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宝剑 第1701章

作者:学霸殿下

孙朗款款深情道:“银落……”

银落捂着眼睛,大喊道:“闭嘴!死开!不要用这种恶心的表情和欠揍的语气跟我说话!麻烦你正常一点!”

于是孙朗又看向了平阳,阳光恶心帅的表情切换成了凛然冷面,对付这小徒弟就简单太多了,他积威已久,只需要一个眼神就足够了。

平阳刚刚强撑起来的气势果然很快败下阵来,她呲溜一声钻到了鲁阿姨的身后,探出半个小脑袋,望着孙朗,眼神有些哀怨,还有些气鼓鼓的,一种“这个仇我先记下了”的小模样。

——这家伙到底在想什么啊。

“……真是无聊。”

就在这时,冷然的声音从门内响起。

熟悉的声线令众人的神色俱是一凛。

大家一起转头看去,但见白影招展,衣袂翻飞,矫健英武的身影大步跨出,眉宇英挺,贵气自生,正是天策上将、天子帝姬。

她眯起眼睛,凤目扫过半圈,冷笑道:“你看起来很享受这一切啊,孙朗,大敌当前,生死一线,你却在跟一群小姑娘打情骂俏,家事居然比国事重要,分不清轻重,没有大局观念,你还像以前一样,一点出息都没有,连男女这点小事都搞不清楚,还算是男人吗?”

话音刚落,还没等孙朗反击,银落便柳眉倒竖,挡在他面前,向着天策帝姬咄咄道:“我们的私事,还用不着外人来置喙,至于孙朗能不能将事情做好,这一点,无论是皇帝陛下还是帝姬殿下,都应该十分清楚吧!”

赵飞凰也哼了一声,阴阳怪气道:“哟哟哟,这里是神策府吧,我还以为是天策府呢,这神策府的女人们还没过门,天策府的女人就先踩进去了,帝姬殿下在急什么啊,可惜有些事儿啊,再急也是没门的!”

鲁淑仁同样脸色不善,她跟赵小姐一样,与帝姬有私人恩怨。

更别论赵云龙了。

刹那间,形势就从窝里斗转变成了一致对外。

帝姬淡淡道:“你们的儿戏事情,本人半点不感兴趣,只是孙朗邀请我过府议事,本人公务繁忙,重任在肩,可不像某个人一样,整日可以无所事事、吊儿郎当,时间着实紧张,所以孙朗……你有事吗?”

孙朗点头如啄米:“有事有事有事!我们进去说!”

帝姬扫了他一眼,鼻孔里哼了一声。

德性。

¥¥¥¥¥¥¥¥¥¥¥

PS1:惊闻金庸去世……稍微有那么一点唏嘘。

PS2:虽然金庸先生在私德方面并不那么令人认同,所谓黑料大大小小也有许多,但人都走了,往事随风,就不必再提了,世上并没有完美的人,我们也许不必太过苛责,今日只是记念一下这位在文坛留下辉煌名声和成就的先行者,感谢你带给这个世界的瑰宝和财富。

明天两更补……卡文,主要是不敢熬夜

如题,昨晚写得晚了点,然后就他妈的失眠了,两点钟才睡着。

赶紧洗脚喝牛奶上床睡觉,明天早晨醒来后再挑战一次自我。

啊,要自律啊要自律,为什么就做不到呢……

就算定了水弹枪扫射的赌注,鸽子们一个都没有完成,根本就没有意义。

要不要再开一次悬赏呢……

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娶你妹?

偌大的神策府从冷清转为热闹。

赵小姐带来了大批训练有素的侯府管事与仆役,张家也硬塞了许多人手进来,两府的人马如今改头换面,正式成为神策府的编制人员。

他们事先都得到了许多的叮嘱与命令,如今怀着对新生活的美好向往与期盼,以最大的热情与动力接手神策府的管理活动。

管事们风风火火地四下巡视查看全府布局,丫鬟们开始洒扫清理,仆役们将庞大车队的物资一批批卸下,所有人都做得热火朝天,挥洒着汗水,试图得到新家主的赞许与赏识,从此走上人生巅峰。

然而他们的打算落空了。

因为英明神武的新家主大人此时正自顾不暇,孙朗上将军陷入了窘境,他正试图在前女友与现任后宫们与皇帝钦定未婚妻之间绝境求生。

神策府正厅大堂,从未使用的会客正室此时正弥散着莫名肃杀的空气,没有丫鬟,没有礼数,没有茶水,只有面凝冰霜、杀气腾腾的女子们正在不断地打量着彼此,各自的目光意味深长。

孙朗坐在主位,少女们全都站在他身旁,一种一家之主的威严感。

可惜他并不感到得意,眼前的场面令他如坐针毡。

孙朗想说些什么活跃一下气氛,可往日里舌灿莲花般的口才竟失了效,他觉得嗓子发干,嘴唇像是被胶水黏上了一般,什么话都说不出口。

只得勉强挤出了一个笑容,向着对面的帝姬说道:“说……说点什么啊?”

帝姬殿下坐在客座上,以手支颐,翘着二郎腿,丰腴健美的大腿微微晃动,显出一股华贵雍容、从容不迫的气度,说起来这姿势还是数年前孙朗手把手教给她摆的,天策上将十分喜欢,久而久之,已经成了本能。

她孤身一人,进了孙朗的巢穴,作为前女友,她不仅要面对已经反目成仇的昔日相好,还得面对这家伙那并不友善的一群新欢,但帝姬殿下却冷傲地保持着风采与气度,延续着城外会面时的坚强或者倔强。

听到孙朗没话找话的开场白,她冷冷地看了一眼孙朗。

——真把我当救急道具了?

哼。

她露出了冷艳的笑容,嘴角一挑。

那就如你所愿。

冰冷锋锐的目光从孙朗身后的女人们的脸上一一扫过,天策上将军若无其事道:“哟,人还是没来齐啊,剩下几个什么时候来?”

空气再度凝结。

孙朗屁股下面的毡子上的针一下子又多了三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