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第一状元郎 第655章

作者:日日生

这样的变法才能长久,才会彻底根除害民的徭役法,让国家的根本制度为之一改。

杨霖问道:“你们是刚从洛阳出来么?”

“回少宰,我等奉命,从洛阳去往河阳,驻守三天。”

挥了挥手,杨霖示意他可以离开了,洛阳是河南府的中心,也是一个大城。

虽然如今落寞了,但是人家以前可是真的阔过,无数的豪门落户于此,所以洛阳也是改革的一块硬骨头。

宋江这厮给自己安排的路线,现在想来就是先难后易,若是按照自己原本的打算,去往河北、幽燕那些地方,都是新政改革推广的比较成功的地方。

这些地方长期远离中枢,被视为边陲之地,不受重视,没有什么根深蒂固的士绅势力。

而且那里长年累月驻扎着几十万的兵马,没有几个人敢像江南那样硬抗朝廷政令。

如今走洛阳到秦陇,秦陇是个更复杂的地带,这里的将门世家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

自己打压了府谷折家和麟州杨家,扶持了姚家,算是削弱了种家,四大将门的势力重新划分,对军队的掌控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削弱。

但是在地方上,这些世家的根基依旧十分牢固,就怕他们为了家族利益,抗拒新政。

又走了半个时辰,已经下了北邙山,靠近了洛阳城。

陆谦笑着道:“少宰,你看前面,那就是洛水。”

大宋的东京是开封府,西京就是河南府,洛阳是除了汴梁之外,另一个繁华的所在。

高耸的城墙,虽然不如汴梁的雄伟,但是在中原也算是大城了。

暮春之际,无数的游人选择出来踏青野营,洛水旁人群熙熙攘攘。

当年武则天这妖妇想要做皇帝,到处搞神迹,于是洛水中就突然有人打捞出一块石头,上面刻着“圣母临人,永昌帝业”四个大字。

洛水出现了“神迹”,武后一高兴,投桃报李之下,便下旨禁止在洛水里渔钓,这可苦了居住在洛河左右的渔家,他们要么放弃祖祖辈辈从事的捕鱼之业,要么就得迁离洛河,到他处捕鱼为生。

渔户大量迁走,或者改从其它行业,倒使得洛水两岸一片清幽,成为达官贵人们踏秋散心的一个好地方。

到了如今,这时候的洛水,已经不复当初的模样,虽然它还是浩渺无际的一条大泽,但是更多的是客商们的赚钱通道,漕船络绎,驶于河心,帆樯林立,遮天蔽日。

商船从洛水直下汴河,就是一条贯通东西的海商金钱之路,日夜不停的商船,不知道要创造多少的财富。

杨霖指着洛阳城道:“今天再城中歇息一天,先前已经知会河南府的官员了?”

“都通知到了。”

第六百一十三章 赤阳祖师,驾临洛阳

洛阳城外,旗幡招展,伞盖云集,身着号衣的鼓吹乐手与当军卒队伍分列两边,气势煊赫。

周边百姓和行脚客商不晓得要来什么大人物,畏惧不已纷纷绕道进城。

当先的红罗镶边罩伞下,几名盘领乌纱的绿袍官员聚在一处窃窃私语。

尤其是河南知府王守正,用宽袖擦拭着额头汗渍,冲着驿道尽头翘首以盼,颇有些望眼欲穿的意思。

远处出现七八精骑,身着赤红色锦袍,应该是先行缇骑。

杨少宰有一支万岁营,虽然一直不显山不露水,但是一直护卫在其左右,从未轻离。官员们一见这赤红色锦袍,便知道是少宰到了,纷纷抬脚迎了上来。

先行的缇骑散开,后面大队人马赶来,除了八百亲卫,其他人照例在城外扎营。

这一趟下来,顶得上他们这几年的训练,毕竟在外和在校场还是有不同。

打起仗来,行军是重要的一项,安营扎寨也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亲卫们簇拥着杨霖,从中间骑马赶来,为首的河南府知府王守正。

他迎上来之后,远远地就对着杨霖作揖行礼,身后的官员也都是一副兴高采烈地模样。

杨少宰来了,官府的靠山就来了,往日里管不了的刺头,一个个排着队交钱。

府上的吏目,深夜里被敲门声乱醒,打开门一看全是大户人家派来交钱的下人。

差役们更是高兴,这些钱不是别的,正是他们的工资。

老百姓给官府打工,跑腿受累不说,还得背黑锅,出了事全是这群临时工的过错。最关键的是,一分钱不给,连饭都不管。

撇下家中的妻子老娘,跑来受这份罪,家里娃饿的呱呱叫,媳妇面黄肌瘦,米缸空空如也。

这就是大部分轮到值徭役的百姓,家中普遍现状,如今则大不一样。

这份工作自己想做都未见得能留下了,只有表现好的,才有机会。

如今这些差役,那可是正儿八经的官府中的职位,虽然不是官,但是小吏也比平头百姓强不是,关键役钱不低。

这种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的改变,念谁的好,还的是咱们杨少宰,所以大家都是一副喜庆盈盈地模样,前来迎接杨霖。

这份热情,让杨霖都有些不好意思了,在众人地簇拥下进了洛阳城。

路上杨霖问道:“哪个是知府?”

王守正笑呵呵地道:“回少宰,下官便是。”

“把公拿来,有什么作奸犯科,与官府对抗的,知会城外禁军便是。”

王守正捻须笑道:“少宰放心,下官治下,没有一个人敢对抗国法!”

你得意什么?杨霖没好气地瞥了他一眼,那是你的功劳么,那不是人家郑州府杀出来的威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