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四千年后 第152章

作者:祈耳喵

  虽然很遗憾——无法跨越一个时期推行更加好用的代用货币,以此从国民中快速收敛大量金银财富这个目的也无法达成。

  但至少,最起码耶稣的基础目的还是必须要达成的。

  他之所以要设立在三国内通用的货币,实际上是为了将三国更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以经济体制代换政治体制,用货币交换带动文化艺术交换。也可以将财富在三国内迅速进行转化——这意味着某个国家吞并其他两个国家要简单的多。

  也就是说,耶稣的目的首先是创立一个统一的泛民族传统。一个民族历史上有没有被统一过,直接决定了日后统一的难度。

  “只是金属货币的话,应该可以。”

  拜蒙点了点头:“那么,我们是不是要用纯度更高的金银打造更优良的货币?”

  “不,不行。正相反——我们要用更劣质的金银打造通用货币。而且要大量发行这种劣质的货币。”

  耶稣却反而否决了拜蒙的观点:“在此基础上,再规定好通用货币与各国的独立货币的兑换比率。”

  “……为什么?”

  拜蒙有些困惑的看向耶稣。

  耶稣却只是摇了摇头,随口说道:“这是很简单的道理。假设说,罗马的一枚标准金币能兑换二十枚埃及银币,那么我发行一种含金量比罗马金币低的金币,他也是兑换二十枚埃及银币,但是含金量只有二分之一——也就是说,一枚罗马金币的含金量实际上等于我的两枚金币。”

  “那么,人们就一定会将手中价值较大的金币,也就是纯度更高的那些罗马金币熔成金块,再将这些金块在我规定的一些地方卖掉,换成我给出的劣质金币使用。而这个金子换金块的比例,必然不会是2:1而会是更低……但至少也大于1:1。”

  耶稣缓缓说道:“也就是说,1单位的罗马金币,可以兑换超过1单位的通用金币。而人们拿了通用货币,就会去兑换成银币再换成罗马金币,甚至直接用它换成罗马金币,再重复这个过程。那么人们也会很快醒悟过来,不再愿意使用价值更高的罗马金币,而是将其融化或者收藏起来。那么逐渐罗马金币就会从市场上消失,所有人都要使用我发行的新金币和新银币——这种在三国内通用的新金属货币。”

  “……我明白了。”

  拜蒙恍然大悟。

  他略一思考,便脱口而出:“正如以前的罗马人,因为金币和银币形状并不规则,所以他们喜欢将金币和银币偷偷切下一点留下来。那么在交易过程中,他们一定会渐渐意识到有一些金币特别轻,不足值。所以他们就会将足值的给自己留下,把不足值的花出去——而无论是足值还是不足值的,它都是‘一枚’。”

  “没错。”

  耶稣点了点头。

  拜蒙又皱了皱眉,问道:“那么,虽然买家肯定愿意使用劣质的货币当成正常的货币使用……但卖家肯定不愿意啊?同样1金币的货物,两个买家分别给出1罗马金币和1通用金币,卖家肯定更愿意接受用罗马金币出价的人啊?”

  “这是没有办法的。”

  耶稣诚实的说道:“甚至可以说,这是必然的。但这不是没有解决的途径——因为虽然卖家相对于1通用货币,更愿意接受1罗马金币。但和2通用金币相比,他肯定还是更喜欢通用金币,因为我在兑换比例中抽了税,导致了他的兑换比例要小于含金量比例,所以哪怕是1单位的罗马金币也比不上2单位的通用金币。”

  “那么,再加上以后不再发行独立金币,过量发行通用金币的政策,逐渐就会将各国的独立货币洗出市场。同时所有铸造伪币的人,无一例外全部处以死刑,罚没所有财产、家人贬为奴隶或充军。”

  “……这样啊。”

  拜蒙了然的点了点头,微微皱起眉头:“但我还是觉得这有些不稳。这样的话,可能整个市场的价格都会膨胀一倍吧?”

  “那自然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危机,甚至会给以后的社会埋下隐患……这个我知道。”

  耶稣点了点头,对拜蒙的敏锐表示赞叹:“不过,只要三国联盟继续向外扩张,就可以将经济压力缓解甚至消除。而且若是统一了三国,这也不会太困难。事实上,通用货币的购买力,与三国联盟的国力强盛与物资出口也是有关的。”

  “而且我所需要的,是推罗埃及罗马三国形成文化联结,反而不需要他们存留千秋万代,若是能作为一个不稳定的灾患,倒也是一个不错的可能……当然,其实我觉得他们并不到活到经历经济危机的时候。”

  耶稣沉声说道:“为了防止有人铸造假币。我还需要设立两个情报与刺杀机构,其中一个对国内的,由哈维和阿波罗管理……名为兄弟会。另外一个对国外的则由现在的圣长子公会进行改造,继续有阿斯莫德和菲尼克斯管理。”

  “……两个?”

  拜蒙挑了挑眉头,陷入沉思之中,过了许久他恍然的点了点头:“我懂了……您果然拥有着超脱时代的神圣智慧。”

  “……不,这都不是我的智慧,而且也并不神圣。我只不过是踩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就连这句话也是。”

  耶稣叹了口气,低声说道。

  他的地位越高反而越谦卑,越是被夸赞反而越低调。因为他越发的感受到了历代伟人的智慧……以及自己的渺小。

  但正因为这种无时无刻感受到的渺小,却也让他无时无刻地想向更高的地方攀爬、进发——

  更新完毕!

  今天感觉舒服点了……明天恢复正常更新吧。还有大约四五章这一卷结束,这周不可能写不完了……

  顺便,你们担心什么,窝既然昨天突然感冒,那就说明是下个月的奶提前验证了!也就是说下个月没有奶了,这是好事啊,都是好事。

  以及剧个透……你们想的天灾太虎了吧喂。虽然的确是天灾到了,但没这么多,目前就一样……

  最后推荐一下《无法恋爱的早见同学》

第一百一十四章 知识即力量

  为何耶稣要设立两个情报部门,对于拜蒙来说,这是很好理解的一件事。

  对于一个王来说,他可以允许骑士团这样的组织在国内壮大,也勉强可以允许传教士在国内行动。但他并不会放任一个在暗中行使权力的部门没有阻碍的飞速发展。

  因为他们存在于暗影之中,而非是日光之下。他们先天的不会受到制约其他人的道德和法律的约束,那么如何对他们进行监督呢?

  如果把监督权交由他们自己,那就像是把家庭住址和钥匙同时给一个陌生人一样危险;能监督一个法外机构的,唯有另外一个法外机构。换言之,这两者之间的势力必须保持均衡。

  若是将对内和对外的权利集中与一体,或是两者之间权力完全失衡,那么掌握了全部的情报渠道后,他们实际上就已经可以随时架空自己的王了。

  因为任何决策的本质都是已知情报的处理。通过捏造情报,掌控一切重要事务是否能传到王的耳朵里的权力后,他们就可以从情报源头上控制一个国家。

  将腐败堕落的防治,全部交由这些人的自觉与忠诚,无疑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想法——而非是信任。这甚至是把对方放到火上烤。

  因此,耶稣直接设立双重情报机构,让他们各自负责一半的情报,同时互相监督。这便是从制度上预防了三国联盟会被某个情报机关从内部腐化瓦解、从架空转而夺权的可能性。

  虽然不能百分百的预防这种未来的发生,但至少给未来的人指引出一条方向,也算是耶稣所能做的极限了。

  “关于交通部……这个很重要,必须每年进行检查。路况是否通畅,有没有山贼或是猛兽,信使是否怠惰或不在岗,道路是否有在维护。以及商人和游客有没有按照我们规定的路线行商,还是走小路试图逃脱关卡税——这些交由兄弟会负责。简单来说,要保证所有合法公民都在公路上行走,却也不能让他们的不道德行为给信使碍事,阻碍了信息的传达。”

  耶稣严肃的说道:“奥古斯都修缮的道路,对于信使和行商来说非常重要。这直接决定了人员和商人的活跃流动,以及关键情报的送达问题。每一样都十分关键。”

  “同时,要控制好各城镇的关卡税,根据具体情况实时进行调整。每月一号,所有小型及以上的城镇中都要进行公示。而这将是以后的皇帝控制和预测人口去向的重要渠道……缴税的单据和每日人流量也必须记载。配合四年一次的人口普查,这还可以查验地方官员的贪污情况。”

  “还是交由兄弟会负责?”

  拜蒙问道。

  耶稣点了点头:“嗯,就这样。另外施行印章制度——每个人成年后由父母制造一枚独特的印章,上面刻上家乡和名字和发放时间的简写,在事务官的见证下赐福、记录并随身携带。平民可以挂在胸前,而贵族则做成戒指。以后签字据的时候,过关卡的时候都要用这枚印章作为记录。每次更换印章要回到最初领印章的地方,重新启用第二个印章,并在第一枚印章后面进行追加记录。”

  “这是为了减少骗子吧。”

  一旁的阿斯莫德忍不住开口道:“有了这个,骗子想要假冒他人或者立假字据可就没这么简单了。”

  “不仅如此……这还可以防止假字据和假契约的诞生。”

  拜蒙立刻意识到了耶稣这个新举措的重要性。

  在过去的几百年里,罗马人也演化出来一些“使用个人印章”这种传统的雏形了。但在印章上最多也就是只有自己的名字而已——这实际上算是普及认字和加强立法的一个副产品。

  而耶稣推行的这个版本,在印章上还要加上记录印章的地点和记录时间,并且每次损坏都要更新记录。这样就可以层层追溯,极大量的减少了仿章犯罪的可能。

  这当然是一个极妙的举措。但是拜蒙一时半会却猜不出耶稣的这个举措究竟有什么深层次的含义。

  若非是之前讨论的铸币问题,可能拜蒙还会认为这只是单纯的为了方便追查犯罪而已。

  但耶稣之前所展现出来的跨时代的智慧,却让他下意识的犹豫了。努力的思考着这里面又有什么深层次的含义。

  耶稣意识到了拜蒙的犹疑,轻笑一声:“你想多了,拜蒙。这或许对以后有某种借鉴意义……但目前来说,我真的只是为了降低犯罪率而已。”

  “事实上,光是这一条就足够了。永远不要低估罪恶的力量,它会将人逼到意想不到的境地。”

  耶稣平和的说道:“而且,唯有在罪恶稀少的地方,才能酿造出良好的品格,以及对知识的渴求欲。这样吧。我问你,拜蒙——你觉得,权力是什么?”

  “权力……是统治他人的力量吧?”

  “嗯。准确的说,是有目的性的支配他人的力量。这个定义排除了抗击自然或事物的力量,但依旧广的没边了。”

  耶稣缓缓说道:“正如我以前所说的一样。权力有着三种形态——也就是暴力,财富和知识。你还记得吗?”

  “嗯,我记得,”拜蒙点了点头,“这是您以前所说的三种权力。其中暴力是最低级的权力形势,而知识是其中最高级的。”

  “没错。但当时我没有说,为什么知识是最高级的权力。现在我就告诉你——”

  “举个例子,如果我使用一把剑进行战斗,你就不能同时与我使用一把剑;如果我用一枚金币对人进行支配,你也不能同时使用我的这一枚金币。但知识不同。你和我都可以使用同一种知识进行工作或是生活,与我作对或者帮助我。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创造或发现更多的知识。”

  “换言之——知识是最有力的箭矢,价值最高的金币。因为他是无法用尽,并且永远比之前更加强大。这就是知识最宝贵的地方,因为他是无限的、无穷的。”

  “五百年前,哲学家泽诺曾经说过,如果一个游客每天向他的目的地走一半路,那他永远也不会到达目的地。探索知识的道路也是如此——不同之处在于,我们所走的不是一半路,而是十分之一,甚至更少。我们永远不会彻底的了解任何事物,但我们能进一步的探寻更深的真理。”

  耶稣望着拜蒙,低声道:“所以用知识进行斗争的规律,和用暴力或金钱实现其意志目标的人所信奉的规律是截然不同的……比如说,用犯罪让人们变得不安定,这种举措我是不会选择的。我宁可所有人都去追寻真理——前提是保护国家不被野蛮冲击。”

  “因而我需要这些人能将缥缈的知识转化为实际的力量。在此之前,就更需要能让知识传承,让文明延续下去的环境……能让国民感到安心的环境。”

  “——一个太平盛世。”

  他放下笔来,铿锵有力的说道。

  今天一更……还在恢复期不能熬夜太厉害……

  窝吃了药去睡了,孩子们晚安……

第一百一十五章 我与你们立下新约

  “热诚人齐德,正直人莫洛,智慧人提比略——我所写的这三封信都是给你们的。是给你们这些凡间帝国的统治者的,是给你们这些众民与国的守护者的。”

  齐德捧着老师给自己寄过来的书信,在昏黄的灯光下低声诵读:“我希望,你们也要了解为王者所能掌握的三种权力,即暴力、财富与智慧。你们要洞悉其中的道理,用这三种权力号令地上的众民。等到未来你们死去,你们所选定的继承人也要如此。”

  “神明并非永恒之物,太阳之下,人类终将独立。你们将如我所希望的那般,如所罗门王所要求的那样,成为凡人的王,而非是神明所选定的王。”

  莫洛低声念着:“你们将必须具有为王者的五种才能:智慧、仁义、公平、正直、心怀天下。”

  他身边两个法老的位置都空着,但他仍然坐在属于他的民意代表的位置上,没有逾越分毫。

  “羊羔不可当狼群的王,鸽子也无法折服雄鹰。君王若是不充满智慧,智慧人便要离开他的国。平日智慧呼唤你们的名,若是你们不上前,等到灾难临到你们,智慧也必寻之不得。”

  “严苛的刑罚增长人的恶性,其凶戾胜过饥饿的狼群,唯仁义可得人心。你要让人爱你们,而非是恨你们。律法与税务是一把锋利的刀,你们举起它时手脚要轻巧,心要虔敬,不可妄动。否则它的刃必崩坏、它的柄必朽坏,它必剜掉你们的心,如同你们剜其他人的血肉一样。”

  “公平与正直是穷苦者的衣衫,平凡者的食粮。你们要让公正无处不在,要让所有人看到。要用公正的心去看人,去公正的言语去断事——凡上行下必效,你们的子民若是爱你们,必将学习你们,如同你们学习你们所爱的父母一样。”

  “我将众神的时代终结,让这天地归还于人,不是让你们拜我的,是让你们能议论我而不致有罪,让你们的后人能议论你们而不致胆战。我就实实在在的跟你们说了,我不爱这神的位置,我是人间的王。我的一举一动皆是人的慈悲,而非是神的怜悯。你们可以夸耀我,但不可以崇拜我。”

  提比略沉默的看着耶稣派人给他送达的书信,陷入到了沉思之中。

  上面写着的内容让他不安。这看起来就像是将死之人所交代的遗书一般——

  “你们要用同样的语言,同样的度量衡,同样的货币。这是你们亲盟的协定,是我与你们定好的约。唯有这件事你们不可擅自更改。”

  “我的孩子,我所爱的人们。我托付毕生的事业,继承我的荣光的三人啊……你们是凡人、祭司与贵族,有着可贵的品格,亦有自身的缺陷。热诚之人心怀贪欲,正直之人胆怯愚钝,智慧之人多疑阴沉。”

  “你们必要珍惜自己可贵的品德,也要直视自己的缺点。唯独要杜绝七种恶德,并远离抱持这七种恶德的人。它们即高傲的眼、撒谎的舌、流无辜人血的手、图谋恶计的心、飞跑行恶的脚、吐谎言的假见证,以及在兄弟姐妹中散布纷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