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宝剑 第1320章

作者:学霸殿下

是上将军的声音,但有别于之前铜雀台演说的自信,不同于之前指点江山的意气风发,此时的他,声音低沉而平静,蕴含着说不出的哀伤。

他问道:“你们想干什么?”

安卓大声道:“上将军,陛下被奸人所误,朝廷不讲道理,孩儿们都不服!是您在这两年东奔西走,是您在这两年隐姓埋名,是您不计名利、孤独奋战,抓到了域外天魔最后的余孽踪迹,这荣耀与功劳都是属于您的!朝廷怎能随随便便就夺走!”

孙朗叹了口气:“朝廷也有朝廷的难处,我后土自有国情在此,这是国家法度,毕竟此事非同小可,又怎么能让我一个人临机决断……”

庞籍愤然道:“那也不能把您一脚踢开啊!”

孙朗缓缓道:“我辈天元将士,以保家卫国、击败天魔为己任,如今魔踪已显,包希仁才略不凡,顺藤摸瓜,一定能将事情查个水落石出,对于我来说,这样就足够了,我做这事,不是为了功名与荣誉。”

严嵩叫道:“您淡泊名利,但朝廷却不可以如此薄凉!您为了这件事情牺牲了这么多,到头来,到头来……”

孙朗轻声道:“我心甘情愿。”

安卓愤怒地吼道:“但这并不公平!此乃朝廷不公,人心诡谲,他们一定觉得,如果任由上将军将天魔余孽一网打尽,那上将军的声望就会瞬间攀升到顶点,声望一时无两,这些卑鄙小人不愿意看到上将军建此大功殊荣,所以搬弄唇舌是非,乃至陛下也……”

“住口!”孙朗喝道,“妄议朝廷是要杀头的!”

安卓梗着脖子叫道:“杀头就杀头!也许不只是小人从中作梗,或许还是天魔在其中作乱!它们知道,如果由上将军追查此事,这些天魔余孽一定死无葬身之地,它们惧怕这一点,所以就暗中操纵朝政,蒙蔽陛下,攻讦上将军,夺走上将军的权力与功劳,让上将军远离此事!他们……”

上将军怒吼道:“安卓!”

安卓也毫不畏惧地回吼道:“元帅!您还要退让到什么时候!大战时是这样,大荒山时是这样,回来后也是这样!您为什么不能多为自己考虑考虑!”

孙朗冷冷道:“如果每一个大臣都为自己考虑,谁为这个国家负责?”

安卓暴怒道:“去他妈的国家!朝廷无道,君王昏……”

“放肆!”

沉重的声音响起,随即就是喷血的声音,鸾凤和鸣楼一阵大乱,许多将士与小姐姐都面带忧色,探着脖子往七楼看去,但最多只看到众位将军的背影,其他的事情一概不知。

人们只能听到上将军的怒吼,安卓虚弱而执拗的哭喊,众位将军的苦劝,这些曾经在天元沙场上无惧搏杀的将军们此时卸下了层层的盔甲,柔弱无助的像个孩子,因为他们这一次面对的敌人,无法用刀剑来战胜。

安卓的声音变得很虚弱,但依然嘶声道:“元帅您一掌打死我吧!我的性命是你给的,今日就还给您!只盼您在我死后,挖出我的眼珠,将它们嵌在这铜雀台的顶楼上,我要亲眼看到您退无可退、一脚跌入深渊!”

上将军狂怒道:“混账——”

安卓大哭起来,众将也扑上前去,抱住上将军,纷纷哭喊哀求,以防他盛怒之下一拳打死安卓,霎时间,悲壮无奈的氛围扩散开来,迅速感染每一个楼层,众人虽然没有亲眼目睹,也不知事情的前因后果,但依然从这只言片语中判断出了事情的始末。

毕竟有些事情,自行脑补推测出来的,更让人深信不疑。

无论是将士们还是铜雀台的工作人员们,那天晚上都听到过上将军的演说与解释,他们知道神策上将突袭铜雀台,乃是要做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那就是消灭隐藏在人类内部的最后的天魔余孽。

为此,他在大荒山之战后消失,将战胜天魔、得胜归来的无上荣誉抛到一边,在寂寞与孤独中默默追查蛛丝马迹。

为了不露出任何破绽,他甚至没有让任何人知道这一点,所有的人都以为他死了,他的家人,他的袍泽,他的亲友……他付出了太多太多。

然而,根据今天众位将军的说法,难道……

且不说将士们如何如何,铜雀台的小姐姐们都是业界最顶尖的交际花,才思敏捷、聪明伶俐只是最基本的要求,所以逻辑思维能力与联想能力极为强大,这些才女平时都是读史的,也善于以史为鉴、结合前例,所以很轻易地脑补出了更多东西,完成了逻辑自洽。

“啊……难道说,朝廷派遣他人来接手天魔余孽之事了?”

“这,为什么啊?”

“傻丫头,是帝王心术啊,陛下怎么会坐视另一名威望卓著、战功赫赫的大将就此崛起呢?一定要想办法压制啊……”

“说不定朝堂诸公也在其中出了一把力吧……”

“唉,将军善战不善政,将军善谋不善争,昨日还是国之干城,今天就是冢中枯骨,自古至今,朝廷打压功勋大将,例子还少吗?”

娓娓低叹此起彼伏,种种内幕分析和内情讨论长了翅膀般地扩散着。

帝都号称天子脚下,首善之地,集天下之力以供养一城,所以帝都人民的政治修养、文化水平乃至经济基础都是相当不错的,街头巷尾讨论的是国家大政,似乎连市井泼皮都对武殿的施政方针了如指掌。

平民如此,顶级的交际花们更是如此了,这些小姐姐平时接触的是这个国家最尊贵最有权势的一批人,久而久之,熏陶之下,有些事情真能说个头头是道,将“事实真相”分析个八九不离十。

有人就开始愤愤不平:“朝廷做得确实不太对啊,上将军未免有些愚忠了,这种事情就应该据理力争……”

毕竟是后土之国,国人崇武尚争,从上到下,一股杀伐果决、淦你娘亲的气息,“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的说法没有太大的市场。

连比较娘炮的文人们所提倡的大多都是“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只有少数不要脸的家伙才会扭扭捏捏地说几句“君不明,臣不可以不忠,父不慈,子不可以不孝”云云,还得冒着被嘲讽“皇帝和你爹的蛋蛋好舔吗”与“艹你妈节奏狗大义和小孝能放在一起相提并论吗”的风险。

所以,基于这种社会风气,即使是妓院中软绵绵的小姐姐都有一种战天斗地的豪情,她们固然觉得朝廷过河拆桥的做法很过分,但对上将军躺平任艹的行为也颇有些怒其不争。

——为什么不据理力争呢?为什么不在朝堂上打一架呢?

反正金殿上时常斗殴一场,六部官员混战一团,文官武将大打出手,御史台反围剿,地方官进京砸场,这些朝堂故事隔三差五就传出很多,养活了无数以此为生的说书人和话本作者。

譬如某刑部高手以重手法轰人十六掌、掌掌吐血,事后太医鉴定只是轻伤,某锐金之国的使臣卷入一场朝堂斗殴,在掌风拳罡的余波下艰难求生、狼狈躲闪,留下了无比深重的心理阴影。

诸如此类。

所以在淳朴的帝国人民看来,朝堂上打架根本就不是事儿,你神策上将在朝堂上受了委屈,就该先动手淦他们一顿。

但很快,上将军回答了他们的疑惑。

七楼经过一阵哭喊混乱之后,上将军低沉的声音缓缓响起:“你们以为,我甘心吗,你们以为,我愿意吗?可我也没办法啊,当日召集你们突袭铜雀台,是私调兵马于京师之中,以帝国律例来看,已是大忌,你们觉得我应该据理力争,你们觉得我应该斗到底,那我倒要问问,若是我们的敌人揪住此事借题发挥,要追究你们私聚兵马之罪,我该怎么做?”

“啊?回答我?这可不是什么小罪,这是要革职问罪的,重刑处斩也不在话下,到时候你们统统被缉拿下狱,我该怎么办?这是在朝堂之上打一架就能解决的问题吗?这是据理力争就能解决的问题吗?到时候我要怎么做?是劫狱,还是直接反了?啊,你们说啊?”

他的声音渐渐激烈,蕴含着快要压抑不住的怒气和不甘,但很快,这声音渐渐低沉下来,重新变得释然。

“所以,这样就足够了。”

“退让的话,至少能让对方碍于颜面、无法继续穷追猛打,比起所谓的荣誉与功劳,我要先保护你们,要先保护好自己,才能有继续战斗的机会,仅此而已,所谓功勋,其实也没什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