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抢了别人的重生门票 第477章

作者:李暮歌

  也好,任何一款中药,都救人无数,也算是功德护体了,以后孩子肯定能健健康康的。

  在孩子生下来的那一刻,礼物就跟雪花一般,漂到了家门口。

  姜半夏现在身份也非同寻常,尤其还是十大杰出青年,各方面都想套近乎。

  小区物业都专门送来了礼物,更别说县里了。

  甚至姜半夏毕业的小学,初中,高中……

  李扬把那些东西拆开之后看了一眼,只要是没有保质期的东西,全部搬到了别墅那边。

  他这段时间算是比较闲的,每天除了看一眼公司的情况之外,就是回复那些用积分兑换咨询机会的消息。

  这样的人其实并不多,而且要么是自己做企业的,要么就是手里资金不少的。

  一千万以内的身价,根本不会去浪费积分。

  其中一些人,手里有几千万甚至上亿的现金,因为种种原因,不知道怎么配置资产,也不在乎理财额度赚的那点钱,于是就花费十万积分咨询一下财富配置。

  李扬一般都会给出两个建议,万柳资本,黄金。

  没有提房产,外币。

  还有一些拥有不小规模的企业家,有的年产值几个亿,有的甚至几十个亿,但是赚钱很少。

  只要是医药相关的,无论是制药还是器械,李扬都会深度参与,要钱给钱,要市场给市场。

  这几年下来,绿水集团医药器械部门都组建起来了,按照李扬的要求,还自行研究出来了口罩机。

  因为口罩机最简单。

  也有一些夕阳产业,李扬一般都会希望对方采取保守策略,不要过于激进。

  其实这才是极影汽车最硬的项目。

  这两年多下来,李扬私底下已经整合了好几个项目,相关企业达到了六十多家。

  同样,这也是最不被人在乎的项目,毕竟隐藏那么深,仅仅是一个咨询。

  一开始咨询甚至不收费,后面乱七八糟的问题多了之后,李扬才设置了门坎,提问最少五万积分,最多十万。

  不管给出的建议对方采纳不采纳,积分都不退。

  “搞定,今天又赚一百万!”

  李扬伸了个懒腰,旁边的姜半夏说道:“李师父,我看你好像对医药行业格外关注?”

  “对啊,国内就差一个医药了,否则我们就是六边形战士!”

  “那也就是说,你看好A股喽。”

  李扬摇摇头,“这并不代表我看好A股,恰恰相反,我反而不看好A股。”

  “嗯?”

  “你想啊,我们有十四亿人,需要更多的岗位存在,也就需要更多的企业存在。如果我们金融发达了,随随便便就能赚几十个点,甚至翻个几倍,谁还会做企业,大家都来玩金融了。就凭我们这么多人,这么多张嘴要吃饭,金融行业在我们国内就只会是个辅助工具,不可能作为主要发展对象……”

  “可这个工具也要变强大才行,如果不能承担蓄水池的功能,未来肯定会引发通胀。”

  姜半夏站在了金融的角度,李扬则是站在了现实的角度。

  “媳妇说得对,我之前没有考虑这些……”

  李扬肯定要鼓励姜半夏,毕竟未来谁也说不好。

  他现在算是人生中比较迷茫的阶段了,很多大项目,需要十年以上的超前视野才能看清楚本质,而他已经不具备十年的超前视野。

  “你不是没考虑,你就是觉得这条路风险很大,一旦上了金融这趟车,没有人会轻易下车了。”

  “嗯。”

  金融确实很好,用一串代码就能收割掉别人辛苦一辈子的财富,想要赚钱,更是简单。

  可上去容易,下来难。

  比如此时的西海岸……

  反正过几年,李扬就会跟金融行业脱钩,只保留万柳资本的金融通道。

  他的金融视野,跟老韭菜股民差不多,抛开超前视野,他不具备操盘的能力。

  “媳妇,我去绿水集团一趟哈。”

  “嗯?白晴回来了?”

  “什么嘛,没有的事,我都跟她很久没联系了。”

  “那老公你介不介意我也一起过去?”

  “肯定不介意!”

  ……

  口罩,算是一个小众行业,国内年产值不过六十多亿。

  当姜半夏看见李扬在江城弄了一个口罩厂的时候,惊了。

  并且肉眼可见,这个口罩厂规模并不小。

  李扬喜欢做一些小产品,比如各种零食都专门弄一个加工厂。

  但相对来说,那些加工厂规模都不大,一年产值也就在几千万一两亿之间。

  除了几个特别火的单品。

  口罩厂在郊区……占地足足有二十亩,一个生产间就有十二台全自动设备,忙碌的员工接近五十人。

  这样的生产间,足足有两个。

  李扬带着姜半夏来的时候,专门给她戴上了口罩。

  一边走一边说道:“口罩这个产品,虽然十分简单,但因为很多特性的存在,利润非常可观。”

  “嗯嗯嗯。”

  姜半夏只点头,不发表意见。

  至于李扬所说的利润,听听就行了。

  李扬继续说道:“经过我这两年的研究,我觉得戴口罩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能够避免得很多呼吸道疾病。而当前全世界除了一些特定人员之外,几乎没有戴口罩的习惯。可未来呢?

  你也知道,我是主打一个工业规模的,这种轻松又有前景的行业,我肯定要提前布局,反正就算赔了,也赔不了几个钱。”

  这么一解释,姜半夏觉得合理了不少。

  口罩单品利润确实高,李扬的市场嗅觉,她也相信。

  李扬又解释道:“媳妇你有没有觉得科技发展太快带来的弊端?”

  “啊?什么弊端?”

  “经济!人口!在古代,一般改朝换代之后,不管经营的怎么样,都会迎来一段时间的盛世,稍微有一点点利好因素出现,就能把盛世延长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比如粮食产量提高,比如某些工艺进步……可最终都会走向覆灭,因为盛世阶段就代表人口越来越多,最终资源分配不平均,需要用战争来消耗掉几百万,几千万,甚至上亿人口……这就像是一种生态平衡。”

  姜半夏:“……”

  “可是现在不行了,科技已经发展到了能左右周期的地步,只有一些小地方在进行战争,实力强大的家伙,是不敢轻易出手的,因为那样会毁灭整个生态。可是全球人越来越多了,早晚会把这个生态给撑爆……”

  姜半夏:“……”

  现在她明白了,知道李扬为什么觉得这是一个很有前景的行业了。

  当前熔喷布的价格也就两万一吨,一吨可以生产一百万个口罩。

  李扬现在还没敢开防护服的生产线,其实已经准备好了。

  现在开口罩还有说法,开防护服没什么说法。

  至于原材料,他已经从国外订购了,毕竟熔喷布的应用场景较多,是石油冶炼的副产物,全球数量都不少。

  全球每年一百五十万吨左右的产能。

  这玩意也不是什么严格管控的材料,从国外进口几万吨根本不算什么。

  就这,李扬还觉得不够呢,准备等这批货到了之后,再从国外弄十几万吨回来。

  反正绿水集团现在有资质……

  离开厂房之后,姜半夏摘掉口罩,说道:“绿水集团现在产值不低了,可惜今年地产行情不太好,不然或许能摘掉亏损的标签。”

  因为姜半夏自己就是绿水集团股东的身份,所以万柳资本那边一直都没有持仓。

  她甚至都没机会下场炒作绿水集团的。

  “绿水天地现在就不错啊,江城这家已经扭亏为盈了。”

  “啊?真的吗?”

  姜半夏不敢相信,那么高的成本,那么低的利润,怎么能赚到钱嘛。

  “哈哈,其实也没你们想象中的那么惨,比如我们自营的单品占比越来越高,从之前的不到千分之五,增加到了现在的百分之一左右,商场的两万多单品,我们自营的就有两百多种,不少现在都成了网红单品。”

  李扬之前一直专注于做网红单品,网红单品都有一个特性,那就是简单。

  比如无骨鸡爪,就是让顾客省掉了啃骨头的过程,市场上的白羽鸡鸡爪,一斤才四块钱,大量批发价格甚至能降到两块多。

  不算人工成本的话,一斤无骨鸡爪的物料成本,顶多在十块。

  李扬这边给员工的工资比较高,所以员工的人工成本也要高一些,差不多一斤成本四块钱。

  包括了生产以及运输。

  同时,那些生产中心虽然属于绿水集团,但跟绿水天地并不是一个部门,之间肯定也要给一定的差价。

  两个环节加起来,利润也是相当可观的。

  就这,绿水集团的一斤无骨鸡爪,不带任何水分的那种一斤,售价也只有十八块钱。

  质量可靠,没有半点滥竽充数的东西,比市面上任何一款网红无骨鸡爪都要好。

  只不过绿水天地的品牌力,还仅限于附近的县城,并没有在全国铺开,否则能把市面上所有同类竞品都给压死。

  “李师父真厉害!”

  姜半夏对李扬的称呼,一直都是在李师父跟老公之间徘徊。

  至于两者的区别,李扬到现在也没总结出来有什么问题。

  大概就是喊李师父的时候比较崇拜,喊老公的时候想要寻求平等交流?