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姬三国 第563章

作者:绅士东

即使没有接入大汉的“网络”,无法直接出现在汉中的城姬府,一步步走过去又能有什么危险?

纵使之前山贼遍地的时候,大部分不也是黄巾余孽?她这“贼祖宗”还怕了小偷儿?

张宁既然没有被任何人找到,也没有去找任何诸侯,甚至没有联系那些残余的黄巾军,可见她本身并没有这方面的意愿。

从张宁当初在海盐惩治陈宝就可以看出,她对于黄巾军在后期的所作所为,也是愤慨与失望的,现在就更不用说——杨奉、张燕这两支最大的黄巾,正在和他们最开始反抗的目标汉室、共舞得很开心。

白图推己及人的话,觉得张宁也不会想搭理他们……

海盐、余杭一带,都是盐场众多的地方,楚国在这里的保密措施本就很严密,盐工中都有捕风卫的“卧底”——专门调查有没有重要的盐场骨干通敌,相信张鲁也不可能比捕风卫更早找到她!

……

黄天姬的事情,虽然没有解决,但于吉向白图吐露实情之后,白图已经有把握能够解决、至少不会令事件恶化。

在岁旦宴上,白图了结了一桩心事,然而在岁旦宴之后,白图却多添了一桩心事。

岁旦宴之后,陆康特地私下里求见白图——以陆康的年纪,自然早就已经回家,这是睡好了一觉,在天蒙蒙亮的时候,又来找白图!

而陆康所来,也是为了一件白图早有准备的事情——致仕。

陆康是永建元年生人,按照汉人算虚岁的习惯,楚历四年一到,陆康已经刚好八十岁。

放在《礼记》里,也就是“杖朝之年”,不论身份地位,到了这个岁数,哪怕上朝觐见,也是可以拄杖的。

礼记什么的,楚国倒是并不专门强调,像是陆康……早些年就已经有这待遇,而在金陵的核心官署“江山苑”中,也仅仅只是禁外来马车,在各个衙门之间有“班车”,毕竟整个江山苑的面积不小。

这点也很受年轻官员诟病——倒不是楚国的年轻官员多么死板,而是……每天都有几率和“大佬们”一趟车,有些煎熬……

一次两次还可以展现一下自己的“聪明伶俐”,次数多了根本讲无可讲,所以……后来白图在江山苑里,定制了一批共享单车,成为了年轻官员的最爱。

不过话说回来,陆康的年纪,要每天到江山阁,哪怕不需要点卯,一到下午就回家休息,半年在医学院体检一次……也着实已经折腾不起!

这可是东汉末年。

再怎么青山绿水、日常锻炼(劳作),普通百姓活到四十岁就不算早夭,七十岁就已经古来稀。

楚国有一代人的努力之后,平均寿命绝对能大幅提高,营养基础和医学水平的提高摆在这儿,不过对于中老年来说,效果没那么明显。

陆康倒是士族出身,年少时候虽然不讲究锦衣玉食,但营养是够的,不过八十岁的年纪,也已经是个奇迹。

之前陆康其实就已经透露出这个意思,这次特地又私下里来找白图,显然是已经打定主意。

毕竟后面还要走流程,三辞三让一下,算起来这退休手续得走小半年……

第四百九十二章 人选

“陆老觉得,您致仕之后,谁可入阁?”白图知道陆康已经打定主意,也便不再多劝。

其实陆康之前也是勉力撑着,如果可以的话,他甚至想撑到陆逊从夷州回来再致仕。

算算陆逊在夷州的时间,今年是第六个年头,几个月前,作为总督的管宁,都已经准备在今年三月启程,归来复命,到时陆逊便转正为夷州总督。

之前五年,管宁和陆逊在夷州也多有建树,不仅在夷州建起了重要的造船厂,开垦了大量荒地,各种惠民举措之下,从会稽移居了近十万百姓,而且当地的东鳀人,现在八成部族都已经入籍“楚民”。

尤其是所有夷姬全部汉化为城姬,就部族也只会渐渐消亡、或者说是融入。

这靠得不仅是武力压制,甚至管宁作为总督,从来都是慎用武力的,大多数动用武力的情况,都是东鳀人内部,部落首领残酷镇压族人的时候,才会“仗义出手”。

夷州模式也为其他地区的“开化”,提供了最好的教材。

原本这次任满五年,陆康是期望陆逊也能一起回来的,不过陆逊却放心不下夷州,担心自己和管先生一同离开,后来人可能会有所误判,毁掉这来之不易的大好形势。

毕竟夷州新附,最后“开化”的两位夷姬,还都是楚历三年的事情……

对这些部落成员、首领的关系,如果处理不到位,对东鳀人的进一步融合,要点把握不准确的话,还是很有容易生乱的。

所以陆逊特地申请,再留任三年,这期间请白图调新人过去熟悉情况,以便平稳交接,并且给陆康也专门写了家书。

对于如此忠于职守的好祖孙,陆康又能说什么?

“周公瑾有独断之明,入为腹心、出作股肱,可担此责。”陆康向白图推荐了周瑜。

当年江东三美,楚国的颜值巅峰,白图、孙策、周瑜,此时也都已经是而立之年,论资历周瑜也算是“老臣”,即使入阁也并不突兀。

不过白图却摇头道:“陆老还能不知我三弟的性子?我之前也和他提过,不过相比于入阁,他更喜欢在外领兵。”

准确的说,是和孙策一起在外领兵。

因此白图也的确不想将周瑜调回来,否则和直接要了孙策的脑子有什么区别?

陆康闻言,也无奈的摇了摇头,之后接着说道:“顾元叹慎言谨动、恤民利病,不以小利小功为能,正善中枢决断。”

“元叹为人方正稳重,但更长于为政一方,不便入阁。”白图夸奖了顾雍一顿之后,拒绝了对他的推荐。

听到白图的话,陆康也自觉没有再提张昭、张纮、魏腾等人……

其实对顾雍、张昭他们,白图也不可谓不重用,哪个不是六部大员、或是布政一方?

哪怕他们对楚国新政的理解与接受,并没有多么到位,但只要愿意配合,白图也都大加任用,也算是新旧之间的相互磨合,不是主动推动、但被“赶”之后还是在动的。

不过……

殿阁大学士,更倾向于是给白图出主意的地方!

顾雍等人的想法一来是略有守旧,二来是与士族利益牵扯太深,并不符合这一点。

相比之下,陆康则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