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妖孽 第2344章

作者:流浪的十七少

周青臣跟随在他身后,紧张道:“老相国,你看皇帝究竟想做什么,科举取士也好,废立太子也好,博士学宫都是喉舌,这种时候可不能不做声啊,只是这个局势,在下实在看不透,不敢轻举妄动,老相国,你可是咱们的主心骨,不拿出一个主意来,大家都不知所措。”

王绾突然之间站住,扭头问道:“冯去疾有什么举动。”

周青臣苦笑:“正是因为没有动作,在下才不敢轻举妄动。”

王绾眼睛一眯:“太子被囚禁,麾下将军被下狱,身为监察百官的御史大夫,难道就没动用他的人上书保太子吗?”

周青臣苦涩摇头:“御史大夫和廷尉姚贾,一直在忙绿坑儒之事,即便是大朝会上,也不曾言及太子,而让在下狐疑的是,陛下既然想要惩办太子,为何将他囚禁于咸阳宫,而不是驱逐到边疆。”

“青臣啊!你在朝中多年,却看不透局势,太子和皇长子不可同日耳语,皇长子自幼养在深宫,从来就没掌控过军权,所以陛下才会将他驱逐到九原,交给蒙恬看管。但是太子,那可是当年的青龙上将军,不管将他驱逐到那里,那里的军卒都会对他膜拜追从,只有将他囚禁在宫中才是最安全的。”

“不过。”王绾的嘴角抽搐了一下:“不过,这次十八皇子才是歪打正着,难道精明的太子,被他这样毫无章法的一通乱搞,竟然露出了反意,老夫看不懂也想不明白。”

皱眉沉思半响,王绾狠狠的击掌,咬牙道:“如果陛下真的有了易储之心,那也是我们的机会,老夫蛰伏十年,运筹帷幄,百般权谋,却没想到,一个无知顽童毫无章法的乱搞,竟然让皇帝下旨囚禁了太子。”

周青臣急道:“老相国,那咱们赶紧联系朝臣,上书弹劾太子有违臣子之道,不能在担任储君之位,请皇帝下旨,让皇长子尽快赶到咸阳。”

王绾深吸了一口气,摇头道:“不妥,皇帝虽然囚禁了太子,但是杀机为露,如果这样直接,反而会引祸上身。昔日的一群忠于皇长子的朝臣,这些年被李斯连消带打,已经所剩无几。皇长子没有回咸阳之前,不能全都暴露出来。”

眸光一转:“皇长子的政敌,不仅仅是将闾,还有李斯,正确的说,李斯不倒,皇长子就不可能回咸阳,不过,李由不是回来了吗,立刻去弹劾李由,畏战怕死,冒领军功,私会十八皇子,意图不轨。”

周青臣一愣,随即明白过来,兴奋道:“不亏是老相国,这手妙棋,不仅仅是投石问路,如果陛下严惩李由,就说明李斯已经失去了帝心,而顺便嫁祸给胡亥,帮皇长子在除掉一个政敌。”

王绾得意一笑:“去吧,先找一个无足轻重之人试试水有多深,然后,在将咱们的举动透漏给胡亥。”

周青臣心领神会,躬身道:“是,在下明白,在下这就去办!”

看着周青臣的背影,王绾一拂长须,踌躇满志的道:“苦苦等待十年,终于有了再回庙堂之日。”

科举取士悬而未决,坑儒让百官心寒,而太子耽搁了接驾,东宫扈从军卒除了周冠夫,其余之人全部关进了大牢。

满朝大臣还没回过神来,博士学宫的博士却上书弹劾李由,说他谎报军情,冒领军功,怕死畏战,回到咸阳,不去驿站等待陛下回归,反而先会宰相府,私自会晤十八皇子,无人臣之礼。

第0174章 诡异的咸阳

昔日李由担任三川郡守,文武百官齐齐来贺,但是,今天,众臣看着李斯难堪的面容,全都一言不发。

但是,嬴政皇帝却丝毫没有体恤这个宰相的意思,看到奏折勃然大怒,马上下旨,剥夺李由的官职,命赵高伙同廷尉府严加讯问。

赵高的脸色一如既往的惨白如纸,拉长的面孔好像谁都欠他几百万两金子似得,但心中却笑开了花。

太子的扈从军队已经尽数捉拿归案,连李斯的儿子东拿进来了。

如今的中车府令,在此成为朝堂之上万众瞩目的人物,很有存在感。

当然,他也很同情将闾,这位为帝国立下赫赫战功,为了帝国大政绞尽脑汁,为了追缴叛逆不惜己身的太子,实在是帝国储君不二人选。

但是,围绕在太子身边的重臣太多了,一个小小的中车府令,是不会被他放在眼里的,更何况,他和将闾的八拜之交的兄弟蒙毅,还结下了大仇。

如果让将闾当了皇帝,他是不会拥有在嬴政面前那种权势的,而将闾为了安抚蒙毅恐怕第一个就会拿他开刀。

所以,扶保胡亥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而现在,他的敌人已经变成了李斯。这些年将闾和李斯的关系一直都不远不近,但是,没有人比他更清楚,李斯之所以有今日,完全是依赖于将闾。这种关系仅仅是皇帝下旨将李斯的女儿李贽嫁给胡亥,是割不断的。

即便是李斯割断了这种关系,在胡亥面前,他也比自己亲近,所以,绝不允许李斯骑在他脖子上作威作福,而另一方面,他也想取而代之。

不管是中车府令,还是掌玺太监,看似权势极重但却是皇帝的影子。是见不得人的。

但是宰相却截然不同,那是天子之下第一人,帝国的官吏提拔,军情政情一手掌控。

如果皇帝百年之后,胡亥当了皇帝最大的倚助就是李斯,只有李斯死了他才能取而代之。

可惜,李斯就像是咸阳宫中的胡杨,虽然老态龙钟哀哀垂死,始终屹立不倒。而李斯贩卖粮食,盐巴给东胡的事情,他早就禀报给皇帝了,但是皇帝却下了一道口谕,让他严密封锁消息,一旦泄露严惩不贷。

严惩不贷的意思就是砍你的脑袋,这件事让他懵圈了好一阵子,但是,结合太子被囚,扈从被拿,将李由下了大狱的举动。

赵高已经明白了皇帝的意思,看来皇帝终究是喜欢胡亥多一些,为了避免争储之事越演越烈,最终变成手足相残的惨剧,皇帝已经下了决心,废掉太子,立胡亥为储君了。

而这对他来说,也是一个机会,趁着这个机会,多搞掉一些支持太子的老臣,重臣,自己在皇帝心目中地位也就越高,尤其是李斯,对赵高来说,始终是一个大患。

一旦胡亥被立为储君,皇帝势必要帮他清扫一切障碍,心中存着太子,扶苏之人,都将是皇帝清理的对象。

而李斯从曲阜归来之后,几次为太子进言,心中倾向已经极为明显。

皇帝看在眼里记在心中,即便不弄死李斯,也要剪除羽翼,让他再也没有在庙堂上呼风唤雨的能力,为太子将闾喊冤抱屈。

赵高认真的揣摩了皇帝的心思一番,决定亲自审理李由,让他多攀咬出几个李斯一党,甚至连他父亲做的有违皇帝心思的事情,也是重要证据。

皇帝为了将闾没有及时到咸阳城门迎驾,就大动干戈,即便是拿不到李斯犯罪的真凭实据,只要能证明他是太子一党,就足以让李斯饮恨庙堂了。

廷尉府虽然不是自己的地盘,但是,皇帝却下旨,让自己联合姚贾审理李由,中车府虽然是给皇帝驾车养马的奴才,但却不乏江湖高手,而这个时候,赵高的亲信已经在大牢中秘密审问李由了。

虽然碍于李斯,不能动用大刑屈打成招,但是,江湖高手有的是办法,让你痛苦难当而又不留下痕迹。

而李由这种养尊处贵的纨绔子弟,根本就承受不了几次,就的乖乖张嘴。

只要拿到证据,不仅太子不能逃脱,就连李斯也要获罪,到时候,满朝文武以我最了解皇帝的心思,还怕蒙毅那个上卿,早晚我玩死他。

想到得意处,赵高阴冷一笑。

这些年来,一直是对李斯羡慕嫉妒恨,皇帝几次夸奖,赵高的才具不亚于李斯,但是偏偏因为自己是个阉人,不能入住庙堂为大臣宰铺。

李由被抓捕归案,就像是一串惊雷。

这次皇帝从南阳归来,连出昏招,弄得满朝文武晕头转向,皇帝这是怎么了,没见到王翦和蒙武已经哀哀垂死,上将军王贲,大将军蒙恬,都需要为父亲守孝。

而这种时候,匈奴和羌胡却对中原虎视眈眈。但是,弹劾李由的奏折中没有一句言及太子,想要辩驳也无法可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