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龙,必须救 第141章

作者:古水月

这么一想,为什么觉得自己这个高不成低不就的管理阶层活得好像头驴子呀。

而且策殿下呀,您和秦王不是那种很亲昵的肉体关系吗,每次洗秦王弄脏的衣服都心惊胆战的,亲到晚上同眠的关系,您还非要拉着我这头莫得卵用的小驴子呀。

副手商姬可没有如公子策肆意妄为还能被秦王摸头原谅的特权,只要犯错就真死球了。

“……”

商姬小姐被燕策的视线扫过的瞬间身子抖个不停,眼眶蓄满了泪水,如果不是靠在墙边,极有可能直接瘫在地上忍不住哭出声来,现在两手扶住扫把,艰难地支撑身体,时刻准备帮少年糊弄走秦庭之主。

沉住气后,燕策放下笔,再拖下去即便政姐姐没有生命安危,他也要有生命安危了,想想这女人露出看垃圾的眼神,姆……似乎还是具备让可怜雄性亢奋的观赏性。

少年露出阳光地微笑,“王上,您不需要去看一看扶苏公子吗?您不是常说她很期待这场成人礼。”

秦王将书简递给一旁颤颤巍巍的商姬,走到窗沿,有些怅惘地俯瞰来往忙碌的人。

沉默良久,她淡淡道:“扶苏那孩子对寡人的心情与其说是期待,到不说是畏惧与尊敬更多一些,寡人若是提前到场,王庭肯定又要恢复成沉重而肃穆的模样。”

“成人礼死气沉沉,像个祭奠亡者的仪式。”

她勾了勾嘴唇,叹道:“终究少了几分该有的热闹。”

熙熙攘攘的侍女渐行渐远,盛夏长风伴着自枝叶缝隙漏下的阳光,一同拂进暖阁的中厅。

眼神中添上了几分朦胧的追忆之色,低下头时作为长辈的温柔一闪而过。

说起扶苏,女人只觉得她并不适合担任教育者,摇了摇头,叹道:“扶苏习惯谨小慎微地看寡人脸色行事,从孩子成为独立的人总需要有独立的想法,整天连个主见都没有像个什么样子。”

“一位君主统御臣子收归王权的铁血手腕,亲率千军踏破敌国的霸道勇武,两者至少拥有一个才可称得上有为,兼具之可称得上是明主,然而扶苏她……还是太勉强了,连触及底限的程度都没达到。”

“寡人不需要她问鼎,也不需要能成为寡人的复制品,背负来自九州王族的嫉恨,这是我这一代人的仇怨,我会在寿命结束的最后一刹那把这一代和上一代的仇与恨带进陵墓。扶苏能和值得信任的定国基石牢牢护住这份基业就足够了。”

她转过头看了看莫名紧张的少年,叹道:“开疆拓土,纵横无双,延续历代秦君的壮烈史诗,靠下一代在盛世长大的无知稚子们,因继承父辈名望而被压得喘不上气的孩子们去扫尽蛮夷祸患,让比九州更遥远的无名之州留且只留下他们的痕迹——”

她顿了顿,回忆着函外模糊的影子。

至秦王政始,已是秦由弱转强的第七代。

一晃间她长大了,甚至连扶苏也长大了,老一辈的英雄们还未战死,老一代挺直脊梁勉强还撑着头顶的天空。

可新一代还未长大的孩子们,她还真不是很看好。

最终叹了口气。

“这种事,寡人早就不奢望了。”

“等扶苏她即位时能守住寡人的遗产就可以了。”

她终究还是没法把信心放在扶苏励志崛起的微弱可能上,即便加上渐渐有了不同的少年。

察觉到中厅的商姬和少年眉头紧皱,话题似乎从轻松愉快转为了家国大事的沉重,秦王把严肃的表情变得微微柔和一些。

“不说这个了。”

女人笑道:“寡人便在暖阁多待片刻,也省得那些想法僵化的内侍们现在就寻寡人观礼,你若是想去找扶苏的话就提前去吧。”

略显沙哑的成熟声线一瞬间击中少年心脏,燕策下意识地要答应王的话,然而正当他准备点头的那一秒钟瞥过角落瑟瑟发抖的商姬,再看看隔壁紧闭的门扉,坚定地摇了摇头。

走了,就出大事了,而且还要死于莫须有,这也可怜了些吧。

最重要的是他不希望身边除令事小姐以外的任何人出事,至于那位令事小姐,武力值都快到咸阳天花板了。

尽管他不喜欢那位令事,但还是要承认如果她在秦王身边,想出意外还真是很难。

“您不走,我绝对不走。”

少年这样说道。

要走,就一起走吧。

凝望着燕策毫不动摇的黑色瞳孔,嬴政将其理解为邀请,真是大胆的男孩子啊。

女人不由得泛起一丝想要调侃这只男孩子的欲望,不过她终究是察觉到一丝不对劲。

比如说燕策伪装出的镇定,倒是可以理解为掩饰害羞,但与她对视时一闪而逝的慌乱,就耐人寻味了。

白皙如玉的手指扶着下巴,她忽略掉墙角的商姬,走到案几旁,纯黑色调的玄衣下摆垂落地面,长腿交叠而坐,淡淡笑道:

“策,那就陪寡人多待会吧。”

第一百零八章 少年的联姻(要完)

嬴政没多欣赏男孩子僵硬的脸色,伸展手臂抽出一卷书简消磨时间,她不需要盘问或是深究,既然少年用一种别扭的方式希望一起离开,那么解决方案简单。

等待答案自动浮现。

书架上的每一卷书简她都读过,每一个字,每一个句注解。

内容虽说都枯燥泛味得紧,而这卷书简是另类的,抛弃假大空的镜花水月,篇幅不短,都是撕裂周礼最后一层束缚后的权术用途,讲的是丑陋人性,分析到举例贯彻始终。

书简的灰尘不多不少,应当是内侍上次打扫过后从未动过。

摆放最显眼的位置,触手可及。

若是想要耐下性子学习些什么,纵使不喜欢书简的内容,也应是打开后才知道,人的习惯都是先挑选最符合眼缘的,绝大多数人都是这个习惯,先拿容易到手的。

从未打开过的痕迹来看,燕策这孩子没怎么翻过书,可嬴政进门那一刻,少年耐下性子多半是在装作学习已久的样子,若是学习怎么可能连书架的竹简都不动。

意图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