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佛竟是我自己 第421章

作者:独孤欢

  草屋中,孟先生长长出了一口气,今晚可谓惊心动魄。

  因为阵法的遮掩,如此了不起的壮举却注定不会被人们传颂和赞扬,隐于暗中,也许将来有一天,还会彻底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没有人会知道,在这个平静的夜晚,这个年轻的男子究竟做到了什么。

  张九阳却微微一笑,对此毫不在意。

  “做事情,不是用来给人看的,能抓到双面佛,并杀死了一尊有着佛力的神明化身,这才是最大的收获。”

  他完全不在意虚名,只在乎收获。

  到手的才是真。

  抓到双面佛,就有可能拷问出更多的消息,就算不行,双面佛本人也是一个很好的棋子,拿来布局会很有用。

  而且双面佛一倒,他在黄泉中的地位将再次提升,这也是个好事。

  最主要的收获是弑神,今日的事情证明,这个世界的神明并非是无法抗衡的,祂们也有着诸多限制,甚至也会被打败。

  而且那具蕴含佛力的化身,也将是最为珍贵的研究材料,或许可以从中找到更多与此世神明有关的密码。

  以后很有可能派上大用。

  “不过你一点都不担心那位八境的道长吗?”

  孟先生突然问道。

  在人间,大黑天佛祖的真身无法直接降临,发挥不出全部的力量,但在净土法界,那可是祂的道场。

  八境出阳神虽然厉害,但到了那里,下场恐怕堪忧。

  “担心,但这是师兄自己的选择,我相信师兄这样做,有他自己的道理。”

  张九阳十分坦然道。

  其实就在刚刚他传音入密通知师兄佛祖可能会出手救人时,师兄就给他说过,准备借机前往净土世界。

  师兄说,这段时间他已经感觉到,曾经灭了玉鼎宫的幕后黑手,开始注意到了他,哪怕是躲在地狱,道心都在示警。

  府君也暗示过他,最好去其他地方躲一下。

  可见幕后之人的实力连府君都十分忌惮。

  后来阿梨奉张九阳之命前来相邀,苗神客就已经下定决心,准备先放开手脚在人间大战一场,然后就去蓬莱仙宫。

  一来可以躲避一下,争取到参悟第九幅图的时间,二来据张九阳所说,那里藏着真正的仙鼎,有助他参悟玄功。

  这个计划非常好,但他以三十六法中的玉鼎神算推衍,却都是大凶,命途飘摇,每每想起,道心都会有种莫名的晦暗,似是明镜蒙尘。

  到了他这等境界,心念一动便是真。

  苗神客便知道这个看似完美的计划实则暗藏凶险,但他实在想不到自己还能躲哪了。

  直到听见小师弟传音,说大黑天佛祖即将接引双面佛而去,他的道心瞬间一动,好似云开见月明。

  那是一种冥冥之中的灵觉,在危机四伏中抓到了那一线生机。

  躲到佛门净土世界去!

  虽然那大黑天佛祖非常危险,但他化身刚刚被斩,又强行接引凡人,佛力的损耗可谓是极大。

  换言之,此刻的大黑天佛祖,正是最虚弱的时候。

  而且苗神客一直怀疑,那些神佛现在多多少少都出了点问题,因为在上古之时,还是有过神明真身降世,行走人间的传闻,但现在别说真身了,就连化身都极为罕见。

  玉鼎宫还在时,供奉的那些神明,也极少传下旨意,一些不太有名的神仙,甚至都好像消失了一样,祭台冰冷,不见一丝神明之气。

  能够回应三山五岳群仙咒的神明,也是越来越少。

  综合这些考量,苗神客当机立断,决定去所谓的西方大黑天佛祖法界赌上一次。

  反正玉鼎宫已经有了传承,传人让他非常满意,他自然没有了后顾之忧。

  而对于师兄的决定,张九阳虽然觉得有些冒险,但还是选择支持他。

  他相信师兄,也尊重师兄的决定。

  大黑天佛祖法界……

  也许师兄会在那里会另有奇遇也说不定。

  “能告诉我那位八境的道长是谁吗?”

  孟先生有些好奇地问道,这个问题他已经思考了很久,却都没有答案。

  当今的道门第一人是太平观主,但据他所知,对方深居简出,十分神秘,而且最怕和人结仇,绝不会主动招惹这种麻烦事。

  “他是我师兄。”

  “师兄?”

  孟先生诧异地望着张九阳,道:“我记得你有两个身份,一个是钦天监岳翎的外围,还有一个是灵官庙的观主,难道他是那位王灵官的弟子?”

  面对孟先生,张九阳并不准备隐瞒,他淡淡一笑,道:“不错,但同时他还是六百年前的玉鼎掌教,也是当今世上唯一将玉鼎玄功修至大成的人。”

  按照玉鼎宫的说法,唯有修行到第六幅图才配叫大成,九幅图是圆满。

  听到这个回答,孟先生瞳孔一震。

  “原来是他……真是让人意想不到,古籍中说玉鼎覆灭,掌教失踪,从此再无下落,六百多年了,没想到他不仅没有死,反而修到了第八境!”

  “果然,当年能和诸葛七星斗法的人,皆是惊才绝艳之士!”

  孟先生感慨不已,他学识渊博,看过许多古籍,对这些经年往事如数家珍。

  张九阳顿时有了兴趣,问道:“我师兄还和诸葛七星斗过法?”

  “斗过,斗了七次,七战七败,后来他才心悦诚服,愿意带着教中弟子投靠太祖,并在征战中立下过不少功劳,这也是为何在大乾初期,会把玉鼎宫封为国教的原因。”

  “但值得注意的是,他虽然败了七次,但每一次和诸葛七星交手的时间却越来越长,诸葛七星曾称他有龙凤之资,仙人之表,是道门五百年不出的奇才。”

  “哦对了,诸葛七星还说过,苗掌教很会钻研和改进功法,常常有种种奇思妙想,让他也获益匪浅,就是过度钻研,容易伤神而致癫……”

  张九阳心中一震。

  诸葛七星竟然一语成谶!

  师兄确实因为过度钻研和参悟玉鼎玄功,导致疯癫发狂,若不是遇到他化身王灵官,将其敲醒,恐怕现在还是一个疯道士。

  这让他对诸葛七星更好奇了。

  一个人的智慧真的可以厉害到这种程度,甚至精准预言了几百年后的事情?

  “孟先生,你对诸葛七星很感兴趣?”

  张九阳问道,因为他发现,孟先生在提到诸葛七星时侃侃而谈,眼睛十分明亮。

  “对。”

  孟先生点头道:“自我被双面佛斩出后,便自行博览群书,游走世间,了解过许多事,其中最让我感兴趣的,就是诸葛七星。”

  “为什么?”

  孟先生沉默片刻后,说了一个惊人的猜测。

  “因为根据我的研究,诸葛七星……”

  “或许还活着。”

第386章 天尊身份,最后一课

  张九阳听到这个推测,下意识屏住呼吸,眼中闪过一道异色。

  诸葛七星……还活着?

  这怎么可能?

  钦天监中还有着诸葛七星去世的卷宗记载,只有历代监正和皇帝才能翻阅。

  太祖的玄陵中,就葬着诸葛七星,以及军神岳靖钟的尸骨。

  当年名动天下的乾元三杰,既是君臣,也是挚友,后人遵从他们的遗愿,在其死后葬在一处。

  钦天监中的人对诸葛七星无比崇拜,世世代代都奉行着他留下的规矩,不计生死,为民除魔。

  在这个黑暗和堕落的世道中,钦天监能够不被腐蚀,不忘初心,诸葛七星这个榜样起到了很大的激励作用。

  如果诸葛七星是假死,那对钦天监中的人来说,绝对是一次地震。

  “先生为什么这么说?难道是在古籍中发现了什么破绽?”

  张九阳连忙追问道。

  孟先生摇摇头,道:“诸葛七星号称智绝,智慧深不可测,他如果要假死,又怎么会留下明显的破绽,我之所以这么说,只是单纯的推测。”

  “我看了许多书,其中有诸葛七星的传记,也有他自己的著作,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他的行事准则,有两个字最合适不过。”

  “哪两个字?”

  “谨慎。”

  孟先生凝声道:“诸葛一生唯谨慎,不管是用兵还是治国,从来都是步步为营,没有十成的把握,他都不会去做。”

  张九阳闻言点点头,在和诸葛云虎学习十三形遁的那段时间,他出于好奇,也和诸葛前辈聊过类似的事情。

  毕竟诸葛这个姓氏,不光是在这个世界,在前世的地球上也是一个传奇。

  那个以一己之力,将诸葛这个姓氏提升到某个高度的男人,也是张九阳崇拜和敬仰的对象。

  诸葛云虎也是这样评价自己的先祖,称先祖一生行事最重谨慎,算无遗策,故计谋无有不成,从未败过。

  唯有在一件事上,冲动了一回,但那一次的冲动,却让诸葛七星更加受人尊敬,事虽有瑕,人却近圣。

  张九阳心中一动,他应该知道孟先生的推测是怎么来的了。

  “持九州鼎,孤身闯入地府,这是诸葛七星一生中做过的最冲动的事情,也是最不像他的事情。”

  孟先生沉声道:“我每每读到这里,都会生出疑窦,像诸葛这样的人,真的会如此不顾一切吗?”

  “当时太祖刚刚驾崩,岳军神在常年的征战中留下了难以治愈的暗伤,道门中最支持大乾的玉鼎宫一夜之间被覆灭,再加上国内天灾频繁,动荡的局势让大辽和西域诸国都蠢蠢欲动。”

  “如此危机下,诸葛七星做为太祖钦定的国师,辅国大臣,却力排众议,带着镇压大乾气运的重宝九州鼎,毅然杀入阴曹地府。”

  “这太不像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