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宝剑 第1547章

作者:学霸殿下

诶?

诶诶诶诶诶诶?

这剧本不对啊!这算是干什么啊?还是在演戏?虚与委蛇?

众人惊得呆了,又见皇帝剧烈喘息几声,脸色又苍白了一点,说话也变得吃力起来:“朕于天元血战中继位,从先帝手中接过社稷重担,几十年战战兢兢不敢有一丝懈怠,终于胜了天魔,不负先皇所托,如今遭此一难,朕死生无惧,唯有一样放心不下,就是这祖宗江山,就是这帝国社稷……”

皇后失声道:“陛下?”

皇帝目视孙朗,露出了一丝笑容:“朕现在不担心了,有上将军在,帝国江山稳如磐石,只盼你看在这君臣一场的份上,继续辅佐我儿,莫要懈怠,将来青史之中,也有这一段佳话……”

孙朗正色躬身道:“臣敢不效命?肝脑涂地,自不必说。”

皇帝含笑点头。

众人越听越不对劲,这股托孤的味道是怎么回事?皇后更是惊疑不定地看着孙朗,又看看自己的老公——她大概是在怀疑孙朗是否用了什么妖法。

皇帝休憩了一阵,又说道:“宣旨。”

众人齐声道:“吾皇万岁万万岁……”

李广渊目视房梁,平静道:“朕躬德薄,以至有今日之事,自觉身体沉重,痊愈之期尚远,理应休养生息、寻访良医,劳烦诸位臣僚继续辛苦,辅佐太子监国,此乃其一。”

“其二,有神策上将孙朗,战功赫赫,志虑忠纯,实乃谋国之才,朕得此国士,心甚慰焉,今加封太子太师衔,为东宫师傅,令太子以师礼相待,日夜请益,指点国策……”

皇后面色一变:“陛下,这……”

皇帝摆手道:“朕意已决……神策上将功勋彪炳,有救亡图存之大功,神策上将一职不过虚位,如何能酬其大功?上将军青春年少,与太子相差仿佛,今为太子太师,待朕百年之后,可辅佐太子一朝,保国祚绵延……”

孙朗感动拜道:“愿陛下将息龙体!臣等尽皆施犬马之劳,以报陛下知遇之恩也!”

皇帝勉强一笑:“太师,诸事拜托了。”

他不等众人消化完这个重磅消息,又看向了皇后:“禁宫生变,人心动荡,外朝虽人才济济,但内外有别、不得施展,朕昏迷得太仓促,未曾有旨,今命皇后持鸾凤天章印辅国,协调内外诸事,皇后肯吗?”

言下之意,就是默许皇后听政了。

至少有皇帝的官方任命,她可以合法地对很多事都指手画脚一番。

大臣们老大不乐意,毕竟皇后刚刚的疯样子大家都看到了,谁耐烦这个婆娘?可陛下现在都这样了,你还要跟他顶嘴吗?万一把陛下气死了,这个责任谁来负?谁都不肯的。

不,有一个人肯。

孙朗,神奇的孙朗,他天不怕地不怕,没有他不敢做的事儿——然而,他刚刚得了大便宜,拿人手软,吃人嘴短,又怎么好意思跳出来反对?

咦,等等。

不少人脑筋一动。

难道说,皇帝封这个太子太师,就是为了让孙朗默许皇后干政?这边先厚厚封赏孙朗,如今孙朗就不好意思反驳这事儿了。

可这……这没道理啊。

皇后就那点本事,便是有资格干政,也不是当朝重臣们的对手,皇帝为了这个,舍了孙朗一个太子太师,这买卖也太亏本了吧?

那可是太子太师啊,将来建成几位,那就是妥妥的帝师之姿,凭着这个名头和身份,这小子得捞多少便宜啊操。

再者,让皇后娘娘干政,又能得到什么?

还有……今天到底是怎么回事?居然好言好语地夸赞孙朗,而且还许了这么大的蛋糕。

难道陛下认怂了吗?

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角色扮演

今天发生的事情简直魔幻。

昏迷五日之久的陛下一朝醒来,就做了三件小事,第一,正式确定了太子的监国身份,第二,加封神策上将孙朗为太子太师,第三,命令皇后听政参议,一顿操作迅猛如虎而且非常之谜。

简直就像是被孙朗的妖法迷惑了心智。

做完这三件小事之后,皇帝陛下就再度昏迷过去。

一点道理都不讲的。

寝宫之中,太医们开始了紧急的检查与抢救,皇帝的家人们重新哭天喊地起来,而帝国的重臣们站在一边,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表情都很懵逼。

随即他们不约而同地望向孙朗。

新鲜出炉的太子太师眨了眨天真无邪的大眼睛,不说话。

得了消息的太后娘娘匆忙赶来,可终究没有见到清醒着的儿子,在她的询问下,皇后将之前发生的事情说了,就连孙朗升官这件事儿都吞吞吐吐地说了,毕竟大家都在听,她也抵赖不得。

太后叹了口气:“既然是圣上的旨意,那就传下去吧。”

皇后显然很不甘心。

太子监国已成定局,皇帝的圣旨也就是个名分问题,垂帘听政似乎很美,但皇后自己人知自家事,后土臣权极强,都是一群从天元战场的血海中杀出来的当世人杰,她哪里是对手?就算真的能听政,也玩不过人家。

这样一看,此事之中得益最大的,显然是孙朗。

那可是太子太师啊,未来的帝师,太子的监护人,孙朗这厮本来就功勋彪炳、声名显赫,如今又镀了一层皇家的光环,那他妈还了得?

陛下亲口说请他教导指点太子的,说明这太子太师并非虚衔,而是实打实的太子之师,这简直是亲口许诺孙朗可以在朝中兴风作浪。

想起这厮之前的所作所为,又想到他今天的无礼和张狂,皇后心中就气不打一处来,反正她与孙朗的矛盾冲突不可调和,既然如此,那就下绊子。

只听她在太后耳边切切察察:“母后,孙朗此人,着实惫懒,数次对儿臣出言不逊,藐视天家,如何能做太子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