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宝剑 第781章

作者:学霸殿下

但他完完全全的,一点反抗的心思都没有。

不是因为孙朗过去的名声,不是因为孙朗此时的武功,不是因为他与白家的恩怨……全都不是。

白振明之所以如此忍气吞声、战战兢兢,只是因为一个原因……那就是孙朗出现在他面前。

他到今天才知道,这世上存在一种人,只要他站在你面前、坐在你身边,拿眼睛看着你,哪怕只是轻描淡写地一眼,你就说不出任何不该说的话,生不出任何敢于悖逆的心思,心智为其所夺,让你知道,无法反抗,做什么都没有用……

也许在今天,他才知道,绝世强者这四个字的份量到底有多重,傲公侯、轻王权的说法,并不是不知天高地厚的狂语。

这样的气势和气魄,他到底是怎么养出来的……

白振明按下了心中的疑惑,苦笑道:“元帅说的是……小可已率领白家投靠了元帅,但有所命,白家上下无有不尊。”

孙朗点头道:“那我们就长话短说吧,你父亲自大荒山战后回家,这两年间的变化,你给我说说看。”

¥¥¥¥¥¥¥¥¥¥¥

PS1:第二更……

PS2:话说东方尿液这种东西,简直了……但是还是比不上崂山蛇草水,他妈的,那种尿中带刺的滋味,真他妈的……

第六百二十八章 联系

白羽威这两年的变化。

听到这个问题,白振明的脸上就浮现出了阴郁之色。

如果非要用语言来形容一下他这两年的感受,应该是痛并快乐着吧。

就像开学前的最后一天晚上,明明还有作业没有写完,却沉迷吃鸡不可自拔。

——知道得写作业,却管不住自己的手,落地成盒太窝心,再来一盘,差一点就吃到鸡了,不甘心,再来一盘,吃到鸡了,庆祝一番,再来一盘,总之无可自拔,在大杀特杀的过程中却隐隐觉得不妥,知道天亮之后就是完蛋的开始,势必要迎接班主任的雷霆暴怒,但是……根本停不下来。

就是这种沉迷于一时的畅快却对未来的隐忧有所担心却无法停止的……快乐吧。

这大概就是白振明这两年间的感受。

沉浸于白家的高速发展与家业兴盛所带来的快乐,越隐隐察觉到繁荣表面下隐藏的忧患,却不知如何是好,却无可奈何……这样的心情吧。

他缓缓地讲述了这两年发生的事情。

天元战争绵延数十载,惨烈无比,死伤无算,常言道将军难免阵前死,他很早之前,就做好了老父战死沙场的心理准备。

毕竟纵使强如七曜剑圣,也有殒身的先例,而统率大军、运筹帷幄的将帅,殉国者更是数不胜数,他父亲虽是三朝老臣,与域外天魔打了几十年的仗,也不敢断言必然会逃过为将者的宿命,这一点,所有人都看得很开。

但令他无比庆幸的是,父亲终究是活下来了,即使他参与了最后那场震动天下、注定载入史册的倾世决战,也作为寥寥无几的幸存者活了下来,这真的是苍天庇佑、垂怜白家,一个功盖当世的三朝元老,一个功勋累累的七曜剑圣,他能够活到大战之后,就是家族再兴百年的根基和底蕴。

虽然不久之后就得到消息,说父亲已经决意回家,白振明也不甚在意,毕竟到了这个份上,父亲的象征意义已经大于实际的意义,他功高如此,天下传扬,就算是立刻告老还乡、辞去官职,也无碍于白家的继续崛起,而且一根架海金梁坐镇白家堡,也更有利于家族的扩张与稳定。

况且,以儿子的身份来讲,他也盼望着征战一生、终得休息的父亲能够回家颐养天年,不要再困顿劳累。

于是父亲回家了,带着数不尽的封赏和荣誉,带着说不完的传奇与故事,在君王的礼送、群臣的拜别和旧部的护送下,从中央汉州出发,回到他的家乡。

这一路声势隆重之极,地方百官拜见,世家大豪俯首,陛下特许赐以天子御驾华盖送行,礼同至尊亲履,更是世所罕见的荣宠,地方百姓听说是天元老帅功成身退、告老还乡,更是沿路叩拜、焚香礼敬,对于一个自少年时代起就与天魔作战、征战数十年的老英雄,所有人都给予了最大的尊敬。

消息传回秦州,更是全州震动,白家堡上下张灯结彩,喜气洋洋,耗费巨资为老祖宗修建园子、供其颐养天年,更是早早摆下流水席,远近乡亲不拘贵贱老少,来了统统管饱,整个秦州的戏班也都被白家一扫而空,大戏整整唱了一个月,连市井街头的闲汉都知道,这白老爷子既然活着回来了,那白家堡怕是要富贵无双了。

连市井之徒都知道,白家堡自然也心里有数,在这种万众翘首以盼的喜庆氛围中,他们终于迎回了老祖宗。

那一天可谓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明州官绅,上至州牧与镇州大将,下至九品驿丞,乃至世家耆老,大派宗师,能来的,全都来了,就是最傲骨嶙峋、正气浩然的狂士,也不会在这个时间不给白家的面子,那一天,西川白家的名声与威势,无形间已经攀到了顶峰。

这恭迎老祖宗衣锦还乡的喜宴,自然是宾主尽欢,那一天之后,白家的各项事业就迎来了爆炸式的全面高速发展,各项生意上的竞争对手主动避让,圈地买地的卖家也松了口,甚至有大量的小民主动上门来投献土地,不少侠者名士也纷纷来投……他们似乎都知道,白家的时代已经全面到来。

那一段高速发展时期的成就感与满足感,每一个白家人至今都记得,白振明自然也同样如此,他身为白家家主,更是踌躇满志,心说父亲为国征战数十年,总算是陛下有眼,不曾亏待,咱们白家,也到了一飞冲天的时候了。

但是很快,他就感到了些许的……不安。

白家的各项生意和事业照样高歌猛进,秦州官绅对白家的态度越发和善,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大步前进,但他依然感到了一丝不安。

首先是朝廷方面……陛下的态度,实在是太过热情了,这边父亲刚刚住下,那一边朝廷的使者就又来了,对老祖宗嘘寒问暖,问他老人家刚刚回家,有没有什么不适应的地方,还带来了内府所拨的珍奇宝物与名贵药材,白振明正得意于皇恩的浩荡,还没过半个月,皇帝的使者又来了。

这圣眷隆重,确实是巴不得的好事,但也有句话叫伴君如伴虎,皇帝如此热情,一开始还让人感动与得意,但这热情太过频繁,恐怕就会引来不安了。

毕竟人心隔肚皮,人情是会慢慢淡薄的,更何况古往今来,帝王都是生性凉薄之辈,你又不整天在他身边给他办事,他哪里会整日价记着你的好,通常来说,就算是有名臣告老,陛下一开始做做样子嘘寒问暖一番,久而久之,顶多就是逢年过节遣使慰问一番,就已经是天大的圣恩了。

——要是遇到不讲究的,或者你级别不够的,就只能等着政治任务到来时,才会出现XXX探望退休老同志的新闻了。

所以,皇帝居然在整整两年的时间里保持着高频率的慰问与惦记,这不得不让白振明想太多,他读的史书太多,天威难测的先例实在不少,所以他有点慌。

更要命的是,这个世界上,蠢人比聪明人要多上太多了,心里没有逼数的人也实在太多了。

自从老祖宗回家、白家的声望达到顶峰之后,白家之前那还算严谨的家风,就渐渐刹不住车了,毕竟人心浅薄易变,就算是老实巴交的汉子,长此以往地被人点头哈腰、竭力讨好,都会渐渐生出倨傲的毛病。

人是很容易就被惯性左右和改变的生物。

况且,陛下如此高频率地大张旗鼓、遣使慰问,在白振明这种精明人眼中,这意味着隐隐的危机,但在下面的人眼中看来,那就是白家圣眷隆重、不可动摇的铁证——陛下如此挺我们,我们还怕什么?可劲儿地作!不要慌!

当某些事情有人带头、并且吃到了好处,那其他还在观望的人,也会一股脑冲上去吃,并且将少数冷静的人裹挟在内。

于是,白家的家风逐渐败坏,至于横行乡里、鱼肉百姓的事情……那几乎也不是事情了,反正,没人敢管。

是的,没人敢管,想管的也管不了。

白振明虽然有心整顿家风,但他毕竟只是白家的家主,是白家主家的家长,他管不住同族旁支的叔伯,他没有那么大的本事,能够镇压白家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老祖宗,那就是他的父亲,只要他老人家说一句话,所有人都要当成圣旨来听。

——但这就是他所心忧的第二件事情了。

自从父亲回家之后,一开始还看不太出来什么端倪,久而久之,他就发现了父亲有些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