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宝剑 第943章

作者:学霸殿下

第七百三十四章 灭口,凶手

贾诩的心跳停滞了一瞬。

虽然心里早有准备,但当孙朗从贾似道身后走出的刹那,即使以贾诩的城府与心计,心中也不可遏制地产生了一丝悸动。

曾经的天元英雄、无双将帅。

功绩被朝廷淡化、事迹被人们遗忘、甚至连名字都不能提及。

已经成为了传说的人。

时隔两年之后再度现身,在帝国境内掀起汹涌暗潮,先是明州,再是秦州,他与帝都皇座上的九五之尊进行着无声的博弈。

——赌注也许是整个帝国。

而这个死而复生的赌徒,与自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他姓贾,是荣国府的嫡孙,是自己的侄儿,曾经是贾府不学无术的浪荡子,后来因为离家出走,成为了贾家最大的笑柄和污点。

再后来,他已经成为了天元军中最耀眼的新星,他的光芒与日俱增,几年之后,他已经是帝国武璧上的最耀眼的星辰,譬如北辰,众星拱之。

不到三十岁的大元帅,只有最雄烈的战争年代才能撑起如斯功名,曾经所有人都相信,这位百战百胜的绝世名将会成为帝国新的守护者,贾府将因此踏上新的高峰,无限的荣耀与风光,甚至远胜于一门双国公的当年。

但传奇戛然而止。

疑团暗涌的大荒山埋葬了荼毒神州大地数十年之久的域外天魔,埋葬了三十万最精锐的精兵强将,也埋葬了这位绝世名将的传奇一生。

天妒英才,这位原本前途无量的元帅死在了天元大战的最后一场战役,与域外天魔拼了个同归于尽,荣国府一夜之间从云间跌落,所有的消息被火速封锁,即使是位高权重的大将也无法得知全部的真相,所有的一切都埋藏在血腥和谜团之中,被战胜天魔的狂喜与自豪所掩盖。

这两年来,依然有人在不懈地追查,依然有人不肯遗忘,但真相依然隐藏在层层迷雾之中,没有一个人能够触摸到真正的真实。

贾诩没有做无用功,因为他是聪明人,他想得很明白。

朝廷奇怪的态度,大荒山语焉不详的真相,史书的参考,前朝的旧例……一切的一切都在昭示着,自己这位锋芒毕露、光耀六军的侄儿似乎犯了君王的忌讳,以至于招致了杀身之祸。

这只是个猜测,也只能作为猜测而存在着,贾诩是聪明人,他不会去追查真相,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不得不死的原因并不是所谓的忠诚,而是帝王滔天的权势和自私狠毒的心性。

君要臣死,臣如果不死,君就要臣全家一起死。

既然没本事反他娘的,就只好潜伏爪牙忍受。

不仅要忍受,还要低调,帝王生性多疑,好猜忌,不能让他对贾府再度生出怀疑和戒心,所以要闭门锁户,坦然接受贾家家道中落的命运,唯有如此,才能打消君王的猜忌,给家族换来生机。

贾诩这两年就是如此行事的,放任儿子出家,自己也甘做一名富家翁,每天练气写字,不结交权贵,不与高官来往,对贾府的暗弱视而不见……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他没料到事情会有这样的展开。

两年之后,那个原本早应该死去的人,竟然出现了。

而他的行为坐实了很多有心人的猜测,因为这位失踪两年的前元帅并没有回京述职,甚至没有出现在众人面前,他隐藏在幕后,操纵着一件又一件惊动朝廷的大事,而自己却不出现在台前,仿佛在跟大家玩捉迷藏。

但很显然,他捉迷藏的游戏对象不是群臣,而是……皇帝。

换言之,他要怼皇帝。

否则以他当年的军功、人脉、地位与声望,即使是迟到了两年,回朝之后,也依然能够得到巨大的礼遇和拥戴,他为什么放着荣华富贵与高官厚禄不要,辗转于帝国北疆,专注于搞风搞雨?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他这是在示威,是要搞事,显然这位曾经威震六军的大元帅在大荒山中遭到了不体面的糟糕对待,毕竟古今中外,令名将能臣忍无可忍地跳皇帝脸的,通常只有这个原因了。

这些日子以来,朝野暗流汹涌,即使是在上朝的时候,位高权重的诸公有时都会交换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毕竟事情过去了这么长的时间,该知道内情的人早就知道了,武殿的巨头们对皇帝的窘境了然于心,并觉得有趣而解气,并且思索着事态变化的可能性。

君臣从来都不是一体的,人都有私心,而帝王则是这个世界上最自私的人,既然君王自私,臣子也会为自己和家族打算。

毕竟大家都不是蠢人,天元大战结束,强敌既去,一致对外的局势就会转为内耗,转为君权与臣权的相争。在和平时期,君王不会容许武臣掌握太大的权柄,尤其是军权,新一轮的朝堂斗争不可避免。

而不甘心交权出血的武勋们,从此事之中看到了一个绝好的机会。

一个限制君权、扩大蛋糕的好机会。

——反正是他贾某人冲锋陷阵,咱们跟在后面摇旗呐喊,然后找个机会,狠狠淦皇帝一炮,成了,皇帝滚去深宫,不成,就拿姓贾的顶罪。

可以说非常完美了。

朝野上下,人生百态,阴谋者,愚笨者,贪婪者,自作聪明者,不甘寂寞者,消息灵通的人们都在盘算着自己的主意……因为从如今的局势来看,一场风波已经不可避免,在这件大事中,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定位。

——而本来打算安静划水摸鱼的贾诩只想骂娘。

因为那位元帅也姓贾,很凑巧,是他贾家的人,是荣国府的嫡孙,是他贾某人的侄子,两人是五服之内的血亲,是正儿八经的堂叔侄。

帝国律例,欺君大逆,当诛九族。

九族者,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

干。

一句日了狗了,根本无法形容贾诩放飞的心灵,便是将金陵城里的狗统统日一遭,都无法完整表达其复杂的心情,基本上,就算他此时直接飞奔到帝都叩阙出首、状告其侄,也没什么卵用了。

因为他的大侄子,似乎已经彻底将皇帝惹毛了,两年之后死而复生、怒怼朝廷,两者几乎已经站在了你死我活、不死不休的对立面。

因为他姓贾,因为他出身于荣国府,所以无论他做什么,都带有鲜明的贾府的印记,个人与家族荣辱一体,他是反贼,那么贾府阖府都是反贼。

如今,害得自己成了反贼的反贼,站在了自己的面前。

贾诩眯起了眼睛,望着许久未见的侄儿。

如果可以的话,他很想一个老大耳刮子糊上去,但他知道,这不现实,因为他只是自己的侄子,而不是想怎么打骂就怎么打骂的儿子。

况且,这侄子是已经在战场上取得了功名与地位的名将,成就甚至不逊于先祖,已经不是他可以随意教训和发作的晚辈了。

虽然不能动手,但贾诩心中依旧有气,毕竟这个族中小辈肆意妄为、累及家族,让整个贾家落到如此被动的局势之中,他生气是应该的。

他本来想冷言冷语地嘲讽几句,但看到孙朗的目光,心中顿时一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