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男穿越记 第351章

作者:半只青蛙

自从三个月份法共在德军的刺刀下宣布建立第二人民民主共和国之后,德国自身内部,也迅速地开始了“社会主义改革”。

四月份的第一条大新闻,就是德著名的克虏伯军火公司被德国政府宣布进行“国有化收购”。虽然该公司的一切经营依旧归克虏伯的原领导继续控制,但该公司的“东家”已经换人了。

在德国迅速赤化的过程中,克虏伯公司经营所有者的“产权”变化,仅仅只是开始。

当月里,德国MAN公司和奔驰戴勒姆公司,也被德国政府宣布将进行“国有化”改造,其处理方式和克虏伯相关无几。

至于德国国内的其他的家巨头,比西门子公司,享尔克、福克、容克、道尔宁等几家著名飞机制造所,也有大量的要将国有化的声音传出。

希特勒的步子,走得实在是太快了,以至整个德国现在都充满了骚动和不安。

无论哪个时空位面,德国国内都存在着一个反希特勒的组织。

在这个时空,当希特勒上台不久,就已经有少数的军人及政治家,或者因为体会到他势必引发另一场导致生灵涂炭的大战(或者说是害怕战败),或者不满他的种族政策,而开始逐渐聚集商讨将其推翻。

这些人中有名的人物,比如陆军参谋长贝克上将(Ludwig Beck)、军事情报局长卡纳里斯上将(Wilhelm Canaris)、魏兹里本上将(Erwin von Witzleben,1940年升为元帅)、莱比锡市长戈德勒(Carl Friedrich Goerdeler)等等。

在1938年希特勒准备吞并捷克,欧洲局势紧张期间,这些反抗人士,或者说“真正的德意志人”(胆小如鼠如容克将军)就曾经计划发动一场政变,并且与英国方面联络,希望里应外合。但是英国首相张伯伦选择姑息政策,不支持政变行动,反而飞到德国与希特勒签订了出卖捷克的慕尼黑协定。在外援消失之下,希特勒对外扩张又节节得胜,纳粹政权声势如日中天,抵抗运动也就趋于沉寂。

法国战役后,随着希特勒(伪)在德国和欧洲的政策越来越左,到今年最近两个月甚至公然地开始对德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后,这些反希特勒的力量在得到利益受损的容克资本家的暗中支持下,有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地成长起来。

希特勒对德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这一步实在迈得太大也太快,就连林汉自己也认为走得太快了,但是这是迫不得已的事。

主要原因是汉娜对苏联的忌讳。

德国要进行如此大的变革变动,必然引发国内巨大的动荡和短期内的国力军力下降,但德国不能缓行下去。

1941年是个很好的时间点,因为这个时间点,同样也是苏联进行大清洗,军力战力下降严重,正要恢复的转折点。在过去一年的战争中,苏联虽然在土尔其和印巴地区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但由前线的德军观察员发回来的情报,苏联红军在战争中暴露出成堆的问题,前线的伤亡损失也不小。

汉娜很清楚,当这些问题暴露出来后,斯大林这个铁腕人物必然对这些问题进行改造和解决。只要再给苏联一年的时间,苏联红军的面貌就会有天翻地覆的变化。

而1941年同样也是苏联军备大换代的转折时间,新式的T34坦克和KV重型坦克在今年正式开始装备苏联红军,历史上苏德战争爆发时,这两款坦克在苏联红军中的装备数量总和已接近两千辆。

“在未来的几年里,苏联的红军的战力会越来越强。所以对德国内部的清洗,不能拖下去,一切只能尽快完成。”

虽然现在苏德正处于“同盟”的蜜月期,但防人之心不可无,一想到再过一两年,对面的苏联就会造出“海一般”数量的T34坦克,想到苏坦克T34海那恐怖的威胁性,汉娜也只能硬着头皮抢时间,急急忙忙地对德国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造。

为了提高德国国内的军工生产效率,法国战役刚刚结束后,汉娜就命令新任的生产部部长施佩尔,对德国国内的军工企业进行强制性地搬迁、整合,以便能适应战争期间大规模量产坦克的需要。这一整合工作从去年五月底开始,经过一年已基本完成。这种对一个国家的产业链进行的大调整,短期内伤害不小,更损害了不少德国资本家们的利益。而在整合过程中,德国国内的大容克们在汉娜的默许甚至鼓励下,大肆吞并那些中小企业(注:二战时德国的工业体系,作坊式的味道也很浓重,这也是他们军工产量上不去的一个重要原因)。由此带来的后果之一,就是在过程中利益受损的人群变得更多了,也无形增强了反希特勒的力量。

等到德国对西欧和本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一系列政策推出之后,反希特勒的力量在国内更得到了急速的发展。

由于此时的希特勒在德国民众和普通的军队士兵心中的威望实在太高,稍有头脑的人都清楚发动政变赶他下台完全是妄想,只能将一切押在了“暗杀手段”上。

慕尼黑的啤酒馆,就是这些反希特勒的人士得到希特勒将在几天后来此演讲的情报后,几天前有意在这儿放了一把火,制造了一起小火灾,然后借着装修的机会,派人秘密地将一枚炸弓单埋在了演讲的讲台下。届时希特勒来此演讲时,启动引爆装置,将其炸上天。

这一刺杀行动几名最高首脑,历如魏兹里元师和贝克上将也参予了,但具体的执行者,却是几位很早就参加了这个反希特勒组织的年青军官。其中一名名叫魏德林的来自军情局的军官,他是1935年时就加入这个反希特勒组织的“老人”,也是德国最好的“火暴破”专家之一。

由于晶体管的提前出现,无线电遥控引爆技术提前诞生。为了暗杀希特勒,魏德林制造了一枚无线遥控炸弓单,然后在反希特勒组织里的“装修承包商”的配合下,将这枚炸弹埋到了演讲台下。

在希特勒前往啤酒馆演讲的前两天,盖世太保的人来现场反复地检查过,都没有发现这枚埋在地下的危险物品。

五月十七日这天,重新开业的贝格勃劳啤酒馆热闹了起来。从早上九点起,酒馆里就陆陆续续聚集大量城内和德国国内各地的名流,以及来自全世界的记者。对于记者们来说,正在德国和西欧发生的事,是比去年的“世界大战”还要吸人眼球的大新闻。

魏德林和他的助手数人,在啤酒馆对面约五十米处的一个家饭店里,包了一个包间坐下。出于伪装的需要,他们来了七个人,装成在这儿进行军官聚会。元首亲临演讲,出于安全的需要,啤酒馆所在的街道已被部分戒严,到处都是负责安全的盖世太保特工。魏德林几人在这里聚会时,也遭遇了盖世太保的检查。好在他们都是国防军军官,对方看过证件后没有再纠缠。

上午十点半,希特勒坐着轿车如期而至。

十一点钟,安装在酒店间里的有线广播,传出了希特勒那带着一丝歇斯底里味道的讲话声。而魏德林的助手,也从现场传来了元首正在那里进行演讲的准确情报。

十点十五分,在啤酒馆外的一辆德国桶车(即二战时德国著名的保时捷吉普)里,魏德林一边听着车载收音机里传出的“元首讲话”,右手却放在安装在座椅下的无线电引爆器上,他看了助手一眼,助手也看了他一眼,两人互相点了点头。

助手说:“上帝保佑德国。”

魏德林也是如是回应道:“上帝保佑德国!”

引爆器被用力压下,半秒后,啤酒馆里传出一声巨大的爆炸声。震耳的声响过后,现场先是短暂地宁静了数秒,然后就象是被捅了的马蜂窝一般,陷入更大的混乱之中。

“保护元首!”

啤酒馆外,负责保卫的盖世太保和党卫军疯狂地往啤酒馆里冲,而啤酒馆里,受惊的人群同样疯狂地向外挤逃窜。而少数没有被火暴炸波及伤害的外国记者,在震惊过后,而怀着兴奋的心情疯狂地按着相机的快门。其中聪明的人,在拍下多张照片后,就急急忙忙地将相机交给助手叫他们赶紧带走离开德国好及时送回国内发表“抢新闻”。

投机者有之,义愤者有之,幸灾乐祸者有之。贝格勃劳啤酒馆里的轰隆一声巨响,不光震动了整个德国,同样也震动了全世界。

火暴炸发生后,旁边的另一辆德国桶车在第一时间开走,带走了部分刺杀者的同盟。

而始作蛹者,他一直待在门外,直到四十分钟后,见到啤酒馆内抬出一个鲜血淋淋“疑似元首”身份的人体后,方才冷静地乘车离开。

在这过程中,一位刺杀者,手中挥舞着证件,高嚷着“大家让一让,我是军医”,硬是得以挤到那个“疑似元首”的人体边,参予对其进行“紧急抢救”的活动。

身负重伤,生死不明的希特勒被送进了当地最好的医院,而这个趁着混乱,在第一时间贴近目标的刺客,也在事后传回了最重要的消息:“元首已伤重得无药可救”。

很快,刺杀成功的消息在第一时间被放了出去。收到这个消息后,当天中午十二点,以魏兹里元帅,贝克上将为首的一干德国国防军的军官,立刻在第一时间展开行动。

他们于当天下午一点控制了柏林电台,然后通过电台向全德国宣布“元首遇刺身亡”的消息,而后宣布德国全国进入“紧急状态”。

而早就和他们串联好的各方力量,也同一时刻开始行动起来。

第339章 连锁反应

作为1940年战争的战利品,如今的冰岛,已是德国海军在大西洋最重要的前线基地。作为“不沉的航空母舰”,1940年《阿姆斯特丹协议》签定后,占领了冰岛的德国海军,就全力将这里改造成一个海军基地。

一九四一年五月十七日这天,冰岛的雷克雅克港里,停靠着两艘新式战列舰,他们是沙恩级战列舰的改进型,卑斯麦号和提尔皮茨号。

一号舰卑斯麦号,于去年九月底加入德国海军序列,该舰入役后不久,英德就签定了和平协议,最终没有赶上这场战争的末班车。至于提尔皮茨号,则是在1941年三月正式加入德国海军序列。

和沙恩姐妹舰相比,卑斯麦级战列舰只是其改进版,修正了其在服役参战中暴露出来的一些小缺陷,本质上说,二者其实是一个序列的产品。稍有不同的是,为了提高航程和进一步改善适航性,以及加强防御的需要,两舰的标准吨位(即空载状态)上升到四万五千吨,和美国正在铺设龙骨的依阿华级战列舰吨位相同。

由于在制造该舰主炮炮管时,德国方面和日本交换了火炮制造技术,该级别战列舰的火炮性能比沙恩级稍有提升。提尔皮茨号,也将是德国海军最后一艘服役的战列舰,航母时代已经到来,以后德国不会再建造新的战列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