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姬三国 第343章

作者:绅士东

最近的确刘协对大将军府的印象,开始急转直下,起因是……捷报。

大将军府在荆州的捷报,刺激了刘协。

按说那刘表,本就是董卓所封的荆州刺史,在李傕挟天子期间,刘表因为主动进贡被加为荆州牧,刘协对他的看法,也一向不佳。

不过无法否认的一点是,现在仅有的三位刘氏诸侯,对于汉室来说都是顶梁柱一般的存在!

有他们作为“外援”,汉室才能有更多的威望,朝廷也有更多的发挥空间。

故而刘协在得知大将军府的捷报之后,再次宣来华歆,表示要调解大将军府与刘表的矛盾,让他去信大将军府,停止攻击刘表!

不过华歆怎么可能搭理他?

死咬住“刘表乃是董逆所封的伪官”、“接纳袁逆余孽图谋不轨”以及“袭杀长沙太守意图对抗朝廷”三点不放。

总之无论刘协怎么说,华歆都坚持一点——无论你这个大汉皇帝怎么想,我们大将军府为了匡扶汉室,是一定要干掉刘表的!

如此一来,自然激怒了刘协,甚至威胁华歆说要直接下旨,华歆依旧不为所谓,只是在殿外敬立不去,一副忠臣苦劝的戏码……

之后,刘协的“旨意”,直接被丞相府怼了回来。

因为刘备的原因,曹操多给他几分颜色,但是开磨坊是不行的!

上到圣旨、下到刘协今天小米粥想浓一些的条子,都必须经过丞相府才能发出去。

而曹操自然不会看着刘协,“无故”撩拨自己的重要盟友——如果所谓的旨意,就能令白图放弃进攻荆州,还用等刘协来拟?

曹操心里最明白,这种旨意到将军府,完全是给自己找别扭,搞不好白图甚至会直接指责许都朝廷发出来的是矫诏,到时损伤的不还是丞相府的面子、以及与将军府的关系?

旨意直接被丞相府打回来,甚至那丞相府还只派了名小吏来通知自己“不要胡闹”,并且还提醒刘协,旨意什么的,和他没什么关系,让他以后少操心……刘协自然更加愤怒。

这愤怒七分是对着曹操,三分是对白图,但是……刘协对曹操的敌意,早就已经MAX,而且现在刘协也不敢对曹操如何,依旧只能任由其摆布。

而对大将军府……山高皇帝(离得)远,刘协还敢用自己的方式来出出气。

只是这种出气的方式,对于华歆来说,根本肉不疼、皮不痒。

岁旦朝会之后,被刘协留下的董承,睥睨的看着华歆“灰溜溜”离去的身影。

之前的事情,也未尝没有他的挑唆在其中。

尤其是华歆在殿外敬立的时候,董承看得十分开怀——果然假的真不了,忠奸还是被我试出来了吧?

现在知道怕了?不过就算你傻站着,陛下也不会再被你欺骗的!

种辑是当初朝廷派出迎接华歆的使者,和华歆还多熟悉一些,特地找上华歆,安慰道:“华大人,如今陛下年纪还小,很多事情也不是自己能做主,如果有什么失当的地方,华大人还要多包涵!”

作为朝廷的大忠臣,居然要和地方权臣的“使者”说软话,种辑也感觉憋屈,不过经历了董卓、李郭等人折辱之后,种辑倒是已经认清现实。

“雷霆雨露,俱是君恩,何来‘包涵’一说?种大人这就折煞老臣与大将军了!种大人若是这么说,老臣非要在宫门口跪上一晚,来表达……”华歆诧异的同时,带着痛心疾首的语气说着。

种辑闻言吓出一脑门的汗,连忙说道:“华大人切不可如此!咳咳……我是说,如今正是岁旦,华大人安享年节便可。”

华歆,如今许都百姓、乃至于整个中原,甚至天下百姓,都知道这名字。

之前华歆在宫中敬立,传出之后就已经闹出不少风言风语,如果华歆在宫门口跪一万……指不定会有什么传言!

到时天下百姓指责的,肯定不会是华歆,只会是“薄恩寡义”的刘协。

第二百九十八章 容易

“有些人的忠臣,做得真是容易。”曹操一边烫着酒,一边和刘备说道。

此时这对儿“面和心不和”的冤家,竟是同在一个酒桌上,而且只有他们两个人,典韦和许褚都护卫二十步之外的院口。

这是曹操约起来的酒局,只是来之前,刘备也没有想到,“客人”居然只有他一个。

就着隆冬时节的小雪,一旁的樽中温着酒,而碟中仅有的下酒菜,就是几颗青梅。

和演义中一样,青梅煮酒并不是煮的青梅酒,而是用青梅佐酒。

可惜,白图还没有发现黄金州,不然至少能给他们就些花生米……

青梅煮酒论英雄——演义中的经典一幕,历史上也有其原型,只是细节有所不同。

不过和演义、历史不同的是,刘备并没有一味谦卑,面对曹操时,神色之间也有从容、以及自己的傲气!

此时的刘备,虽然人在许都,不过却有兵有将在外,而且也明白曹操此时纵使强于他,但却也不能对他如何,与历史上寄人篱下的境况截然不同,自然腰杆也要更直。

“丞相也有个‘容易’的做忠臣的机会。”刘备说着,自顾自的含了一颗腌制的青梅。

刘备知道,曹操现在说的不是他,而是指华歆……或者说是华歆背后的白图!

华歆之前借着逆天还玺,将“人设”立稳之后,现在只是在殿外,给自己罚罚站,就可以令民间非议刘协薄待忠良……

却没人细究,之前这位华忠臣、还有那位白带忠臣,到底做了什么!

“哦?我怎不知,还碰上过这种好事?”曹操好奇道。

刘备闻言一笑,将梅核吐了出来,之后从容地说道:“若是董贼当时反手拔出七星刀,给丞相来上这么一刀,那丞相当是大大的忠臣,岂不是比现在容易上无数?”

曹操听刘备提起年轻时的“荒唐事”,也失笑道:“哈哈哈,我倒是忘了此间!”说着眼中也闪过追忆、以及不屑之色。

当年董卓乱政,曹操只是一个典军校尉、也是西园八校尉之一,当时曹操还是热血青年,开始也经常参加口头讨伐董卓的酒会。

也就是放朝之后,和大臣们一起“颜艺救国”,一个个哭丧着脸、痛骂董贼,这个说董贼对陛下不敬、那个说董贼昨晚留宿后宫没出来……

后来曹操感觉和这些货,根本玩不到一起去,嘲讽他们“满朝公卿,夜哭到明,明哭到夜,指望能把董卓哭死”,结果反而被忠臣们指责“你祖上皆食禄汉朝,今为何不思报国,居然不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