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境:谁还不是个二代 第1108章

作者:海客无心随白鸥

  而今甲子累万载,破劫见道玉成田。”

第1497章 诛心?究竟是谁诛心谁?

  姬青阳能有今日之成就,个人才情、努力固然重要,然若无众人帮助,即便他走在整个时代的最前面又有何用?最终成就不会低,他对自己有信心,但绝达不到如今这般前无古人的高度。

  正是有众人“托举”,帝青颺日积月累,终于通过量变成就质变,逆斩万道,破劫成仙。

  九道轮回,五德循环。

  两者在宇光轮回、宙光轮回以及人道轮回的推动下,成就完整的「大时空轮回」,使姬青阳这个「真仙」达到他人难以理解的境界,但「大时空轮回」亦是外相,真正的核心是「一」,也就是「辰宿易道」。

  这是最终的「一」,不止是最初的「一」。

  由一个时代的所有人共同成就。

  内修外证,外修内证,自修自证,皆是这条路的一部分。

  帝青颺之道心自然能承担起这份力量,不会让自己被压垮,长久以来的一切,随着证道成仙皆具象化。

  不曾强行挥军掀起战争破山伐庙,尽可能控制局势,让神州不至于重新陷入战火。

  该“妥协”时“妥协”,该果断时果断,一路走来固然使用了不少手段,但姬青阳问心无愧,他已经尽自己所能,给出一份答卷。

  一份让绝大多数人满意的答卷。

  无论是否支持弃教存法,无论对人道是否真心认同,绝大多数人,皆认同帝青颺所为。

  哗啦啦——

  紫微帝阙在背后飘扬,姬青阳闲庭信步,仔细打量着这座自己惦记了许久的大界,除了至清至纯外,其「位格」其实并不比人间高,只是因为发展方向不同,更加适合修行。

  飞升严格来说并未用错,无论苦集灭道四座大界还是其他境界,都只是「人间」的一部份。

  作为核心的苦境再强大也只是一部分,不能代表「人间」。

  一座大界与「人间」位格等同,但其疆域却比人间小太多,那么,可以预见,它的质量绝对高到离谱。

  最清圣的道境与「天界」相较不及万一,天疆与四魌界的诗意天城亦然,不是所有的神明与真仙皆能「无中生有」,可以支撑他们日常修行与境界,「天界」的强大不言而喻。

  不过,即便如此,还是被姬青阳以「大时空轮回」将之拉入「九道轮回」。

  之后嘛……

  天界的两大代表这不是来了?

  “两位如何称呼?”

  姬青阳看着迎面而来的两道身影,一者似有实无,一者浩瀚无垠。

  天神回道:“天。”

  佛陀回道:“无。”

  “原来是天神与佛陀。”姬青阳了然,他虽未经历过天界的旧事,但成仙后能自己查历史,而且这两位特征实在太过明显,他笑道:

  “我这一路走来,修过天道,亦修过佛门之佛法,在大道上两位是我之道兄。”

  “道兄?好称呼。”天神未直接动手:“不知我等该如何称呼你。”

  “立皇朝时我号苍皇,神朝元年,则被众人改称上皇,帝号青颺。”姬青阳闻言简单进行自我介绍:

  “证道仪轨,则是中天北极紫微太皇大帝。”

  佛陀很自然的换了称呼:“帝君在大道上比我等走得远,担得起这样的称呼。”

  “在登上天界之前,我已经见过两名来自天界的「神」,一为招拒之神,一为妙始劫,两人皆有可取之处。”姬青阳与两人闲谈起来,他同样没有照面后直接动手。

  天神神色坦然:“哦?愿闻其详。”

  “招拒之神一世强横,死前更是展现出天下无双的战力,可惜他不愿屈居于我之下,不愿意改变自己对人间的看法。”姬青阳的话语中带着些许遗憾:

  “所以他死了,他败在了自己的为人上,众叛亲离。”

  佛陀出言询问道:“在妙始劫与帝君斩杀招拒之神后,帝君便斩杀了她?”

  “我给过天妃一次又一次机会,她同样不愿意改变自己的「道」,对于这样的人,我一向都非常欣赏。”姬青阳并未隐瞒真相,悠悠道:

  “可惜,大道之争无有善恶,自走上这条路那天就要做好殉道的准备。”

  “原来如此。”天神赞叹:“无怪帝君能有今日之成就。”

  而后佛陀又问:“说起来,帝君可了解天界战争的根源?”

  这下轮到姬青阳与两人说:“愿闻其详。”

  “说到底无非是先天与后天之争,谁为天地主罢了,但到如今,无论我等还是燧皇等人,亦或帝君皆非后天生灵。”佛陀回道。

  天界原生神明皆有生无老病死,燧皇、羲皇等人文始祖,亦完成逆反先天。

  包括姬青阳自己同样后天逆反先天。

  此乃诛心之言。

  可惜。

  姬青阳反问:“你们只看到先天后天之争?”

  佛陀道:“帝君有何高论?”

  姬青阳再来的话语,吸引了各方注意,此刻前来堵他的只有天神与佛陀,两者皆是神明中的巨头,但不代表其他人不关注他们。

  “形体,当真有这般重要?”

  此言一出,四方皆惊。

  “……”佛陀沉默。

  “地纪的「人道」从不以形体区分、定义一个人,而是以心分辨。”面对天界,面对曾高高在上的诸神,姬青阳仍展现出其胸襟与气魄,不疾不徐做着解释——

  “外貌形体也好,种族血缘也罢,两者在我看来皆不重要,思想与理念的认同与否才是根本问题,我依靠个人能力逆反先天,难道就放弃并否定曾经的自己吗?作为地纪最强大的人,无敌于天下,我又何曾高高在上?何曾不劳而获?看似相同的形体,其实自一开始便不同。

  神与人之间的冲突是意识形态的冲突,如果诸位听不懂,解释为理念冲突亦可,如果诸位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地位,现在,我就在这里,只要诸位将我斩杀便可破局。

  如果诸位想要打破大道束缚,更进一步,那我可以允许诸位转世入人间,通过自己的努力梳理自身,更进一步。”

  佛陀的诛心之言对姬青阳没有效果,但姬青阳给出的两条路,不仅对原生神明,对人族先贤同样带来了亿点地纪震撼。

  其实……

  华夷之辨古来有之。

第1498章 试一试天界诸神的成色

  古来有之的标准,那就有得说了,至少在燧皇与羲皇他们那个时代并非如此,华夷之辨的萌芽要追溯到夏商时期,也就是禹王之后的时代。

  直到西周,以「周天子」为中心有了华夷之别的雏形,到大成至圣先师的时代,才有了用文字表述并传播开来的“理论”,《春秋》中便阐述了这一思想,孟子的“华夷之辨”则与前人又有所不同。

  再到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辽夏金以及元明,华夷之辨一直在延续并变化。

  可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华夷之辨。

  只是,就连人族先贤亦未料到,姬青阳对它进行了全新解释,并做了升华,这样的理念单提出来其实就已经很不容易,真正要将之贯彻,难度可想而知,但他就是做到了。

  即便面对曾经高高在上的「神」,只要他们愿意,姬青阳就能容他们。

  轩辕神朝变法革新的成果任他们学习。

  只要他们自食其力。

  想打破大道束缚追求更进一步,对轩辕神朝而言不算什么,这样的存在,似后凤翎、玄陵阴以及临江仙、银鍠胜雪,皆是案例。

  如果想继续高高在上、不劳而获,那姬青阳就在这里,直接开战就是。

  人与神之间的战争并未结束,亦不会因为天界之战的结束而结束,这是意识形态的斗争。就像神朝治下仍旧存在「三教」一样,但天界诸多存在所处的时代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即便有人文始祖们统筹效果也相当有限,至少在姬青阳眼中是这样。

  历史螺旋上升,已有之事后必再有,已行之事后必再行。

  不是那些人文始祖看不清这点……

  他们的选择与此时的姬青阳相同,做好自己能做好的事情,再来之事,就算再如何不愿,亦只想相信后来者之能为。

  有时候不是看不到或想不到,而是做不到。

  看似荒谬,实际上——

  道理就是这么一个道理。

  五德循环就是姬青阳亲手打的金字招牌,在原始天地好用,来到天界更好用,从他未曾感受到人族一方有太多敌意,便可知晓态度。

  “……”

  一席话语入耳,佛陀与天神尽皆沉默,过了片刻,佛陀才说道:

  “帝君胸纳寰宇、气吞乾坤,我等不如也。”

  两相比较,神对人的态度与人对神的态度差距巨大,这是帝青颺与燧皇等人的不同,就算佛陀这样的巨头亦要叹服。

  但……

  “可惜神人双方夙怨已久。”

  佛陀继续说道:“昔日因,今日果,这一切终须了断。”

  “如此说来,天神道兄也是这般态度?”姬青阳转而询问。

  天神从容回道:“帝君登天前,天道便降下判旨。”

  双方宿怨不可能就这样化干戈为玉帛,更不可能一笑了之,无论对「神」还是对人,总该有个交代。

  “只有两位道兄要出手吗?”姬青阳话语中难免有些遗憾,不成真仙,不知真仙之妙,虽然其他真仙不一定有他这么妙,但……

  能多来一些「神」让他试试手段自是极好。

  “请帝君赐教。”

  话语落下,天神周身顿生变化,四九天道展露无遗。

  天纲、天纪、天乞、天印、天玄、天机、天穹、天风、天极、天时、天方、天阳、天阴、天旋、天鬿、天台、天盖、天门、天牝、天幂、天齐、天挺、天栋、天维、天盘、天坛、天圜、天率、天明、天皇……

  其中三十种过去曾被姬青阳推衍出,用以成就天之神器,另外十九种,是他证道之后方才推衍出,对天神而言这是他之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