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境:谁还不是个二代 第1127章

作者:海客无心随白鸥

  “邪主。”

  外貌呈现中年模样的邪能境枭雄,对悬镜参邪的到来,并未意外。

  “何必呢?邪族过的不好吗?”悬镜参邪当然不可能不明白,但在此时,他仍旧想要听对方亲口确认:“你对自己如今的生活这般不满?”

  悬镜参邪的利益,邪族的利益,邪族之中不同个体的利益,同样不相同。

  所以策谋略有自己的追求是人之常情。

  问题在于他不能将邪族也拉下水。

  “这不该是邪族的未来。”策谋略道:“如今的生活也不该是我的未来。”

  “未来?”悬镜参邪不屑道:“邪族的未来究竟如何,还轮不到你一个小辈来说,你给族群与族民做了什么贡献?享受资源,却因一己之利将邪族拖下水,但凡你废去一身功体,将邪族给你的一切都还回来,斩断这段联系,就算去追求属于自己的「道」我都能高看你一眼。”

  “邪主还真是大义凛然,哪能看见当年的半分风采?”策谋略回道。

  “你将那当成风采?且不提你都没见过我当年的模样,也就不指望你明白我的想法。”悬镜参邪与他说道:“若非为了邪族延续,我何必将自己的名声都给贴上?以我彼时能为,就算一走了之亦无人可拦。”

  策谋略闻言,稍微一愣:“……”

  “我也不指望你能理解当年邪族的处境,以帝青颺之性格,邪族若不选这条路,那就只有灭族这一条路可以走。”悬镜参邪语气平和:“你不是邪族之主,不需要考虑这些,我也不强迫你考虑这些。”

  悬镜参邪语气柔和:“好孩子,将邪族予你的一切还来吧。”

  眼见对方态度一变再变,策谋略心下一惊。

  然而。

  正当策谋略想要提运功体之时,发现体内邪能受制,以他太易先天的修为,加上手段,面对悬镜参邪必能全身而退。

  但事实证明,对方之能为要超出他之估算。

  初王之能!

  虽然属于浑沌诸王的时代已经过去,但诸王并未身死,他们的「权柄」仍在,只是因为血脉轮回的诞生不再与族群强相关。问题是邪族自有族情,邪族的一切都来自于虚空邪灵。

  …………

  原始天地,轩辕皇城,轩辕皇殿之内。

  “报,兵部驻地界典录识紤师求见。”

  有兵士在殿外汇报。

  东龙定宗道:“请。”

  而后,身穿锦袍脸覆面具的青年,托着一方木匣进入皇殿,半跪请罪——

  “臣,兵部典录,邪族第八代邪之主,识紤师见过东皇帝君,向帝君请罪。”

  东龙定宗见状询问:“邪主何罪之有?”

  “族内后辈策谋略图谋不轨,污蔑苍皇,意图挑起动乱,已被臣下诛杀。”悬镜参邪将木匣打开,正是一颗头颅,脸上满是错愕与不解:

  “无论如何,此事臣下都有管教不严之罪。”

  其他罪名是绝对不可、万万不能认的。

  先切割。

  不过不能完全切割。

  “……”

  直到此时,御殿内很大一部分人,才重新认识了这位邪族中兴之主。

  够狠,够干脆。

  “苍皇对邪族有天大恩情,策谋略为了一己私利,不顾神朝苍生黎庶安危,欲挑起动乱,神朝生他养他,他竟如此不忠不孝不仁不义,已被臣下挫灭元神以儆效尤。”

  悬镜参邪话语中有一定的保留,但这份保留在此时不重要,他的态度才重要:

  “臣下管教不严,还请东皇帝君降罪。”

  对此,东龙定宗抬手:“邪主大义灭亲,何罪之有?快请起。”

  一股无形的力量将悬镜参邪托起。

  “多谢帝君。”

  既然已经拿出态度,自然不会再去提罪名。

  因为没有意义。

  邪族什么好处都没有拿到,先死了人,然后悬镜参邪来皇殿一跪,是为了什么?总不能是为了要份好处吧?

  终究是被帝青颺信任的老臣之一,不可能这么蠢,那么,他的嫌疑可以排除。

  “策谋略死前可以说自己是否有同党?”

  “回帝君,并未。”

  “那邪主先入座,会议继续。”

第1526章 青阳子?你是哪门子青阳子?

  自浑沌时代杀出来的、老牌雄主的含金量在诸公面前展露无遗,悬镜参邪对此不在意,他甚至不在意所谓的一己荣辱,总之,只要邪族能够延续、昌盛,其他都不是问题,也都不重要。

  这是悬镜参邪的道。

  扼杀后辈?扼杀威胁!

  但凡策谋略像阴阳师一样让人省心,悬镜参邪何必杀他?结果这家伙装了这么久,终究还是走上歧途。

  所以悬镜参邪干脆主动请罪,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至于其他涉事势力?

  与他何干!

  无非是豁出去面子罢了,新帝登基,自己拿出态度,事情就算翻篇。因为以神朝的伟力查出整件事的脉络不难,都不需要特意审问,以策谋略之性命换邪族一世昌盛很值。

  而当悬镜参邪与邪族的「罪」翻篇后,在御殿会议上,他的站队,会自然而然偏向东皇。

  似这样的站队俗称「帝党」。

  丢人吗?不丢人。

  像有些人失去核心后连站队都难。

  所谓帝党,就是跟着帝君吃饭,该发挥作用时发挥作用,不太需要冲锋,却不能拖后腿,或许不能大富大贵但胜在「稳定」,对邪族这样的势力而言,稳字当先。

  这个「稳」不是放弃锐意进取的信念,而是一种更宏观、更直观的路线。

  轩辕神朝内部的派系错综复杂,东龙定宗开启一国之君的修行后,还没过去多久,就已经见到效果。

  御殿会议总体而言很顺利,纵然有分歧,也是少数服从多数。

  如何查,如何办,如何落实。

  很快就有了答案。

  …………

  悬镜参邪口中,那些丢了核心连站队都难的势力,基本可以分成三个派系。

  一者,原本投靠元妃,为元妃做事的散修;

  一者,投靠凤妃的三教旧派;

  一者,投靠瑗妃的被三教旧派看不起的小族小派。

  在帝青颺退位之后,这些派系还存在,但他们需要寻找全新的「靠山」挂靠,似凤妃与瑗妃虽然移交过权力,但……

  有用吗?

  难说!

  从前挂靠的是帝青颺的元妃与侧妃,在牧王没有表明态度,鸿王与鸑王不准备干涉,穷桑郡王连过问都没有过问,其他郡王、郡主都不感兴趣的当下,他们这些人又能找谁挂靠?再来的路又该如何去走?谁都不知道。

  处于权力过渡阶段的神朝,局势尚不明朗。

  但在有人投了一坨「人中黄」之后,原本不明朗的局势,再生变数。

  御殿的风吹到圣龙口内,当世道君将收到的消息与两位同修说明:

  “神朝那边开始动作了。”

  往世道君老神在在道:“让他们去动,此事与我等又没有关系。”

  “当真无妨?”来世道君有些担心。

  “我等自始至终便不曾参与,只是在无关紧要之处稍微放任,就算神朝追查,也追查不到我等身上。”往世道君一派从容:“这不过是一点小过小失罢了,我等因为追查潜藏的阴谋家,稍微放缓脚步亦在情理之中。

  能借由此事清理一些道敌那更好,于我等而言只要不动、不乱动,就是赢。”

  此事甚至不需要去请示道尊,没有必要,圣龙口只要按部就班,做该做的事,不要直接干涉或插手,就能在局势不明朗的如今大赢特赢,将能吃到嘴里的利益吃到嘴里。

  新帝继位,首先便进行了祭祀,似圣龙口这般能看清局势的势力,该给的面子要给。

  相应,东皇也不会真在此时对他们动手。

  这份默契下能创造太多利益。

  “我觉得还是要小心。”来世道君道:“东皇不是帝青颺……”

  当世道君直言:“就因为他不是帝青颺所以才更容易应对。”

  “他要面对的阻力不止是我们。”往世道君直言道:“正是阻力够大,又不够大,所以我们想要脱身很容易。”

  来世道君还是觉得不稳妥:“可……”

  “无须担心,大不了将他们给卖掉。”往世道君宽慰:“合修会,玄天六阳,他们以为他们做的事很隐秘吗?”

  “那邪人的动作太快了。”当世道君说道。

  “外族就是外族,若不血拼,快速服软是唯一的选择,没有余裕可言。所以啊,他们才上不得台面。”往世道君全然不在意:“圣龙口没有像他们那样的顾虑。”

  悬镜参邪的应对自然也被各方知晓,各方对此事的态度各不相同。

  三世道君一向看不上道门外的教派与学说。

  不过,既然准备攫取利益,他们同样留有能吸引注意力的后手,比如「合修会」,一个客观上存在,主观上不一定存在的道门结社,多为道门的后起之秀,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