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境:谁还不是个二代 第1020章

作者:海客无心随白鸥

  姬青阳轻笑:“天下能与晴天做朋友的人,同样屈指可数。”

  “轩辕帝君,久见了。”只见忆秋年先正式打过招呼,随后让开位置做了个请的动作,继而说道:

  “还望帝君莫要嫌弃我这山野草庐。”

  “多谢。”

  姬青阳致谢后与倚情天入内,其中陈设相当简单,木制卧榻、木制桌凳与木制书架,书架上放的书主要是三教经典,以当下眼光来看收藏价值大于实际意义。

  此外,书架上贴着几张符,用来保护书籍。

  倚情天直言道:“也不见你与我这般客气。”

  忆秋年请两人先入坐:“朋友是朋友,客人是客人,不一样。”

  入座后,姬青阳开门见山道:“此番请晴天带我前来拜访先生,是有一事相请。”

  忆秋年半开玩笑道:“该不会是想让我出仕吧?”

  姬青阳以问代答:“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不合适。”忆秋年摇了摇头:“我自己是什么样我自己最清楚。”

  出仕。

  听上去好像是非常简单一件事,实际上一点都不简单,擅长修行的人,不一定擅长治世。

  与之相应,擅长治世的人亦不一定是高手。

  像问大司空等“含天量”足够的天才,纵观寰宇内外,都是极少数,这里的「天」是对天才的特指,天才同样有三六九等之分,亦是老生常谈的内容。

  能够将神朝政策落实,就是合格的官员,但如何落实才是最大的考验。

  未做过官的忆秋年不清楚门门道道,可他知道外行就是外行,外行不能指点内行,更不能抢内行的活。

  姬青阳神色平和:“那若非是出仕,而是请先生在稷下学宫作为剑道「教授」呢?”

  “……”

  听到回答,忆秋年松了口气,他最担心自己拒绝之后,会引发麻烦。

  可即便担心他还是首先拒绝了「出仕」。

  除了自身性格如何,也是他对这位多年后再次照面的圣皇的信任,此类事当年就旁敲侧击过,对方明白他不是适合出仕的人选。

  只是,当姬青阳真正提出诉求,忆秋年不能再拒绝。

  至少不能直接拒绝。

  他询问道:“需要做什么?”

  姬青阳回道:“为学子讲述剑法、剑道。”

  忆秋年看向倚情天,询问:“只有这样?”

  此举并非是忆秋年摆谱,而是通过先前的了解与此刻的交谈,他对帝青颺的气魄,有一个大概的认知。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不足以形容。

  帝青颺之气魄,可用「气吞天地」来形容。

  “这是「讲师」也能胜任的工作,老忆你如果成为「教授」,可以带领优秀的学子组建一个课题组,深入研究剑法、剑道,或者与之相关的项目,比如神朝正在整理的「剑道总纲」。”

  倚情天一改往日嘴碎,正色进行解答:“还可以著书立说,与神朝其他顶级剑者交流剑道修行心得。”

  忆秋年又问:“还有呢?”

  姬青阳拿出份卷宗,放在忆秋年面前,缓缓摊开:

  “余者就是作为「教授」的一应待遇。”

  “帝君是有备而来啊。”忆秋年道。

  姬青阳肃然道:“不瞒先生,确实是有备而来。”

  忆秋年继而说道:“若将来轩辕神朝一统天下……”

  不等他说完便见姬青阳开口:“那来的就不是我。”

  忆秋年愕然道:“这般坦诚?”

  “就事论事罢了。”

  对姬青阳而言此事他不屑与对方隐瞒,他不疾不徐道:

  “正因神朝未能一统天下,有些事情由我来做最合适,神朝一统天下,先生若要住在此地尚需走一道程序。”

  忆秋年抚须询问:“难道待遇也会降?”

  姬青阳道:“不好说,若要调整自会召开御殿会议。”

  “如今想做闲云野鹤都难咯,如果是晴仔一个人来,我还能拒绝。”忆秋年感叹道。

  稷下学宫「教授」的待遇其实非常高,看上去比一派之主掌握的资源,还要离谱,虽然忆秋年熟识的一派之主就贺绍鸿一个。

  贺绍鸿手下有西境有名的四大剑派,加上他本人,大概进行换算……

  差不多一个三教中坚势力的水准。

  姬青阳笑道:“欢迎先生加入轩辕神朝。”

第1368章 又一名预备飞升选手

  知识,资源,在轩辕神朝有一定门坎,但这道门槛已经非常亲民,因为一切都建立在轩辕神朝的秩序下。

  以轩辕神朝的标准进行划分,就有了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义务教育。

  以神朝外的眼光来看毫无疑问是烂大街。

  忆秋年还是缺乏想象力。

  这不怪他,因为他并非轩辕神朝之人,在今后的岁月可以逐渐习惯、接纳,而他的加入对稷下学宫而言,是非常关键的补强。

  一名性格、道德、修为、境界皆达标的常驻剑道「教授」。

  山座在审批入职申请时必然会非常开心。

  除了汤问梦泽,礼部、吏部都需要按皇朝律走遍流程,待遇不是上下嘴唇一碰,就能直接落实到位。

  对忆秋年其人之品行姬青阳信得过,一些行为上的疏漏,入职后有山座兼顾。

  顶级剑者轩辕神朝有,但不是每个人都会传道授业,这方面需要天赋,就像君轩辕在授课上就远不如君帝鸿,而且在稷下学宫常驻也是个大问题。

  像长日锟铻虽然剑道高深,可他那个性格也不适合授课。

  稷下学宫几乎成为寰宇内外、天上地下争斗的缩影,戏台已经搭好,姬青阳却未与任何一方进行交流,而是选择再次离开神朝。

  在姬青阳眼中,无论是银鍠胜雪,还是波旬三体,亦或者阴天子玄陵阴、天妃妙始劫,对他都没有威胁,他们学习轩辕神朝的革新成果,借助神朝这个平台精进自身,也会将自身成果展现在神朝面前。

  这是参与到变法革新中的底层逻辑。

  谁都无法避免。

  闭门造车,就算天赋再好、才情再高,想要无中生有开创出一套全新体系,需要无数年的积累与一次次试错。

  况且,就算当真开创出全新的体系,也不一定比现有体系更加强大。

  姬青阳多年前就有这样的认知,一个天才的努力的成果,很难超越一代代与他一样天才,甚至还有许多超越他的天才共同努力的成果;这个道理银鍠胜雪等人很快就会明白。

  他人的功法、神通、武学,皆非自身前进的阻碍,而是进步的资粮、助力。

  或许其他世界可以做到创法如喝水。

  可惜。

  这个世界不行。

  指创造「体系」而非「功法」,修行到一定境界后,必须有自己的「功法」,自己的道。

  有「九道轮回」补充的「内修外证」,在各方各面都要胜过「内修外证」,银鍠胜雪等人的未来,在接触神朝革新成果之时便注定。

  在与忆秋年谈妥后,这关键却又平常的一步由倚情天带回,包括体系转修等,也被姬青阳交给倚情天全权负责,经过一次又一次完善,如今体系转修基本上没有风险。

  忆秋年本人并非保守派或顽固派,他其实相当开明,也能接受新思想、新事物,只是许多先天人物欲比较低。

  总而言之,忆秋年的意识形态没有问题,这点很关键。

  他不是完全受不了约束。

  “唉——”

  在姬青阳离开后,倚情天提起茶壶给自己倒了杯茶,叹了口气。

  忆秋年道:“晴仔你叹什么气?”

  “当然是惋惜。”

  “哈?”

  “没能看大伯与老忆你来一场剑决,实乃人生一大憾事。”倚情天正色道。

  “?”忆秋年疑惑:“帝君不是不擅剑道?”

  倚情天像看傻子一样看着友人:

  “你真信啊。”

  “难不成《皇朝通史》里也有假消息?”

  “大伯确实不擅长剑道。”

  “那晴仔方才所言难道另有深意?”

  “你觉得有就有,你觉得没有就没有,如果让我说的话,两个字——”

  “没有?”

  “你猜。”

  “你不是说两个字吗?”

  “是啊,两个字,你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