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至尊魂帝 第501章

作者:曲径小路

可董贼的依仗到底是什么,咱们不得而知!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冒昧前往长安,风险实在太大,殿下当三思而后行。”

“公与说得甚好!”

令众人没有想到的是,刘曜竟然肯定了沮授的说法,可当众智囊要暗松口气时,刘曜话锋斗转,开口言道。

“一胜一负的概率,其实从本王的角度上来讲,已经足够安全了!本王也正是百思之后,方才下定决心,要亲自赶往长安,替大汉朝廷,替天下百姓,接触祸患!”

众人叽里咕噜一通劝谏,各种口水战狂喷刘曜,可刘曜明显应付起来极有经验,各种旁征博引,舌绽莲花,说得众智囊是没有半点脾气。

荀彧长叹口气,摇了摇头道:“殿下果真一定要去长安吗?”

刘曜极为肯定地点点头:“嗯!非去不可!”

荀彧这才言道:“如果是这样,在下希望,殿下能带上元霸、子龍、君明、仲康,同时在下会密令仁贵,率领精英战队暗中蛰伏,以供殿下驱使!”

刘曜颇为满意地道:“这才是一个臣子,应当做的事情!长安凶险,本王正有此意,带领这四人一起赶往长安。

不过……

仁贵的精英战队是怎么回事?本王怎么没听他说起过?”

荀彧解释道:“此事也是昨日才报到在下这里,殿下的精英培养计划,已经完成部分,仁贵专门成立了一支三千人的精英部队,士兵皆为星武师境,在军官中甚至有人能达到武尊境实力。”

刘曜大喜:“仁贵果真不负众望,这么快便训练出一支三千人的部队!”

荀彧尴尬道:“哦对了,其中一人已经达到了武圣境,正是殿下当年选中的大将乐进,此人实力乃是精英战队中,除仁贵以外的最强者!”

刘曜:“好一个乐进!” ..

第373章 神秘的国师

与智囊团商议过后的第二天,入京面圣的队伍便已经开始甄选。

于此同时,为皇帝陛下挑选的礼物,也成片成片的装入箱中,各种珠宝、绫罗、绸缎、茶叶、黄金等,凡是金贵的东西,不分大小,全部装车。

智囊团们倒也没有闲着,他们为了尽最大可能保证刘曜安全,竟派人给《大汉时代期刊》发消息,将皇帝下诏命其进京面圣的消息,公布于众。

不到十天的时间,整个神州大地,百分之八十的人,全部知道了刘曜要进京面圣的消息,民间议论纷纷,替沛王刘曜欢呼!喝彩,似乎未来必定飞黄腾达。

利用公众舆论,以及刘曜在民间百姓中的声望,来要挟长安董卓,不能轻举妄动,这样的手段虽然高明,但却是有前提的。

若是董卓是个要面子,讲礼数的人,智囊团们的计谋绝对掐准了他的命脉,但偏偏董卓是个完全不要脸,不讲礼数的人,这种计量不过给他搔搔痒而已,完全起不到半点用处。

刘曜倒也没有揭穿,毕竟智囊团们是在为他的生命安全而考虑,虽然有点浪费资源,但却在情理之中。

十五天之后。

谯县城外,十里长街,欢送沛王!

在途径雒阳城的时候,刘曜还专门进入到施工现场,来查验一番工程进度,此时的雒阳基本被拆地不成样子,四处尘土飞扬,工人如蚂蚁般热火朝天。

又停留了两日左右,刘曜方才踏上赶往长安的道路。

在此期间,刘曜虽然像是在游山玩水,但他整个的情报组织体系,正在高速而精准的运转,此时此刻,在长安城中,至少有二十余家不同的情报组织,在搜寻关于长安的一切资料。

夜幕降临,安营扎寨。

几点篝火点亮夜空,执勤的将士,更是极为小心谨慎。

中军大帐中,一灯如豆。

刘曜正端坐上首,浏览着手中关于长安城中的情报。

让刘曜颇为惊诧的是,在这些情报中,全然没有提及李儒、贾诩离开的事情,反而提到了一个神秘的国师。

此人姓甚名谁,没有人清楚明白,甚至是他的样貌,也没有一个基本的界定,高矮胖瘦也好,英俊丑陋也罢,全然没有半点消息。

这个像是幽灵一样,存在于某个不知名的事件中,被董卓曾在多次庙堂上提及的所谓国师,显然已经成为了他的心腹爱臣。

此人到底有怎样的本事,对于现在的刘曜而言,完全就是一个迷!

刘曜不喜欢这种模棱两可的感觉,所以他再次下令给糜竺、史阿,务必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搜寻到那个所谓国师的一切消息。

但是,却没有!

不是糜竺、史阿不愿意寻找,而是他们一直在努力寻找,但却丝毫没有找到对方的踪迹,他们甚至买通了相府中的某些丫鬟,但仍没有半点收获。

这……未免也太诡异了吧?

原以为刘曜没有找到相关线索,便会放弃寻找,但偏偏,他是一个极为固执的人,一旦他认准的事情,便是十头大马也拉不回来。

所以,刘曜对那个神秘的国师更加感兴趣了,继续下令,要求糜竺、史阿,多多收集关于神秘国师的情报!

经过史阿、糜竺不屑的努力,在刘曜缓慢而行,距离长安仅剩不足二百里距离的时候,终于收到一封勉强称得上情报的情报了。

嘶!

刘曜不觉倒吸一口凉气,扪心自问道:“这国师到底什么人?怎么会对《太平清领书》如此了解,还能成为董贼的老师。”

但凡一个读书人,基本上都或多或少会有些骨气、志气,而一个有骨气和志气的读书人,又怎么可能会选择当董贼的老师?

如果是当年在雒阳的时候,还自罢了,毕竟那个时候的董卓位高权重,如日中天。

但此时的董卓呢?

早已日薄西山,淡出人烟,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弃之尚且不及,怎么会干出如此不要逼脸的事情?

而最令刘曜不解的是,此人怎么可能会对《太平清领书》很有了解,它虽然是一本公开的神级功法,但能达到为人师者的程度,应该不太可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