等人出门后,庙后立即显得有点冷清,小山童在道场里抄经,祝云台也在整理实验报告。

圣子庆百无聊赖状,时不时偷瞄老师几眼,每每目露惊叹,若非二师姐早言老师是男子,小庆断然不会相信这个事实。

他惊奇问道:“老师,你怎么这么好看?”

老师反问:“小庆,你怎么这么强大?”

小庆得意道:“天生的。”说完便意识到了老师的答案,笑道:“老师是大人了,也不知道谦虚吗?羞羞。”

祝云台不置可否,圣子便趴在地板上看着老师,半响后神色古怪,面露挣扎,又过片刻才小心翼翼道:“老师,我说件事情,你能先答应我不要生气吗?”

“我很少生气。”

“那也不够,你先答应我嘛。”

“好,你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