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第一状元郎 第16章

作者:日日生

在青楼中谁又会真心训斥他,管教她,养成了她惫懒的性子。觉得人生都是灰暗的,没有什么意思,做什么事都是随遇而安,从来不曾想过去争取。

父母亲情滋味从未品尝过,凝儿长大现在缺失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段感情,在她心底里蕴酿成了一片情感的饥渴。如今被杨霖一训斥,心中早就深埋起来的父亲的形象突然涌现,双目也迷离起来,咬了咬唇,低声道:“大郎教训的是,凝儿知错了。”

杨霖看她神色不似作伪,这才脸色稍微缓和,从袖子里掏出一本薄薄的书册来。

“放下吧,仪态明日再练,先过来看看这个。”

凝儿如释重负,拿下筷子,活动了下酸麻的手腕,凑上前一看。

只见书册上没有表面,很显然是杨霖自己写的,翻开第一页上面就是一首词。

凝儿捧着书,默念道:“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越读越入迷,这些绝妙的新词,是她从来没有听过的,也不知道杨霖从哪誊抄而来。

凝儿抬起头来,眼中带着无限地崇拜:“大郎,这些都是你写的?”

杨霖看着她眼中都要冒出小星星来了,摆了摆手轻笑着说道:“不是我写的,是你写的。”

“我?”凝儿小嘴微张,连浑身的酸痛都感觉不到了,小声道:“大郎就会说笑,奴奴哪有这个本事。”

杨霖捏住她的下巴,凑过脸来,把凝儿吓得粉面羞红,眼波流转。

“我说是你写的,就是你写的,回去之后天天背诵,我每天检查,要是一天背不过五首,小心你的屁股。”杨霖霸气地说道,一边还不怀好意地晃了晃藤条,吓得凝儿臀尖传来痒意,赶紧点头应承下来。

这些好词,背上一天也是一种享受,她一点都不发愁。

杨霖心中暗笑,老子把整个南宋以后几百年能背过的名篇全都抄给你,都是李清照、辛弃疾、陆游、杨万里、范成大的流传千古的名篇,这么多精华集中到一块,让凝儿在合适的地点、合适的场合抛出来,还愁不能扬名?

这个才女的称号,是跑不掉了再加上自己的财力,还有她的相貌,名动汴梁如同探囊取物。

就是苦了易安居士李清照,现在正和赵明诚你侬我侬,浑然不知自己的后期的词已经被剽窃一空了。

当然这个官司也没法打,她总不能去衙门告状:杨霖抄的太快了,我还没想出来他就抄了

凝儿越读越觉得自己这个新主人简直是深不可测,可笑自己刚才还怀疑他的功名,这才情简直不让本朝的苏东坡,说他是大宋第一才子也不过分了。

做完了这一切,杨霖才站起身来,将藤条放到桌上,说道:“今天就到这里,明日我再来,希望你少挨几下。”

凝儿羞忿交加,低着头不敢说话,李芸娘在一旁凑趣道:“大郎放心,我们凝儿聪颖着呢,学什么都快,准叫大郎满意。”

伸了个懒腰,大宋第一调教师拿着自己的《游仙窟》,背着手优哉游哉地走出绣房。

等他彻底消失,凝儿才抬头,皱着琼鼻噘嘴道:“不过是个十五岁的毛头小子,装什么大辈你看他那老气横秋的样子,倒像是个老谋深算的坏东西。”

李芸娘呵呵一笑:“姑娘,大郎真是好人,你听他的不会有错的。妈妈见过多少的男人,他们是个什么东西,我一眼就看出来了。你算是有福气”

第十八章 权力和金钱

扬州府衙内,传旨太监杨戬将圣旨交到蔡京手上,笑吟吟地说道:“恭喜公相,此番被陛下诏回汴梁,荣升翰林学士承旨,从一地知府升到正三品的高官,在咱们大宋也不多见呢。可见官家求才心切,定是要重用公相喽,杂家在此先贺大人的喜啦。”

蔡京拿着圣旨的手微微颤抖,翰林学士承旨这个官可不一般,这个官职是唐朝时设立的,那时候翰林学士承旨作为翰林学士的首领,不是单纯起草诏令,而是在禁中职掌机密,是唐朝实际上的宰相,被称为“内相”。

宋朝的翰林学士承旨已不再像唐朝那样具有宰相的职权,但仍为翰林学士院主官,别称“翰长”,掌制、诰、诏、令撰述主事。不常设。宋神宗元丰改制,定翰林学士承旨为正三品官。

这是一个宰相的过渡站,所有人都明白皇帝要重用蔡京了,杨戬作为后来的“六贼”之一,当然也是个见风使舵的主,语气中就带着谄媚和恭敬。

蔡京却也不敢托大,笑道:“都是为官家效劳,有什么可喜可贺的,只是责任更大了而已。杨大官夸奖了,官家如此厚爱,蔡某是受宠若惊呀。大官一路跋山涉水,远来辛苦,快请落座歇息,来人啊,上茶。”

这时候的太监还是一种官职,并不特指阉人,阉人也不称公公,品秩高的称大官,次一点的称阁长,普通的阉人则称为中大人、中官。大官是对品秩较高的宦官的称呼,杨戬现在还当不得这个称号,但是听着也怪爽。蔡京得到了‘财大气粗’父子的财力支持,花足了金银买通了皇帝身边的宦官、近臣和妃子,杨戬也没有少拿,彼此间存了一丝亲近之意。

等到杨戬去净面换衣之后,蔡京才流露出惊喜的神色,府上的下人一起拜倒恭贺,蔡京笑呵呵地走到中间的书案之前,将圣旨恭恭敬敬地搁在上面,他见旁边有插着鲜花的瓶儿,恐有人不小心刮倒了瓶子,里面的水会把圣旨浸染了,忙将花瓶儿也挪开。

“恭喜老爷以放逐之臣,重回庙堂,掌翰林院,天下侧目。”

蔡京府上的老都管蔡和是他的心腹,最了解其中的厉害,跟着主人一块陷入了狂喜。宰相门前七品官,要是蔡京得势,他的身份和现在相比就是云泥之别。

“呵呵,快去召集府衙官吏,把扬州府的文牍书案、官印兵册一一整理清点交接了出来,等着移交新任知府。”

自古雪中送炭不常见,锦上添花常常有,汉人是个讲究人情的民族,凡事都要有些情面掺杂,蔡京重回朝堂,扬州的士绅名流贡生举子自然也要前来贺喜。

蔡京在任上的名望不低,首先他是正统的科班出身,曾经就在朝堂中枢为官,而且才情出众,书画双绝。

知府即将高升,还在扬州城郊邀约设宴,凡是收到请柬的哪有不参加的,没有收到请柬的削尖了脑袋都想往里钻。

“翰林学士承旨?”杨霖看着请柬,咂摸起其中的含义来,这可是翰林院的头儿。

大宋的翰林可是和科举挂钩最密切的,自凡是知道名号的都是翰林出身,苏轼、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都是翰林中人。而宰相,几乎全是从翰林学士承旨中找,就如同后来大明想要入阁就得做过翰林院庶吉士一样。

自己马上进京赶考,这时候蔡京执掌翰林院,运气还算不错。

“我们老爷说了,别人可以不去,杨解元可一定要到场,不然这次聚会也将失色不少。”

杨霖呵呵一笑:“放心吧,你回去告诉公相,学生杨霖定然不能缺席,他老人家拿着棍子打都打不走。”

来报信的蔡府下人一走,杨通就兴冲冲地赶到客厅,身上的肉一颤一颤的,见到杨霖眼睛一亮咧着嘴说道:“霖儿,我听那些掌柜的说,蔡知府高升了。现在坊间传的邪乎,都说他要拜相了,这是准不准?”

“嗯,升了,翰林学士承旨。这还有不准的,蔡京当宰相我不是早就告诉你了么,嘿嘿。”

说完把请柬交给杨通,上面的字迹笔法姿媚,字势豪健,痛快沉着,独具风格,正是蔡京的看家本领。

“这玩意现在都成了香饽饽了,扬州城是个人都想要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