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至尊魂帝 第97章

作者:曲径小路

古代人颇相信鬼神之说,尤其是在这神魂化的三国时代,更是证明了鬼神的存在!

皇莆嵩敢立下如此毒誓,已经足够让刘宏相信事情的真伪,那么由此而言,豫州刺史孔伷此人,定然是公报私仇喽!

刘宏的唇角绽出一抹淡淡的阴鸷,不管怎样,刘曜身为汉室宗亲,乃是他的本家,即便有错,他也不会重罚,可若有功,他自当重用!

毕竟,在这个年代里,血脉的亲疏关系,要比权谋手段更值得信任!

一旁的张让却是开口道:“陛下,杂家观那孔伷亦是老实厚道之人,不可能撒谎,这其中定然有什么误会。”

皇帝缓缓点了点头:“此事容当后议!”

“报”

恰在此时,宫外传来一声急报:“陛下,北中郎将卢植八百里加急奏报!” ..

第065章 黄巾大败,雒阳震动(下)

“快宣!”

刘宏下令道。

片刻后,从殿外转入一风尘仆仆的将军,脸上甚至还有未擦干净的污垢,他长吁口气,毕恭毕敬地走入殿中,呈上战报:

“启禀陛下,三日前卢将军率领麾下大军,与盘踞在巨鹿的张角展开决战,此战历时六个时辰,共计歼敌七万余,败敌三十万,掳敌无数,黄巾败局已定,请陛下安心!”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巨鹿大捷,陛下可以高枕无忧了!”

“托陛下的洪福,卢植将军这才得以战败黄巾,实在可喜可贺呐!”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张让接过战报,上前呈于汉帝刘宏。

刘宏嬉笑颜开,展开一览,目光上下游走,不时地点头称赞,忽然,他的目光微拧,顿了一下,而后瞥向了皇莆嵩。

“爱卿,你还没有说刘曜贤侄长社之战去了哪里?”

刘宏开口询问道。

“启禀陛下。”皇莆嵩开口道,“公子刘曜曾言,黄巾之乱,究其根源在冀州张角,是故于次日,其便与末将告别,杀奔冀州。

哦对了,末将还曾把通关碟文交给了刘曜,以方便他赶往冀州,不过沿途黄巾泛滥,怕是此时还未抵达冀州。”

说罢,皇莆嵩淡淡地摇了摇头,轻声道:“真是可惜了,刘曜公子一心报国,到头来,人还未抵达冀州,张角便已经……”

说到这里,皇莆嵩猛然意识到不对,陛下怎么会在这时提及刘曜?

难不成……

皇莆嵩不禁倒吸一口凉气,他眉头骤拧,举目望向汉帝:“陛下,您的意思,莫不是那刘曜此时在……”

刘宏嗯的一声点点头,肯定道:“没错!他在冀州!而且,卢爱卿在战报中言明,此一战若非有世子刘曜相助,必败无疑!”

“啊?”

皇莆嵩登时大惊,愣怔着双眼。

满殿群臣更是在窃窃私语,纷纷议论着关于刘曜的一切。

“卢尚书这是怎么了?竟然会把功劳让给一个十五岁的孺子?”

“此中定有蹊跷!试想,一个十五岁的孩子,他能干些什么?”

“是啊!要我说,肯定卢尚书看在刘曜是汉室宗亲的面子上,才故意将他提了出来。”

“嗯!应该是这样。”

“……”

此时,殿中骁将不顾群臣议论纷纷,突然双膝跪地,砰的一头磕在地上:“陛下!卢将军所言,句句属实,乃是末将亲眼所见!

若非刘曜公子不惜耗费灵气,关键时刻,与那张角贼厮斗法,十个黄巾力士,必定可以踏平我军!”

“多少?”

皇莆嵩闻言,腾得一下从座上站起。

“启禀将军,十个!”

殿中骁将开口言道。

“这……这……这未免也太匪夷所思了吧!”

皇莆嵩眼神中满是惊诧:“十个黄巾力士,三十万大军,竟然被打败了?刘曜此子可真是……真是我大汉之福,是陛下之福啊!”

刘宏当即问道:“刘曜呢?刘曜怎么没来?”

“启禀陛下。”殿中骁将解释,“刘曜公子与那张角贼厮斗法,耗尽了体内灵气,末将离开大营时,他仍昏迷未醒,至今生死不明。”

说罢,那骁将眼角的泪水哗得淌下:“末将一路之上骑死了三匹快马,三日两夜不眠不休,为的便是要将此战报呈于陛下,让陛下安心!”

“爱卿辛苦了。”刘宏摆了摆手,给张让使个眼色,“你好生下去休息,朕是不会忘记在此战中的每一个功臣的!”

“多谢陛下!”那人再次叩首,旋即起身,跟着一个小黄门离开了大殿。

刘宏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