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世界交流群 第181章

作者:苏卿顾

诸子百家千派,汝道何家之言,执何派之理?莫不是夜郎自大,井底之蛙,一派妄语!!!”

“哒、哒、哒......”

清亮的脚步声伴随着邹雨清冷淡喝的话语,回荡在偌大的会场。

邹雨一步一句,身姿飒飒,凤眸冷竖,每踏前一步,气势便随之更胜一分。一时间,竟是无人敢说话。

“两千五百年前,吴起、商鞅变法图强,张仪、苏秦合纵连横,廉颇、李牧战场争锋,春申君、孟尝君、信陵君、平原君政治斡旋。战国七雄,明争暗斗,誓要问鼎之轻重!

西有大秦,如日方升。百年国恨,沧海难平。天下纷扰,何得康宁。秦有锐士,谁与称雄!赳赳老秦,复我河山。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秦灭韩,十万秦军奇袭,韩军四万五千人应敌,韩国,灭!

秦灭赵,前后六十五万秦军,五十万赵军,双方投入兵力达一百一十五万,赵国,灭!

秦灭魏,十万秦军奇袭,水淹魏都大梁城,魏国,灭!

秦灭楚,前后六十万秦军,五十万楚军,双方投入兵力达一百一十万,楚国,灭!

秦灭燕,前后四十万秦军,二十万燕军,燕国,灭!

秦灭齐,秦灭五国,携大势以压齐,齐国,灭!

泱泱大秦,文有一言而为国之法,武有一战而灭国之都。功盖三皇,德高五帝,是为大秦始皇帝!而你,何德何能又何配与先贤齐争锋?!!

你,莫不是配钥匙?”

不知不觉,邹雨已经从台下走到了台上,一米七的高挑个子,气场全开,把主持人都硬生生逼到角落一边,凤眸冷视着科皮格拉斯。这才是邹雨在法庭上辩论时,气势全开的亚子!

“骂他暴君,可他在位37年却没有妄杀一位将军大臣,寿宴之上淳于越说他的江山不能长久依然安然无恙。大秦一统,文武有功,有人言:‘功高震主。’他却说:‘功臣不能全身而退,嬴政何颜立于天下!’

荆轲行刺,他怒火万丈,可秦军攻占燕国却没有屠城暴行。

他灭六国而未杀六国王公大臣,最后自己却被六国贵族夷灭三族。

这,是暴君?!!

斥他严刑峻法,可他却制定了世界上最早保护人犯权利的法律,罪犯农忙时节放假40天。

说陈胜因迟到要杀头而造反?呵,出土秦简显示迟到仅是罚款而已!

这,是严刑峻法?!!

劳民伤财建阿房,项羽火烧阿房宫。可阿房宫根本没有建成,只有一个地基!

你告诉我,建的是什么?!!烧的是什么?!!“

邹雨眼中怒意更甚,千古大秦始皇帝,岂能容尔等小人于此污蔑!

“焚书?

丞相李斯曰:‘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各以治,非其相反,时变异也。今陛下创大业,建万世之功,固非愚儒所知。且越言乃三代之事,何足法也?异时诸侯并争,厚招游学。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百姓当家则力农工,士则学习法令辟禁。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

丞相臣斯昧死言:‘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是以诸侯并作,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之所建立。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私学而相与非法教,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制曰:‘可。’

以上出自《奏事》,时间、地点、人物、过程、结果,一一清晰明确,疑者可查!”

邹雨一字一句掷地有声的话语响彻整个会场,而她看向科皮格拉斯的目光满是冰冷。

“我知道你听不懂,所以我帮你翻译总结一下:

第一,焚书是因为天下归一,法令一统,需要士农工商各司其职。但却依然有人开办私学以古乱今,用自己的知识惑乱百姓!所以需要禁私学,烧杂书!

第二,像《诗》《书》,还有诸子百家这些书籍,除非你是博士,不然不许谈论,也不许私自收藏。但换句话说,如果你是博士是可以谈论和收藏的;而且秦朝提倡务农,所以医药卜筮种树这类书,众人可以留着。秦朝更是鼓励众人学习法律,知晓法律条文,以免违反法纪。

你,告诉我这是你说的焚书?!!

坑儒?坑的是儒???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关坑儒之事,一开始说方士,其后说文学方术士,之后再说诸生,最后说为皆诵法孔子的儒生!

方士:即自称能访仙炼丹以求长生不老的人。如侯生、韩众、徐市(徐福)、卢生。

文学方术士:文学术士,可以泛称博学善文的人,也可以用来指称儒学之士。

诸生:诸的意义是多,生的意义是学生,诸生的字面意义,是多位学生。

皆诵法孔子的儒生:孔子门下儒家弟子。

堂堂一本史书,居然如此前后矛盾?岂不可笑哉?!!

加之出土的秦汉法律文书,秦汉死刑中并没有活埋处死的律文和案例。活埋处死,仅仅出现在残酷的战争中,往往是作为受到谴责的暴行被记载下来。

别说坑儒,便是坑方士之说,都存伪!

哼,儒生尊孔子,以德礼治理天下;而秦始皇以律法治天下!加之西汉之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为天下之口舌,始皇之法与儒相反,始皇其人,安得善哉?!!”

邹雨冷笑,有关始皇帝之功过,在启明帝国早已定论。而与始皇帝有关的焚书坑儒之事的真伪,在启明帝国更是天下皆知!焚书是真的,断无可疑,但焚的是哪些书,《奏事》之中都有说明。

但坑儒?

在司马迁著《史记》之前,可没有哪篇历史文献记载着秦始皇坑儒之事。如淮南王刘安著编《淮南子》一书,更有董仲舒著有《春秋繁露》一书。这两人一者对道家推崇备至,一者更是独尊儒术的发起人。这两个人可都比司马迁老,这两本书也都比《史记》早,然而这两本书别说秦始皇坑儒了,连坑埋过方士都不曾提过!要知道那已经是汉朝,如果说始皇帝真干过坑埋方士,乃至于坑埋儒生的事情,他们两人一为汉室皇族,一为汉室重臣,会需要为秦始皇遮掩?怕不是笑话!!!

再者,司马迁时期正是汉武帝热衷于信神求仙,方士们再次大红大紫的时期。著史警今,向来是史学家的爱好。加之在西汉初年的《说苑?反质》中就有秦始皇坑方士的故事,并且故事更加完整,其中还有秦始皇坑方士故事的后半段,方士侯生被始皇抓住,侯生不仅不惧,反而正气凛然、口若悬河对着始皇一顿怒喷。最后始皇被喷的心悦诚服,反而放了侯生。这种故事不过是西汉初年的方士们编造出来用于自我吹嘘,游说权贵以博取禄利而已。

只是被司马迁截取上半段,稍加编改,借古讽今,警示众人。

如果说司马迁都还只是写始皇坑方士,那么到了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地位更加高上之后。一群儒家经师为继续抬高儒家地位,甚至是神话儒家,将儒学国教化。便开始对秦始皇坑方士的故事进行偷梁换柱,改成了焚书坑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