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佛竟是我自己 第571章

作者:独孤欢

  张九阳哈哈一笑,道:“随我进去住一夜,对了,咱们先去天门台,看看你父亲留下的那个秘密究竟是什么。”

  他原本对那个所谓的老皇帝的秘密并不是多么关心,可现在却被勾起了好奇心。

  时隔多年,老皇帝都驾崩了,靖夜司居然还在追查邵云,就连白衣盟也在为那个秘密而奔走,称其能动摇甚至颠覆大乾皇室。

  进入玉鼎山门后,敖芽也收起了变化神通,化作一个有着婴儿肥的黑衣小女孩。

  她看着虽然小小的,却力大无穷,直接将那些断壁残垣单手搬开,从下面找到了许多肥美多汁的虫子,一口咬下去,汁水四溅,都香迷糊了。

  “喜欢……这里……”

  她快乐地在地上打滚,直到看见姐姐逐渐沉下去的脸色,这才小心翼翼地将手中的虫子分给姐姐一半。

  敖璃:“……”

  众人缓缓前行,在前进的路上,周围的云雾不断变换,似乎方位也发生了挪移。

  玉鼎宫本就很大,再加上遮蔽视线的雾气,普通人很容易迷路,但对张九阳等人自然不是问题。

  “敖芽。”

  他轻唤一声,敖芽便拔了根野草,在自己鼻子中捅呀捅,而后一个喷嚏打出。

  “阿嚏!!!”

  声如惊雷,更是掀起了呼啸的狂风,直接将那些碍眼的云雾全部吹散,方圆数百丈都干干净净。

  而也就在云雾散去的刹那,张九阳再次看到了那个浑身血衣的老道士,对方站在一条小路上,惊鸿一现,又瞬间消失。

  张九阳停下了脚步,微微皱眉。

  “九哥,我去把他抓过来!”

  阿梨提起双刀,蠢蠢欲动。

  “别急。”

  张九阳若有所思道:“他好像不是在吓我们,而是在……引路。”

  敖璃附和道:“不错,我也没有感觉到恶意,他好像在有意引导我们。”

  “而且他应该不是鬼物,似乎只是一缕执念,一缕历经了数百年都不愿消散的执念。”

  邵云听得瞪大了眼睛,到底是什么执念,会过了整整六百年,竟然都没有消散?

  为了确定自己的猜测,张九阳故意停下来不走。

  片刻后,那老道士的身影果然又出现了,用那双幽幽的眼睛盯着他们,虽然依旧是面无表情,但张九阳似乎能感受到对方的急迫。

  果然是在引路!

  而看到张九阳等人还不跟上来,老道士的眼睛中开始泛起一种诡异的幽光,身上的血衣也仿佛流动了起来。

  一种无形的力量荡漾开来。

  玉鼎三十六法之驱幽瞳术!

  此法颇有些类似双面佛的观自在大罗密咒,乃是一门精神秘术,以瞳力来催使幻术,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的元神。

  难怪那个摆摊的盗墓贼会说,他当年和好友一起探索太玄山,结果在看到了一个穿着血衣的老道士后,好有就双目迷离,不管不顾地朝山上走去,然后就再也没有回来。

  众人之中,唯有哑仆和邵云中了此术,他们目光迷离,就准备跟着老道士而去,却突然听到了一道雷声,而后整个人如梦初醒,面色发白。

  “走吧,一起去看看,他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

  张九阳踏步向着那老道士走去,众人也紧跟其身后。

  穿过一条羊肠小道,又七拐八折,不知走了多久后,那老道士终于停了下来。

  邵云忍不住惊呼一声。

  只见前方本是一处非常开阔的地方,还修有一尊雕像,是一个鹤发童颜,掌托仙鼎的老道士,双眸深邃而悲悯,哪怕历经了六百多年的风刀霜剑,却依然能看出这雕塑的技艺精湛。

  这是鬼谷仙师的雕像,不过让邵云惊呼的不是雕像,而是雕像下那密密麻麻的尸体。

  尸体的腐烂程度各不相同,有的已经是白骨,有的却还粘连些皮肉,蚊虫到处都是,尸臭味直冲天灵盖。

  这一幕非常诡异,玉鼎祖师的雕像下,是数以万计的尸体,看残余的服饰,似乎并不是玉鼎弟子,而是这六百年来消失的外来修士。

  他们觊觎玉鼎宫中的宝物和法门,最终却不知为何都死在了这里。

  除了雕像和尸体外,这里最醒目的就是一口大钟。

  那是一口高约两丈的青铜古钟,满是铜锈,上面布满了蜘蛛网,前方悬挂着一根巨大的木头。

  老道士就站在这口古钟前,静静望着张九阳。

  “他这是想让我……敲钟?”

  ……

第518章 通天玄钟,光阴再现

  张九阳注视着那口青铜大钟,以他的目力,能够清晰地看到,在斑驳铜绿下,大钟上那玄妙而繁琐的纹路。

  此钟绝对是一个宝物!

  哪怕经受了六百年岁月的侵蚀,除了铜锈之外,竟然连一丝裂痕都没有,可见其材质之不凡。

  而且不知是不是错觉,张九阳能隐约感受到在这口古钟中所沉寂的那股力量。

  张九阳缓缓上前。

  敖璃有些不放心道:“官人,我来帮你敲吧。”

  这里的一切实在太过诡异,纵然张九阳修为高绝,神通广大,她还是忍不住会担心。

  “不用,这口钟,你敲不响的。”

  张九阳摇头叹道:“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钟上的纹路并非装饰,而是玉鼎宫的一种符阵之道,名叫通天玄音。”

  “想要敲出通天玄音,只有身怀玉鼎玄功者才能做到,哪怕你有真龙之躯,可以强行敲钟,也发不出任何声音。”

  张九阳踏步上前,施展玉鼎三十六法中的缩地神行,身影一闪便出现在那口大钟旁边。

  这熟悉的神通,让那执念所化的老道士目光倏然一亮,竟隐隐浮现出一丝激动。

  “敲……敲……钟……”

  他竟然说出了话来,声音异常沙哑和笨拙,仿佛都快忘记了该如何发声。

  张九阳伸出一只手,按在了那巨大的木槌上。

  刚一接触,他就发现这木槌也非凡俗,触感冰冷而坚硬,明明是木头,却宛如玄铁一般。

  更主要的是,在他接触到木头的一瞬间,便感觉自己体内的法力被自动吸入其中,如开闸洪水一般宣泄而出。

  刹那间,张九阳便明白地上的这些尸体是为何而死了。

  他们应该都是受到了老道士的影响,来此敲钟,有的是沉沦在驱幽瞳术的幻术下,有的则是自己的贪心作祟。

  他们应该搜遍了整个玉鼎宫,找不到什么宝贝,便以为敲响此钟后,能够打开某个隐秘的宝库,得到传承。

  可惜这些人并没有修行玉鼎玄功,此钟的通天玄音,必须要纯阳法力才能敲响,而一旦碰到木槌,在敲响之前便无法松手。

  除非修为达至六境,以滔天法力强行中断,摆脱通天玄音符阵的控制。

  故而这些人是生生耗尽了最后一丝法力,甚至连精血都消耗一空,最终惨死。

  不过这让无数人折戟沉沙的难关,在张九阳手中却轻而易举。

  他的纯阳法力实在是太雄厚了,而且因为修炼的是苗神客师兄改良后的版本,法力更加精纯霸道,纵然放在六百年前鼎盛时的玉鼎宫,那也是屈指可数。

  故而没怎么费力,他便推动了那根沉重的木槌。

  在吸收了大量纯阳法力后,那根漆黑的木槌焕发出一种异样的幽光,轰然撞在了古钟之上。

  铛!!!

  沉寂了六百年的玉鼎古钟再次被敲响,声音回荡在一片废墟的遗址上空,沧桑而悠远,莫名多了一丝悲凉。

  而在听到钟声的刹那,老道士的眼睛突然变得清澈起来,而后老泪纵横,仿佛脸上的每一道褶皱都舒展开了。

  他身上被鲜血染红的道袍渐渐恢复了正常颜色,整个人似乎迎来了短暂的清醒,望着张九阳露出欣慰之色。

  却还没得及说上一句话,整个人便随风消散。

  他并非魂灵,只是一缕执念,敲钟便是他的执念,随着钟声敲响,自然也就烟消云散。

  张九阳皱眉,他没有犹豫,而是继续敲响这口钟。

  铛!铛!铛!

  随着钟声越发洪亮,那口青铜巨钟上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一块块斑驳的铜锈脱落,露出光华璀璨的钟身,以及那一道道流光溢彩的符纹。

  更让张九阳诧异的是,随着钟声不断响起,周围的一切似乎都在发生变化。

  地上的尸体消失不见,琳琅满目的青苔和藤蔓消散,就连断壁残垣也随之复原。

  就仿佛时间被按下了倒退键。

  短短六响,便是六百年风云变换,张九阳停下了敲钟的手,此时此刻,他的面前哪里还是一片废墟,而是一座庄严肃穆的道家圣地。

  雕梁画栋,琼楼玉宇,悬泉飞瀑,庙宇宫观。

  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充满了历史的古韵,显得厚重而沧桑。

  一群群朝气蓬勃的弟子们穿着统一的道袍,在这里练剑,或是听师叔师伯讲经。

  许多人从张九阳身上纷纷穿过。

  见到这一幕,张九阳知道自己不是穿越了时间,回到了六百年前的玉鼎宫,而是以那口神奇的古钟为媒介,通过玉鼎玄功的共鸣,看到了这烙印在历史长河中的场景。

  “清玄,从此以后,便有劳你来镇守通天钟了。”

  一个模样俊秀的年轻道士被带到了古钟旁,他对着师父作揖行礼,激动道:“弟子一定会守护好通天钟,成为我玉鼎宫的耳目!”

  通天钟是玉鼎重宝,若是有敌人来袭,则需敲响此钟以示警。

  玄音一响,负责主持护山大阵的弟子就会第一时间开启阵法,从而确保玉鼎宫的安全。

  观中弟子则会立刻聚集在试剑坛处抵御外敌,而外出的弟子们也会道心有感,纷纷回山帮助宗门度过难关。

  因此能成为通天钟的敲钟人,是一份莫大的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