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明月之道家师叔祖 第482章

作者:断千层

并且还把商鞅变法时制定的度量衡制度以及度量衡器作为标准器,在全国推广。

另外,嬴政还颁布了一个车同轨的政令。

一统中原之前,列国向来是没有统一的制度的,各地的马车大小就不一样,因此车道也有宽有窄。

而如今国家统一了,车辆还要在不同的车道上行走,多有不便。

所以现在规定车辆上两个轮子的距离一律改为六尺,使车轮的距离相同。这样一来,全国各地车辆往来就方便了许多。

除了这些之外,还对许多地方都进行了改变,尤其是道路与关隘。

由于连年战争,各地区之间互相防范,各诸侯国在各地修筑了不少关塞堡垒,各国间的道路也宽窄不一,严重影响交通往来,有碍于中央集权的国家控制各地。

所以现在就要下令拆除这些关塞、堡垒,并陆续修建了以咸阳为中心的三条驰道。

一条向东直通过去的燕、齐地区。一条向南直达吴、楚地区。

还有一条是为了加强对匈奴的防御修筑的,从咸阳直达九原的直道。

驰道宽五十步,道旁每隔三丈栽树一株。中间为皇帝御道,用明显标志标出,一般人不得行走。形成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交通网,把全国各地联系在一起。

这一系列计划都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方才做出的决定。

如此一套组合拳下来,不仅可以方便管理,还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联系,让所有的权力都集中到了君主的手中。

而大臣们在听到了这样的安排之后,也是微微感叹,原本以为自家陛下得到天下之后可以消停一下,但没想到还要搞出这么大的动静。

也有臣子谏言劝说,希望可以放慢一些脚步,不要那么心急。

毕竟如今才刚统一了六国,应当休养生息,至于改革的事情可以慢慢来比较稳妥。

但嬴政却并没有理会,他做事一向果断干脆,不喜欢拖泥带水。

只要确定了方向,就要尽快完成,并且还要保证相当高的质量。

也正因为这种出色的能力与高效的工作方式,才让他能够管理如此庞大的一个帝国。

嬴政也知道对方所说的有道理,按理说现在打下了天下,是应该给臣民们放个假。

但在他看来,既然自己这个皇帝都在保持如此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下面的臣子与百姓们自然也应该紧紧的跟随君主的脚步。

这样,秦帝国方才能够成为一辆所向睥睨的战车,无坚不摧。

既然伟大的始皇帝陛下已经下定了主意,那么其他人也没有在反对的余地,所以就只能按照命令办事。

就这样,帝国建立后,新的政令一条条的颁布了下去……

时光匆匆,三个月的时间就这样过去了。

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始皇帝嬴政难得有了一点空闲的时间,来到了御花园的凉亭之中。

并且还把北辰也给找了过来陪他下棋。

北辰落下了一枚棋子之后,开口道“陛下,今日见你有些心不在焉,是有什么心事吗?”

嬴政微微挑了挑眉,问道“朕看上去很像是有烦心事吗?”

北辰笑了笑“我的棋艺一直都是马马虎虎,若是陛下专心与我博弈,早就该赢了。而且您日理万机,若是没有什么事,又哪里想得到我这个闲人。”

嬴政闻言,放下了手中的棋子,说道“不错,朕近日来确实有所思虑。”

“不知陛下所思为何?”

北辰接着问了一句。

听到问话,嬴政没有立刻回答,而是问道“国师心思敏锐,而且秦国之内也没有几人比你更懂朕的心思,关于此事你不妨猜猜看。”

北辰闻言,抬眼看向对方道“陛下自登基以来,连续颁布了诸多诏令,车同轨、书同文、推行秦律,统一度量衡。”

“虽然此般决定都没错,但想要让百姓们都接受这些东西,却并不容易。想必您所忧愁的就是这些事情吧……”

第四百九十五章 开科举 兴仕途!

听到北辰的话,嬴政也没有隐瞒,开门见山的道“不错,虽然如今的六国疆域已经尽数归于大秦,但不同国家的百姓之间,无论是生活习惯还是文字习俗,都有着不小的差异。”

“为了能够让帝国的上千万百姓真正的团结起来,我废除了他们之前的制度、律法,以及使用的文字货币等。”

“但想要办成这件事,所遇到的阻力却比我想象中的要更大。”

“像钱币、度量衡等方面的变革还好一些,毕竟对百姓的生活不会造成本质上的影响,所以没有收到太大的排斥。”

“真正难以推行的是秦国的律法,以及文字。”

北辰闻言,说道“秦国的法律比较严苛,遵守新的律令也就意味着要承担更大的压力,在违背了法律之后也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原本六国百姓就畏惧大秦,现在看到了严苛的秦律之后,心里面肯定不愿意接受。”

嬴政点了点头,北辰所说的正是最关键的一点。

随后他又接着说道“除了律法之外,文字的推广也碰到了比较大的困难。”

“各国的文字经过数百年的演变与使用,都已经深入人心,想让他们突然接受新的文字,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更何况,相当一部分人到现在还将大秦当做敌人。”

北辰开口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