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苏卿顾
世界终焉衰落时,此道更可行。
如此,才可称之为至高真界真正千百万世不移不变的修行之道!”
创造者右手一挥,顿时这片小天地当中那些修炼之道的只适合普通人修行但却不适合先天神圣修行的修行之道,或与之相反的修行之道,或过于依赖外物的修行之道统统散去。
这一散,小天地中的小“顾尽欢”便散去了七、八成。
观察者同样盘膝而坐,坐在顾尽欢右侧,眼眸之内观遍众生。
“后天凡俗与先天神圣,最大的不同便是体质或者说力量,唯一相同的便是意志,也只有意志是无法预估,即使是一普通平凡人也有可能爆发出令神魔为之动容的璀璨意志光辉。
世界兴盛衰落,变化的是外在物质,不变的也依然是意志。
所以,超凡之始,不修神通不修力,以意为基!”
观察者袖袍轻轻一挥,小天地中的小“顾尽欢”几乎全部散去,只剩下寥寥几个。
“意从何处来?”
不待观察者和创造者回答,顾尽欢便已经自问自答:
“不过观百家典籍,而明至理;行天地山河,而仰星辰;历人世沧桑,而悟红尘。”
顾尽欢摇了摇头,笑道:
“看来,还是要把苏尘的路真真正正走一遍呀。”
之前顾尽欢扯出来的身合世界意志的马甲苏尘,便是以意志超凡而入圣,观天之道、执天之行。
说完,一步踏出,顾尽欢的样貌再次变成原先的世界意志马甲孩童时期的苏尘模样,而身上的力量、权柄、位格,所有的一切超凡力量尽皆散去。
随后小天地再次演变,变成原先曾展示过给世界众人观看,但最后又亲自毁掉了的那座无名小山峰。
六七岁的顾尽欢,噢不,是苏尘,随手拿起一本道家经典,便开始通读起来。一读,往往便是一个上午或下午过去,其间饿了,就自己到菜园采摘蔬果,辅以白米饭亦吃的满足。累了便回屋子床上躺一会,坐久身子麻了,便在山间走一走。晚上披件外套,便坐在道观外面看着那满天日月星辰。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无数诸子先贤的典籍都一一通读过,每读一书,便仿若重走一遍圣贤之路,圣贤意志亦是与他共鸣、与他论道。只要他愿意选择其中一意以培养,便可迈入意志超凡。
只是:
老子的道法自然之意,不取;
孔子的仁礼德道之意,不取;
释迦牟尼的苦、集、灭、道之意,亦不取;
......
太阳星的至阳至刚之意,不取;
太阴星的至寒至纯之意,不取;
紫微星的统御周天之意,亦不取;
......
昆仑神山的天地为祖,镇压万古之意,不取;
无边四海的波涛滚滚,荡尽天下之意,不取;
人世浮沉的七情六欲,执着放下之意,亦不取;
......
到头来,日月星辰、江河湖海,名山大川,万丈红尘皆是无一合其意,天地万物亦是无一放眼底。
既然没有看得上眼的,那便索性不看了。什么都没有,那便是一个空,取了一个空为意,亦是以空为道,天地万物,莫不是一场空!天地万物,莫不在其中!
超凡之路,由此而始。
以意为先,以意为基,以意问道,则道成矣!
第两百一十五章:至高真界道一统--下
观察者指尖轻点,便将刚刚顾尽欢化作苏尘时体悟天地万物,意志超凡时的一幕幕,隐去其中面容,铭刻于天地之中。往后每当有人第一次踏入意志超凡时,都会看到这一幕。
“这一境,叫什么?”
创造者看向走过来的顾尽欢问道。
“就叫一意境吧。大道之途,以一为始,亦是一意孤行。”
顾尽欢微微思索片刻便给出了答复。
至此,至高真界修行第一境,便是一意境。立意,便是立道,意成,则己道之基成。
“既然第一境是立意铸道基,那么第二境便应是身心两互转,以道意转无垢无漏身。”
说着,创造者一步迈出,走到这片小天地中间缓缓摆出一个拳架子。自身代表着创造者的位格、权柄与力量亦是全部散去,仿佛倒退回到俗体凡胎一般,事实上也的确如此。
随后创造者身上渐渐弥漫出一种空空如也的道蕴、道意,正是先前顾尽欢领悟的天地万物莫不是一场空,天地万物莫不在其中的道意。创造者、观察者、顾尽欢三位一体,顾尽欢领悟的,自然也就是创造者领悟的。
不过此刻创造者着重截取的却是天地万物莫不在其中的霸道道意。
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道意为炭兮,自身为铜。
以自身道意为炭火,引动天地万物共同洗练己身。千锤百炼,一点一点的将充满杂质的俗体凡胎转变为无垢无漏身的同时,也是将自身的道意铭刻到每一寸血肉当中,让此身为己道而生,可称先天道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