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男穿越记 第550章

作者:半只青蛙

早在马来建国之初,兰芳和日本就先后派出秘使暗访问泰国,商讨“瓜分马来”的细节话题。

泰国国王无法抵抗开疆拓土的诱惑。

马来战争爆发一星期后,在看到这个“新国家”不堪一击的脆弱的表现后,泰国国王放下了一切的犹豫,进令出兵进入马来西亚西北部的吉打省,轻松占领了该省。此外泰国那支实力“弱小”的海军,也在这个时候出动,夺取了海上的罗浮交怡岛(即凌家卫岛)。

“在我们和日本一前一后夹攻对马来西亚时,泰国这个流氓也过来捏开他的嘴,来了个口火暴!”

事后,林汉如此无耻地评价这次“三国分马”行动。

兰华共和国对马来西亚的战争,被称为是“殴打幼儿”的战争。战争在两个星期内就基本结束,余下的时间照旧是“谈判”、“威胁”、“屈服”的“垃圾”时间。在没人撑腰的情况下,马来西亚的第一任首相,拉赫曼最终也只能屈辱无比默认了国土被肢解的现实。

而有了马来这个倒霉的孩子当投命状,在这事上取得好处的兰、日、泰三家,也就等于皆交命状,在许多地方就有了“共同的话题”。

英国人虽然愤怒兰芳和日本不按剧本行动,但这个时期他们正在为印度的问题焦头烂额,无心在这里横生枝节,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三家将他们“寄予厚望”的马来西亚撕成碎块。至于美国人,他们虽然很想给马亚人更多的帮助,但太平洋实在太广了,在看到兰(中)日两家在这事上如此激烈的反应,艾尔豪威尔总统见势不妙立刻缩手,除了对马来人的不幸和兰日两国的行为表示一下愤怒和谴责外,其他有效的行动就再也没有了。

1958年十月,当林汉以极难看的姿态,联合日本人肢解了新生的马来西亚王国时,苏联所以没有做出太过激烈的反应,是因为这个时候苏联自己也应接不瑕。

就在十月二十日,斯大林死了。

比起历史上他在1953神秘的死亡,没有经历苏德战争四年多的劳神,又提前戒烟注意保养身体,这个位面他多活了五年的时间。

在选择继承人一事上,斯大林终究听从了林汉意见,他选择了平庸的马林科夫担任自己的继承人,依林汉的建义,在1955年后,感觉到自己身体每况愈下后,“假装”退居二线,让马林科夫成为名义上的苏共领袖,而他则居于幕后“带”他一下。

而在1955年宣布退居二线的前三年,斯大林在苏联内部进行了第二次大清洗,大批苏联的高官象十年前一般被他关押处份,其中也包括了赫鲁晓夫。

在这过程中,依斯大林的要求,喀秋莎在斯大林整人关人抓人的时候,不断地出面求情,“救”下一些斯大林本来就没想真抓真杀的人。

斯大林玩的把戏,不是独裁者老了后,经常耍的政治手段。以斯大林的性格,虽然他无惧自己死后被人鞭尸,但随着身体逐渐老朽,人的想法总会有所变化,总希望自己的身后,能够有个“说得过去的结局”。

除此之外,斯大林死前还在苏联政治局做了一件事:废除领导终身制,制定任期最高为两届十二年制。

1958年十月二十日,斯大林因为脑溢血,死在自己的卧室里,少了这尊太上皇后,马林科夫顺顺当当地接班了。

为了马林科夫这个“平庸者”能坐稳,斯大林死前替他清除了苏联政治局里“年龄”足够大,有可能在他死后给马林科夫带来的“麻烦”,用斯大林式最暴力的手段,强行将苏联的上层给“年青化”了。

以至于马林科夫上台后,苏联政局里除了他和莫洛托夫等少数几人外,余下的全是五十岁左右,刚刚升上来的“新面孔”。

马林科夫正式执掌苏共后,他依斯大林死前的秘密遗言,开始“大赦”天下,释放了一批半年前斯大林故意逮捕流放“无辜者”,实际上却是在为自己收拢人心。

靠着一个唱黑脸扮恶人,一个唱红脸装好人,马林科夫这个能力相对平庸的“286”,总算完成了苏共上层的接班工作。

至于叶利钦和地图头戈尔巴乔夫,这两人斯大林没有杀他们。倒不是因为他们还是孩子的原因,而是斯大林明白,这没有意义。看不见的敌人远比已暴露出来的敌人更可怕。留着这两人监视反而更好。

而在苏联政局变动交接的过程中,喀秋莎在苏共内依旧保持着超然的地位,她不直接掌权,但是谁要上台都要得到她的点头支持。从前斯大林在时,喀秋莎在苏联的地位只是一个漂亮的雕像,作为证明斯大林执政“正当性”的存在,喀秋莎也很聪明地知道,自己不能和这个暴君争权。

在斯大林的想法里,有喀秋莎的存在,要防止苏联解体时,就多了一道保障,这一点他的想法,其实和东边的某个人很相似。

监国,这就是斯大林给予喀秋莎超然地位的出发点。

政教合一。

神圣冲击后,这是林汉一家给这个世界带来的又一个大倒退。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苏共上层一届又一届领导地老去,死去,换届,舰灵英灵这种不老不死的存在,迟早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获得越来越“神圣”的地位,对国家的影响力也会越来越大。

从苏联传来的消息,林汉得知,斯大林死前,唯一的遗憾是,不能看到“那个和他相似的人”的最终结局。由于苏联上层忙着接班换岗,如此大事,发生在东南亚‘远方’名为“马来西亚”的小国惨遭“帝国主义兰华”肢解的“惨剧”,苏联人也无心干涉。

战争电影与战争

新中国的电影,要从1935年的建国之战谈起。

1935年时,解放军以林汉的“银弹”为开路先锋,二十四小时内轻取上海,而后更在二十四小时内解决租界问题,随后爆发震惊世界的英日联军联合干涉中国革命的“干涉战争”。

战争了打了一年半,结局是英日两国中国长城以南的势力冰消瓦解最终结果,年青的新中国在战争中收复大部分国土和失去的权益。

新中国的第一部电影,就是诞生在硝烟中,他在解放军发动五月攻势前就在解放区拍摄,打下上海后正好杀青。

第一部电影是名为《地雷战》的电影,该电影其实是做为军事题材科教片的角度来编的。其出发点是围绕着李润石主席提出来的“人民战争”的观点,为了最大限度地员解放区根据地农村的武装力量而准备的。

该片全部的演员皆是群众演员,没有一名专业演员,主要出发点,是通过电影,教导民间如何制造土地雷,如何正确使用地雷,如何借助地雷,干涉敌方清剿部队的行军等等。

打下上海后,该片的拷贝被制造了很多分,然后在各个解放区里反复播放。

除此之外,还有为指导各地地方武装如何组织群众,发动群众,配合群众的军事科教片《平原游击队》,该于在1935处七月时杀青完毕。

这两部电影都是军事题材的“半电影科教片”,由于拍摄得十分地详细和专业,在后世甚至一度成为各国红色游击队视为“造反指南”。而恐怖份子则将《地雷战》奉为“圣经”。尤其是《地雷战》一剧,该由于在片中过于“专业”地指导如何制造简易的爆炸装置,一度在许多国家成为禁片,甚至连中国自己,在几十年后也悄然无息的将该撤架封杀。以至于许多年后,许多中国的网友都将该片称为“神剧”。

真正意义上的电影,是1937年建国后拍摄的,反映沪杭大战背景的反谍电影《沪杭上空的眼睛》,以及后来这部电影姐妹篇,空战电影题材的《沪杭上空的鹰》。

《沪杭上空的眼睛》的眼睛,其剧本是林汉亲自操刀,写出原始创意思路,然后由国内的左翼文联的作家帮忙完善的剧本。

具体的剧情,讲述的是1935年解放军拿下上海后,由于上海特殊历史背景,当地留下了大量外国特务和前炮党间谍,这些人和英日干涉军勾结,不断地向外传送情报。

剧情里,沪航空战时同,解放军得到了德国援助的数座雷达,仗着雷达优势,一直牢牢地掌控着沪航上空的制空权。英日两国空军在吃够苦头的同时,也意识到了沪航上空有一双无形的眼睛在监视着战场,于是想方设法地想弄清和给予破坏。

在徐州战役的关键时刻,日本人组织了一支别动队,伪装成外地支援的解放军混进上海,想给伺机袭击雷达战。

这支日本别动队由于有特务和外国机构的帮助,前期的行动一切顺利,他们骗过了外围的解放军部队,骗过了检查站,骗过了维持上海治安的警察,却没有骗过民间无处不在的“居委会”大妈,仅仅是因为行动中不小心露出来的一点破绽,就让无处不在的居委会大妈的眼睛盯上了,然后上报,最后在赶来的解放军的围剿下全军覆没的故事。

这部电影剧本的主导思想,是向民众宣传反谍反特工作的重要性,提高人民群众的反谍意识。电影里部分剧情,则是林汉从后世著名的二战片《伦敦上空的鹰》里取材——这部电影听名字好象是空战片,但实际上也是反间谍片。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该由于其全民参予,反特反谍的主旋律思想,很对美国政府想的“全民参予战争”的胃口,在杜威总统访华时,甚至被其带回美国,成为新中国电影第一部登陆美国的影片。

另一部电影《沪航上空的鹰》,则是纯粹的英雄主义题材的空战片,是林汉为了给自己的女儿李华梅刷粉丝值精心准备的。

该片其实是和《沪航上空的眼睛》同时期拍摄的,道具演员,皆是共同使用,不光是某些空战场景,就连一些剧情也是连通的。套用通俗的说法,是其实这是一部同一部电影,不过是在导演剪刀手的作用下,被剪成了两部。

该片的剧情反映的是年青的中国空军,在苏德两家来援空军的帮助下,在沪杭上空抵御英日军的剧情。该片的特别之处在于,电影里的飞行员,大部分都是直接由于空军飞本人出演,片里可以看到大量的苏德两国的飞行员。除了少数演员是由别人扮演外,大部分出镜的成员,都是参加过沪航空战的经历者。

该片最大的卖点有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