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铁帅
之机。
"相比之下,我新军精锐战力极强,上下合力,如臂使
指,只要伐赵必可大胜。“
韩信说的慷慨激昂,甚至于说的有些口干舌燥,端起
长案之上的茶水,-饮而尽,滋润喉咙。
刘邦点了点头:“对比固然不错,但是我辽东与赵国刚
刚会盟,签订盟约,突然攻打赵国,无疑是自毁承诺,
为天下所抛弃!”
韩信清楚刘邦心中的优虑,但是在他看来,这一切都
不是大问题。只要天下一统,任何人的说道都将会改变。
成王败寇,这是天下法则!
"王上,更重要的还是时机。目下,赵国朝野以为与我
辽东互为盟友,以为我绝不可能此时发兵攻打赵国。”
韩信继续请命道:“故而,一旦我大军东出,赵国必仓
促应对,我军准备良久,再加上突袭作战,胜算极大。”
“而且由于秦国推行变法,这意味着我军攻打赵国,秦
国绝对不会出手,这样一来,除了西楚,我国不必担忧
他国!”
如今的辽东早已经成为了中原第三强大,放眼整个中
原,除了秦国与西楚之外,其他诸侯可以无视之。
“““大将军,辽东,齐,代,赵四国会盟,一旦我军
伐赵,必然会引起齐国与代国的担忧。”
“三国联合,就算是我辽东应对起来也颇为吃力。如今
西楚霸王项羽灭我之心不死,秦帝赢斐虽推行变法,但
是九原之上镇压着十万精锐。”
"一旦战争爆发,秦国不介入的可能性为零。更何况还
有一个西魏,以及三川郡的通武侯王贲。
辽东王刘邦沉吟了片刻,一字一顿道:“如今之势,一
旦我大军伐赵,必然会激起多方变化!”
'伐赵势在必行,但是绝对不能仓促而为之!
“不仅要派遣使者与齐,秦,楚,代,魏诸国结盟,如
此一来,方可(钱得好)没有了后顾之忧!“
说到这里,辽东王刘邦盯着韩信,一字一顿道:“大将
军,伐赵必须要名正言顺,至少要师出有名!”
"要让天下人知道,我辽东大军乃正义之师,有大义之
名!
刘邦的野心很大,他自然不想一下子将名声弄臭,引
的天下诸国齐齐攻打辽东。
除非是统一天下的最后一战,否则他绝对不会轻易丢
弃仁义之名。
在他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他切身感觉到了大义之名的
好处顶。
在这个时代,大义之名,就是天命所归。
不管是西楚,还是大秦,甚至于中原大地之上任何一
个国家,对于大义之名谋极为的看重。
在这个时候,刘邦纵然再痴傻,也绝对不会去挑衅中
原人的这一条敏锐的神经。
第六百三十二章:秦帝、霸王、辽东王
因为他清楚,不管是谁,只要去挑衅了,必死无疑。
刘邦志在天下,自然不愿意在这个时候出现失误,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