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至尊魂帝 第605章

作者:曲径小路

武松再次点了点头:“嗯!有道理!大哥可真是……足智多谋!”

武大郎长叹口气:“唉,没办法,曾经哥哥也想安稳得度过平生,怎奈乱世之中,根本没有一处可以安居,不留个心眼,或许死到临头,也犹未可知。” ..

第468章 小孟尝君柴进

拾掇好行囊,武家两兄弟连夜出发。

野猪林的贼人已经死在了武松手里,赶夜路也相对安全许多,加之已经到了凌晨,没多多久天色已经灰蒙蒙亮,两人平安走出林子,直奔沧州。

由于有了一次刺杀经验,二人变得更加谨慎起来,每日行走皆要易容,夜间住宿更是以修炼代替睡觉,分开执夜,如此经过了五天左右的时间,便来到了沧州。

来到了沧州,便相当于进入了安全区,没办法,柴进声名传檄天下,在本土沧州更是响当当的人物,皇族后裔加仗义疏财的美名,赢得了天下人的尊重,人送绰号小孟尝君!

望着庄严肃穆透着一股子傲然气息的柴府二字,武大郎由衷赞道:“真是好字!笔力苍劲有力,一提、一压、一勾都颇显书写者的气概,真真是一副好字!”

武松顿时尴尬了,心中暗道:“大哥你这逼装得未免也太高端大气上档次,说得好像你特别懂一样,咱一共才念了几天书,你就能欣赏得了书法了?”

不过武松虽然心里这么想,但其嘴上却不会这么说,只能苦笑一声:“柴大官人家牌匾上的字,那自然是好字!”

吱呀~~

恰在此时,门被推开。

一个身穿锦衣华服,貌白神清,气质端庄,一双朗目如星芒耀眼,微笑起来如沐春风的男子潇洒走出,他疾步而来,双手一揖作礼:“哈哈,竟是咱们的打虎英雄来了!”

武松赶忙上前回礼:“大官人,实在抱歉,家中突生变故,特此来投,还望收留些时日,如能寻到更好的去处,必再投他处,还大官人清静安宁。”

柴进摆了摆手:“兄弟这是什么话,我柴进是那种把兄弟往出撵的人吗?你既然来了,这柴府便跟你家一样,想住多久就多久,咱们没事可以下下棋,探讨一下武艺,不也是一桩美事?我柴进倒要看看,是哪个胆大包天的人,赶来我柴府闹事!”

武松笑逐颜开:“那边叨饶大官人了!哦对了,这位便是小弟常提起的家兄武植,家中逢难,特与小弟一起来投。”

武大上前一礼,行为举止颇为得体,完全不是武松之流可比,柴进乃是皇族后裔,自然明白某些动作绝非江湖草莽会做,他立刻对武植产生了兴趣。

“柴大官人。”武大一礼道,“久仰大名,如雷贯耳,今日一见果真非比寻常!”

“既是武松的兄长,那便是我柴进的兄长,在此住下便是,我已命人收拾出两个房间,专供二位贵客!”

柴进极为郑重的一揖还礼,进而转身问武松道:“兄弟,你不是说哥哥他......”

一些词汇相对而言颇为伤人,当这武大的面,柴进也不好言语刺激,只能点到为止。

武松嘿笑一声:“大官人,是这样的......”

武松这才将阳谷县发生的一切,原原本本的和盘托出,甚至是武大郎的遭遇,没有一点保留的告诉了柴进。

柴进怒火中烧,当即眉峰倒竖,斜插入鬓:“哼!杀得好,杀得真是太好了!那帮狗官,一个个只知道盘剥老百姓,非得遇到武家二位英雄,方才能得到报应!

二位兄弟放心,你们安心在我府上住下,我柴进虽然不是什么大人物,但也不是什么阿猫阿狗可以随意动的!”

寒暄完毕,三人并肩入府。

柴进命人准备了一桌宴席,替武松武植兄弟接风洗尘。

席间,柴进仔细观察了武植的行为举止,越是观察,他便越是心惊,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中国哪里的规矩最多,除了一些重大的祭祀等活动之外,当属餐桌礼仪最为繁琐,也最能凸显一个人的品质。

武大郎的身上明显透着贵族的气息,一举手一投足都似乎在告诉柴进,武大绝非想象中那般简单,或许在他身上还隐藏着什么重大的秘密。

“二郎,哥哥年轻的时候,是否上过私塾,亦或是拜过什么人为师吗?”

柴进试探性地问道。

武大笑而不语,见武松豪饮一樽后,开口言道:“哪念过什么私塾,不过小的时候拜过一个人为师,我们兄弟俩的武艺,全部承自那位师傅。”

武大放下碗筷,补充道:“倒是也念过些书,全是那位师傅教的,后来师傅走了,家道中落之前,也曾有过拜师学习,但皆不了了之。”

柴进疑惑:“哦?为什么?”

武大笑道:“很简单!他们水平不够,所传授内容不如第一个老师,师者不能传道授业解惑,何以为师?”

柴进默默点头:“想必二位的师傅定是位室外高人!”

于此同时,他心中也是微微一喜,家中除了他之外,便是年迈的父亲,剩下的门客全是些五大三粗的汉子,能够谈心的人很少,像武大这样有学问的人更是凤毛菱角。

武大郎虽然是穿越而来,但身上的某些行为习惯最是难改,索性他便不遮掩了,这样还能显得自然一些,神秘一些。

“室外高人谈不上,但听说好像曾在宫廷中呆过一段时间,负责宫廷礼仪的教习工作,因与家父有些关系,这才当了我们多半年的师傅。”

武大郎随意编了个幌子,可谓是半真半假,真中有假,假中有真,即便是武松也难以判断出到底是真是假,更别提柴进了。

不过,这个理由到是足够解释武大身上的气质,他淡然一笑,捧起酒樽相邀道:“远来是客,能在我柴进府上相遇,更是缘分中的缘分,来,咱们干了这杯酒。”

酒到,杯干!

武大郎行为仍旧得体大方,可是武松已经有些扛不住了,酒意上涌,略有些微醺状态,兴致大起,放浪形骸,颇为豪迈。

柴进倒也不在乎,继续饮酒作乐,与武大郎攀谈起来,天南海北,古今中外,甚至是修炼上的事情,这一谈更是令他震撼,武大郎的学识涵养,真真是一绝! ..

第469章 等价方能交换

其实,一个人的涵养是根本不可能遮掩得住的,就像是那句老话:“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尤其是武大郎三世为人,而且上一世还是沛武王刘曜,深受皇家知识的熏陶感染,一举一动皆有皇家风范。

与其遮遮掩掩,到最后被人识破,搞得双方都比较尴尬,还不如大大方方的表现出来,告诉对方,其实自己一点也不寻常!

其实武大郎从内心深处是不以为在宋朝还真的能出一个小孟尝君,每个人做一件事情,都会要求有回报,没有回报的事情,一般人是不会做的,即便他是圣人,比如当初孔子周游列国,为的不就是宣传他的学说吗?

在武大郎来看,柴进资助的人大部分都会是一些有真正本事的人,因为只有这些人,才有可能将其付出,变成真正回报,否则怎么不见他把沧州所有老百姓,不论老幼,不论妇孺,全部资助一番,那样即便是再有钱,也不可能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