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宝剑 第955章

作者:学霸殿下

他的武学境界与王家诸人相比,几乎是云泥之别。

王仁虽死,一身真气消散天地,但他的躯体,他的武骨,乃至他的经络,全都是最佳的证人,习武锤炼身体,习武炼精化气,习武会在身体上留下痕迹——所以他能看出来,他能判断出来。

这王仁明显是武功精湛的练家子。

“哇,族人与外人眼中的废物,其实是个隐藏修为的天才,这设定好眼熟。”孙朗笑道,“所以哥们,你是怀璧其罪,被人夺了老爷爷吗?”

王仁自然不能回答他这个问题。

人死灯灭。

他在外人眼中的评价不高,与妻子关系冷淡,所有人都觉得他是个碌碌无为的败家子,但谁也不知道,他居然隐藏着这一身惊人艺业。

明明身怀高明武功,却在众人的白眼下过活,这样的人不是抖M就是另有所图,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已经没有谁知道了。

因为他死了,死了,所有的事情就都没了意义。

最关键的问题不是这个。

“一击致命……杀死他的人,武功并不比他高,至少这一掌中所蕴含的武功不比他高,可他没有任何反击的迹象,毫不反抗地被夺了性命。”

王家的调查没有解释任何困惑,反而带来了新的疑难,王仁是暗藏武功的高手,王家有人翻找过王仁的书房,王仁的死,显然并不是兄妹相残这样简单……孙朗嘿然道:“事情越来越复杂了。”

他刚想再检查一下别的,神色突然一动。

外面传来了喧闹的声音,随即房顶也传来了脚步声。

有人来了。

孙朗随即看向了自己挖出来的那个洞,刚想躲进去,又凝神倾听片刻,神色一动,转念一想,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他伸手将王仁的尸体抓了出来,扔进了那个洞里,土石合拢,将对方埋在了里面,随即翻身坐进了棺木中,低笑道:“哥们,给我挪个地儿。”

¥¥¥¥¥¥¥¥¥¥

PS1:五千字……阿西吧,九千字了。

PS2:而且明天就要去日本了,书客年会什么的,回来之后就轮到过生日……啊,啊,啊,希望这个月能将欠账还完……

第七百三十九章 开棺!

孙朗麻溜儿地将棺材板儿盖好之后,外面的嘈杂声越来越大了。

怒骂声,呵斥声,推搡声,咆哮声,呼喊声,这些混乱的杂音汇聚在一起,交织成了搞事的多重奏,这可是有点意思了。

毕竟王仁的死因如此不同寻常——森严的戒备,被仔细翻找过的书房,隐藏武学修为的受害者,这个浪荡子的死讯成为了王家的禁忌,甚至不设灵堂,不留家人守灵,所有的线索和异样都显示,王家显然知道些什么内情。

在这种微妙的局势下,王仁生前居住的院落就成为了严加守卫的重中之重,如果这里发生了什么吵闹与混乱,那必然意味着有些事情脱离了王家的掌控——所以,就非常有意思了。

所以,不管是谁来了,不管要发生什么,孙朗肯定是要躲起来看戏的,跳到房梁上容易被发现,埋进土里有点low,算来算去,只有躲在棺木中才比较别出机杼,很有创造力,而且非常好玩。

是的,好玩。

孙朗征战沙场六年,师从元祖帝兵之灵,从这个辈分极大、底蕴与积累无比深厚的器灵那里学到了威震六军、令天魔变色的武艺与兵法,后来又将这些所学与来自地球的诸多碎片记忆融合在一起,开发出了很多脑洞大开、极具创意性的战法。

这些想法有的成功了,这些辉煌的胜利与战果能够变成一本碉堡集锦,有些却失败了,那些愚蠢的破事也足以编成一本傻缺合集。

当年他孙钻过草丛,顶过纸箱,也曾信仰之跃,也曾开过无双,但却从来没有躲在棺木中阴人——在他的印象中,王重阳似乎干过这件事情,成为了棺材板儿压不住的第一个实例。

唉,可惜了欧阳锋的蛤蟆功,被王重阳一记一阳指就给破掉了,那可是蛤蟆功啊,说破就破掉了,给人一种硬点的感觉。

既然王重阳摸得,那我也摸得。

孙朗愉悦地往棺木中一躺,虽然王仁的尸身在里面停了好一会儿,可他却毫不在意,翘起了二郎腿,换了个舒服的姿势。

血流成河、尸骨成山的修罗场面他都见过,何况是这种小场面。

习武之人血气旺盛,军伍之人杀气极重,孙朗同为这两个领域的顶尖人物,气机之强,万邪不侵,棺木中刚刚生出的些许阴郁之气被他气机一冲,在第一时间就已经烟消云散了。

他躺在棺材里,竖起耳朵,听着外面的动静。

叫嚷声越来越大了,看起来还发生了推搡乃至摩擦,看样子这一群不速之客要强闯这里,结果被此地的守卫所阻拦,两者相持不下,火气渐旺,嘴里都有些不干不净。

——妈的,你们倒是动手啊?

两边迟迟不动手,孙朗听得甚是无聊,突然就听到一声炸雷般的低喝:“尔等何故阻我?我与王贤弟乃是生死之交,铁打的交情,他无辜横死,真凶不明,我这个做哥哥的连看他最后一眼都不行吗?”

另一方的语气则是毫不相让:“史大爷恕罪!三老爷有令,着我等仔细戒备,没有他老人家的命令,哪怕是天王老子来了,也是不许进去,若有差池,我等提头去见,史大爷若是执意硬闯,小人们也只有以死相抗了!”

那“史大爷”怒道:“你以为我不敢杀你们吗?”

史大爷?

孙朗只认识史大林,并不认识什么史大爷,不过……

是史家的人吗?

贾史王薛,金陵四大家族,孙朗了解的并不多,对于史家,他最大的印象就是荣国府老太君是史家出身,除此以外,基本也没什么了。

等等……

孙朗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情。

几年前他孙朗在军中名声鹊起,常言道母凭子贵,一个前程远大、战功赫赫的年轻将帅不仅能显贵其母,甚至能够带挈整个家族,荣国府的地位自然也水涨船高,按照四大家族一贯同气连枝、互相扶持的尿性,军中有了这么一条粗大腿,肯定要扑上来连亲带舔抱个爽的。

但其实并没有。

那时孙朗功名已显,战功赫赫,人望卓著,其势已成,几乎已经跃居帝国顶尖名将之列,便是再蠢的人也知道,年龄已经成了贾将军最后的弱项,而他如果能继续胜利下去的话,那年龄也不算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