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妖孽 第1268章

作者:流浪的十七少

楚南公冷眼扫过,这小子皮笑肉不笑,讨厌的很。

“公子言重了,小女子先饮为敬。”公孙玲珑将面具稍稍离了点面庞,将玉盏中香茶悉数饮尽。

“公孙先生,茶不是酒,浅酌慢饮才能体会其中妙处。”将闾笑吟吟的道:“不知道公孙先生可否将面具摘下,见面不识人也是人生一种遗憾。”

李斯一听,急忙禀奏:“太子!公孙先生不喜以貌示人。”

“李大人,既是将闾太子强烈要求,小女子怎敢不从?只是这天底下的男人个个都心猿意马,见到漂亮女孩眼睛都直了。不过小女子相信,太子不是那心猿意马的男人。”公孙玲珑说完,就要摘下面具。李斯不忍的看了一眼将闾,低下了头。

公孙玲珑摘下面具的瞬间,楚南公就是一连串的咳嗦,将闾两只眼珠子差点瞪出来。

这一瞬间,将闾马上就知道了什么叫歪瓜裂枣,什么叫天崩地裂惨不忍睹。

”哎,果然是相见不如不见,不见还能怀念。公孙先生的名字国色天香,其人也是别具特色。将闾说完,也低下头去,盯着那满满一杯茶只觉得全是苦涩。

“老朽平生阅人无数,像公孙先生这样不同凡响的却是生平仅见。”楚南公也是一脸的痛苦,将玉盏中的香茗一饮而尽。

公孙玲珑颠倒众生的呵呵一笑,道:“怎么样?见到我这个美貌弱女子,南公也心猿意马了吗?”

“老夫……呃……”南公思虑良久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回答。

“南公乃是楚国大贤,不是以貌取人之辈,公孙先生谬赞了。”将闾坏笑道:“南公年纪已老,公孙先生玲珑慧智,善解人衣,以后多帮本太子照顾一二,摆脱公孙先生了。”

楚南公一口气憋在喉咙里,差点出不来,没这么报复人的,赶紧推辞道:“老朽虽然年纪以大,但是身体健壮,还是不敢劳烦公孙先生了。”

“南公,这就是你不对了,同为贤者,相互帮衬也是应该的。”将闾正色的看着他。

“如果南公不嫌弃,小女子倒是愿意向大贤者请教一二。”公孙玲珑妙目看着楚南公。

“噗嗤。”李斯和蒙恬刚喝到嘴里的一口茶全都喷出来。

将闾站起身来:“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刚才一番笑谈,公孙大家不比在意。”

第0105章 鸡和蛋的问题

公孙玲珑站起身来,摇动着魁梧的身姿:“太子殿下言重了,早就听闻太子是个妙人,玲珑已经倾慕已久了。”

将闾洒然一笑:“在下无趣的很,不如南公幽默睿智。”扭头看向南公:“不知大贤打算如何应付儒家。”

楚南公听他口口声声的将自己和公孙玲珑往一块捏,心中这个腻歪,现在转移了话题,正色道:“儒家那是千年门厅,弟子遍布天下,想要让儒家低头,只能在言辞上驳倒儒家,让他们颜面尽失。”

将闾不置可否,扭头看向公孙玲珑:“公孙大家以为如何。”

公孙玲珑自信的道:“公孙家白马非马之论辩驳天下从无敌手,只要让奴家出马,一定旗开得胜。”

白马轮来自于公孙玲珑的父亲,公孙龙。当时赵国的马匹发生瘟疫,秦国限制赵国的马匹进入国境,在函谷关张贴了告示。

一天,公孙龙骑着白马来到函谷关。

关吏说,“你人可入关,但马不能”。

公孙龙辩道:“白马非马,怎么不可以过关?”

关吏说:“白马是马,按照规定只要是赵国的马就不能入关,管你是白马还是黑马。”

公孙龙微微一笑,道:”‘马’是指名称而言,‘白’是指颜色而说,名称和颜色不是一个概念。‘白马’这个概念,分开来就是‘白’和‘马’或‘马’和‘白’,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比如说你要马,给黄马、黑马可以,但是如果要白马,给黑马、给黄马就不可以,由此证明‘白马’和‘马’不是一回事!所以说白马非马。”

关吏越听越迷糊,被公孙龙这套高谈阔论搞得晕头转向,被侃晕了,不知该如何对答,无奈只好让公孙龙骑白马过关。于是公孙龙的《白马论》名噪一时。

将闾微微一笑:“名家善辩,但是辩论之术只能让儒家低头认输,却不能让他改弦易辙。”

“太子此言差矣。”公孙玲珑正色道:“既然认输,就已经证明儒家不如名家。”

将闾摇头道:“这已经不是诸子百家之争论,就是让儒家认输,也没有大益,而且,以辩论之术让儒家认输的办法很多。”

公孙玲珑也知道,这个年幼的太子曾经舌辩三儒,让张良颜路吐血惨白,但是比起名家学说还是不如:“还请太子指教一二。”

楚南公心中好笑,公孙玲珑这是要自取其辱了,这小子修为不敢说天下第一,但是口舌之利天下无二。

将闾一笑:“就以常识来说,鸡生蛋蛋孵鸡,子子孙孙无穷尽也,敢问公孙大家,是先有的鸡还是先有的蛋。”

“噗”李斯和蒙恬再也没有大臣威压,一口香茶全都喷了出去。

楚南公也是瞠目结舌,这个问题谁能说的清楚。

你说先有的鸡,但是鸡却是从蛋中孵出来的,你说先有的蛋,但是蛋却是鸡生的。这根名家的白马非马一样,两头堵。

公孙玲珑坐在一旁,细细思索鸡和蛋的问题,将闾索性也不在搭理她,让她一遍玩蛋去。

扭头看着李斯道:”父皇下旨焚书,如果在对儒家戒急用忍,半松半紧,恐怕治下的官署也会茫然失措,不知道究竟是不是执行皇命。而且儒家勾结六国叛逆,意图推行诸侯制,但是树欲静而风不止,现在我们退一步,那复辟势力必定得寸进尺。

李斯身为帝国宰相,将闾也是帝国太子,蒙恬更是大将军,父皇将三个国之重器放到桑海,如果只是想羞辱儒家一番,又有什么意义。”

李斯心中一震,忽然明悟了嬴政的意图,将闾本来就是虎狼太子,如果仅仅是警戒羞辱儒家,何必让两个重臣一个储君驾临桑海。

就听将闾又道:“小圣贤庄乃是儒家大旗,和六国复辟世族沆瀣一气,亦必成复辟势力之道义大旗……”

“灭军以斩旗为先!”蒙恬立即响亮地插了一句。

“没错。”将闾站起身来:“这已经不是诸子百家之间的争论,而是一场战役。”

李斯暗叹一声:”看来是我错了,本来以为,儒家毕竟是治学的门派而已,只要大秦诚心容纳,儒家必能改弦更张。毕竟,儒家也非全然没有政见。但是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为什么这儒家硬是看不到秦政好处?看不到黎民安居乐业。

当年,孔夫子不也曾对齐桓公驱逐四夷大加赞叹么?大秦一举击退匈奴,平定南粤,华夏四境大安,儒家能眼睁睁看不见么?

大秦给儒家留一片宽阔的回旋之地,给了他统领天下文治的百家统领地位,想教儒家兴教兴文,汇聚百家而成就我华夏文明之盛大气象……不可思议也!不可思议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