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青春恋爱物语不需要白色相簿 第227章

作者:小日向未来

当然,这也是方便我混入清泉中学的最好的时机,毕竟,如果他们真的选择了午休的时候开质询会的话,那么我还得想一个足够好的理由去请假才可以。

虽然国中三年级的时候的清泉中学的校服穿在现在的我身上有些短,我的身高也比一般的国中生高,但是只要是浑水摸鱼的话,我还是可以在清泉中学的大批看热闹的学生当中显得不那么起眼的。

我就这样混杂在人群当中,看着在操场的讲台上做着准备的清泉中学学生会的众人。

木村会长和小春凑在一起,两个学生会的三年级学生正在紧张地讨论些什么,在善意的一方看来,她们应该是在讨论如何和学生们解释之前的情况,而在恶意的一方看来,她们估计是在商量如何蒙混过关吧!

园田副会长似乎台上看上去最心不在焉的人,虽然学生们的视线应该集中在了两位三年级生的身上,这让她的心不在焉没有被太多人察觉。

虽然在来清泉中学之前,我给园田副会长发了一封邮件,让对方放心,但是,显然,现在在做着准备的她依然对我不是那么放心。深色的头发被绑成一个干净利落的单马尾挂在身后,她的眼神还是不住地在扫着讲台下方,应该是在寻找我的踪迹。

我当然不会傻到在这个时候举起手来和她打招呼——否则,我这个混迹在学生当中的“卧底”被发现,那问题可就大了。所以,尽管园田副会长竭力在寻找我,但是我可以从她的焦虑的眼神中观察出她依然没有发现我。

现在的我不引人注意,这是最理想的情况,否则,一旦被学生当中认识我的人发现,那问题也就大条了。不过,看上去绝大多数人都已经忘记了他们的曾经的英雄的模样,再加上我混迹在一群打着一年级生的领带的纯粹的围观的同学当中,所以看上去还是十分安全。

当然,说一句不合时宜的话:看着这个时候紧张地寻找着我的踪迹,却又不敢和我打电话或者发邮件确认的园田副会长,还是挺有意思的。

这个时候,我看见小春走到了园田旁边,和她询问了一些情况,园田惊慌失措地应答着,小春有些疑惑地摊开了手,但是最后理解地点了点头,轻轻地拍了拍对方的肩膀。

园田有些沮丧地低下了头,大概是因为被本应该自己帮助的前辈安慰了有些沮丧吧?

不过,到了这种程度,我不得不有些佩服起小春起来了。她的表情虽然凝重,但是完全没有慌张,甚至,她那行云流水的指挥,以及对后辈的情绪的照顾,让人感觉不出,现在处于风口浪尖的,正是她本人。

一个月前,她向我求助的时候,还有些不知所措,但是,现在的她,至少从旁人的角度来看,完全是一副自信而让人放心的女性的形象。

我想起了最初和我见面的时候的那个过于较真而完全不注意自己形象的小春,然后是在分手的时候看上去平静但是双手却一直在颤抖的小春,然后是在重逢的时候顶撞雪之下的小春,最后是发表声明,要做“和雪之下雪乃一样的女性”的小春。

在我知道,但是我又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杉浦小春,她已经褪去了最开始的混杂着孩子和少女的稚气的形象,而越来越向一个冷静的决策者发展了。

也许,在某些方面,她还会是一个正义感爆棚的少女,但是,在必要的时候,她已经不会在以一腔纯粹的热血来解决问题了。

对于这种变化,有人称之为成熟,有人称之为理智,而我,愿意把它叫做领悟。

这是一个少女对自己的道路的领悟,而且,这种领悟,实际上,是不分对错的。

-------------------------------------PS-------------------------------------

解释一下哈,这本书的正常更新速度还是两天一更,所以最近日更的时候都有补更。当然,补更完毕后悔有暑假的推荐票加更活动,虽然好像补更完毕之后暑假也就要过去一半了——嘛不要在意这些细节了。

然后接下来这一段,我直到现在还不知道怎么写,不知道是写成一个第一卷结尾那样的小高潮,还是以一种举重若轻的方式写过,就我个人的倾向而言,我很想写成《闻香识女人》里阿尔·帕西诺最后的那段逆转演讲一样的感觉,嘛,写着写着看看咯。

------------

第十三章:质询会

国中生的集会秩序十分一般,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一群乌合之众在不明情况的感觉下凑在一起——当然他们也的确是不明情况,然后闹哄哄地想要证明什么一样。

这种情况,如果引导的好的话,用模糊的言辞满足了这群孩子们的“参政议政”的想法,他们自然会散去。但是,如果引导的不成功的话,反而会让他们更加群情激奋——一般到了这个时候,学校方面就会派出老师来引导这种情况,往往就是苦口婆心地劝小春承担责任以息事宁人。

所以,不考虑我的介入,如果让我来组织这场质询会的话,最重要的不是回答对方的疑惑,而是满足对方的想要质疑的情绪,用模棱两可但是又看上去没有错误的回答来轻飘飘的回应对方的质疑——也就是通常所谓的外交辞令的方式来解决问题,那就是最好的选择。

这个建议我没有告诉园田,由她来提出这个建议,只会让木村会长和小春起疑心,毕竟这不符合她的一本正经的性格。

所以,如果事情进展顺利的话,我也希望小春她们能够采取更加灵活的手段。

随后,远远地,我看着清泉中学的木村未奈美会长站了起来,清了清喉咙,说道:“恩,那让我们开始吧!今天的这次质询会,主要是为了解决大家的一些问题,体育祭马上要开始了,如果今天学生会能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答复的话,那么还是希望同学们全力准备体育祭。”

我不清楚木村会长的能力,除了她和小春的默契程度很高以外,我也看不出她有任何出众的地方。但是,学生会长一职从来不一定是由最有能力的人担任的,因为这一位置的敏感性,性格上比较容易团结学生,也不会轻易得罪其他人,甚至也不怎么锋芒毕露的人担任学生会长的可能性会比较高——那种以杀伐果断的手段掌握学校的学生会长,一般不存在于现实当中。

木村会长看上去是这种性格的人,至少,在处理事情的果断程度上,被我折磨了两年的小春应该比她强,说出这样的一番开场白也很符合她的性格。

但是,这样的稍显软弱和退让的开场白,在这种形势下,就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了。学生会长的软弱,会让这些本身不确定自身的质疑是否有效的学生产生一种“他们是正确的”的挫折,这个时候,他们的问题也会更加刁钻,狡辩能力也会更强。

当然,如果被质疑的一方准备充分,请君入瓮的话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问题在于,被质询的一方的准备,并不是那么充足。

果然,在木村会长说完这番话之后,下方的人群骚动起来,随后,一个看上去很精神的男生被推选了出来,似乎成为了这些学生们的临时代表。

我不相信这种推选是偶然的推选,绝大多数来看热闹的学生是不会想要发言的,所以,即使这个男生和之前针对学生会的这场攻击无关,他至少也做好了充分的质询准备——至于这到底是为了满足一下他自己的反抗权威的愿望,还是真的私下中有所图谋,那我就不得而只了。

男生说话的声音不大,但是在他说话的时候,周围突然安静了下来,这也使得他的口齿清晰的声音能够清楚地传到周围的每一个人的耳朵中。

而他的问题,也从一开始,就直指核心:“同学们想知道,学生会是否出卖了我们清泉中学的同学们的利益,或者说,学生会里的某些人,是不是在和总武高的谈判中出卖了我们清泉中学的同学的利益。”

这是一个很阴险的质疑,从一开始,质询者就不准备对整个学生会开刀,如果学生会内部的团结不紧密的话,那么最后这种质疑就很容易转变为对小春个人的质疑,那个时候,这次质疑就成功了。

“学生会成员的想法始终是一致的,这一点毫无争议,学生会中的任何一个人,在和其他学校谈判的过程中做出的任何一个决定,都是学生会集体讨论的结果。”不过,也正如我所知道的那样,至少在这时,木村会长为首的学生会依然坚决地站在了小春的一边,不会让小春孤军奋战,也不会让学生会产生分裂。

“那么,就请会长解释一下同学们的质疑吧?”台下的男生微微地点了点头,说道。

“事实上,我们并不清楚这种学生会出卖了同学的利益的谣言是从何而来的,”木村会长点点头,大概用自己早就准备好的说辞回答道,“正如大家所知道的那样,这一届学生会在成立的时候,学校面临着一些小小的危机,和清泉大附中的合作关系取消,使许多同学的校内保送机会不复存在。从我们学生会的角度来看,这本身应该是董事会的决定,和我们没有太大的关系,但是,秉着帮助同学的想法,清泉中学学生会还是试图与其他学校联系,去建立新的合作关系——请大家注意,在我们和其他高中联系的时候,我们得到了董事会的允许,但是并没有得到他们的支持,我们完全是在自发地为同学们寻找更好的升学机会,也是在这个时候,我们很幸运地能够和总武高合作,试问,对于这样一个我们争取而来的合作机会,我们为什么要出卖同学的利益。我们努力了这么久,难道就是为了出卖清泉中学的利益吗?我们和总武高,在此之前,有任何的纠葛吗?所以,如果大家仔细思考一下的话,就会知道,所谓学生会会在与总武高的谈判中出卖大家的利益这件事情,根本就是无稽之谈,不是吗?”

和木村会长说完第一番话时一样,这番回答完毕,也掀起了学生中不小的波澜——只不过,这一回应该是对学生会表示信任的议论。看得出来,虽然园田副会长说小春她们没有做好足够充分的准备,但是这番辩词也是无可指摘,一方面,不轻不重地渲染了一番学生会为了同学们所默默付出的努力,另一方面,也指出对方的质疑完全站不住脚跟。同时,这番质疑也完美地回避了小春的个人的问题。

绝大多数同学也许并不清楚小春和我的关系,以及可能造成的后果,他们只是听说了“学生会可能出卖同学的利益”的谣言,而当学生会把这个谣言的产生的基础斩断的时候,他们也自然会更加倾向于相信合情合理的这一方。

质询的男生似乎很满意,他就这样坐了下去。

中学生的质询会往往就是这样,一边的中二少年觉得自己知道了什么世界的真相,所以努力地想要表达自己的态度,但是,当另一边的权威用无可辩驳的事实来证明他的错误的时候,他似乎也没有更多地可以理直气壮地辩解的理由。对他来说,也许,至少他作为一个质疑者出现过的这一事实,比他质疑成功的目的更加重要。

这就是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中学生——比高中生的,或者是一些自以为成熟的人的“一定要证明自己是正确”的人要可爱多了。

“但是,有人说,一开始谈判的时候,我们学校的学生会方面有优势,但是最后我们却在总武高方面都不清楚的情况下直接同意了一个比较平等的合作企划。是不是可以认为,学生会在这方面有些急功近利,所以放弃了为大家争夺更大的利益的机会呢?”一个戴眼镜的女生站了起来,问道。

从这个问题的本身来说,有些刁钻,但是如果从大局来看的话,这个问题实际上没有什么影响——即使承认了这一方面的失误,对于学生会来说,也只是一个技术上的失误而已,不会影响到学生会的本身的信任基础。相比起一开始的直接质疑学生会本身,现在的质疑学生会的执行的不当,这简直太小儿科了。

“关于这个问题,由当时主要负责谈判的我来解释吧!”小春和木村会长对视了一眼,接过了话筒,说道,“虽然我不知道这位同学是从哪里听到这个谣言的,但是我觉得告诉你这个消息的人只把消息告诉了你一半,一开始我们的确占据了很大的优势——这个优势是建立在总武高对我们这边的情况一无所知的基础上。实际上,大家应该清楚,我们有求于总武高,比总武高有求于我们更甚,我们能够在谈判的起始阶段占据优势,依靠的也只是信息的不平衡而已。但是,在总武高方面长期不愿意做出大的妥协的情况下,我们这边的情况被暴露的风险也就越来越大,与其相持不下被总武高抓住把柄,还不如在我们有优势的情况下先达成协议,这应该会更好,不是吗?”

小春的这番话当然不完全是实话,她是在被侍奉部逼得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在我和雪之下的有些莫名的宽容下,争取到了一个对她来说勉强还算可以的结果。但是,在她的这番解释下,学生会似乎成为了一个在知道危机的情况下机智地做出了规避的组织,这反而可以为学生会的表现增色。

“但是学生会如何判断当时总武高可能会知道我们的立场呢?如果我们妥协的太早,是不是意味着我们损失了一些利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