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宝剑 第1721章

作者:学霸殿下

天子低下头来,望着每一位大臣的脸,淡淡道:“朕承认,赤练炎那孩子之所以能执掌火曜圣剑,是朕的授意,朕也承认,白羽威之所以在秦州度过了生不如死的最后三年,也与朕有所牵扯。但灵木黎之事,朕确实一无所知,至于日曜剑圣突发疯癫,彼时朕正昏迷,又能做些什么?”

孙朗心下略感不安,皇帝显然已经出招了,用意何在?

虽然一时未能想明白,可他知道,不能让皇帝自由发挥了。

“卫羲和癫狂之事,审理即可得知,灵木黎究竟跟陛下有无关系,我们也可以用证据说话。”孙朗昂然问道,“可那赤练炎沐猴而冠,那白羽威抱屈而终,陛下缘何如此,须得给天下人一个交代!”

“交代……”

皇帝发出了苍凉的冷笑。

“哈哈哈哈哈哈,好一个交代!”

他的眼中射出了刻骨铭心的恨意,他凝视着孙朗,神情宛如一条毒蛇,他嘶哑着嗓音,低沉道:“孙朗,朕为何要这么做,你自己不清楚吗?你做过的好事,现在已经忘记了吗?你以为能胁迫朕,你以为朕真的不敢说吗?”

……不好!

孙朗面色陡变,就听到皇帝嘶声道:“朕将火曜圣剑赐给赤练炎,朕与白老令公商议绝密事,都是为了调试帝兵、重新反向推断出帝兵制造的工艺流程,如此殚精竭虑,甚至搭上了白老将军的性命,都是因为你!孙朗!”

“你毁掉了帝国生产帝兵的能力,你动摇了后土的国本和未来!你这大逆!你这国贼!”

时间静默了片刻。

随即一片大哗。

惊呼声,质询声,讶然声,不可思议的目光,不敢置信的目光,种种情绪山呼海啸般喷薄而出,就连久经风浪的朝堂巨头,此刻也已然色变。

在风暴的中心,孙朗神色漠然,与皇帝视线相对。

李广渊的眼中充溢着快意与疯狂。

——终于赢了一盘。

——没想到吧,孙朗。

你以为朕有所顾忌,你以为朕不敢公开这个秘密,因为后土失却帝兵制造能力的消息一旦传开,社稷就会动摇,国家横生波澜,人心动荡,天下搭乱,甚至虎视眈眈的四国都会生出别样的心思。

你以为朕顾虑这个?你以为朕顾虑这个!

太天真了!

朕若能成功,做那长生天子,寿数无穷无尽,有的是时间来平定乾坤、治理社稷,朕若失败,败亡难免,身死之后,哪管这洪水滔天!

所以朕便做这个局,引你主动发难,打你一个出其不意,你自诩智计百出,却仍然算不到人心,就像你三年前算不到朕会在战胜之前便对你下手,三年后你也算不到朕宁可令家国大乱也要先平定你这逆贼!

这才是皇帝!这就是皇帝!

只有朕这样的人,才能做这皇帝,才配做这皇帝!

而你,受死吧!

李广渊的眼中闪烁着残忍的杀意,这位帝国的至尊,在经过了长时间的谋划与隐忍之后,终于露出了他的獠牙。

¥¥¥¥¥¥¥¥

PS1:昨晚失眠……妈的感觉自己好像闭着眼睛躺了一夜……洗个澡,早点睡,另外斯坦李老爷子,虽然你好像对中国依然有着西方傲慢式的偏见误解,但还是要向你所取得的成就致敬,电影真的挺好看的。

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真假剑圣

肃杀。

还有无比诡异的沉默。

聚集在这里的,是帝国最足智多谋的精英,是帝国最神通广大的能人,帝国的行政中心聚集着这个世界上最优秀的政治家与军事家,他们大多经受过天元战争的洗礼,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心理素质与城府心智。

可今天发生的事情,依然令他们心神震荡、惊讶莫名。

谁也没有想到,皇帝伤愈之后的第一次朝会,就发生了这种针锋相对乃至撕破脸皮的高烈度冲突,两人的态度之强横、言辞之激烈、手段之迅猛,仿佛是想在这次朝会之中便将对方一劳永逸地解决掉。

这才是最让人措手不及的地方。

须知政治游戏的精要是妥协,是布局,是隐忍,是耐心,历数国朝旧事,那些堪称经典的政斗交锋无不蕴含着这样的智慧,这是一个成熟稳定的政治体系之下的必然产物,众臣久为后土官僚,一直沉浸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们遵守着这样的游戏规则,并习惯以此为行为准绳。

当时机不成熟时,隐忍等候,纵然不共戴天之敌当面,也谈笑自若、心平气和,待到时机成熟,便行雷霆一击,不留情面,不留后患,不给政敌以任何翻身的可能性——正常的游戏规则,无疑是这样的。

可今次交锋的二人,向来不是规则的遵守者。

孙朗是地球来客,先天心怀怨怼,回京意欲复仇,是想讨一个公道,并且不介意砸碎这腐朽无聊的规则。

——所以他不会被任何的规矩和共识所束缚。

李广渊是野心勃勃的君主,他执着长生梦想,为此不顾一切,巨大的野心渐渐扭曲着他的心智,令他变得冷酷淡漠,他已经自视为神明,未来的长生之种何必遵守凡人的无聊规矩,一旦完成永生,在无尽寿数的加持之下,他可以重新塑造任何他想塑造的规则。

——所以他不会因任何顾虑而停步。

于是,国朝立世数百年以来最激烈的交锋就此展开。

所泄露的,是足以动摇国本的绝密。

皇帝说,帝兵的生产工艺已经被孙朗摧毁。

如果这是真的,也就是说,这个国家的强国之基便轰然垮塌,后土帝国赖以横压当世的最大倚仗即将不复存在。

这是天崩地裂的大事。

皇帝竟公然在朝堂之上宣布了这个事实。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在场泱泱大臣数百名,个个听了个清清楚楚,消息根本无从封锁,一旦外泄,帝国必然陷于轩然大波之中,民心浮动自不必说,世家门阀暗生心思,宗门大派必起异心,那些一直将后土视为最大假想敌的诸大国更是会采取行动,这简直是他们梦寐以求的天赐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