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陆半斤
然而如果说还有一个人是他们要主要突破的对象,那么就是小院老师的责任编辑了。据说小院老师出道之后再也没有更换过责任编辑,基本上每次的联络都是以大岛为主。
所以这个叫做大岛和也的家伙必然是所有出版社名单上有的。
“那你问过他的意见了?”柏木主编不露声色的继续发问。
“他并没有说出自己的心理想法,反而说这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说是为了霓虹的文学做出了很多卓越的贡献,这种贡献……”大岛和也总觉得很假,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北岛驹当时说的时候就显得很真诚。
大概率是因为他说这话的时候面无表情的原故,也有可能是光线昏暗看不到他眼神的原因。
总之,大岛老师现在在自己上级的面前复述驹的话,就显得十分的违和。
这种违和的感觉让大岛和也有一种无地自容的感觉,大概是会让人觉得他这个人脑子多少有点问题。
因为没有人会在这种场合说这种话,如果说在场面上去大谈特谈理念,这是人情世故;但是在自己人面前谈论这些……
柏木主编很显然是知道驹的脑回路并不是很正常,所以他并没有当回事,直接忽略掉了那些大义凛然的话:“他就没有什么表态吗,比如说去想要写一本书什么的。”
大岛和也摇头,他并没有任何的动作,不过大岛意识到了什么,他朝着柏木主编说:“他……念了一首柿本人麻吕的诗。”
柏木主编咦了一声,为什么他会突然之间念柿本人麻吕的诗句。
这个问题,大岛和也当然也不知道,他一直都说精神病人想法多,不过在这个问题上他有着自己的理解:“或许对于他来讲是有豪情壮志的。”
“大概率是他想要成为柿本人麻吕那样的人吧,他对于文学界如同柿本人麻吕对于诗歌界一样。”
具体驹是什么意思,他们两个在办公室这里即便是琢磨大半天大概率也不会知道,只是柏木主编觉得大岛和也的这个猜测很正确,大概率是一种无声的宣战,不,有声,只是比较隐晦而已。
柏木主编收敛心神,就像是他之前说的那样,其实这个局面并没有什么不好的,他们依旧是在稳步前行,无非只是现在这个环境之下让他显得有点急躁而已。
大概率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编舟记》的成功是因为成为了《受难》的影子的原因吧。
那本书就像是一条潜伏在阴影当中的蝮蛇,跟着人不断地往前走,在路上不断的吞噬着一些其他的东西壮大自己。
等到自己有能力出击了,那么它就会毫不犹豫的从影子当中钻出来,然后杀死他。
他讨厌影子,当然也讨厌这样的做法,这种做法并不见得有多么的光彩,但是这个世界并不是讲究完全的光明,恰恰相反他们只看中结果,在结果面前,不论手段有多么的黑暗,能够站在顶端的人才能放声大笑。
柏木主编并没有让大岛和也在办公室当中停留太久,因为大岛和也的情绪感染力有点过于的强大,在这里会影响他思考。
在椅子上坐了一段时间之后,久思无果的柏木主编决定下去走走。
新潮的外面就有一家书店。
那家书店已经把超级畅销书籍《编舟记》的海报挂在风里,让风带着它不断地飘摇。
大概率是考虑到新潮就在对面的缘故,他们也挂了《受难》的海报,只是《受难》的海报并没有被风高高的带起。
那张上下舞动的海报旁边,写着书籍备货充足的字样,“充足”是用红笔书写的,看着有点触目惊心。
那个大大的红圈,在柏木主编看来就像是文艺春秋那帮人张大嘴巴大笑的样子,在风中舞动,就像是无声的大笑、嘲笑。
不知道为什么,原本安静下来的情绪又一次开始躁动,柏木主编重重叹出了一口气,最后他选择了另外的一个方向,眼不见为净。
生活永远都不只是充满了文学,就像是他们两家出版社打的难舍难分,那些隔绝在这个世界之外的人们依旧照常的生活着,等待着夜幕降临,又幻想着拒绝明天升起的太阳,正如他们抗拒明天一样。
“柏木老师?”
一个声音被风送到了他的耳朵当中,柏木主编转过身子看过去是住在不远处的藤原先生。
第263章 现在轮到高尾了
藤原先生的手里拿着一个花洒,看到柏木主编看过来之后,晃了晃手里的那个道具,就算做是打招呼了。
藤原先生并没有立刻说话,而是不急不慢的把手里的水壶放在一旁,随后给柏木打开了小院的那道栅栏,之后抬起头笑着说道:“最近大概率是心情不太好,平常很少看到柏木老师会选择这个时候出来散心啊。”
柏木主编苦笑了一下,这一点倒是挺玄的。
他平日里基本上不太会出来散心,除非他心情不好的时候。而他心情不好的时候也一般都是他们编辑部遇到大事情的时候。
这位藤原先生也是,平日里也不太会选择在这个时间节点浇花,基本上只要柏木一有事情,那么藤原就会在这个时候浇花,然后他们就会遇到。
不过事实上,说起来但凡遇到了事情,公司门口的那家书店就会整点事情出来,柏木主编自然也会选择走相反的那条道路……
“是不是因为书的事情。”藤原先生指着放在桌子上的那两本书,《受难》并没有翻开,不过压在了翻开的《编舟记》上面。
听说藤原先生退休之前是一名教师,具体在哪个学校教书并不知道,柏木印象他在编辑部上班的时候,这位藤原先生就好像已经退休了。
时间过去这么多年,他一路做到了主编的位置,年纪也越来越大;但是藤原先生看起来好像并没有任何变化,和最开始遇见的时候简直是一模一样。
不过还没等柏木主编说话,藤原先生邀请着他到椅子上落座,随后就开口说道:“我一直都没有看小院老师的那本书,那本《编舟记》倒是看了很多遍。”
“原因很简单,我永远相信小院一树的水准,所以我并不着急去看他的书去体会他讲的故事,但是对于那本能够和小院一树相提并论的书籍倒是充满了好奇。
所以我看了,写的很好,而且好像卖的也很好。”
藤原先生不急不慢,他一直以来都是这样的说话习惯,柏木知道他后面还有话没说,所以一直都在安安静静的喝茶等着。
“我想,大概率是因为……很多人都想着借着这次的名义称呼自己为读书人吧。”
藤原先生说完了之后并没有继续说话,而是默默地看着柏木先生。
柏木懂了。
“就像是之前那本书,《人间失格》对吧,大川先生的去世让小院老师写出了这本几乎是无比抑郁的书籍,很多人都会以自己在读这本书为理由说上那么一句生而为人我很抱歉之类的话语。
而事实上,他们似乎并没有多少阅读,那些话也只是从一些人的嘴巴里面传出来,甚至他们都不知道这句话根本不是书中的原话。
现在的《编舟记》大体上就是这么一个情况,它把阅读的门坎拉的很低,这就导致很多数据并不见得是真的图书市场。”
藤原先生轻轻吐出了一口气,他手指敲击着桌面,他在思考,也在组织着自己的言语,试图把想要表达的意思阐述的简单直白:“这是一种虚假的现象,读《编舟记》不需要花费太大的思考,因为作者就把故事原原本本的放在了众人的眼前。
而事实上,真正有阅读门槛的是小院一树的书。”
其实道理和之前柏木说的一样,可能现在这位主编很需要一个人来鼓励他吧。
“我觉得两本书完全就不是同一个市场,所以根本不用放在心上。”
“谢谢。”
柏木主编道了一声谢,不知道为什么有些话从年纪比较大的人嘴巴里吐出来,就是会有一种难以言喻的韵味。
这大概就是他们说的那种老人独有的气质?
藤原先生又说了一大堆,大体上的意思就是让柏木不用太过操心这件事情,因为很多时候影子再如何张牙舞爪,它依旧是影子。
可能正如藤原先生说的那样,在《编舟记》的数据连接着几天往上爬升之后,瞬间陷入了十分诡异的停滞阶段。
就好像是他们触及到了这个图书市场的天花板一样,那些加印的书没有再卖出去一本。
“所以,这就是市场的饱和?”
文艺春秋的编辑部那些人从来都没有见过这种情况,联想起之前的一些事情,心中不由得涌起一份激荡。
“也许是的吧,我们难道触及顶部了?”
众人感觉自己纷纷陷入了一种癫狂的状态,身子也不由得随之而来的一阵子颤抖。
他们之前从来都没有体会到这种近乎是神明一般的感觉,之前都会因为数据的一点点上扬而高兴很久。
似乎这一次对他们来讲,这份希望以及期待变成了正午的太阳,高高悬挂起来照亮前方道路的那种。
只是高尾觉得这数据实在是太过于奇怪了,心中隐隐约约起了一丝丝不安,但是他看着编辑部的众人并没有说什么打击他们士气的话。
“按理来讲,饱和是不可能的事情,尤其是现在如此高涨的势头。”高尾总觉得是不是自己宣传过头,造成的一种反噬。
反观新潮那里,任凭他们手段频出,愣是一点反应都没有,仿佛这场战役他们根本没有参战,而摆在最上头的那本《受难》也不是他们的书一样。
诡异,实在是太诡异了。
高尾一直都信奉一个准则,那就是事出反常必有妖。
也许这个直接静止的数据就是这一场灾变的信号。
而在这一次信号之后,一种无比可怕而且未知的灾难会如同洪水猛兽一样朝着他们扑来。
想到这里,高尾觉得自己的脑子隐隐约约有点作痛,甚至有一种……让他眩晕的感觉。
也许之前几天,新潮的那位柏木主编也是他现在的这个遭遇吧,想到这里,高尾先生的心情稍微恢复了一下。
不过他随即又意识到一件事情,那就是既然他现在头疼了,那么一定是那位柏木主编想到了解决头疼的方法了吧。
该死!
第264章 一件很古怪的事情
其实高尾把柏木主编想多了,事实上他并没有做任何的事情,就这样听之任之。
不过准确来讲,柏木也不是什么事情都没做,他是做了的,那就是焦虑。
虽然别人并不清楚柏木主编现在的心路历程,甚至还会觉得他稳操胜券,但是具体什么情况也就只有他知道。
大体上和高尾想的不太一样的是,此时的柏木主编并没有因为这个数据而沾沾自喜,相反他也在思索这件事情。
知道这个数据之后直到现在,柏木主编就没有出来过,那个主编办公室的房门一直都紧锁着。
“到底是发生了什么?”
有人试图从大岛和也这里找到一些蛛丝马迹,不过大岛和也摇摇头,她也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数据不是你送进去的?”
大岛和也回忆了一下,好像确实自己刚才往那里面送过东西,那是一摞纸,里面夹杂着一些报表以及报告之类的东西。
但是具体是什么东西,能够让柏木主编在里面待这么长的时间,他确实无从得知。
“那个不是你给我的吗?”大岛侧过头看向了递给自己那些材料的编辑,但是得来的也是一脸茫然。
众人又是在门外等待了一会,柏木主编还是没有出来,反而等来了柏木主编的一个通知,他说今天到点之后可以自行下班。
这下子,大家伙乐了。
这看起来有一种柏木主编被大岛和也封印住的感觉,虽然这位主编人很随和但是毕竟是领导,职工与领导之间本身就充满了难以言说的隔阂,即便是领导再如何温和,他始终都可以变脸。
“以后如果说有机会的话,还是得让大岛老师往里面送材料,这样也许就可以获得一个比较自由的……”众人纷纷乐道。
他们之前一直都在加班,有些时候难得到点下班倒也不至于硬是在这里埋头苦干当然也就没有任何必要去为了加班费在这里支撑到深夜。当然最关键的是,他们也确实需要一个休息,好像从《受难》这本书开始运作之后,基本上到点下班这种事情对于他们来讲就是一个比较遥远的词汇了。
虽然霓虹有一个不上台面的传统,说下了班后如果说早回家的话,男人会受到家里妻子的担心。但是新潮的编辑们好像并没有被这套潜规则所包含。
甚至也有很多人都说出版社才是那一块世外桃源。
上一篇:这个明星塌房后怎么更火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